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165章 清明祭祖(二)

苏凝坐在那矮凳上,朝着灶里加着柴火。
陈老爷子领着家里的男人们出来时,陈民生便从自家媳妇手中接了做好的鸡和鱼,由他和陈有生二人捧着,其余的人则是跟着陈老爷子身后。
一行人离开后,大周氏也提着东西,一脸冷漠的带着陈玉珠和陈富生出了正房。
“倩茹,你赶紧出来,我们该走了!”陈富生朝屋里喊了一声。
吴倩茹换了一身俏丽的衣裳,那模样哪里是去祭祖的,仿佛是回家探亲。
等他们出了门,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娘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三嫂怎么也跟着回去了?”苏凝望着他们的背影询问道。
陈海燕擦了擦手,去厨房收拾残局,陈鱼则是拉着苏凝的手,搬了矮凳子让她歇息:“娘,四婶,你们喝口水,歇歇!”
苏凝捧着那热水同杨絮坐在一处,揉了揉她的脑袋:“二嫂,还是女儿贴心。”
杨絮心里头也熨帖,就着方才的话与苏凝说了起来。
原来这吴倩茹乃是吴昌荣的表妹,打小就养在吴昌荣家中,而小周氏嫁给了吴昌荣,吴倩茹则是嫁给了大周氏的三儿子,虽说辈分乱了些,但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更何况,小周氏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她那也是知道大周氏的脾气,肯定不会给吴倩茹好果子吃,这样也好断了自己当家的那点念头,两全其美。
苏凝竟然不知这里面还藏着这么回事儿,这吴倩茹看着表面风光,看来也没少受折磨。
陈海燕从厨房里出来,瞧着她们坐在一块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擦着手上的水迹,“二弟妹,四弟妹,我回家里一趟,你们——”
难得大周氏和陈保贵都不在,陈海燕想借着这个机会回娘家去看看。
杨絮和苏凝立马领会,更何况她们也想单独说说话。
“大嫂,你赶在爹和娘之前回来便是。”苏凝道。
陈海燕承情,略整理了衣裳便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老陈家。
等院里没了旁人,她们这才敢说些其他的事情。
“四弟妹,我要多谢你!”杨絮突然起身朝着苏凝躬身致谢,弄得苏凝微微一愣,连忙将她扶起来。
“二嫂,你这是做什么,快坐下!”
杨絮眼里满是感激,摸着自家鱼儿的脑袋,朝着苏凝低声道:“老天爷这次肯赏饭,你给我爹的那批西瓜种子活了,前儿个,我小弟过来传话给鱼儿,说那叶子长得喜庆!”
一听这话,苏凝也跟着笑了:“那可真是太好了,过段时日,我再去看看,真是劳叔、婶他们费心了。”
“应该的。”杨絮喜极而泣,她没什么大的心愿,只希望爹娘们能过的好,不再像从前日子般忍饥挨饿就成。
陈鱼坐在一旁替她擦拭着眼泪,看向苏凝:“四婶儿,我娘还有一事儿要告诉你,就是怕你听了不高兴。”
瞧着陈鱼一脸的忏悔,苏凝眉头一蹙:“什么事儿?”
“仲贤跟着仲怀弟弟习字的事情被爷给知道了。”陈鱼耷拉着耳朵,不敢抬头去看苏凝。
这事情,她们答应过四婶婶,不能让爷奶和院子里的人知道,可是——
杨絮急急的拉着苏凝的手朝她解释:“四弟妹,是我对不住你,那日,我们在屋里商量着给这未出世的孩子取个名,原本想着让他爷给取的,可仲贤却说他想取,我们便由着他了。”
“你二哥不小心便在爹面前给说漏了嘴。”
苏凝闻言,好半晌没回过神来,她就说今日陈老爷子怎么会对自己儿子这般亲热,原来是知道了这事儿。
是认为她家仲怀聪慧,还是想为了旁的,只不过这事儿老爷子既然没有戳破,那便意味着他不会阻拦,可真是满腹的心眼。
“二嫂,没关系的,之前不让他们爷奶知道,也是怕他奶那性子,没得怪罪你们二房的人,既然他爷都没说出来,那便没事儿的!”苏凝反过来安慰着母女二人。
母女二人依旧有些过意不去,毕竟明明答应好了的。
“鱼儿,那仲贤给他弟弟取了什么名字,可不可以告诉四婶?”苏凝打破了这沉闷的氛围,问道。
陈鱼立马抬起头,看向杨絮的肚子,嘿嘿一笑:“小名叫“福宝”,爹说若是生了小弟弟,便还是让爷给取名。”
福宝?苏凝闻言笑了起来,整个院子里都是笑声。
村里祠堂。
每家每户的男丁都在祠堂外候着,里正陈田带着两个儿子,手里捧着猪头率先进了祠堂,朝着那祠堂里供奉的祖先牌位叩拜之后,这才由陈弘文将那猪头供奉上去。
待里正做完这些之后便站在了一旁,陈弘武按照村里的族谱上念着各家男人的名字,由家中的长辈领着小辈进入,供奉祭品,叩拜先祖。
轮到陈保贵时,陈保贵冷着一张脸看向身后几个孙儿辈:“一会儿规矩些,若是不听话,晚上可没你们的饭吃,知道吗?”
那几个小辈立马点了头,陈民生在一旁劝着,众人这才进了祠堂叩拜,由陈民生和陈有生献了祭品。
期间,陈仲勇依依不舍的望着那供桌上的祭品,垂涎三尺,待他一抬头看见里正的怒容时,立马老老实实的跟着众人磕了头。
族谱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念完之后,由里正带着众人一块儿朝着祖先叩拜行礼之后,便退出了祠堂,亲自锁了那祠堂的门。
“各位父老乡亲,一会儿去晒场上领猪肉,我娘带着几位婶婶们已经候着了。”陈弘文朝着乡亲们道。
这是陈家村里的习俗,叩拜完祖先,便由里正家杀猪送给各位乡亲。
陈田跟在众人的身后,瞧着两个儿子能这般帮衬着自己,心里头感到欣慰,陪着众人去了晒场。
老一辈的人则是在一旁候着,同陈田说着地里头的事儿,而小一辈的则被派去领了猪肉。
瞧着那晒场上围满的孩子,那一张张笑靥,老人的脸上也都跟着露出了笑容,他们所求的不过也就是如此罢了。
“永生啊,让你家仲怀也去领啊!”陈田站在一旁道。
陈永生看了一眼那晒场上的乡亲们,笑着道:“里正,仲毅已经领了,就不让孩子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