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90节

自古来在皇帝壮年便被册立的太子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何况是废太子。
原本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一朝掉落尘埃,谁不想上去踩一脚?
皎皎微微握紧了拳,闭了闭眼:她此刻最不希望的,就是有几位已经在宫外开府的皇子出现在咸安宫。
如果他们出现了,那皎皎便不可能回避了。
人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又说十个指头也有长短,但对皎皎而言,除了留恒这个特例之外,她十个指头不分长短,一加一加起来,也绝不会也不会大于一。
即便在太子之外的大部分人连手,她也绝不会因为他们人多而倾向他们。
她希望这件事最终不会有最坏的结果。
但现实还是叫她失望了。
在娜仁与豆蔻处了解了前因后果,皎皎休息一夜养精蓄锐,本打算第二日去咸安宫见二阿哥。
留恒绝不会拦她,康熙对此也算默许。
但前朝的风雨打破了皎皎原本的计划,她紧紧盯着手持令牌匆忙叩开宫门,却没去延禧宫而是直奔永寿宫的大福晋,目光中透露出审视,一身威势逼人。
大福晋心中油然升起惧意——便是面对康熙的时候,她都没有这样惧怕过。
谁能想到,这素来和蔼可亲的长姐,冷下面容神情来竟然如此恐怖吓人。
但大福晋牙齿咬了咬口腔内的软肉,逼得自己清醒镇定,向娜仁磕了个头,“慧娘娘,媳妇可以以自己的姓名与膝下儿女起誓,我们爷,绝对没有做过咒魇废太子之事。”
“是没做过,还是没做成?”娜仁目光似是平淡地看着她,却叫大福晋升不起任何的隐瞒之心,低着头,呐呐道:“虽有此心,但被我拦住了。三王爷用来作证的那道士被他买通了,但……我手中亦有证据,能够证明我们王爷的清白。”
说完,不等娜仁开口,她又急急道:“早朝一散,媳妇便得到了消息匆忙入宫,但乾清宫此时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汗阿玛亲审我们爷,我们爷是个爆炭性子,又与废太子有旧怨,三王爷有人证物证又素来舌灿莲花,我们王爷绝对辩不清楚,媳妇必须进去。但……”
她进不去。
或许贤妃带着她到乾清门,侍卫通传,康熙有可能召见,但也有可能因厌烦直亲王行事,同时也不愿见她与贤妃。
唯一能够保证带着她进入乾清宫的人选,就是娜仁了。
大福晋连声哀求,拉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如果媳妇此时不去,圣旨一出昭告天下,我们王爷身上的脏水是怎么都洗不清了。”
若是大阿哥和这件事毫无关系也就罢了,可他偏生与那道人有书信往来,还赠给了那道人大笔的银钱作为收买,叫那道人为他办事。
堂堂皇子,天潢贵胄,有什么事情是需要一个连正经道士都不是的江湖术士来做的呢?
