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令四章买铺子
小虎不见了,李竹开始张罗着去找。她带着小白和大黄进了两次山均是一无所获。
大黄和另外几条狗被那几个土匪算计,吃了迷、药,所以才没发出叫声。相较于小白,大黄虽然也通人性,但还是略逊一筹。
村民们得知小虎失踪后,也帮着一起进山去寻。
那些村民上次因为捉着土匪,不少人拿了悬赏,心里十分感念李竹,再加上小虎不但不伤人畜,还帮着赶跑野猪,咬坏人,大家伙对它从畏惧到渐渐喜欢讨好。
有了这些村民的帮忙,搜寻范围就大了许多。有个有经验的猎户说,小虎会不会掉进哪个陷阱了李竹突然想起,青枫说他们也掉进陷阱了。于是便吩咐大伙要小心行事。并让小白和大黄在前面探路。
他们走了一阵,便进入了山林深入,地上扑满了厚厚的落叶。老老猎户嘱咐大伙要小心脚下,最好用棍子探探路再走。
他们正低头走路,突然听到一人“娘呀”叫了一声,身子便往里面陷落,还好旁边的人手疾眼快,一把扯住那人的衣裳。大家赶紧跑过来帮忙,终于拉住了那人没放下坠落。众人稳住之后,开始用棍子扒开落叶,再扒开上面的树枝,这里果然有个深坑,看土层还是刚挖不久。
众将陷阱做个标志,继续小心往前走。
走了一会儿,小白突然停住不走,它低头嗅了一会儿,接着便飞快地往前跑去。
“吼……”前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小虎。”李竹激动地说道。
众人循着声音找到了掉在陷阱里的小虎。这个陷阱更深更大,小虎一看见众人也十分激动,吼吼叫了两声。小虎是找到了,可是怎么拉它出来却是个问题。他们没带绳子,就算带了小虎也抓不住。
老猎户看了一会儿就让大伙往陷阱里倒土。把坑底垫高,再拉小虎进上来。
大家伙一起动手挖土,用衣襟兜着往坑里倒。
李竹生怕小虎误会,趴在坑沿上对它解释道:“小虎,我们是救你上来,我们倒下土你就抖一下身子。”
虽然坑很大,但好在人多,接着老猎户又用青藤编了条绳子,李竹先跳进去,将绳子绑在小虎身上,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小虎拉上来了。
小虎饿了好几天,爪子也受了伤,走得很慢。
等到回村后,李竹心里感激大伙,就提出请他们吃饭。
众人纷纷说道:“乡里乡亲的,帮个小忙也是应该,哪能去吃你家的饭。上次俺们得了赏银,俺家婆娘还说要请你呢。”
李竹笑道:“那回多谢大伙帮忙,是你们应得的。也亏得是咱们村的人团结热心,要不然,我可没那么胆大。”
李竹再次道谢,大家伙说笑一阵,便各自散了。
李竹回去给小虎清洗了伤口,让它在家里养着。
转瞬间,秋天过去,初冬渐至。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李竹有些不耐冻,去年冬天就是硬熬过去的,这次有了条件,她就想改善一下。
李竹观察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盘炕的习惯。条件好些的生个火盆,一般人家是忍忍就过去了。
李竹就在家指挥小秋盘炕,说是指挥其实她也是一知半解。就知道坑心是空的,还需要在墙上弄入坑口,以方便烧火。小秋虽然脑子不利落,但手里的活干很漂亮。
辛苦了半个多月,李竹家的第一条炕终于盘成了。不过,他们没经验,第一晚,烧得过热,把人都快烤干了,第二晚烧的也不行,下半夜又冷了。实践了几日后,李竹才终于找准火候。
接着李竹在堂屋也盘了一个大炕,小春小秋屋里也有一个。小春嫌太浪费,就先睡在小秋那屋。这孩子虽然十四岁了,可智商跟小孩差不多。
今年的冬天来得很早,刚进入十月就开始冷得人缩手缩脚。
李大姑做生意愈发辛苦,脸都冻得皴了皮,李竹看着心疼,去县里买东西时特意到南玉那里买了上好的面脂给她。李大姑一边嗔怪她乱花钱,一边笑着收下。
