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殿下不想当咸鱼(穿越)

分卷(71)

魏淮眠看了他一眼:若是陛下,那不无不可。
唐离音正准备把手松开,没想到原本和自己微微拉开距离的身躯迅速贴近,他的手被反手扣住,整个人都被圈在怀里。
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但若是到了晚上可就不一定了。
晚上?
唐离音愣了一下,对方这话难道是说到了晚上他就得给他做小媳妇了吗!
反应过来对方这番话是什么意思的唐离音瞪大眼睛,正准备说什么,唇上就贴上了一个温热的东西,他还没有来得及说出的话都被这个吻给堵在了嘴边。
每次对方这样做他的脑子就都乱成了一滩浆糊,像是有无数小人在心里打架,心跳声像是鼓点一样清晰。
不知道过了多久,魏淮眠才轻轻放开他看着他的眼睛认真道:臣心悦陛下已久,陛下真心相托,臣也会报以同等的真心,这辈子下辈子,都不会放开陛下。
对方当着群臣的面说自己有心爱之人时,一直看着的是他的方向。
就像是故意似得,那时对方眼里的爱慕和星光都让他差点没有忍住直接上前将对方压在龙椅上。
唐离音挑眉,把另一只没有被扣住的手抬起来,屈起食指微微碰了一下对方的手,笑道:真巧,那我也是。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了qaq,下一本加油。
其他的东西应该会在番外里有所解释,全是小小地填一下坑。
第91章 番外一
一支来自西边的商队在门口经过了严格排查之后进入了承京。
沉重的车轮碾压在平整的路面上,隐隐能听到些许细碎的声响。
这些商人的头发带着些许浅色,有些人还在头上包了白色的头巾,服饰也带着异域特色,周围过往的行人都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不过也只是多看了几眼。
如今在新帝治下,对其他地方的商队都保持欢迎态度,而且开遍各地的镖局也会保证过往商队的安全,地方的官兵也有专门的署司来负责当地治安,这让曾经四处猖獗的匪类都无从下手,一时之间商路都繁荣了起来。
因此生活在沂国都城的百姓已经不是第一次见着这种打扮的商人了。
阿力叔,这里就是承京吗?一个少年从装货物的马车上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他说的话是他们那个地方的语言,因此也只有他们这支商队的人能听懂。
听到他的声音,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转过身冲他笑了一下,露出一口白牙:没错。
商队中的一名青年看着周围热闹的景象有些惊讶:阿力叔,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前年才来过吧,怎么感觉这里又大了那么多,而且更热闹了。
这个路面足够容纳四五驾马车一起通行,周围的酒楼茶庄绣坊像是都被修葺一新了一样,每家店铺门口还挂着鲜艳的灯笼,飘着彩色的细绳。
另一名青年好奇地看了一眼那些商铺挂着的红绸:记得根据沂国的习俗好像是遇到什么喜事才会用这种鲜艳的红颜色,难道这些店家今天家里都有喜事吗?
我也不清楚。被称为阿力叔的男子抓了抓头,要不等等找人问问。
他们这次来承京也是打算来这里长期做生意,最好能够在承京租到能固定经营的商铺,上次来发现他们带来的货物在承京还挺受欢迎的,因此可以让他们几个先来慢慢发展。
既然如此他们总要入乡随俗,知道这些承京当地百姓在庆祝些什么吧。
这时边上有家茶肆,一名脖子上挂着一条白巾的店小二在一旁招呼,走到他们几人面前笑道:几位大老远来辛苦了吧,要不要进去喝口茶水先,今天我们这里的茶水点心全部不要钱,要多少有多少!
阿力叔正准备拒绝,突然有人拉了拉他的衣角,只见原本待在拉货马车上的少年站在他身后,指了指自己嘴,又指了指茶肆。
见对方这么说,阿力无奈带着人进去了,反正他们卸货也不急在一时半会,安排几个人盯着货就行了。刚好他也可以顺路打探一下承京有什么喜事。
茶肆中人来人往,看着热闹非常,几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小桌,那小二就端上一股茶水几碟小菜,让他们慢用。远处还有人再见叫唤,小二应了一声后就忙往那边去了。
阿力叔只好用自己学的还不是很好的当地话问坐在自己边上那桌人,那几人看着打扮随意,倒也不像是本地人,像是护卫一样。
他往旁边看了几眼,也没有发现这行人是来护卫谁的,他左看右看也没能找到目标。
几位兄弟知道承京今日是有什么喜事吗?阿力叔开口问道。
他们这一路上舟车劳顿,自然也没有功夫来打听此事,如今到了承京才知道这件事可能非比寻常。
你们都是外地的,刚刚才到承京吧。其中一人瞧见他们几个,上下打量了一番,继续道:今日可是那天子大婚,自然是要普天同庆的。
而且今日这些免费的酒水,可都是朝廷出,这些店家别看如今是做免费的生意,实际上他们只用去领赏就好了。这人道。
坐在他旁边一人皱了皱眉:我怎么听说,这些可都是算在镇国公的帐上......
