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43节

袁常在忙怯生生地谢恩,娜仁叫宫人护送她先走她还不太敢,小心翼翼地打量,见旁的嫔妃都没有什么不满的样子,才迟疑地起身告退了。
走出承乾宫正殿的时候娜仁与佛拉娜同行,二人拾级而下,看着袁常在的背影,佛拉娜随口道:“她入宫也有几年了,如今肚子里有了货,正该腰板子硬的时候,怎么还是一副对着谁都气弱的模样。”
娜仁问她:“你知道什么长寿,为什么长寿吗?”
佛拉娜微微蹙眉,不解地看着她。
娜仁看着袁常在的背影,平静地道:“乌龟长。,为什么长寿?因为不爱动弹,有点风吹草动就缩到龟壳里去了。这宫里啊,有许多的生存之道,有人依仗家世、握紧恩宠;有人谨小慎微,苟且周全,都是活着罢了。”
佛拉娜一时默然。
正说话间,风吹过耳畔,她偶然一回头,正瞥见德妃驻足在廊下,微微侧着身,仰头望着门上高悬的承乾宫匾额,神情幽深复杂。
佛拉娜一个激灵,只觉一股子凉意顺着脚底爬到后脊骨,在德妃注意到她的目光之前便扭过身不再看德妃,挽着娜仁的手臂加快了脚步。
娜仁迷迷糊糊地被她拉着快步从承乾宫内离开,直到出了承乾门,才甩开佛拉娜的手,揉揉自己的手臂,拧眉道:“你发什么疯啊?”
“你说……佟贵妃这病,有没有可能不简单?”佛拉娜想了想,拉着她走到旁边贴着墙,一面缓步慢行,一面在她耳边声音低低地问。
娜仁被她问笑,认认真真地冲她摇摇头,笃定地否决了她这个荒谬的猜测,道:“没可能。佟贵妃的脉案都是皇上亲自翻阅过的,太医也是皇上亲自安排的,你觉得谁有那个手眼通天的能耐,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算计佟贵妃?你可真是,越上了年纪,反而越不靠谱起来。有那功夫少看宫外那些叫人看完脑子都不好的宫斗宅斗话本子,插插花品品香,修身养性不好吗?”
佛拉娜冲她翻了个大白眼,“你又来和我说这话了,你品味不高雅的时候我嫌弃你了吗?”
“我的品味高雅过吗?”娜仁睁大眼睛看她,一副无辜的姿态。
佛拉娜被自己呛得轻咳两声,好一会才顺过气来,嫌弃之中又隐隐带着服气,感慨道:“皎娴但凡有你三分脸皮修行,我也不必怕她在外头会受了委屈。”
“放心吧。”娜仁挽着她的手臂掉了个头,“这方向走,你莫不是要随我回永寿宫去?走,先送你回钟粹宫。你就放一万个心吧,皎娴在巴林部必然不会受什么委屈的,皇上亲封的和硕温宪公主,太婆婆是她亲姑祖母,你得在这一份血缘关系面前摆正自己的姿态!整个蒙古巴林部,谁敢招惹咱们家小公主?”
佛拉娜也不知听没听进去,这安慰左右聊胜于无吧。
道理从一开始娜仁就掰开揉碎了和她说,她自己心里其实也明白。只是捧在手心上千疼万宠长大的女孩,如今远嫁,为人母的,少不了要担忧女儿会在外头受什么委屈。
这是无法避免的。
估计阖宫中对公主们嫁出去的日子最有自信的就是康熙了,他认为如今大清国力强盛,公主下嫁抚蒙,嫁过去只有被供着的份。
但远离故土面对凶猛风沙,长在高阁斯室中的娇女能否承受得住,又有谁知道呢?
