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95章 交接

杂物间的光线有些昏暗,气味也略有些刺鼻。
苏凝绕过架子,将旁边遮着布帘的窗子打开,光线这才亮了许多。
陈鱼从未见过这么多菌菇,且各个都长在一块儿一块儿的朽木上,让她颇为好奇。
“婶儿,这就是你说的要卖银子的菌菇吗?”
“对,我已经将它们都分开放了,你瞧这两排架子上都长的鸡枞菌,形状与其他的不同,价格是最贵的,二两银子一篮子,五日摘一次给望江楼的人。”苏凝指着那鸡枞菌同陈鱼道。
陈鱼咂舌,这菌菇居然这么贵,心里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伺弄不好这些,没得让苏凝赔了。
“婶儿,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是香菇和云耳,它们价格便宜,各五百文一筐,每日都得摘了送,他们长得比鸡枞菌快,我教你怎么弄!”苏凝带着陈鱼往里走,角落里放着一口大缸,里头装满了水。
陈鱼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苏凝的动作,见她将水洒在那朽木上,又将窗户给关上,放下了帘子。
“两日洒一次水,通一次风便成,水若是没了,我到时候再回来添,这水里头我加了草药,明儿我再带你摘菌菇,正好也让你与来人见见面。”苏凝领着陈鱼出去,其实她是往水里加了灵泉。
眼看着太阳渐渐落山了,苏凝将竹篾上的草药给取了下来,同陈鱼道:“这些草药没事的时候拿出来晒晒,等干爽了,你就帮我收起来。”
“好。”陈鱼帮着苏凝收着草药。
后院角落里的酒翁引起了陈鱼的注意:“婶儿,这坛子里装的是酒吗?”
“鱼儿真聪明,这是野葡萄酒。”苏凝领着她们到了正房旁边的小屋子,“这里头装的是咱们今年新收的粮食,到时候你们自个取了吃,后头菜地里也种的菜,都是你娘给我的种子嘞!”
说到这儿,苏凝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陈鱼却有些要哭的意思,苏凝对她们如此好,她们却无以为报。
“婶儿,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看家里的。”
“婶儿相信你,鱼儿可是大姑娘了,别再哭鼻子了,等婶儿地里的棉花成熟了,你就跟你娘帮着婶儿摘棉花,做棉衣,赚些钱。”苏凝取了帕子替她擦拭着泪水。
陈鱼重重的点了点头。
翌日。
苏凝还未起身,就已经听到院子里传来了细微的说话声,是陈鱼在询问陈仲怀,自个什么时候起来。
陈仲怀蹬蹬的跑去敲了苏凝的门。
“娘,鱼儿姐姐把早饭做好了,你快起来吃吧!”
苏凝应了一声,准备起身。
陈鱼先把院子里的兔子和鸡都喂了,见来福盯着自己,不由回头询问陈仲怀,来福一般都吃什么。
陈仲怀道:“鱼儿姐姐别管来福,它如果饿了会自个去山里头抓吃的。”
来福如今的毛发又长了起来,过了夏之后,苏凝便再也没替他剪过毛发,但来福依旧怕热,偶尔会自个去河里泡一天也不见踪影。
等苏凝起身了,见院里已经都收拾妥当了,早饭做的也合心意,粥虽然没有自己做的浓稠,但也是下了米的。
“婶儿,我在菜地里摘了两条黄瓜拿盐调了味儿,你尝尝!”陈鱼给众人摆了碗筷,这才坐下。
苏凝尝了一口:“味道正好,你娘屋里送去没?”
“送了。”陈鱼点了点头,与众人一块儿喝粥。
吃完早饭,苏凝便带着陈鱼去摘菌菇,取了角落里的三个篮子,先自个捡了一会儿,便让陈鱼来。
陈鱼小心翼翼的摘了那鸡枞菌,手法渐渐的熟稔起来,苏凝便出去任由她自个儿摘了。
“仲贤,仲怀,你们过来!”苏凝朝着两孩子招手。
陈仲怀拉着陈仲贤走了过去。
苏凝站在花椒树下,小心的别开枝杈,取了一旁的凳子踩在上头,准备把花椒给采摘了。
“娘,要摘花椒了吗?”陈仲怀仰着小脸询问道。
苏凝指着边上的竹篓子:“你把篓子给拿过来。”
陈仲怀提了篓子,也同陈仲贤搬了凳子,开始摘花椒。
陈鱼摘了三筐菌菇出来后,也想帮忙,可听到外头的声音时,小身板就僵住了。
“婶儿,我来取菌菇。”陈仲举径直进了院子,望着院子里的人时,也愣住了,“鱼儿,仲贤你们怎么在这里?”
二房的事情他也听娘说了,只是没有想到她们会在这儿。
陈鱼拉着脸将篮子递上前去,“给你。”
陈仲举将银子递给了苏凝,苏凝笑着道:“往后就是鱼儿同你对接,你把银子给她便是。”
“鸡枞菌是二两,香菇和云耳共一两,三两银子你拿好!”陈仲举不忘告诉她。
陈鱼瞥了一眼苏凝,这才接了过来。
陈仲举提着篮子便离开了。
两孩子继续摘着花椒,苏凝下了凳子知晓陈鱼为何不高兴,如今在她的心里,老陈家的人都不是好人。
“这银子我今日先收着,等往后他再送来,你可得替我收着了。”苏凝道。
陈鱼点了点头,也搬了凳子去摘花椒。
晌午时分,姚杏花来了一趟,瞧见苏凝找到了妥当的人,也跟着高兴。
入了夜,苏凝一个人在屋里收拾着衣裳被褥,瞧着屋里的一切,眼眶略有些湿润。
陈仲怀也收拾好了衣裳,打开了房门瞧着苏凝的房间里还亮着,便前去敲了门。
“娘亲,我晚上想同你一块儿睡。”陈仲怀道。
苏凝让他进了屋里,陈仲怀见桌子上铺着信纸,走了过去:“娘,你是要给爹爹写信吗?”
“嗯,咱们得把家里的事情告诉你爹,不如由怀儿写吧。”苏凝牵着他走了过去。
油灯下。
母子二人依偎在一处,苏凝说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语气缓慢,带着浓浓的思念之情,陈仲怀握着毛笔将她说的话一一写下,末了还询问了陈永生在军中如何,期待他尽快归家。
厚厚的一沓信封与包裹搁在一处,油灯熄灭,母子二人上床歇下,已然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