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大佬带着空间重生了

第138节

家务活基本都能干,要不是年龄太小,大概已经可以顶一个劳动力。
跟兄妹两个商量了一下,他们决定把这两个兔子带到县里的市集上去卖了。
他们这里离县城走20里地就能到。
江瑶当然知道两个兔子肯定卖不了多少钱,可是能卖一点儿算一点儿。
这家实在是穷了,哪怕先卖一点儿钱,他们买点油盐酱醋,总不能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
当罗似锦已经动了心思,要想去上京,肯定得到县城这里找车坐车去上京。
坐车回去可是要车票。
那都是钱,既然是这样,现在目前为止,第一目标是赚钱,赚钱就能买票回上京。
所以这两只兔子是试水的。
只要真的能卖回来钱,那么他准备把小白放出去,在这山上转悠一圈,不相信他们弄不到钱。
三个小人一起走的,背篓里背了两只已经剥好皮,收拾很干净的兔子。
三个人年纪,小脚程也走不快,等走到县城的时候。足足走了四个小时。
罗似锦觉得可以累死。
这辈子没受过这样的苦。
老天爷,爷爷奶奶,福宝正在这里受苦呢!
第175章 卖兔子
三个人来到县城里面。
据说今天是县城里的大集。
十里八乡不少的乡亲们都到这里来赶集。
三个孩子背着背篓来到集市上。
就这两只兔子也不需要多大的摊位,罗似锦瞅了瞅,找了一个卖野鸡的妇女旁边,把篓子倒扣过来,把两只兔子就摆在篓子上面。
卖鸡的农妇瞅了一眼他们,一看到是三个孩子,又瘦又小,再看到这两只兔子就知道,估计是家里穷得只剩下这两只兔子了。
不由得叹口气,家家日子都不好过,这么小的人都得出来找生计。
因为他们呆的位置人并不多。
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连农村妇人自己都发愁了,她也是第一次来赶大集,自己就带了家里养的五只鸡,还有自家攒的一筐鸡蛋,现在是一个都没卖出去。
这要是没卖出去回去,家里孩子还等着这笔钱,急用买药。
愁的直掉眼泪。
罗似锦看看,这个年代的人都比较朴实,就算是做买卖吆喝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人都是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摊子后面,等着顾客上门。
基本上属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类型。
一点儿也不会营销,更不会打广告。
唉,照这么下去,天黑都不一定能卖了,他们走回去可是要四个小时。
不能一直在这么干耗着,她今天还有事儿,准备一会儿去车站问问去上京的车票到底要多少钱。
罗似锦扯开嗓子。
“卖兔子嘞,卖兔子嘞,又肥又大的野兔。一只足有五斤重,现在一只就卖五块钱。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受骗,大家都来看一看,卖兔子,卖兔子嘞。”
罗似锦一嗓子把她身边的两个小屁孩儿吓得直接躲在了她身后。
没办法这俩孩子拿哪见识过这样的架势。
主要是这小丫头一嗓子喊完之后,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过来。
没见过世面的二牛和妞妞两兄妹立刻就面红耳赤!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还别说这一嗓子喊完,立刻有一个戴眼镜的大叔走了过来。
“小丫头,你这兔子怎么卖呀?”
“大叔,这一只兔子足足有五斤多,我们在家里称过的。不相信您用隔壁大婶儿的秤称一称就知道,足足的五斤,我就给您算五斤,零头都不要了。
五块钱一只,您要知道现在猪肉还得一块钱一斤。何况我们只是山上打的野兔子。”
两岁的孩子一本正经的在那里谈生意,把眼前的大叔不由得逗乐了,用手摸了摸罗似锦的脑袋。
“怎么就你跟着哥哥姐姐一块儿出来卖兔子,你家大人是去买东西,还是去其他地方摆摊子?”
