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

第72节

没想到依然全部卖光。
这一下让罗建华笑得眉眼都舒展开,当初带两箩筐绿豆糕来的时候,他心里还忐忑不安。
毕竟上一次只带了六斤绿豆糕,这一次一下子翻倍不说,还翻了三倍多,这万一要是卖不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这绿豆糕回了家。
可得一家子消化,他是心疼这绿豆钱,没成想带来居然全卖了。
800块绿豆糕,这是1块3分钱,今天居然卖了24块钱。
绿豆一共才八块钱的成本。
罗建华那是信心百倍,骑着自行车就回家。
第二天,罗建梅和姚三妹本来想多做点儿,可是两个人就加上老太太,再加上罗建华那也做不出来多少绿豆糕,这是靠的纯手工。
再加上为了赶市集的时间,一天能做出来2000块,已经是顶了天。
再说,怕天气热,也没敢真的每天做两千块。
好在他们已经增加了绿豆糕的口味红豆沙,云豆沙。
这是点心也不能天天这么做,谁家吃也得吃腻了。
可是好在县城里的人们比他们村里面人花钱大方。
这绿豆糕的生意还做的真挺好,平均一天都在800~1000块左右。
一个月过去,到了月底,一家子坐在一块儿算了一笔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一个月下来居然赚了560块钱。
问题这才卖到哪儿到哪儿啊?
一个月下来,绿豆才消耗了七八百斤。
罗建华有点儿发愁,最近这两天生意不好做,市集上突然多了好几家也卖绿豆糕的。
生意似乎清淡了很多,好在来买的都是老顾客,用老顾客的话说。
别人的绿豆糕虽然也行,可是吃起来和他们家的口感还是差的远,贵有贵的好处。
有的人宁肯花点儿贵的钱,也愿意吃点儿好东西。
罗建华有点儿发愁,这天气眼看着已经过了5月。
手头已经有一千多块钱,问题是绿豆还有那么多。
这进了暑期,绿豆可是会出虫子的。
而且天气炎热之后,似乎绿豆糕的生意下降了很多。
人们因为天气热腻的慌,也不愿意吃甜食。
罗建华第一次筐里居然剩了20块儿绿豆糕回来,心里也是发怵,生怕这生意做不下去。
刚刚信心满满的,觉得家里有点起色。
照这个样子下去,恐怕进了大暑,这绿豆糕都卖不出去。
罗似锦看着老爹带回来的绿豆糕自然也清楚,这是季节原因,本来点心这东西天气越冷反而卖的越好。
迈着小短腿儿直接进了厨房屋端了一碗,今天让她娘做的绿豆凉粉儿,直接给爹送了过来。
“爹,这么热的天,你吃碗凉粉儿。”
村里人谁家不会做凉粉儿,到了夏天那是必备的。
罗建华接过了女儿手里的那只碗,摸了摸他家小丫头的浓密的黑发,数这孩子头发长得好。
“今天你娘做了凉粉儿啊。这天热吃正好,你爷爷奶奶吃过了吗?”
“吃过了!这个凉粉儿我先给爷爷奶奶尝,这可是用我教的法子做的,这个凉粉是绿豆凉粉儿。”
凉粉没什么特别的,特别的是凉粉的调料,制作调料的法子才是真正的秘方。
其实吃这些夏天外面的小吃自然吃的就是味道。
罗似锦早就琢磨上,点心这个东西,冬天做一做还行,到了夏天人们腻的慌也不想吃,第二,这个东西也不好存放,可是凉粉就不一样。
别看本钱小,看着似乎没什么特别,可是只要做的味道好,恐怕是大有人吃。
反正他们家要是靠种地想发家致富那是别想。
地就那么五亩地,你还能种出花儿来。
罗似锦就算是已经在那地上下了功夫,可是那地再能产粮食,也不能一亩地产几万斤吧?
那不引起别人的怀疑才怪,再说了她也没发觉她的泉水浇到地里面,这地能亩产几万斤的潜力。
虽然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可是要想靠地发财那还是不可能,所以还得靠做生意发财。
点心不行,咱还有别的法子呀!