大福晋不敢在此深想,生怕自己去得晚了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拉着娜仁的衣摆不断哀求。
“好了。”娜仁揉了揉眉心,收回思绪,站起身道:“我带你去乾清宫。”
一直坐在一旁的皎皎猛地起身,张了张嘴,但没等她说出什么来,便被娜仁打断了,“你如计划,去咸安宫吧。我带着你大嫂嫂去乾清宫,等会的事情、场面,怕都不是你愿意见到的。”
皎皎抿着唇,沉声应了。
如果真如大福晋所言,大阿哥并没有咒魇二阿哥,那三阿哥拉来做人证的那道人、几乎能够板上钉钉把大阿哥打落尘埃的证据、言之凿凿的话语……
皎皎定了定神,目送娜仁带着大福晋离去后,没带宫人,披上斗篷,只身前往咸安宫。
娜仁与大福晋到乾清门的时候,贤妃已经在这里了。
半空中飘着雪花,雪不大,但贤妃身上已积攒了薄薄一层,她跪在宫门外,也不知跪了多久。
听到大福晋的声音,她神情微动,转头看过来,见她是与娜仁同行而来,心中更升起几分希望,忙忙对娜仁道:“娘娘,知道,保清绝不是那样的孩子啊。”
娜仁沉默未语。
历史上大阿哥咒魇太子可是直到最后都没有翻案,大福晋也说了,大阿哥确实动过此心,只是被她拦下罢了。
大福晋的话里究竟有没有水分她听得出来、看得出来,她也知道有些事情绝对瞒不过娜仁,便坦坦荡荡地和盘托出。大阿哥或许没将这事情做实,但他确实动了心,也做了先期准备。
临门一脚的时候,被大福晋拦下,还算没有构成大错。
娜仁是不信那些咒魇、降头一类的手段的,但太子自被废之后,行为确有癫狂失常之处,在她看来是受了打击,在康熙看来可未必。
大阿哥咒魇废太子之事一出,可以说是在康熙心里,给太子的行为搭了个梯子。
而这些年来,太子党与大阿哥一党确实屡有交锋,双方都没少动手段,所以康熙对三阿哥的话与那些证据,虽然会叫人查证,却不会十分怀疑。
大福晋若是不来,那今日一过,圣旨一下,大阿哥咒魇废太子之事,便算是板上钉钉了。
康熙心里认定了的事情,谁能翻案。
思及此处,娜仁沉了沉心,目光直接逼向门口的侍卫,声音沉沉,不怒自威:“本宫要见皇上。”
“皇贵妃娘娘……”那侍卫在娜仁面前,气势弱了一截,很是为难地道:“万岁爷的意思,这会任何人都不许进去,直亲王福晋与贤妃娘娘前后脚底来,我们也都通传了,万岁爷却没有见的意思。您这会过来,又带着直亲王福晋,只怕——”
娜仁道:“我不为难你们,你只需再通传一次,就说是我带着老大媳妇,老大媳妇带着直亲王没有咒魇二阿哥的证据。”
侍卫清楚,这一位的性子,看着柔婉和煦没什么脾气,但不达目的是觉不会罢休的,而他们若是不通传,叫这位也如贤妃一般在外头等……都不需跪等,只要这位在这里淋上半个时辰的雪,等万岁爷知道了,他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不过几息之间,那侍卫小头领拿定了主意,咬咬牙,道:“奴才这就进去通传,您到宫门下来避避雪。”
说着,他向后使了个眼色,乾清门内便出来三四个侍卫,站在风口上,将扑向娜仁这边的寒风挡住了。
娜仁冲他微微点头,然后问大福晋:“慌吗?”
“媳妇不怕。”大福晋抬着头,目光坚定。她似乎答非所问,但这句话也叫娜仁心里有了底,转头看她一眼,笑了。
第170章
大福晋嫁入皇家多年,向众人展露的向来是温和柔婉、端庄恭顺的一面,或者说众位皇子的福晋,向他们展示的多半是这一面。
故而大福晋跟随娜仁满面坚毅、毅然决然地步入乾清宫时,即便狂风骤雪顷刻而至,为她演奏绝唱,伴她一身威势,这些皇子们心中也只有茫然与轻视。
三阿哥舌灿莲花,手握铁证凿凿,大皇子自己都辩解不出一二三四来,只能委地连道:“儿臣无辜。”无力地等候康熙的发落。
这一深宅妇人到来,还说带着什么证据,又有什么用呢?
或者说,他们更好奇的事,她能拿出什么样的证据,证明夫君的无辜?
是说大阿哥与那道人往来书信皆是他人模仿笔迹伪造?那三阿哥在道人家搜出,带着直亲王府从钱庄提出银票时记录的银号的银票又是什么?莫不是有谁为了构陷大阿哥,特意在他府里埋了人手,拿着大阿哥的印信去提钱?
