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我在唐朝有座城

第92章 完善建设

“各抒己见啊!”陈云初乐呵呵的喝着水。
“我说两句,”刘正平站了起来:“城市想稳定起来,我们就必须得有自保的能力,按照我们这座城的面积,我们这至少多出两万人马才行。”
“关于防卫的提的挺好,的确,现在我们在夹缝中生存,离洛阳城又那么近,必须得有自保能力。”陈阿秀也赞同了这个观点。
“我来说两句。”张守功站了起来:“所谓兵马未行,粮草先至,我们应该发展发展农业,鼓励大家都种地。”
“对了,我们周围原来有多少土地?”
陈云初一问,韩青叶就站了起来,伸手指着外面:“我们城池的周围,有良田大概六千倾,还有许多的荒地山林都可以开发,如果不够,甚至我们可以向周边开荒,反正都是平原,现在这田地也没有人要。”
“非常好,过两天我们就出去圈地!”
大家一听笑了起来。
“公子爷,那这些地怎么个承包法?”李郎中问道。
“当然是分到每人每户,可以按照人口分配。”
“人人都有地?”有人惊问。
“你是不是不想种地?”
“不是不是,我们穷人是没有地的。只有地主和大官才有地,”
“那是以前,以后我们人人都有地,自己耕种自给自足,自己当家做主,有了粮食,有了钱,想吃啥买啥想干啥干啥。”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太相信。
“第一次听说。”
“以后的日子就是这种模式,人人和谐,人人有饭吃,有钱花。有肉吃,小孩子都能念书识字,大家都有好房子住。吃饱穿暖。”
“呵呵,这种日子好像只有在书上听说过。”
“大家等着吧,这种日子不会太远。”
“好!”大家欢哭起来。
“一个城市想稳定下来。”韩明举起了手:“得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城防、民生,经济,文化,这些东西,相对比起来,我们还差很多东西。”
“看吧,一听就是大城市来的。”
大家笑了起来。
“韩将军说的对,”陈云初声音加大了一点:“刚才韩将军说的这几样几乎我们都没有,就说说城防,除了外城我们还有内城,外城靠军队内城靠捕快,以前我们还有个县令老爷,捕快班头,现在我们啥也没有。”
大家再次笑了起来。
“所以我们得令和捕快,那个陈伟雄来了没有?”
“禀公子爷我在这!”
“我听说你识文断字忠勇可嘉,也算是难得的人才,这样我给个建议,我们让陈头领去做一个总兵,暂时主管我们内防的任务,大家手里不是有竹签吗?同意的就放过来。”
说完陈云初先把自己的那根竹签放在了地上。
人群一阵短暂的骚动,大家纷纷过来投票。
陈伟雄有些诧异的看着大家。
“陈队长这个人还是挺热心的,我也投上一票。”
“陈队长,这个人不错…”
没多久,投票结束,陈伟雄基本全票通过。
“陈伟雄听令!”
陈伟雄愣了一下,看了一眼陈阿秀,得到陈阿秀的首肯以后,单膝跪下拱手听令;“陈伟雄在此!”
“从明天开始陈伟雄官挂归德司阶为本城总兵,暂时主管衙门诸事内城防务,一直到以后我们有了县令再说。”
“属下遵命!”
顿时一阵掌声传来。
“赵德文来了没有?”
一个武将走了出来:“末将在!”
“我听说你很擅长发展经济,管账什么的,把军队里的数目管的井井有条,我和刘将军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你借过来,管理城里的经济发展。”
“这个…”
“这个量才而用,刘将军都同意了,你就勉为其难吧。”
“末将遵命!”
“赵德文听命,官挂司户主要负责以后城里的经济运转调停等等,具体我也说不好,反正就是让大家有有钱起来。”
“末将遵命!”
“我打算下个月开始就取消大锅饭,然后分粮分地分房子,让大家自己过日子,所以赵将军。陈总兵你们两位的配合着干,让整座城慢慢复苏!”
“遵命!!”
“关于文化,小丫头,我们是有个何先生?”
“是,但是今天晚上何先生没有来。”
“那也没关系,你明天去通知他,让他查一下我们有多少适龄儿童。”
“什么叫适龄儿童?”
“就是到了年纪该上学堂的学童。”
大家又笑了起来。
“我们可以在孔庙兴办教育,白天可以给儿童上课,晚上可以给一些大人愿意去学习的上上课,提高大家的文化知识。”
“这个太好了!”大家纷纷地鼓掌。
“这个事情就由你去负责了。”
“遵命!”韩青叶笑了起来。
“看看吃个饭还能弄出这么多事情来,由此证明我们正在一点点的进步啊…”
大家再次笑了起来…
洛阳城。
安庆和别院,现在应该叫做郑王府。
客厅,牛油巨烛跳动着,把整个客厅照的如同白昼,安庆和坐在主座上,严庄也坐在边上等着,突然外面传来了一件奇怪的铃铛声。
安庆和两人也不由得伸长脖子看向了门口。
叮叮当当的铃铛声由远渐近,一个中年道士带着两个年轻道士出现在门口。
“请贵客进来!”严庄亲自上前迎接。
“无上天尊!”中年道士一路唱着道偈大步流星进入客厅,到了安庆和跟前。单手合十又行了一礼:“贫道参见郑王殿下。”
“许真人免礼!”安庆和大手一摆,颇有风度颇有威严的往旁边的椅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许真人请坐!”
这就是安庆和花重金请过来的真经道人许三真,听说此人修行高深,可以撒豆成兵,搓泥成金,知天文地理,布阵捉妖治病救人无一不精通。
在海崖山那一带挺有名望的。
“谢座!”许三真举手投足之间仿佛都透露出了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他坐了下去,后面两个徒弟纷纷立在了他的背后。
“许多人还没有用膳?”
“我们这些方外之人,有些粗茶淡饭即可,郑王还是先说说您的正事吧。”
“酒席已经准备好,不如我们边吃边聊,许真人这边请…”
安庆和亲自带路,把人带进了旁边的一个偏厅,偏厅的大圆桌上摆美味佳肴,山珍海味,旁边还站了几个漂亮丰硕的倒酒婢女。
此情此景,许三真强烈的咽了咽口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