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41节

娜仁忙答应着,命人接了东西,带着她们出去往石太福晋殿里去了。
清梨果然就在那里,毕恭毕敬地坐在床旁给石太福晋念书,言语间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娜仁直觉她好像后世那些参加朗诵比赛的小学生,谁能想到她只是在读《论语》呢?
太福晋倚着软枕靠坐着闭目养神,听了声音睁眼来看,倒是仍然目光清明,“娜仁来了。”
“是老祖宗说您身子不好,来看看。”娜仁摆摆手,“从太后处来,这一萝青柑是太后使我带来的,说滋味不错,与您尝尝。”
清梨站起身来向她微微颔首,然后问:“用过早膳了吗?才刚我焖下的女儿茶,与你斟一杯来。”
“也好。”娜仁笑笑,在太福晋床沿坐了,仔细问:“太医可与您看过了吗?怎么说?新开的方子吃着如何?觉着身上如何?本来这个时节天气正好,还想请您去御花园赏菊花,没成想您竟然又病了。”
太福晋微笑着想要说什么,开口却是急促的几声咳嗽,娜仁忙端起床头上的茶水与她,她润了润喉,喘息一会儿,靠着软枕虚弱地笑道:“知道你挂念着我,但我这病断断续续的两年了,前阵子好些,没想再发起来,却不止咳嗽无力,还添了心悸难眠之症,只怕眼看是……”
清梨几乎是诚惶诚恐条件反射一般地开口:“太福晋……”
“你去小厨房,我想吃一口菱粉糕,也不知有没有。”石太福晋摆摆手,道。
清梨抿着唇,太福晋神情不变地看着她,最终还是清梨低了头,行了一礼道:“是,我这就去。”
娜仁听太福晋的话,总觉得丧气,又见她特意把清梨支开,心中无奈,低声道:“您总要保重身子才好。石嬷嬷老了,愿尔还小,清梨陪着您,也能照顾您些,您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我并没什么不高兴的,只是一见了她,总想起……罢了,许是人老了,好清静吧。”太福晋摆摆手,示意石嬷嬷她们也退下,娜仁见状,给琼枝使了个眼色,琼枝会意,微微点头,与石嬷嬷等一道退下了。
石太福晋见了,扯扯嘴角,露出浅浅的一抹笑,“你这丫头啊,鬼灵精。”
她摇摇头,似有些感慨的模样,又像是脱了力,靠着软枕歇了好一会儿,方才拉着娜仁的手道:“我支开她们,是有一宗东西要交付与你,待日后,清梨若是有孕,你便把这东西交给她吧。”
她说着,伸手在炕柜边沿褥子下摸索摸索,取出一个荷包来,质地寻常的缎子,素面,没有刺绣没缀络子,即便太福晋这边清寂已久,这样的东西也不该出现在她的床榻间。
如今太福晋摸出这样的荷包来,只能说明这东西很重要,值得她收在周身看护。
娜仁心里一紧,盯着那朴素的荷包,心怦怦直跳。
太福晋见她的模样,微微一笑,递给她道:“拿着吧,放在你那我也放心。如果真想看,回去悄悄瞄一眼,倒不是什么好东西,留给清梨是给她以防万一的,你看了就忘了吧,只怕记在心里会害了你。”她揉揉娜仁的头,笑容温和慈爱。
听她这样一说,娜仁的好奇心反而半点都没了,正要说什么,外头脚步声忽然想起,太福晋忙催促她:“快收起来。”
娜仁便将荷包收在袖笼里,石太福晋俏皮地竖起一指在唇前,眨眨眼,一如娜仁小时候求她替自己保守秘密的时候。
时隔多年,故人已经虚弱无力缠绵病榻,娜仁心里酸酸涩涩的,也眨眨眼,只觉得眼眶也发涩,对着石太福晋微微点头。
清梨吱呀一声推门进来,身后的寻春双手捧着个小托盘,她转身接过托盘,抬步走进来,脸上的笑容斯文含蓄中透着恰到好处的喜气热络。
娜仁看了两眼,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能笑得这样完美。
陪着太福晋吃了点心,又剥了两个青柑吃了,太福晋瞧了瞧天色,笑道:“这会子外头正暖和,你们走回去也算消遣消遣。下午冷气又从地底下上起来,怕受了寒凉。”
清梨知道是送客的意思,忙起身向她一礼,“侄女告退,望姑母保重身体,侄女明日再来。”
“去吧。”太福晋一扬下巴,又对娜仁点点头。
于是娜仁也起身告辞,二人相携出了宁寿宫,娜仁明显看着清梨松了一大口气,本来直挺的腰身放松不少,更添风流自然之韵,比之方才端方优雅的模样,倒是分不清孰高孰低来。
娜仁睨她一眼,笑了,“你说你,活像是从虎口逃生出来了。”
“不是虎口,拘束是生来造就的,与你说实话,我在我们家,也就是在我额娘跟前不大拘束了。不过额娘也不能时常看我,我跟着姑祖母长大,对待表姑母当然要如同待姑祖母一般敬重。”清梨叹了口气,道。
她家算是老一辈少有的满汉联姻,她管父亲叫阿爹,管母亲却叫额娘,这是两方势力悬殊造成的结果,而她自小远离母亲,跟随姑祖母长大,对太福晋的亲近自然是环境造就的。
不过若说亲近,不如说是尊敬。
清梨与她慢慢走着,提议道:“咱们可要去钟粹宫看看?”