见了儿子吊起来的一口气最终消弭于第二日申时,贵妃佟氏薨逝于承乾宫。
康熙追封以皇贵妃尊位,谥号懿贞。
懿者为美好之意,贞者定也,算是上等美谥。
佟氏灵前,四阿哥以子礼,拜往来宾客,为佟氏守灵服丧。
德妃看着觉得碍不碍眼旁人不知道,太皇太后倒夸他“是个孝顺孩子”。
本来,他养在佟氏膝下,算是宫中阿哥们里头数一数二的一份了,如今佟氏去了,宫中人情冷暖最是现实,只怕很快他的待遇便会直线下滑,倒不至于过得不像个皇子样子,但想要如从前一般万事随心众人拥捧是有些难了。
太皇太后如今少出慈宁宫,最多不过是在慈宁宫花园里逛逛,已不大理宫中的这些事,威望仍在却愈发神秘,她开口夸四阿哥一句,比佟氏生前布置多少都有用。
佟氏灵柩出京之后,四阿哥如常开始每日上学、练习骑射。
康熙叫四阿哥常常去永和宫向德妃请安,又叫德妃多照顾四阿哥。他多少是抱着儿子没了养母,便与生母走得近些,在宫中也有一份照拂庇护的意思。
但德妃的性子,宫里这些女人与她日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是最清楚的,都做好了四阿哥在德妃宫里吃冷脸、坐冷板凳的准备。
德妃倒是没把事情做得那样决,只是待四阿哥客气有余亲近不足,何况又有个她千般疼万般宠的十四阿哥做对比,四阿哥是个敏感孩子,逐渐便不愿意往永和宫去了。
即便是这样,康熙吩咐的,场面上的走动与孝敬也要做出来,四阿哥仍是日日晨昏向永和宫定省,佟氏生前身边的姑姑芳儿如今正在四阿哥那里掌管阿哥所中的事务,对此万般心疼,也无可奈何。
好在德妃大面上做得也过得去,年节赏赐日常衣食总不会苛待四阿哥一份,母子两个逐渐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少了一个佟氏,宫中的事务又要重新分配。
如今宫中有第五妃平妃赫舍里氏,娜仁分配的时候想了想,还是特意问了康熙一嘴,“如今重新分配宫务,你看要不要叫平妃也掌一部分的事?”
康熙没有半分迟疑,直接摇头,“罢了,平妃年纪尚幼,没经历过,怕担不起这重量,何况她又没行过册封礼,手中无金银宝册,怕有些勉强。阿姐你若图省事,只叫钮祜禄贵妃与那四妃多分担些便是了。”
他多少有些不愿意再叫赫舍里氏女在后宫掌权的意思。
娜仁听得明白,点头应着,“那也罢了。”
而后便如康熙所说的,佟氏原本掌管的那一部分事务由钮祜禄贵妃与四妃分担。
其实佟氏缠绵病榻这一二年里,她那一部分一直是这样分配的,如今不过是再走了一个过场,叫众人理事、安排自己人上差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娜仁仍然安安稳稳地当自己的“佛”,不理那些琐碎宫务,每月底一盘账,若是她出宫去了,便积攒几次一起盘,众人也都习惯了她的行事作风,即便少了一个佟氏,后宫还是运转如常。
佟氏逝世,众皇子公主要为她齐衰杖期一年,四阿哥则以人子礼,孝二十八个月。
赶着天气还热,聘娶太子妃的安排暂且停下,宫中没什么大事了,娜仁带着留恒去南苑小住了一段日子,等京中气候也凉爽了,才回到宫中。
当年腊月,袁常在平安诞下一女,序齿九公主,取名皎静。
娜仁也说不清康熙这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反正虽然念起来拗口些,字眼的寓意还不错。
小公主生得软绵绵粉嫩嫩,可可爱爱的,由被晋封为袁贵人的袁氏亲自抚养,想来,她会在风平浪静的西六宫第四养老圣地储秀宫平安健康地长大。
西六宫乃至东西十二宫中第一养老圣地为永寿宫,当之无愧!启祥宫屈居第二,咸福宫位列第三,储秀宫后来者,也只能委委屈屈地排在第四了。
娜仁常觉得宜妃的翊坤宫简直是西六宫的异类,在这边这么多年也未曾被感化,真是个坚挺不拔的钉子户!
