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71节

娜仁微微扬眉,看向了佛拉娜。
却见佛拉娜无奈一笑,一时也看不出什么。
还是人都散了后,娜仁又问佛拉娜,佛拉娜方才为她答疑解惑:“你说那瓜尔佳氏生得向谁?她当年在宫中多风光啊,贤妃当时也要避她的锋芒,怎会没有不平之意?
不过当时不能奈她何,她又急病去了,存着的一较高下之心落了空,贤妃看似放下了,其实还是在意呢。瓜尔佳氏又盛宠,万岁爷五月里共进了后宫十三日,八日都是在瓜尔佳氏那里,又从庶妃越级晋为常在,贤妃……难免想到当日的景象了吧。”
其实便是她自己,心中也并不是太平和。
但她早将这些恩宠之说放下,当年或许有些酸意,如今也不大在意了,瓜尔佳氏盛宠,她虽有些回想起当年,更多的,便是感慨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言及此处,佛拉娜长叹一声,唏嘘道:“这后宫啊,就是座花园子,一朵花只开一回,你开败了,便有更好、更娇艳的花朵绽放,你当日的风光,也就不在了。”
“你这话说的,你们还不风光?瓜尔佳氏如何盛宠,如今也不过是个小小常在,还比得上你们吗?”娜仁道:“人啊,最忌贪心,须知贪心不足蛇吞象,贤妃就是太执迷于这个了。”
佛拉娜微怔,然后轻笑着,“你说的极是。”
都说贪心不好,可这个世上,有几个人能控制自己的贪欲呢?
便是娜仁,在她为两块点心和茉莉扯皮的时候,不也是在贪图口腹之欲吗?
都是贪欲,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好与不好。
只看主人如何安排这贪欲,是会当做奋斗上进之志,还是任由贪欲控制自己的本心,最终害人害己。
都是成年人了,这种事又有谁不清楚呢?
只是清楚是一回事,能做成怎样又是一回事。
娜仁并不打算在这种人生鸡汤上与佛拉娜多做纠结,而是干脆地说起了旁的话题。
佛拉娜道:“倒是忘了先告诉你了,你很看好的那个小姑娘,八公主,她额娘近来一直卧床不起,听太医口风,怕就是这一二个月里了。”
说起这话来的时候,她还面带唏嘘之色,“敏嫔年岁可不及你我……连德妃宜妃都不及呢。年纪轻轻的,还没享上儿女福,这半生机关算尽,最终一场空。人世无常啊。谁能想到呢?去年这个时候还好好的。”
猛地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娜仁着实愣了一下,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问:“太医就说定不成了?”
她是在是记不得这位敏嫔娘娘究竟寿数几何。
好在佛拉娜应当是打探过的,或者说这消息恐怕已在后宫传遍了,此时听娜仁这样问,便点点头,道:“是,本来上个月就说不好了,也着实是有一场不大好,昏睡了三日,八公主带着十公主和十三阿哥在她榻前生生把人哭了回来……只怕是没有下回了。”
说到这,她又道:“敏嫔这几个孩子倒都是好的。”
她这话说得倒是真情实感。
娜仁叹了口气,道:“生死有命,好在这几个孩子都大了,也不是需要生母护持才能平安长大的小娃娃了。”
“便是如此说了,没了生母,在宫里也少了许多便利。别的不说……”佛拉娜抬起一指向上指了指,“有些话,想要传进万岁爷耳朵里,便少了一条途径;每逢年节,少了一份额娘的挂念;早晚晨昏,也没有了定省的人……”
她林林总总说了许多,越说越觉着那几个孩子惨。
娜仁淡定地一语中的,“便是敏嫔好好的,他们也未必能透过敏嫔直达天听,想走后头的路,不如他们自己活动活动。”
这话犀利。
但也是大实话。
敏嫔也是得过宠的,当年在宫中也有过风光时候,也曾与宜妃对撕而不落下风。但也只有那几年了,十公主出生之后,她便逐渐失了风光,后来更是落寞退场,虽然住进了康熙出生的景仁宫,但嫔位的册封礼都一直未行,自然也坐不稳景仁宫的主位,故而虽以嫔位之身,她还是住在景仁宫的后殿。
本来去岁里,八公主在娜仁跟前得了脸,她也有些得意的,但得意之后便发觉女儿逐渐脱离掌控,更有些慌乱,便没飘起来。
而今年……在本来与她同住一宫却备受宠爱的王氏迁出景仁宫后,又有一后住进景仁宫的瓜尔佳氏在入宫沉寂一年后崛地而起,风光无限,叫她心里怎能是滋味?
