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

第67节

也浪费不到哪儿去。
“爹娘,要不然咱们真的是一试,我倒是吃着咱们家做的这绿豆糕的味道,似乎比外面卖的绿豆糕的味道更好一点儿。外面那个绿豆糕虽然甜,你可是隐隐吃着有一股豆腥味儿。咱们家这个方子做出来的绿豆糕,居然一点儿豆腥味儿都没有。
县城也不远,要不咱先做上几斤试一试,要是能吃的开,咱就多做一点儿,天天去卖。反正农忙的时节也不耽误。”
罗建华倒是来了精神,家里也没来钱的路子,虽然说家里刚刚因为卖人参得了一千多块钱。
可是这毕竟是钱是有数的,总不能每天在家里坐吃山空。
那五亩地才能挣多少钱!
如果老天爷保佑,能把粮食打的够一家人吃。
那就已经了不得,毕竟还有妹妹一家子,既然他答应帮助妹妹,那么就不能说话不算数。
虽然知道这亏待了自己媳妇儿,可是到底他是个男人,得想办法挣钱把这个亏空填上。
只要家里的日子过好了,帮妹妹这一把手的事情想必不会为难媳妇儿。
罗建华的目标是盖砖瓦房,天天白面大米,红烧肉,让家里人都能吃饱喝足。
个个养的都和自家胖闺女一样。
当然,为了这个目标,那就必须奋斗努力,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要是他这个当男人的,再没有勇气尝试着走出去。那这一家子就等着饿死受穷吧。
老爷子和老太太点点头,他们家都是老实正经的农民,真没做过生意。
这一步可以算是个冒险,现在国家既然政策鼓励,那他们也就试着尝试一下。
罗建梅积极主动帮着嫂子一块儿做绿豆糕。
如果家里真的生意能有起色,起码她和孩子们就不算是吃白饭的。
在罗似锦的监督之下,他们的绿豆糕算是开张了。
别以为绿豆糕那么简单,绿豆糕也有严格的配方,一斤绿豆要放多少白糖,放多少油都是有比例的。
油放多了,那成了绿豆油饼,糖放多了那就甜的腻人,每一分比例要分毫不差,做出来的口感才能恰到好处。
要知道姚三妹那天做出来的绿豆糕只是差强人意,要是按照罗似锦的要求来说,这绿豆糕的口感一点儿都不满意。
可是按照他们现在的环境和东西的品质来说,已经算是顶级。
不过在她的严格要求之下,姚三妹和罗建梅两个人那算是名师出高徒,做出来的绿豆糕果然是精益求精。
起码全家人吃了那都赞不绝口。
要不是指望着这东西卖钱,估计孩子们能把它当成零嘴儿填饱肚子。
第一批绿豆糕按照要求做了六斤。
已经开春了,天一天比一天热,东西做多了,万一卖不了,又不能放。
为了以防万一,第一次只做了六斤。
罗建华家里没有自行车票,自行车可买不下,想要找着工业票那还需要时间,只好去了村长家。
村长家有两辆二八的自行车,谁让人家村长家有儿子在县里面当工人,这工业票自然能弄到。
罗建华上门的时候,拎了一包绿豆糕,又拿了一包槽子糕,求人家办事儿自然得有点儿态度。
当然拿的这包绿豆糕和槽子糕可是城里面和乡村的。
连包装都没拆。
一进罗成旺家的门。
村长罗成旺正坐在院儿里抽旱烟,看到罗建华拎着两包东西上门,急忙招呼他赶紧坐。
这半个月村里地都已经翻了种子,都下了地,家家户户算是有时间空闲下来。
“罗老三,你这拎着东西上门啥意思啊?”
人家有求于人问题,他也得看看自己能不能帮的人。
“成旺叔,这不是我去了一趟城里认识了几个人,带着城里特别有名的和乡村的点心,我这不是心里惦记着成旺叔,特意给您拿来尝尝鲜。”
罗建华老实人现在也会说场面话。
罗成旺满脸都是笑意,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拎着东西上门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可到底也是把这个村长放在心里。
第81章 开张
“和乡村的点心?我可是听说那是城里百年老字号。怎么着你这是有出息,认识了什么大人物?要是有门路可不能忘了你叔和你几个哥哥。”
罗成旺打量了一下两包点心,上面的红纸的确写着和乡村。
光看着包装就知道,这的确是百年老字号,出的这点心可不便宜。
拎着这点心上他家的门儿,这说明罗家那是背后有人,他早就琢磨着罗家恐怕会兴旺起来。
但没想到罗家居然真的这么快!
