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第85章 试腌酸菜

康栓柱比弟弟大,比弟弟稳重一些,便叫落后的弟弟快点跟上,别误事儿。
等马车到庄子前的时候,庄子的木门大开,吴榔头正带着五六个人在等青舒一行人。另一边,是一清早就来排队的村民,脚边各个放着布袋子,队伍已经排出去老远。
李大郎直接将马车赶进了庄子,青舒和青阳这才下车。
“村民什么时候来的?”青舒边走边问。
“天光放亮,就开始来了。我担心他们着急卖豆子互相生事,便着人让他们按来的先后等着,不许乱。”吴榔头赶紧说。
“行,赶紧安排着,开始收。让人盯好了,豆子要好,拾掇的要干净,有那些为压秤做手脚的,全给我赶走。”
吴榔头答应着。
“再有,豆子不好的,实在想卖的,又不耍手段的村民,你告诉他们,回去挑拣好了拿来照样两文一斤的收,若是不想挑拣,那就三文二斤的收。三文二斤的,记得要分开放,分开记账。”
吴榔头答应着,赶紧出去张罗。
青舒侧过脸,见青阳跃跃欲试的模样,笑了,“小娟,抱了装银钱的匣子,跟着少爷去前面。”然后捏青阳长了肉的小脸,“付银钱的时候可要数好,若是给少了,村民会生气,若是给多了,姐姐可就赔了,知道吗?”
青阳很认真地表示,他会好好数。
“让张大站在你身后,你就是很威风的小少爷,没人敢小瞧你。”
青阳点头。
很快的,前头的收豆子开始了。吴榔头记账,青阳付帐,又有十几个壮丁过秤与维持秩序,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青舒带着小鱼和小娟在庄子里无目的地逛,心里还在琢磨地里的菜要如何安排。腌酸菜,她只是小时候看奶奶腌过,自己从来没动手试过。现代的那些靠药物一两天就能腌好酸菜的方法,她没注意过,不知道要怎么弄。现在,最要紧的是白菜的事,四亩地的大萝卜和白萝卜好说,他们自己人这么多,炖汤、做馅儿、拌小咸菜吃,一冬天,肯定能消耗干净。
白菜窖藏的再好,时间长了,也得烂掉不少,只能扔。好吧,那就试试腌酸菜。一次不成,再试,总比坐等菜烂掉要好。“小娟,去问厨房,庄子里有没有大缸?若是没有大的,小的也行。”白庆丰都没找到白菜的好销路,她不会天真的以为自己就能。什么东西都是有市场才有销路。大家都种白菜,村中人家也家家种白菜,哪里来的市场?若是腌酸菜能成,那还能找点其它销路。
小娟很快回来了,说是庄子上有一口大缸,一口小缸,以前腌咸菜用的。
青舒听了,赶紧安排起来,一是确认厨房有多少盐,二是让厨房的妇人赶紧将那两口缸给清洗干净,不能沾油星,还要放到太阳底下晒干。三是让人去菜地里拔十来颗白菜回来。
大小两个缸已经洗好,已经放到厨院太阳下晒。去菜地的人也回来了,挑回来十二颗白菜。青舒指挥着,让小娟和小鱼砍掉白菜根,又将外边的几片白菜帮子连叶摘掉,再选了抱起来有份量的、长的好的九头白菜放到一边。
等清洗过的缸里的水渍没了,青舒招呼吴小山,让吴小山把小缸挪进厨房旁边放杂物的屋子里,又派了吴小山出去找石头。石头要大,但不能大过小缸的口子,拿回来还得在井边洗干净。
村里人腌酸菜的方式也不难,准备好的白菜抓着叶子让张开口,往菜芯里撒点盐再合上,铺放到缸底。铺好一层白菜,往白菜上洒一次盐。然后再铺,再洒盐,如此反复。等把白菜全部放进去,往里倒上井水,水不用太多,不需要没过白菜,最后在上边压上石头,完成。等上十天半个月,只要缸里的菜没有烂的,没有臭味儿,那就是差不多了,离成功不远了。至于最后好不好吃,得看个人手艺。
青舒记得奶奶说过,像腌咸菜、腌酸菜这样的事情,就和做菜一个道理。一样的做法,一样的材料,不同人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同。有好吃的,有不好吃的,原因说不清楚,所以说得看个人手艺。