罗似锦心里一紧,大叔,您知不知道您这话有点儿像人贩子套词儿的话。
她总觉得自己是锦鲤体质,可是现在瞅着怎么活像是着人贩子体质,到哪儿都能遇到人贩子。
小脸一板,“大叔,我爹妈去前面卖鸡蛋了,说这里人多,我们分开卖。你买吗?你要买,我给可以给您便宜点儿,一只五块钱,两只9块8。”
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把眼前的大叔给逗乐了。
“行啊,小丫头,9块5两只我拿走。”
站在罗似锦身后的两兄妹就差上去赶紧把兔子塞进眼前这个人的怀里,9块5啊!
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九块五是多少钱。
“哎呀,大叔,咱们也是投缘,行,您说9块5就9块5。大叔,您喜欢吃野味,那改天我们要是打到野鸡,野猪什么的您要不要啊?
要是要的话您给我留个地址。下一次我们专门给您送货上门。”
罗似锦立刻但是使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得给后续的生意留条后路,准备这两天再上山搞一批野物回来再卖点儿钱,她好换了钱买车票。
大叔笑着点点头,“行啊,没想到你这么小一点儿,居然是个小人精。大叔就是前面的国营食堂的采购,我姓王,你要是再有这些野鸡,野兔,野猪什么的。
让你爸妈直接到国营食堂找王科长,我都要。”
王科长兜里掏了9块5,递给罗似锦。
罗似锦点了点钱,直接塞进兜里,然后把筐子上的两只野兔拎起来递给王科长。
现在人买东西都是拿绳子把野兔腿一拴,拎在手里就走了。
“大叔,您既然是采购,肯定也要活鸡和鸡蛋,旁边这位大婶儿就卖,您看看有没有您需要的。大婶儿家里的鸡养的都特别好,您看看活蹦乱跳的。”
王科长不由得扭头看了一眼,点点头还别说,“我还正准备买两只活鸡,这个不是给食堂买的,我妹妹刚生完孩子,得买两只鸡,再买一些鸡蛋。
行吧,你这鸡我就全包了。两只买也是买,五只买也是买。买回去养两天,让我妹妹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杀。”
旁边的大婶儿激动坏了,一下子连她的鸡和鸡蛋都卖了。
生意做完了。
大婶儿送走了王科长,连声的对着三个孩子,感谢。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这鸡还不知道啥时候卖完。婶子啥也没有,婶子这里还有两个玉米面儿馒头,你们也别嫌不好,带在路上当干粮吃,也是三婶子的一片谢意。”
硬是塞给他们两个玉米面儿馒头,两兄妹拒绝了半天,可是硬被婶子塞到了他们的筐里,人家快步走了。
罗似锦心里感激,无论如何这个年代的人的确是非常纯朴。
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属于知恩图报的人。
行了,他们也该开始行动。
先是找了人打听了一下车站的路怎么走,没想到车站离集市还挺近。
先是买了一斤咸盐,半斤酱油,买了二十斤玉米面,玉米面多亏是在集市上买的,有村里来赶集的农民拿着家里的玉米面往外卖。
虽然价钱不便宜,可是不要粮票。
这二十斤玉米面就花了两块多。
兄妹俩足够高兴的手舞足蹈。
别的东西,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能力置办。
就这样手头也只剩下6块5。
罗似锦倒是想买棉花买棉被,可惜他们手里这点儿钱,连被面都不够买。
第176章 心慌
来到车站打听了一下,果然有去上京的长途汽车,不过一张票就要15块钱。
罗似锦听到这个回答,终于松口气,15块钱好办。
这不是天价。
也就是四只兔子的事情。
罗似锦带着兄妹两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回村。
现在有了底气。
剩下就是让小白出马。
三个孩子回到家里,窝棚看着又旧又破,唉!
想一想晚上的瑟瑟发抖,罗似锦就叹气。
村里没人关注这个在山脚下的小棚子。
炊烟袅袅,他们用玉米面做了一大锅热乎乎的糊糊,糊糊里面还煮了山药豆。
怀里人家送的玉米面馒头在火上烤了烤,外焦里嫩。
三个孩子饱饱的吃了一顿,浑身都是热乎乎的,躺着炕上才算睡着了。
今天走的路太远了,来回差不多走了八个多小时。
罗似锦累的躺在炕上,连冷都忘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