“不知她这会子醒了没,罢了。按例是太医给我请平安脉的时候,我得回去等着。”娜仁手轻抚着袖口的菊花纹刺绣,对清梨笑道。
清梨道:“也好。”她微微叹道:“昨儿可真把我吓坏了。算起来,我还是头回见到妇人生产,好惨烈的样子。”
“佛拉娜算是好运道了,昨儿太医那话问出来,皇上脸都黑了。”娜仁叹道:“总算化险为夷,大家也算松了一大口气。”
不过对佛拉娜昨晚的险境,唐别卿还是有另一番话说。
娜仁看着他,问:“你的意思是,那孩子身上不止是哮症?”
“不错。”唐别卿收起请脉用的引枕,点点头,徐徐道:“那孩子在母亲腹中前七个月,马佳福晋害喜严重饮食不思,他吸取的养分不够,骨骼心肺较之旁的婴孩便会若些,这是后几个月再怎么努力弥补都补不回来的。给马佳小主安胎的郑太医与安太医都是精于产幼科的,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却还是给马佳福晋用了大补的方子,想来……”
他长叹一声,道:“二位太医已经使尽浑身解数,昨夜能够母子均安,不止人和,也是上天庇佑。马佳小主怀胎时骨架未成、元气未足,故而小皇子在胎中也虚弱,他们为了保住小皇子的平安,只能在后期大用补药与开胃之方,可以说是绝境中的上策了。”
“我只是在想……”娜仁沉吟着,还是问了出来:“你说,皇上知不知道?”
唐别卿默默半刻,见娜仁确实十分疑惑,便道:“马佳小主的脉案都是呈送与太皇太后、太后、皇上、皇后四宫阅览,然后由两位太医斟酌开方,方剂也会在太医院存档,绝不容太医在其中有半分私心。”
娜仁听了心里更乱,拧着眉,“既然皇上知道,那这孩子的虚弱……”
“太医们说的多半是和缓话,世人多擅自欺欺人,想来皇上也没把太医们所说的听进心里去。况且,若不是昨夜生产时的难产,小皇子虽会带着些先天的病症,是胎里的不足,却只会较常人弱上两分,绝不会到如此地步。那两位太医的法子与方子,都很精妙。”
唐别卿对她倒是有话就说,娜仁被劈头盖脸来的真像砸得脑袋里一团乱麻,好一会儿才道:“所以我是昨天那里唯一的傻白甜吗?”
唐别卿恍惚感受到她话里的意思,不赞同地看着她,又低低道:“以微臣之间,只怕皇上此时对马佳小主与大阿哥都多有愧疚。”
“但愿这一份愧疚,能多保佛拉娜些时日安稳。”娜仁感慨道:“也是命,不然怎的前头几个月太医使尽浑身解数都没用的害喜第八个月忽然就好了,佛拉娜忽然就胃口大开,让太医们眼前见了亮,有了法子。这个孩子,若是没了,对前朝而言是个大打击,所以无论如何,皇上也会让太医保住他。”
只是苦了佛拉娜了。
唐别卿默默未语。
“你看这个孩子……”娜仁盯着他,话里带着些试探。
唐别卿道:“二位太医通力合作,保到三四岁上,不成问题。”
三四年后,康熙怎么也会有其余的子嗣,这个孩子保住与否,就都不那么重要了。
娜仁想通了这其中的关窍,只想抱住可怜无辜的自己瑟瑟发抖在宫廷的寒风中:怪道昨天晚上那小崽子表现的那么别扭——呸!欺骗我感情的小崽子!