她接着又跟李竹商议盘铺子的事,先前因为吴家,他们的生意做不下去,如今新知县上任,那白家也不敢兴风作浪,听人说,吴成名最近乖得像孙子似的。所以李大姑又兴起了开铺子的心思。
李竹也支持她盘间铺子,这样的天气露天做生意太辛苦了。
李大姑和杨老实就开始着手寻觅合适的铺子。如今蔡青也不再做兼职经纪了。毕竟他也是个秀才,再做这事就显得不好。蔡白也觉得他这要很丢份子。虽然他不做这行,但还是嘱咐从前的朋友帮着李大姑寻觅合适的铺子。
说来也巧,他们正在寻着,原来杨家饭庄的那个东家找上来了,他是要卖铺子。
原来他家老爹生了重病,要回家乡,因为走得急,这铺子的价格开得不高,买主还故意压价。他一听说李大姑在寻铺子,就腆着脸上门:“那个,大妹子,杨兄弟,以前是我不对,怕孙掌柜找我麻烦硬把你们赶出去。其实我也不愿意这样,这四邻街坊谁不知你们一家的为人……”
李大姑的反应很冷淡,嗯嗯啊啊几声。正做着生意突然被人赶出来,谁心里能不怨啊。
李大姑说道:“我们再看看吧。”
房东说道:“好说好说,你们慢慢看,没合适的再回来,价钱咱们好商量。”
李大姑转了一圈,这附近确实没合适的,如今清河县比往日繁华许多,过往的商旅日渐增多。官府又不乱摊乱派,生意好做,谁没事也不愿意转手。不过那个房东只想卖不想租,李大姑又有些犹豫,杨墨读书要花钱,成亲也要花,开饭铺也需要周转,若是买下铺子手头就没活钱了。
那个铺子要价一百二十两,砍砍价一百两就能拿下。李竹看着有些心动,她独立出去几个月,光卖鱼卖菜就没少挣,再加上捉强盗的赏银,买下这家铺子自是没问题。何况,她家池塘的鱼和莲藕也可以卖了,到时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大姑和杨老实商量了两日,还是迟疑不定。这天李竹又跟着他们一起,路过那家铺子时,房东连忙迎出来,热情地招呼。
几人正在寒暄,就听见街对过传来一声尖利的嗤笑声,李竹一瞧,正是以前饭铺的对头潘嫂。
潘嫂看杨家有卷土重来的意思,心里头十分不爽快。
就故意大声跟房东搭话:“他大哥,你这是隔着河送秋波,白费劲。这铺子啊,可不是个碗啊碟啊的,阿猫阿狗都能买。我劝你还是找个有钱的主雇吧。那些个裤裆里挂铃铛,穷得叮当响的理都别理。”
李大姑一脸怒容,随即也指桑骂槐道:“哟,这人窝里突然伸进驴头来,吓人一跳。俺们正说人话呢,你说一个畜生凑什么热闹啊。”
潘嫂细眉横挑,“你骂谁是畜生?”
李大姑接道:“我可没提名道姓,你上赶子找骂为哪般?”
眼看吵架就要升级,房东赶紧两边劝和。
李竹笑着看了一眼潘嫂,对李大姑说道:“大姑,咱们别跟有的人一般见识,房东大叔,你说个实价吧,我们是诚心想买。”
房东一咬牙一跺脚:“咱们都是熟人,我又急着回老家,就不说虚头了,这样吧,你们给一百两,里头的粗笨东西我也不卖全送给你们。”李竹早打听好,确实是实在价。也就没还价。
她笑着说道:“行,我们签了契约,就去衙门办契书。”
李大姑有些恍惚:“阿竹,你还真买呀。”
李竹笑道:“真买,以后大姑就租我的铺子。大叔,这是三十两定金,其余的明日结清。”
“好好,还是你这丫头爽快。”
房东收下定金,到内堂写下凭证。
他们出来时,潘嫂仍斜倚在门口翻白眼,脸色十分难看。
李大姑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从潘嫂身边经过,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隔日,李竹交了剩余的房钱,双方去衙门登记。
李竹出来时,就听见有人招呼道:“李姑娘,你怎么来了?可是有事?”
李竹抬头一看,见是个二十来岁颇为精神的小伙子。
那人挠挠头:“我换身衣裳李姑娘就不认得我了?”