心中不顺,身上的病,自然也难好了。
虽然从前没什么往来,但她病了,娜仁听说了,少不得过去看看。
皎茵是孝顺,娜仁过去的时候她正为敏嫔擦身,听闻娜仁来到,匆匆命人将东西收起,起身出来迎接。
“你额娘怎样了?”娜仁没多寒暄,直接问她道。
皎茵抿着唇,轻轻摇了摇头,一言未发,娜仁便已明了。
这是不大好的意思了。
“我带了两支老参,回头问问太医,若是能够用得,那也是极好的。都是好产地、好年份的。”娜仁道。
皎茵冲她欠了欠身,恭谨地谢过,又道:“额娘这几日精神都不大好,总是昏昏沉沉地睡着,这会也没醒,您瞧瞧吧,可千万不要怪罪。”
“病人,总是要多休息,有什么可怪罪的。”娜仁随意地摆了摆手,皎茵微微一笑,知道她不是在意这些的人,可有些礼节上的事还是要做全了,免得叫外人看着不好。
果然如皎茵所说的,娜仁进去时间敏嫔双目紧闭,也不知是昏是睡。仔细度其面容,见她眼窝凹陷,面色蜡黄,就连头发也不如从前精心保养得那般乌黑油亮,一看便是久病之人的气色。
皎茵沉默地侍立在旁,看得出她心里不好受,娜仁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她。
此时此景,怎样安慰都是轻的。
便是说一句生死有命,轻飘飘的,落在人家耳中也不是滋味,何况皎茵这个年岁,便是再成熟,也是听不得这样的话的。
最终娜仁只拍了拍她的肩,温声道:“好了,你额娘病了,妹妹还要你照顾,你可千万要打起精神来。也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累坏了身子。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叫人去永寿宫告诉我便是了,不要客气,知道吗?”
皎茵抿抿唇,点头应下,“茵儿知道了。”
正说话间,十公主皎贞从外头进来,见娜仁在殿内还吃了一惊,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她生得一双含情妙目,眼尾微微上挑,与她额娘很是相像,小小年纪已是臻首娥眉,出落得亭亭玉立。
纵然吃惊,在姐姐的提醒下,皎贞还是很快反应过来,对娜仁道了个万福,口中还脆生生地道:“贞儿给慧娘娘请安。”
“起来吧。”娜仁用帕子擦了擦她额角的薄汗,皎贞在她跟前站着,却忍不住拿眼角的余光去瞄炕上的敏嫔。
娜仁微微一笑,揉了揉她的头,“去看看你额娘吧。茵儿,你送送我吧。”
皎茵见她没有与皎贞多说什么,眸中微微流露出几分失落,此时听她这样一说,忙打起精神来,应了一声,“唉!”
从殿内出去之前,娜仁看了一眼跟随皎贞过来的乳母,声音沉沉,听不出喜怒地道:“公主穿着花盆底,还是不要奔跑为好。宫道坚硬,若是摔了一跤也不了得。”
乳母忙连声应着,不由悄悄地看向皎茵,见她面色沉静看不出悲喜,便收回目光,只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茵儿,不要做无用功。”站在景仁宫后殿廊下,娜仁似是感怀地看着四周,道:“这里也曾是我常来的地方,时光流转人易变,当年我熟悉的娘娘,已永远离开这座宫殿了。”
她前头那句仿佛只是随口一提,皎茵却不能随意一听,连忙请罪。
娜仁道:“没什么,人之常情,你也没有怎样算计我,只是想让我看看皎贞,不是吗?”
皎茵低着头,似乎有些羞赧得难以启齿。
娜仁笑了笑,柔软又透着常年插花煮茶、调配香料浸染出的馨香的手落在皎茵头上,轻轻揉了揉,缓声道:“能为自己、为自己身边的人争取,是好事,慧娘娘没觉得有什么。但慧娘娘不想再抚养一位公主了,皎皎与留恒……对我而言都是无奈之举,往后,且容我清静清静吧。”
她口吻很温和,没有半点谴责的意思,却叫皎茵更加无地自容。
只见这位少年早慧的公主低垂着头,恨不得现在就寻个地缝钻进去,呐呐道:“是皎茵的不对……”
“你没有什么不对的。”娜仁摇摇头,很坚定地道:“难不成若是我不养,你还要一哭二闹三上吊,凭着咱们这些情分来逼迫我抚养十公主吗?”
皎茵连忙摇头,将头摇得拨浪鼓似的,“皎茵不是那等不知好歹之人。”
娜仁便莞尔轻笑,“那不就是了吗?”