她自说自话地脑补着,偶然间扫到唐别卿用包容而怜悯的眼神看着她,不由恨恨地瞪他一眼:“你们脑子都好使!就我一个傻白甜!”
“您这样也好。”唐别卿道,见娜仁瞪圆眼睛看他,又补了一句:“我是真心话,你这样不知不觉地,总比什么都看透了好。”
他点到即止没有多说,也不好在永寿宫多逗留,只道:“皇上的意思,天儿冷了就给你抱病,方便你猫冬,也少些事端。”
宫里添了个孩子,可不得热闹一阵子,如今掐着指头一算,小皇子满月正好该是天冷的是时候,娜仁报了病,正好把满月礼躲过去,还有冬天皇后一轮轮宴请命妇的赏花、暖炉会,她也可以借病躲过去。
而且正好契合了她的病弱人设。
娜仁对此接受良好,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等唐别卿起身要走,又忙忙叫住他:“你家小闺女是不是要满月了?名字取好了吗?”
没错,八月里唐太医喜得爱女,结果后开花,爱得如宝如珠,娜仁还给了洗三的添盆,也吃到了小姑娘出生的红鸡蛋。
听她提起女儿,唐别卿脸上微微带出些笑意,道:“是,明日满月,我已向院正告了假。取了个乳名叫‘润柔’,她五行属火少水,故取了个‘润’字。”
娜仁笑了,“这可真是……我备了一份礼给小润柔,倒不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你就收下吧。”
她一扬脸,琼枝捧出一个大锦盒来,娜仁指道:“有一块玉、一把长命锁,还有一匹叠着的天香绢,给小孩子裁里衣是好的。还有两部御制书籍,都是幼儿启蒙用的,给你家小子。这样装着不大惹眼,就是得麻烦你自己把礼物扛回去了。”
她面带打趣地笑,唐别卿沉默片刻后也笑了,摇摇头,叹道:“误交损友啊。”
复又正色向娜仁道:“我代润柔多谢你。”
“有什么好谢的,论理,以咱们的交情,她还要叫我姑姑哩。”娜仁笑容隐含深意,唐别卿直觉不对,却不像是要搞他,只恳切地道了谢,捧着礼物退下了。
留下娜仁在殿内坐了良久,琼枝送了唐别卿出去,回来笑道:“您还在出神……当年老祖宗以为您喜欢唐太医,奴才还不以为然地,如今看来倒是未必了。”
“我喜欢他?”娜仁翻了大大的一个白眼,轻哼一声,用浑身的动作表达着对琼枝这句话的鄙视,她将太福晋与她的那个荷包从身后拿了出来——方才唐别卿来请脉,她也不好再把荷包收在袖口里,匆匆忙忙地,就塞到身后了。
她将那荷包递与琼枝,嗔怪地道:“你怎么也学起老祖宗来?生活里乱点鸳鸯谱,我要真对他有意思,当年要死要活也能嫁出去!这个荷包你替我收在寝间上了锁的炕柜里,悄悄地,不要叫旁人知道。再有,让豆蔻打听打听佛拉娜醒了没有,若是醒了,我想瞧瞧她去。把夏天存起来糖卤的黄梅子取一罐子出来,你再备两样礼吧。”
琼枝也就是随口一说,此时听了她的吩咐一一应着,也没问荷包是哪来的,自去收好了。等备了礼物回来,见娜仁还盘腿坐在那里发呆,她便真觉着疑惑了,“您今儿是怎么了,总发呆。”
“没什么,我就是想到,唐别卿他大儿子也到了开蒙的年纪了。”娜仁意味不明地感慨了一句,“时光催人老啊——”
然后话说到一半就被琼枝打断了,但见琼枝翻了个白眼,道:“您就别在这感慨了,您今年还没到二十呢!预备给马佳小主的礼,除了您说的黄梅糖卤子外,还有六匹质地柔软的天香绢、二斤东阿、六两燕窝——咱们宫里的燕窝一向不多,这还是夏日里有人送的,您也不吃,就压了箱底了,送人正好。”
娜仁听了也不由笑了,又嗔她:“你这张嘴啊,平时不显,私底下刁钻得厉害。人还以为你是个多圆滑的人呢,其实也是个促狭鬼。”
“今年葡萄果子结得不好,竹笑说是埋根埋得不对,这几天就开始带着麦穗她们张罗上忙活起来了,又从花房叫了人帮忙,发誓明年要有个好收获。”琼枝随口转移话题。
娜仁便被她勾走了注意力,嘀咕道:“今年的葡萄长得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咱们施肥不地道的缘故。”
“此话怎讲?”琼枝很摸不着头脑,等娜仁神神秘秘地吐出一句“农家肥”,琼枝脸都绿了,低声道:“皇宫大内,搞那东西像什么样子!”