甚至康熙,在侍卫通传的那一刻,他心里确实微微生出些期待来,但转瞬又拧起眉,“阿姐怎么掺和进来了。”知道娜仁不会无的放矢,他才命人通传,但对大福晋并未抱有多少期望。
贤妃与阿姐素来交好,胤禔也是阿姐看着长大的,或许大福晋病急乱投医,阿姐一时心软,便带着她过来了。
康熙如是想着,在乾清宫殿门被推开之后,看到娜仁与大福晋,见大福晋面上不带分毫惶惶,坚定沉稳,他也不过是略一扬眉,沉声免了她们的礼,对娜仁道:“暖阁里头暖和,阿姐进去暖暖吧。”
娜仁瞥了一圈,这明间里满满当当地挤着皇子、内侍,又为寻温暖点着火盆,实在闷热,不如暖阁里阔朗通气,便也没迟疑,干脆地点点头,带着琼枝转身进了暖阁里。
然后便是大福晋的主场了。
娜仁特意在靠近明间的榻上落座,梁九功的徒弟捧了热茶进来给她暖手,又在软塌旁的小桌上摆了一大攒盒的点心果子,见榻上只有个引枕,怕娜仁靠着不舒服,又忙取了两个暗囊来。
娜仁笑吟吟地和他道了谢,态度很是和煦,小太监笑着道:“都是奴才应当做的。奴才就在这边候着,您有什么吩咐便说。”
娜仁冲他点点头,没说什么,那头大福晋的声音忽然响起,先是清越动听、婉婉悦耳的,捏着三阿哥呈上的证据一条条地反驳,但并不算有力。
至少娜仁听着,便觉着她此刻的说辞并不算高明,虽然辩出了这些证据中可疑的部分,却也仅此而已。
若是普天下的案子,每一个都这样辩,上位者偏又听取了,只怕二三年内,天下牢室空矣!
三阿哥眼角眉梢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的得意来,将方才微微提起的心放下,镇定地抬起头,对大福晋的辩驳,句句应对自如。
康熙也不免感到失望,沉声道:“老大媳妇,这不是你能胡闹的地方。”
“媳妇没有胡闹。”大福晋说着,缓缓叩首向康熙行了一礼,然后话音语气徒然一变,眉宇间锐利尽显,目露寒光如利刃出鞘,盯住了那来作证的道人。
见她转变枪头,三阿哥心道不妙:这道人哪里见过皇家威严,大福晋可是皇宫、王府中沉浸多年的,在宗室官眷中素有贤名,不是等闲之辈。他是不怕她,可不代表着道人对着她还能应答如流。
来之前,道人被教过如何应对皇上的提问,却没有学过如何应对贵眷。
幸而……不过是个女人罢了,若论威严气势,怎能与汗阿玛匹敌。方才与汗阿玛应答,那道人答得不错,想来此时,也无甚大疏漏……吧?
坐在内殿的娜仁原本微微阖目,听着明间里的动静,此时大福晋语气一变,她便坐直了身子,知道——好戏来了。
大福晋是聪明人,知道这会如果在皇上面前和三阿哥撕开了,最终也不过狗咬狗一嘴毛,被康熙各打三十大棍,大阿哥的罪名却洗脱不开。
故而她虽然暗指有人构陷大阿哥,更多的锋芒却对准了那道人,口口声声说他挑拨天家兄弟感情,又说他在大阿哥没有特意招揽的情况下便提起自己能够用巫蛊咒术害人,初入京师便挥霍无度流连酒家与烟花之地,其背后之人定另有算计,所谋不小。
然后她又呈上一个扁匣,请康熙过目,其中竟然是关于大阿哥喜好、性格分析的书信文字,另有厚厚一沓银票,却是分为两部分被丝带缠绕着,牢牢压在匣子底部。
康熙不过拿起略一翻阅,面色便更为阴沉,目光冷冷地在殿内的众皇子身上一一掠过,最后看向大福晋,气势没有丝毫收敛,一国帝王的威严之势尽数扑向大福晋,叫她如被猛兽大虫盯住一般,或许比那还要可怕,险些窒息。
但她没有丝毫退缩,甚至跪在地上还挺直了自己的腰脊,定住神,一字一句,沉重有声,清晰地传入殿内所有人的耳中。
“这些银票被分为两部分,其上者乃是与书信一同从道人租赁房屋中暗格中搜查出来,尚未来得及使用,其上银号媳妇已命人去钱庄问讯,正在调查之中。另外一部分,乃是媳妇从他所至旧家、风月之地甚至他所赁房屋背后主人、租赁房屋所用只牙人处拿来的。”