康熙二十九年,宫中并不安静。或者说整个京师都不安静。
康熙谋划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御驾亲征终于在今年得以达成,皇帝御驾亲征,全军士气高昂,誓要一举拿下准噶尔。
娜仁虽然觉着他们立的这个flag成功的几率不大,毕竟她记得历史上康熙是亲征过好几次的。但如今士气高涨,她也不会给人浇冷水。
康熙每日钻研战报、地貌,温习兵书,极为刻苦用心。
大军开拔前一日,宫内摆酒,太皇太后端坐在上头,神情复杂地看着康熙,仿佛包容万千复杂思绪,良久过后,长长一叹,“我年轻时,也常常这样,送你玛法出兵。”
这话里的康熙的玛法,指的自然是清太宗皇太极。
即便年轻时男女之爱上有过诸多不快,太皇太后也曾对他有过诸多不满,但到底少年时身嫁予,生儿育女,相伴多载。今日见康熙英姿勃发的模样,她恍惚忆起旧事来,斟了杯酒,对康熙道:“皇帝,定要凯旋。”
字字都极为郑重。
康熙笑着举起酒杯,“孙儿承老祖宗吉言,定然凯旋而归,不负老祖宗期望。”
“不是不负我,是不负那些为你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太皇太后微微一顿,摇头轻笑,“瞧我,又说多了。你也临朝多年,不是孩子了,我没什么好嘱咐的,仔细着别受伤了,叫这些个女人们挂心。”
她冲嫔妃们的席面上指了指,康熙亦郑重地应下。
随后康熙又与娜仁碰杯,神采飞扬,难得带出几分少年人意气风发之感,满怀豪情地道:“阿姐,等朕凯旋。”
“保护好自己,也照顾好自己,去了外头怕水土不服,仔细着,别生病了。”娜仁与他碰杯,关怀、不舍都在一杯酒中,最后又笑了,极正色认真地道:“阿姐等你凯旋大捷归来,吃庆功酒。”
嫔妃们满怀不舍、依依含情地望着康熙,见他终于转身向嫔妃这堆里走来,忙整理好仪容,摆出练习许久,最是盈盈含情水波间的眸光神色,欲说还休地望着康熙。
但凡是个定力不够的,这会只怕骨头都酥了。
康熙倒还招架得住,娜仁拄着下巴看着,只觉羡慕极了,恨不得现在一个箭步上去扒拉开康熙,自己往前冲。
美人,何必呢?媚眼抛给瞎子看。美要对懂得欣赏美的人发挥啊!
见她自己莫名就兴奋起来,太后是很了解她的,这会多少揣摩出她的心思,侧头吩咐阿朵两句,没过一会,正出神的娜仁便觉自己手头多了一盏冰凉凉的东西。
她当即便垂头一看,好家伙,荷叶莲心汤,不必细品便知定然是一股苦涩滋味,八成是太皇太后与太后席面上的药膳羹汤。
再一抬头,阿朵正立在席边,笑容和煦地地看着她。
“劳阿朵姑姑费心了。”娜仁强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先对着阿朵,然后顺藤摸瓜看向笑容隐隐自得的太后,双手端起遥遥一敬,“春日易上火,太后娘娘多用些这药膳,养心肺。”
她笑得瘆人极了,琼枝却不怕她,觉着这汤不错,便拍拍她的肩,娜仁只得苦着脸喝了一口,闭着眼睛咽下,全当自己没有舌头没有味觉。
见她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喝汤品,太皇太后斜睨太后一眼,嘴唇轻动,低声道:“惹急了你哄。”
太后很镇定地点点头,没一会,又通过阿朵塞给娜仁两个她从宁寿宫自带的玫瑰荔枝糖,果然瞬间就把人哄好了。
“记吃不记打的。”太皇太后不由轻轻地笑骂一声,无奈中又掺杂着好笑。
送走了康熙,后宫真正成为安静的一潭死水。
毕竟明争暗斗的中心点都不在了,争起来还有个什么劲呢?