李竹这才想起他们是谁,正是那扮流民去捉土匪的五人之一。
“你一收拾干净,跟以前大不一样了。青枫的伤势怎样了?”
那天,他们离开后,李竹就再没得到他们的消息。
“好了,都好了。那啥,李姑娘,我叫何远。你以后有事可以找我。”
“好的。有空再去村里坐坐啊。大伙挺想念你们的。”
何远一想起那几日的事就不由得笑了起来。
两人正在说话,李竹就看见陈观和陈觐身着一袭便装,从外面走进来。
陈观笑着招呼李竹,陈觐也停住了脚步,问道:“你来找我?”
“不是,来办些事。”李竹实话实说。
“哦。”
陈觐说完便离开了。
陈观冲李竹再笑了笑,便跟了上去。
恰在这时候,李大姑和房东也出来了。
三人一起出了县衙。
回到村里,李大姑开始着手准备开铺子的事情。虽是亲戚,李大姑给房租却毫不含糊,按照市价一次性给了李竹半年的租金,并说她若是推辞,她就去租别人家的。
铺子的事,李竹没再管,她在请人挖莲藕。她种了一亩莲藕,现在正是开挖的时节,鱼也可以起了,不过李竹打算到过年时再起,那时会更好卖。
池塘不太深,请的人又穿着长兽皮靴子,再套上油毡布裤子,站在水里开始挖藕。这池塘水质好,长得莲藕也极好,莲藕雪白圆胖,犹如胖娃娃的胳膊一样。生吃起来,嫩脆清甜。做菜更是美味。像是辣椒炒藕,排骨炖藕,李竹送给大姑一些尝鲜,李大姑很快就决定留下几十斤留着开饭馆用。莲藕只挖了三分之一,卖了十五两银子。剩下的现挖现卖。
李竹家的莲藕一到县里就销得极快。连陈家的厨子也都排队去买。
陈观吃饭时难得赞了一句,厨子就顺口接道:“这是小的排队去买的,听说是杨家集产的莲藕,生吃都好吃得不得了。”
“杨家集?”陈观问道:“不会是阿竹家的吧。她家有一口池塘。”
陈觐道:“吃饭时最好不要说话,即便说话也不可太激动。”他都怀疑某人已经喷出口水。
陈观一脸无奈,有这么个大哥真是对他的考验。
陈观小声嘟囔道:“我真替未来的嫂子担忧。将来我一定得尊敬她,她太不容易了。”
陈觐道:“吃你的饭,等见着人再担忧不迟。”
由于李竹买下的铺子是现成的,所以李大姑也不用怎么收拾,饭铺就开起来了,名字还叫杨家饭庄。那些老熟客得知情况后,纷纷过来捧场。不过,有几个委婉提出,这味道似乎不如以前好吃。
杨老实和李大姑自是虚心听取,两人思来想去,味道为什么差那么多,结果同时想到了李竹。
几日后,李大姑又来找李竹,她说道:“阿竹啊,不如你还像以前一样,咱们合伙,我给你分红怎么样?”
李竹先是一怔,随即笑道:“即便不合伙,大姑需要我,也会去帮忙的。”
李大姑道:“我知道,不过,合了伙,使唤你我才更心安理得。你放心吧,日常的杂事你一概不用管,只须给出出主意动动嘴,想个新菜啥的。我给你两成分红,房租该交还是得交。”
李竹想了想说道:“不用两成,要不给一成吧。你们起早摸黑的,那么辛苦我什么都不干两成太多。”
李大姑却坚持给两成。李竹笑了笑,也就接受了。
成为合伙人之后,李竹自然得时不时去饭庄一趟。巧合的是,以前的那个跑堂张虎听说老东家又开店了,立即辞了现在的这个抠门小气的东家跑到杨家饭庄。李大姑以前就挺喜欢这小伙子,自然是欣然接纳。
杨家饭庄又重开起来了,李大姑还请了一个厨子,一个打杂的妇人,饭庄比以前还要红火。毕竟清河县城也比以前繁华了些,过往商旅多不说,百姓手头有余钱,花钱自然也大方起来。
李竹害怕再发生孙掌柜那样的事情,就想着贿赂一下新县令。到时有了麻烦事,也好套交情。
不过,她没敢送钱,而是送了几条肥鱼,一筐莲藕。而且是趁他家厨子买菜时贿赂的。那胖厨子一脸为难,说他要是私下收贿,回去会被惩罚。
李竹对他说道:“放心吧,我不是送给你家老爷的,你家的二公子帮过我一个忙,这是答谢他的。”
“是给二公子的呀。那好我先拿回去吧。”厨子抬着东西回去了。
陈观听到有人送自己东西,高兴得手舞足蹈。东西不多,可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他兴高采烈地对众人说道:“想不到我这么招人喜欢。刚来到清河县就有人想着我。”
陈觐经过时,看了看满筐的莲藕,确认一遍:“确定是送给他的?”