一旁的阿力叔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虚心问道:既然今日是那天子大婚,又怎么跟镇国公扯上关系了?
如今这位沂国的陛下跟那位护国战神,这两人的名号他都是听过的,总之都是不容小觑的角色,也不是他们这种平头百姓能够接触到的角色。
因此在听多了流传在街坊里那些故事传闻,也不由得心生神往。
那几人听到阿力叔这么问,愣了一下,旋即笑道:也对,你恐怕还不知道,沂国新帝要娶的正是这位镇国公。
说真的,当初我们知道了也被吓了一跳,不过这些贵人的事,我们听听就好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又怎么去管贵人的事。有几人低声道。
但是陛下跟魏将军都是那等龙章凤姿之人,朝夕相处间惺惺相惜,互相生了情愫倒也不足为奇。
阿力叔点点头,心里也一阵唏嘘。
之前他可记得在沂国这位新帝刚刚登基那会,好像许多当官的都劝皇帝架空这位将军的权力,最后好像是被皇帝直接否决了,而且还龙颜震怒,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起这件事了。
没想到这位陛下跟魏将军,还是一对有情人。
阿力叔直接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只觉得这沂国的杯子太小,喝的实在不够尽兴。
那名少年又给他续了一杯,问道:是沂国的皇帝要娶媳妇了吗?
阿力叔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怎么也不能把那个魏将军同媳妇这个词联想到一块,虽然他并未见过这位魏将军,但是也能知道对方定然是那种身材高大魁梧性格勇武的人物。
不过少年这样问确实没有错,因此阿力叔还是点了点头。
那我们不是还要带封信给沂国的皇帝吗?少年眨了眨眼睛。
阿力叔拍了一下自己头,低声道:你不说我们都差点忘了......
不过他们要怎么才能把东西送给沂国陛下呢?
*
皇宫的石阶上都挂满了红绸,比起外面的热闹皇宫里看着要冷清许多,不过宫女太监还是在忙里忙外的。
唐离音一身白衣坐在案前,他身边放着各种玉质的托盘,里面工整摆放着做工精良的喜服,其他托盘里还放着长靴和玉冠,他的手在喜服上摩挲了一下,然后将手抽回,嘴角也挂上了些许笑意。
魏大人武将出身,不爱繁文缛节,因此他简化了大婚流程,再加上自古以来都没有皇帝娶将军的先例,因此他自然自己设计了一套流程,既正式又不会显得特别繁杂。
陛下,属下有要事求见。
听出来是谢理的声音,唐离音道:进来。
谢理进来后,将一封信恭敬呈送到唐离音面前,出声道:这是有人托商队带给陛下的信,属下已经检查过了,信上没有对陛下不利的东西,只是一封普通的信,因此属下还是将这封信带来了。
商队?
唐离音皱了皱眉,想了一下也不明白到底有谁会托商队带信给自己。
他将信拆开,从里面拿出信纸缓缓展开,里面不过只有薄的一张纸,而且只写了短短几句话。
在离开北狄后我直接去了司幽,大仇得报。在意识即将消散之前我写了这封信,唐乌好歹承蒙你照顾了那么久,总归让你知道他的下落。
我消散的意识会成为唐乌缺失的那一魄,总不会让他被人欺负,如今这家伙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就是可能还想着去找你,到时候这家伙要是真的找过去了,也别惊讶。这支商队阴差阳错救了我一次,如今还帮我送信,我也为他们解决了两次麻烦,算是扯平了。
信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唐离音将信收起来,叹了口气,不过让他知道如今唐乌还在一个他不知道的地方好好生活着,总比像之前那样不明下落要好。
不过叶伽虽然他同对方只有一面之缘,但是感觉还是个不错的家伙。
他看向谢理,低声道:那只商队,请他们来参加今晚在宫里举行的喜宴吧。
谢理点头,但是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像是在犹豫什么。
唐离音问道:可还有事?
他观察了一下谢理的神情,出声道:你厌恶都写在了脸上,难道是薛独惹事了?