娜仁叹道:“你也太上纲上线了,我不过随口一说罢了。说来琼枝今日你好不对劲。”
琼枝一怔,“是吗?”然后摇摇头,叹道:“是想起了些旧事吧。”
娜仁脑子里的那根弦总算搭上,然后一个激灵,拉着她道:“是我不好……要不你歇两天?让福宽跟着我,没问题的。”
琼枝轻笑着道:“有什么大不了的,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正好奴才也想去看看马佳小主,您快起来换身衣裳吧,这会子外头可没有多暖和了。”
娜仁见她兀自开始忙碌吩咐预备出行事宜,心中隐隐有些愧疚:琼枝处处为她着想,她却忘了琼枝的伤心事。
乌嬷嬷适时进来,向娜仁笑道:“主儿,后头花园里的茉莉天凉了,要搬进暖房里,竹笑分不开身,请我来问您的意思,还是放在去年那地方吗?”
“就放去年那地方。”娜仁见了她,眼睛一亮有了主意,招手叫她凑近附耳过来,说了两句。
乌嬷嬷目光温暖地看看她,又看看琼枝,笑道:“您的意思,老奴知道了。不过主儿,老奴可得说公道话,琼枝才没有您想的那么脆弱,您总当她玻璃人儿似的,可不像样子。人家如今是出入风光说一不二的永寿宫大姑姑,老奴都得听她指挥呢。”
琼枝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嬷嬷您也陪着主儿闹。”
“主儿是担心你。”乌嬷嬷拍拍琼枝的手,道:“马佳小主生产虽然艰难,好在母子均安。这女人生孩子啊,就是这么个道理,受苦受难的产下一个小娃娃,便是半条命没了,也是甘愿的。”
娜仁撇撇嘴,刚要反驳,却又无处下口。
琼枝眼眶微微有些湿润,用袖子一抹,又笑了,“嬷嬷您才说主儿,自己也犯了这毛病。我早放下了,不过也是挂心马佳小主的身子罢了。如今礼物都备齐了,主儿您起身更衣吧。”
钟粹宫里还是安安静静地,佛拉娜刚醒,用了太医开的药,见娜仁进来转头看过去,虚弱地笑着,“你来了。”
马佳夫人就在她床沿坐着,见娜仁过来,忙要起身请安。
“夫人不比多礼。”娜仁含笑叫人扶住马佳夫人,走到佛拉娜床旁坐下,笑问:“觉着怎么样?太医是怎么说的?皇上来过没有?”
佛拉娜一一回道:“还好,只是身子上有些痛,太医说是正常的,要在月子里好生养着。也给开了药方子,吃着苦得很。皇上——”
“皇上一早下了早朝来过一次,只是那会子您还昏睡着,才没碰面。”雀枝奉茶与娜仁,笑道。
佛拉娜闻言抿嘴儿一笑,隐隐有些甜蜜的意思在里头。
娜仁看她的样子,想到唐别卿告诉她的那些,心中轻叹一声,口中却道:“我给你带了一罐子糖卤的黄梅子,想喝时用它点茶,便是你往日爱喝的黄梅汤。那东西有滋味,我也问了太医,月子里少喝些无妨,还能开开胃。不过也得过几日,等伤口养得好些再喝。你喝着,若是不够,我那里还有。”
宫女已将礼物接下,马佳夫人笑眯眯道:“慧妃娘娘可真是用心了。”
娜仁微微一笑,正说着话,又有人通传皇后娘娘到了。
佛拉娜忙挣扎着要起身下地,皇后快步进来,见她的动作,紧赶慢赶把她按住了,“你可快躺着吧,昨儿可把我吓坏了。坐月子的人,还什么礼不礼的,你好好养着身子,比什么都要紧。”
她见佛拉娜面色惨白的样子,长吁短叹,心有余悸,“都说女人产子便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我今儿个算是见识了。地方进上的补品,进了坤宁宫我也没有用到的地方,正好给你送来,看看有什么用得上的吧。小阿哥在阿哥所里,有乳母与保姆照顾,自然一切安好,你不要担心,养好身子才是最紧要的。”
宫里的规矩佛拉娜多少知道,若说公主还能留在母亲身边抚育,皇子却是要送到阿哥所去的,为全母子之情,还能常常叫人抱来相见,拘束颇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