厨子忙道:“小的确定,那姑娘说二公子曾帮过她的忙,特地送上些家里产的东西答谢二公子。”
陈觐扫了陈观一眼,淡淡说道:“我记得你除了帮着吃饭外,似乎并没有做别的。”
陈观:“……”
小说推荐
- 田园醋香悍妃种田忙
- 又名《王爷是个柠檬精《糙汉子王妃她只爱种田》gt 农业教授林慧过劳昏迷,再次醒来却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gt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gt 上有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弟妹,中有身怀六甲的嫂嫂,唯一的劳力大哥却是个秀才,周围还有恶邻环伺gt 所幸叔伯和善爷奶慈爱,看她如何用满腹学识,挣出一片富贵
- 女生最爱牛衣古柳未知
- 最新章:第十四章、入宫觐见(二更)
- 田园蜜宠:悍女种田有好夫(重生之农门药香)
- 前世,她攀附侯门,不料遭遇无情郎,坠落尘埃身心亡,今生,她自强自立,种田养家成富婆,打尽仇人脸,狠踩白莲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巅峰小雨最新种田力作,已有旧作红文《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放心收藏阅读)
- 都市言情巅峰小雨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噩梦?还是现实?
- 田园食香
- 杜玉娘重生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十二岁,悲惨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她想重新活一回,却发现,即便自己不再爱慕虚荣,渣男却依旧阴魂不散。难道她就摆脱不掉命运的轨迹了吗 她收起了无知和虚荣心,要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一个个的解决掉 这位壮士,你怎么来了 这是一个本土重生女,改变命运,寻得真爱的故事。
- 其他综合恕恕未知
- 最新章:第二章 不嫁
- 田园妙香
- 宁芊芊穿越了,穿到一个小农女身上,一穿越就嫁人是什么梗?家里穷?没饭吃?房子要塌?赚钱呀!
- 其他综合夏有芪乔木未知
- 最新章:第 391 章
- 花香田园
- 纳尼?穿为小女婴就被嫌弃是丫头片子 纳尼?白面馒头、白米饭竟是生活奢侈品 小短指摸了摸短下巴,不行,这个坚决不行 且看现代园艺种植研究生如何步步为营带领全家奔小康 ps大红石榴的新书《食来运转》已经新鲜出炉,希望亲们继续收藏和推荐支持哈!爱你们么么么么么.
- 其他综合大红石榴未知
- 最新章:159 终于洞房了(大结局)
- 穿越田园香
- /
- 其他综合沈三娘未知
- 田园饭香(上)
- 迎春刚认识自家丈夫的时候,已经为对方生了一个孩子 这说明了走路一定要看路,要不一踩空就穿越了 不说后悔药来不及,连避孕药都吞不上,幸好,她并不后悔 因她走这一遭算是教子有方、赚钱有术,还养夫有成 先说她奶大的儿子圆润可爱、人见人爱,到哪都替娘亲招人疼 再说她用一手好厨艺在古代开创办桌文化,赚得钵满盆
- 都市言情宁馨未知
- 最新章:页面 5
- 酒香田园 卷三
- 酒香田园 卷三
- 都市言情月胧未知
- 最新章:第2章
- 酒香田园 卷二
- 竟不料两家原是旧识,认了干爹干娘,整个山庄都是她的 眼看她的小日子过得红火起来,原先瞧不起她的贪婪亲戚又寻上门来 屠飞鸢一点情面不留,全都打出去 对她好过的屠小玉被男人打落了胎,还不允和离,一意要折辱死她 屠飞鸢大怒,压得郑家跪地叩首请罪 捡回家的少年,一边保护爷爷奶奶安全 一边哄爷爷奶奶开心,对她
- 都市言情月胧未知
- 最新章: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