此时正是盛夏,阳光炙热,娜仁带着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皎茵觉着这目光温暖极了,胜过漫天暖阳。
娜仁又道:“十公主也有九、十岁上了,这个年岁,要给她寻养母是有些困难的。”
这是实话,十公主这个年纪,是会牢牢记住自己的亲生额娘的,无论哪位宫妃接着来教养她,都需要耗费很多的心力,有可能得到的还不尽如人意,故而愿意抚养十公主的嫔妃估计不多。
而且……娜仁想了想,道:“左右十公主如今也在公主所,和你一座院子里前后屋地住着,她又大了,你偶尔看顾她些也就够了,并不需要多费什么心,都有先生、嬷嬷们在呢。若是给她找个养母抚养,只怕你又有诸多不放心之处,不如放在你眼皮子底下,能够照管两眼,你也能放心。倘若真找到了养母……你就能够放心地撒开手再也不管十公主的事了吗?”
俨然是不能的。
皎茵的性子是有些掌控欲在其中的,看她把分明大她一岁的十三阿哥胤祥管理得明明白白就知道了,怎么也不可能对自己看着长大的亲妹妹就此撒手不管。
那到时候,收养了皎贞的嫔妃就难做了,只怕皎贞夹在里头,更是两头为难。
且在教养皎贞的这件事上,她可以说是费了不少心思。
因为在思想上有与敏嫔背道而驰的地方,她就更不希望皎贞受敏嫔影响,活成敏嫔所希望的那样,三从四德、贞静恭顺、以夫为天。
除了教养之外,皎贞小小年纪在公主所里住着,她更是处处看顾保护。
可以说,在皎贞的成长路上,她操的心确实不比敏嫔少,甚至还会比敏嫔更多。
听娜仁这样说,皎茵仿佛猛地被人一棍子打醒了。
可不是,她为何非要执着与给十公主找养母这件事呢?
因为宫里的孩子没有额娘照着,日子不会过得太容易。
但那是一般情况下啊!
如果她能够立起来,如果她能够被汗阿玛看见,那她便能够护住十公主。
皎茵轻轻抿唇,定了定神,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然后郑重地向娜仁行了一礼,道:“您说的有理,多谢您的提点,茵儿再好好想想。”
她虽是如此说着,其实观她目光坚毅,俨然已拿定了主意。
第154章
敏嫔薨逝在七月,烈日炎炎的季节,应要尽早出殡,故而敏嫔的丧事便显急了些。
虽是急促,倒也没失了皇家风范,仍旧盛大。因敏嫔育有一子二女,康熙追赐她为敏妃,皎茵安抚住惶惶不安的妹妹,端正温顺地叩首代母谢恩时,心中全无半分喜意。
人都去了,封妃还是封贵妃,又有什么呢?
真正欣喜若狂的,便是敏妃娘家与她素无感情之人了,一个空有虚名而无实际位份与宠爱的嫔,和一个风光大葬的妃,到底是有区别的。
虽然日后,章佳氏也借不到敏妃多少势,但至少当下,他们家还很风光了一把。
到底是曾经耳鬓厮磨、两情缱绻过的,敏妃青年早逝,康熙也有心痛,亲临祭奠,待是十三阿哥与皎茵、皎贞更生怜爱之心。
敏妃为庶母,她过世,这些皇子女们都是要为她齐衰杖期的。因此,在敏妃百日内剃头的三阿哥便格外显眼,十三阿哥气得面色赤红,捏着拳头便要冲上去与三阿哥厮打,好歹被皎茵拉住了。
虽是皎茵拉住了十三阿哥,看向三阿哥的目光也格外冰冷,“三皇兄,我额娘是为汗阿玛妃子,按大清律,诸皇子公主都要为我额娘齐衰杖期,如今我额娘过世尚未满百日,您便剃头,是和道理?”
正值为敏妃行礼祭奠之日,众皇子公主都在,太子摸了摸头顶短短的发茬,看了三阿哥一眼,也有些怨怪。
但到底是从小跟在自己屁股后头长大,又素来与他亲近的弟弟,太子对三阿哥行举虽有不满,还是站出来为他打圆场。
左不过扯些三弟对敏妃母素来尊敬,如今也是无心之失的囫囵话,莫说皎茵、皎贞和十三阿哥这几个敏妃亲子女,便是与十三阿哥素来亲近的四阿哥听在耳朵里都觉得不大是意思,但太子与三阿哥亲近,他也不好说什么。
还是大阿哥轻哼一声,略带嘲讽之意,“无心之失,好一个无心之失。”
太子和大阿哥一向不对头,这会他出言讽刺,便不是能够轻描淡写带过去的话了。果然,他话音刚落,众人齐齐看向太子,便见太子面色阴沉,满面不愉。
太子妃和大福晋面面相觑,都想开口劝,又都不敢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