这凉粉不是紧跟着就上来了。
当然,她原本是想弄些什么串串香之类的,可是谁让他奶奶和爹大气,一口气收了五千斤绿豆,咱不得先把这绿豆消化消化。
到了夏天全出虫,这还了得。
浪费粮食可耻。
村里人做凉粉那都是自家拿手的,当然今天的调味料可是全是拜罗似锦所赐,做出来的味道全家人吃了都叫好。
罗似锦不光在调味料上做改进,而且还特意把这绿豆凉粉儿也做了法子改进。
这绿豆凉粉的口感和一般的凉粉口感还是有差别的。
但是经过她的改进,其实口感反而变得更好。
里面再加上炸的焦脆的蚕豆,黄瓜丝,再放点儿他们家自制的豆腐干切成了丝,浇上香喷喷的辣椒油和各种调料水。
做出来的味道连老爷子都一口气吃了三碗。
主要是太好吃。
罗建华蹲在那里一口气连汤带水灌下了肚,抹了一把嘴,眼神又是一亮。
巧了,他这边儿正发愁绿豆糕不好卖,自家就做了这绿豆凉粉,这绿豆凉粉的味道太好。
比起他吃了几十年的凉粉来说,好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要是去县里卖凉粉的话,这么热的天,吃下去身心舒爽。
这一碗绝对不够,再来两碗,想一想,罗建华瞬间觉得满天的钞票又朝着他飞过来。
第88章 开张
这一次,要是做绿豆凉粉儿的话,家当就多了,这些东西要是光靠一个自行车想每天拉到县城里去,那简直不要想。
罗建华脑子一动,立刻想到了小年轻人跟他说的租房子的事儿。
这不是现成的,反正两个月的时间手里也攒了一笔钱,租一年的房也没啥问题。
有个地方可以放绿豆,放各种的桌椅板凳。
这卖凉粉儿和卖绿豆糕不一样,绿豆糕自行车放个筐就行,可是凉粉儿,起码得弄几张凳子弄两张桌子!
再说这做凉粉也需要地方,这可不像绿豆糕,现成做好了直接带过来,这凉粉怎么带过来?
说干就干,跟父母一说了他的想法,老爷子也拍板,这小丫头做的东西就是好吃。
虽然说小丫头光动嘴,问题是儿媳妇儿能根据小丫头说的做出了这么好吃的东西。
绿豆糕当初都能卖出来钱,更何况这凉粉儿。
反正他们家现在又不怕。
罗建华带着媳妇儿带着直接到了城里,找到了那天的小年轻人。
小年轻姓吴,叫吴解放。
家是自来水厂的,他是自来水厂的车间主任。
一听说他们要租房子卖凉粉儿。
开始吴解放还有点儿不同意,主要是他们家这房子以前租给过人开饭店。
这饭店糟蹋的房子实在是不能见人,可是两口子跟他万分保证他们做的是凉粉生意,又不需要什么烟熏火燎的,保证把房子维护好。
吴解放也是看在两口子诚心的份儿上,再说回去跟母亲一商量。
老娘说了,租!这家做的东西这么好吃。
他老娘一辈子就好嘴上这一口,现在有人做的东西这么好吃,老太太立刻就放松标准。
房子签了一年的合同,直接付了人家240块钱,水电自理。
房子的位置还真好,就在集贸市场的口上。
别看是平房,外面可以做做买卖的门面,到了后院儿直接就能住人。
两口子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置办了东西,其实就是置办了些桌子椅子。
又在后院收拾了简单的灶房出来。
在吴解放的帮忙下,两口子办了一个营业执照,没法子在城里面做生意,可不像他摆小摊子,没营业执照会被查封的。
好在吴解放帮了他们很多忙,因为吴解放是自来水厂的车间主任认识不少人。
手续齐全的情况之下,几乎是大开绿灯,两三天之内两口子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罗家小吃铺开张。
因为这算是正儿八经的要做生意,自然人手得凑够。
家里还有地里的活儿。
结果一家人开的家庭会议最后决定老爷子和罗建华两个人留在家里,毕竟五亩地,终究得种出来,要不然一家人吃什么呀!
姚三妹、罗建梅和老太太三个人一起到小吃铺里来忙活。
可是这又开始让人发愁,孩子还有一大堆,家里要是没个女人做饭洗衣裳,这些家务活谁干?
罗建梅家里的五个孩子能顶事儿的也就是老大,老二,问题是也才十二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