这么好的点心都连上了,那人家发家致富还会晚?
“成旺叔,您说的那是什么话呀?我哪有什么门路,我要是有门路的话,还在咱村儿里受穷?您看看我这衣服补丁摞补丁,咱村儿里谁不知道我们家最穷?”
罗建华笑着打掩护,就算他们家有钱,这财不露白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行了,你小子别在这里跟我扯犊子了,到底来有什么事儿就说吧,能帮你叔还能不帮你啊?”
“叔,我知道。我二哥在城里面当工人,那风光的很。想求二哥帮点儿忙!”
罗建华急忙陪着笑脸。
“你就给我直说就行了,到底要干啥?你要说到城里去当个工人,你二哥也没那个本事。”
“叔,你帮我问问二哥看。他周围同志谁手里有不用的工业票,我这不是想买一辆自行车。这不是没票,人家这票多少钱我花钱买。”
罗成旺眯眼打量罗建华。
“好,老三还给我在这里打哈哈,连自行车都买得起,居然还告诉我说没钱,穷的叮当响!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想要工业票,那你等着。
明天给你回信儿,我回去给你二哥打个电话,总得让他问问。不过这工业票可不便宜,我听说了,一张工业票要120,你拿的出来这么多钱?”
“叔,分家的时候我不是分了175,我爹手头还有点儿钱贴补给我点儿。想买一辆自行车往城里跑着做点儿小买卖,要不然你也看到我家上有老下有小,这么多张嘴在这里等着。
要全靠那五亩地,恐怕真的得饿死。”
“好啦,好啦,东西你拿回去,票我也给你打问着,有信儿我就通知你过来交钱拿票,要是不成我也没法子,总让你哥帮你打听着。”
罗成旺说了个活话,其实他手头就有工业票。
两个儿子有出息,都在城里当工人。
工业票他们家还真不缺,可是总不能说他们家有工业票,这话可不能对外说。
“叔,那我走了,点心是你大侄子孝敬您的,和那工业票可没关系,哪怕就是没工业票,这点心我该孝敬您也得孝敬您是不是?叔,我走了,等您的信儿。”
罗建华说着客气话走的飞快。
罗成旺看着早就跑得没影子的罗建华不由得摇摇头,这罗家的老三以前看着憨厚木讷,没想到现在才发觉,这小子还真有点儿油滑。
大概是以前没分家,所以老大老二压的老三没有出头之日,现在家里没人当家做主。
老三反而变得一下子显露出才华。
手里这张工业票再有十天就作废,放在手里作废也是作废。
这能换120块钱的事情,他肯定干。
到了晚上就通知罗建华过来拿票,罗建华那简直是兴奋的差点儿一蹦三尺高。
家里多了一个二八大梁,这可是不一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就是豪车。
不亚于宝马奔驰的豪车。
当天晚上120块钱换了一张工业票出来,第二天罗建华就拎着一篮子绿豆糕直接出发,出发之前先在小卖铺里买了很多的油纸,都裁成了方框大小不等的方块,这样方便他包绿豆糕。
临出发的时候,他家帮胖闺女还嘱咐了半天,生怕憨厚的爹出了门儿不会做生意。
罗建华带着媳妇儿一块儿走的。
总不能以后做生意只能一个人,家里的地终究还是要指望男人。
两口子轻装上阵,兜里揣着三百块钱,他们早就打听过这自行车的话,县里面280块钱一辆。
两口子走二里地,直接来到了县城里,到了县城,天光已经大亮。
在供销社门口等了半天,人家开门儿才找到服务员儿。
问问里面有自行车吗?
服务员倒是笑着跟他们说,有!
这二年不比前几年,自行车没那么紧俏,要是前几年这自行车到供销社恐怕内部人员就消化光了,外人根本很难买到。
可是现在人们日子过的好了,手头也富裕一点儿,这自行车这个东西反倒不像以前那么紧俏。
花了280块钱,推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儿28自行车出来,罗建华瞬间就觉得自己立马高大上起来。
要知道以前多馋别人家的自行车。
别看自行车人家供销社说不紧俏了,可是就在他们的村儿里,这自行车也只有村长家里有。
推着自行车,两口子把篮子挎在自行车把上。
询问了周围哪里有市集,直接奔市集去。
罗建华本来兴冲冲的来到市集之后,看到这里人来人往,客流量还真大。
赶紧把自行车架好,把篮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
掀开篮子上盖着的白布。
两口子看着这绿豆糕,却不知道该怎么卖。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人来人往的人群,两口子张不开那个嘴,脸都有点儿通红。
罗建华哪个郁闷。
自己还算是个男人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