新入宫的小佟妃宁雅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她仍是在承乾宫住,但主要的社交范围圈在西六宫辐射,和戴佳贵人、通贵人等人结下一起散步遛弯的友谊,又有一个很喜欢她性格样貌的娜仁,故而她在西六宫反而混得比在东六宫开。
东六宫里,她和她的邻居德妃不管背地里看不看得起对方,面上还算过得去;佛拉娜对她还算不错,毕竟宁雅比佛拉娜小上十几接近二十岁,佛拉娜足够做她额娘了,见她性子不错,对她也多有照顾;与贤妃则保持着见面三分笑的泛泛之交,都是体面人罢了。
倒是钮祜禄贵妃,不知为什么看她竟有些顺眼的意思,顺手拉过她两回,如今景阳宫和承乾宫的关系可比当日大佟氏在的时候好多了。
也是佟宁雅会做人,谦逊温和不自傲的缘故。她或许也有些傲气棱角,却都被柔和与圆滑包裹,不会显得特立独行,也不会惹人升厌。
这样的人,只要给她时间,她便能够迅速地适应宫中的生存环境。
有时候想想,她和贤妃处得不是太好,或许也有些二人性格相近,但贤妃却没有她这样的家世底气的缘故,便会比她更喜用心计手段,而她对很多事情都不会在意,能叫她动用手段的人事物不多的缘故吧。
有的时候,并不是同一种性格的人,认识了便会引为知己相见恨晚。
也有可能会同极相斥。
或许是得了先头佟氏的叮嘱,佟宁雅对四阿哥还算照顾,但因如今四阿哥算是回到德妃那里,宁雅是个做事讲究分寸的人,不会做得太过惹了德妃的眼,几分照顾算是在情意之内的,德妃尚且还能接受,不会觉得她是在向自己示威。
这些女人啊,每天就喜欢将细微处的小事放大再放大,然后演变成不得了的结果。
这样就会导致某两个中间分明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事,但就是莫名其妙地结了仇怨。
第130章
从前头传回来康熙染恙的消息传入娜仁耳朵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自天气渐热,她带着留恒在南苑消暑,彼时正与愿景清梨二人围坐在亭子里石桌旁喝茶。
听到这消息,娜仁心中登时咯噔一下,手里的茶钟一个抓不稳落在地上,闷闷一声瓷器碎裂,如同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开,叫她瞬间清醒,紧紧盯着唐百催问:“究竟是怎么回事?皇上有妨无妨?是什么病症?跟去的太医是怎么说的?”
她急忙催问,又忍不住站起来来回转圈,“多大人了,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在前头小心仔细水土不服,怎么就不上心呢?身边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在京里壮得像头牛,怎得出去就病了?”
见她万分焦急,愿景和清梨忙拉她坐下,愿景安抚道:“你放心,皇上没有大碍。”
愿景说得分外笃定,听她这样说,娜仁不自觉地便放下了心,将信将疑地看了看她,愿景淡笑着,神情镇定。
清梨也不自觉地松了口气,娜仁转头看向唐百,他回道:“这走的是两边的消息,从前头行宫里直接送到南苑的是一条线,另一边则是到宫里转了一圈过来的。皇上叫娘娘放心,没有大碍。”
单叫她放心是什么意思?
娜仁微微眯眼,盯着唐百,见他神情自然没有分毫局促,暗骂一声:狐狸成精了!什么都看不出来。
不过既然是康熙叫她放心,她心里便有了底,不大着急,喘匀了两口气,将愿景递来的一钟茶饮尽了,方迟疑着问:“他是不是要阴谁?”
清梨仿佛一下子被打通了什么任督二脉似的,目光灼灼地跟着看向唐百,满脸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