言及此处,大福晋又行一礼,这次并未起身,而是长长地将头贴在交叠的手背上,稳稳地道:“媳妇有罪,以王府之势、持王爷之令牌,调动家中小厮,威逼百姓与内务府,取得银票为证,业以用同等数额银票补偿。若汗阿玛要治儿媳在内城任意妄为之罪,儿媳绝无怨怼不服之心。但有一点,这些物什想来也足以证明我们爷是遭人算计,府中家丁为证,那日爷虽起此……丧尽天良之念,但仍有不忍之心,媳妇稍加劝阻,便命人回去物什,并不许道人再上门。”
康熙捏着那些银票,嗅了嗅底下一沓上的脂粉香,略一扬眉,盯着大福晋未语。
三阿哥先站不住了,抬起手指着大福晋,道:“荒谬!简直荒谬!你说这些东西是从这道人住所搜出的来就是了?便是你带人去搜,也定然都是你的心腹,搜出什么东西、留下什么东西,还不都是你说了算?再说,你说大哥经你劝阻便未曾行事,又说以府中家丁为证,你府上家丁,自然不敢不为大哥说话,贵府之人的证词,有何可信之处,安可上呈天听?”
康熙转了转大拇指上的扳指,目光从三阿哥、大阿哥身上划过,仍盯着大福晋,尚未开口。
只见大福晋抬起头,甩袖摆出一家大妇、宗室王妃的派头,与三阿哥对峙也分毫不显气弱,“三王爷!请您慎重行事,我终究是您的长嫂!我夫君一日不休我,我便是你的嫂嫂!普天下,有哪家的小叔用手指着嫂嫂说话,又口口声声置兄长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地,且不容他人反驳?”
她目光灼灼,黑亮的眼眸中如有一把烈火在燃烧,叫三阿哥竟一时语滞。
刚才被三阿哥压着引经据典暗骂的大阿哥忍不住扭头看向自己媳妇,眼睛都亮了。
然而大福晋显然没有衬三阿哥气弱再进一步的意思,而是郑重地向康熙行了一礼,道:“媳妇还有几句话,请汗阿玛念在与我们爷多年父子之情的份上,听媳妇说完。此话毕,王府上下,再无可辩之处。背后之人步步紧逼,我们爷也确实不争气动过那等大不肖的念头,如今做与没做,都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媳妇斗胆辩言,请汗阿玛细听。无论您信与不信,媳妇都没什么可说的了。随后,任您处置。”
她又给康熙磕了个头,分明这地上铺了厚厚的地毡,她这一个头磕下去,额头竟然登时通红了,足可见用了多少力道。
她一字一句,坚决地道:“任您处置,王府上下,绝无异言,即便含冤,输人一招,也当,无话可说了。”
这话说得可不大好听。
明里暗里指康熙若是听了她的话,还要处置大阿哥,就是冤枉了他们,都冤枉了好人,自然也就不算明君了。
一直隐做壁上观的四阿哥登时眉心微蹙,心道不好,连忙看向康熙。
却见康熙并未震怒,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大福晋,似乎轻轻呵笑一声,然后都:“你说。”
大福晋便沉稳有力地道:“其一,三王爷方才说,媳妇即便带人搜寻这道人居所,也必然带近身之人,所得证据并不可信,此点荒谬——”
三阿哥紧紧盯着她,“哪里荒谬?”
“哪里都荒谬。”大福晋仿佛丝毫没感受到他目光中逼人的寒意,镇定自若地扬起下颔,道:“媳妇去搜查道人住宅时,所带不只有媳妇近身之心腹、王府中家人,还有从四弟、七弟、八弟府中借来的精干小厮,内室搜查,媳妇怕周身侍女不得力,均是这些各府小厮进行,东西也是在众人眼下从暗格中取出的。……内城宅邸均是内务府所有,房型、设施内务府均有记档,这暗格,自然也是瞒不过的。”
三阿哥听闻“内务府”三字,背后忽然浮出一层冷汗,他想起他什么地方疏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