薛独前阵子带着他的不少精英属下来承京贺喜,带了不少异域珠宝作为大婚贺礼,既然是来道贺的人他本来也没有打算将对方拒之门外。
不过魏将军倒是一句俗物将那些东西通通退回去了。
而且薛独这阵子总是混迹在承京的花街柳巷,据说挥金如土,那些青楼管事个个都对这个出手阔绰的异乡人赞不绝口,巴不得对方在承京多留几日。
你直接告诉他,身上若是有一丝丝的脂粉味,都不能进宫......
谢理应声退下。
唐离音说完又坐回了案前,他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如今外面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等到入夜他就会穿上这身喜服,然后......
突然耳边传来一点细微的响动声,像是窗子被风吹得小幅度的摇摆了一下。
唐离音皱了皱眉,眼里带上了几分警惕的神色,直接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走去。
等他绕过屏风察觉到身后有人,本来打算一脚直踢对方命门,却突然感受到了什么止住了原本的动作。
你怎么这样子来了,不是还没有到时辰吗?唐离音看了他一眼,摸了摸他身上大红的喜服,笑道:不知道魏大人你穿的那么惹眼是怎么偷偷溜进来的。
都是在宫里刚换的......魏淮眠淡淡道:至于为什么这个时候来,自然是想见陛下,于是就来了。
而且臣也想给陛下亲自换上我们大婚的喜服......
唐离音望着闪动的红色,轻笑道:好。
*
承京的一处酒楼中,一个人影坐在酒楼外的一处酒桌上,周围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他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周围的热闹不能影响他半分。
他穿着一身素衣,腰间挂着一把平平无奇的佩剑。他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对着皇宫的方向微微点了一下酒杯,像是与什么人碰了一下。
随后他将手抽回来,将酒一饮而尽,含笑道:祝太子哥哥,万世长宁,与他永结同心......
第92章 番外二
一名扎着小辫子的小姑娘走在乡间的小道上,背上还背着一个手工编织的竹篓子,蹦蹦跳跳地往山上跑。
周围的小溪倒映着小姑娘的人影,风吹过水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地晃动。
过路的人见了她笑道:今天阿兰背着这个是要去哪啊?
娘亲说让给住在山上的大哥哥送点吃的!阿兰道。
她看着不过十四五岁大,个头却长得很高,远远看过去就像一根精神的小竹竿。
就是之前救了你们一家的那两个人?
阿兰点点头,然后朝着山上走去。
可别待太久了,要是晚了山上还有野狼出没,到时候可就危险了。那人还嘱咐道。
放心吧李叔,我都知道的,这片的山上我最熟了!
阿兰说完,人眨眼就消失在了山间的小路上。
被称为李叔的人摇摇头,笑道:真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小姑娘。
一旁有人问道:那山上还住了人吗,之前怎么没有听说过?
李叔继续干着手中的活计,一边答道:也就上个月搬来的,倒是花钱请人在山上盖了个竹楼,看样子也不会待很久。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颇为自豪地说:我走南闯北什么人没有见过,那两个人肯定不简单,通身的贵气什么的即使在我们这乡野之地,也是藏不住的。
另一人不解道:既然如此,他们又为何要来我们瞿镇这种小地方?
李叔摊摊手,笑道:这我可就不知道了。
不过说起来,我这几日上山的时候还听到山里传来什么琴声,之前我还以为是我幻听了。另一人道。
*
小姑娘背着竹篓,里面是娘亲自己做的一些吃食,娘亲为了报答那两个哥哥的救命之恩,每过几天就会让她送点东西上来。
她对这里再熟悉不过,怎么都提不起新鲜感了,但是自从那两个哥哥来了之后,她每次上山都会产生一种自己正在朝圣的错觉。
小姑娘的步子又轻快了几分。
等在山里转了几圈,她渐渐走到了一处竹林边缘,她正准备继续往前走,突然耳边传来了蛇类痛苦的嘶嘶声。
她吓得往旁边一跳,等看到那条两指粗细的青蛇瞪大的蛇眼吓得差点没有站稳,索性有人从后面扶了她一下,才没有让她直接摔在地上。
扶着她的正是一名白衣人,对方轻轻道了句小心后看向了那名正抓着蛇的黑衣男子。
那名黑衣男子面容冷冽神情淡漠,因此阿兰见到他还是心里有些发怵,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温柔的大哥哥。
咦,这里还有这种蛇吗?待了有一阵子了却是第一次见。唐离音上前盯着那条蛇看了一眼,对魏淮眠道:你可要小心,别被这东西咬到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