弄妥当了,青舒赶紧将这件事记到自己的“记事本”上,她要掐着时间来看,不成再试。总之,离上冻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那就是白菜、萝卜还能在地里放一个来月,还有时间。
这边鼓捣完了,青舒又跑去看原有的菜窖。里边打扫的很干净,到时候地里的菜一收,食用一冬的菜就可以放进这个菜窖里保存起来。“大概能存多少斤菜?”青舒问带路的吴小山。
“四五千斤。”
四五千斤听着多,可白菜压秤,根本没想像的多。三十五亩的白菜呢!卖出去一部分,菜窖里放满,还得剩很多。果然,酸菜一定要成功,否则菜就得扔。
中午青舒他们没回镇子上,在庄子上吃的。青阳急急地吃了饭,又跑去前边收豆子了。因着不时有人扛着袋子往古府田庄赶路,那些原来没得消息的村子也听到了风声,一传十、十传百的,远近十来个村子的村民都急着扛了豆子来卖。这会儿,虽然卖完的已经走了,可长队没有减短,道儿远的和刚得到消息的,还在陆陆续续地来。
这个情况,倒是有些出乎意料。青舒原以为,这豆子半天就收差不多了,哪成想造成的影响这么大。不过,也好,收的越多越好。只要当地六七成的豆子全进了她的手,剩下的三四成再被车马行收走喂了牲口,到时候,当地可是只有她手里有豆子。她要如何操作,如何定价,全是她说了算。
而另两个镇子及德县那边,她已经拜托了白庆丰,至少要收了当地三四成的豆子回来。她给了白庆丰承诺,白庆丰以什么样的价格收她不管,只要白庆丰将豆子送到她手里,她按两文一斤收。
而京城那边,青舒跟步语嫣打了招呼,让步语嫣帮她多多地收豆子,能收多少就收多少,总之不能喂牲口,要全部好好给她留着。当然了,收豆子这种事,当然不需要步语嫣出面,只要步语嫣和她五哥一说,她五哥身为商人,手下人那么多,随便派出来一个管事来就能把这事办妥了。
青舒已经想好了,等入了冬,临近春节,人们的饭桌上只剩白菜、萝卜以及少数几样干菜的时候,就是她手里的黄豆发挥作用的时间到了。
时间眼瞅着就要到申时了,排队的人只剩下五六个,可不时还有扛着布袋子的庄稼汉子过来。吴榔头看看天色,低声和吴小山说了几句话,接着记账。
吴小山跑进庄子,让小娟通报了,进屋见青舒。“小姐,吴管事说有好多人走前替亲戚问明日还收不收?若是收,他们就让亲戚扛来卖。再有,天色不早了,可还有人扛了豆子来,吴管事问若是过了申时还有人来,是要直接打发回去还是继续收。”
青舒愣了,她还真没想过这种情况。她一开始就没打算将康溪镇的豆子全部吃下,六七成到手就可以了,再多,车马行的该不满了。因此,她原以为提前三天放出消息,一天就能搞定的。这个情况,是继续收,还是不收?
“嗯,我知道了。你去问问吴管事的意思,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回来说给我听听。”青舒让吴小山出去问的同时,心里琢磨了起来。再收一天好吗?若是耽误了一天却收不上来太多的豆子,不划算不说,反倒误了秋收。
高粱还要翻晒两日才能入仓,高粱秸秆还要继续拉回来,地里的高粱茬子还得人工刨,接着要收苞谷,掰苞谷棒子拉回庄子,割苞谷秸秆,捆苞谷秸秆,拉秸秆回来……白菜也可以一点点收,拉到镇子上或拉到锦阳城去卖。衙门派人来收税收粮,还得耽误半天工。
青舒一脸黑线的发现,要做的事情好多,这些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动动手指就能办的,反正没一个是她和青阳能干的,都得靠壮丁们。
这时候吴小山进来回话,说吴管事觉得再收一日更好,因为卖完豆子的人里,有二十来个汉子正蹲在一边等消息。他们的亲戚哪个村的都有,到时候听了消息,那就得半个村子半个村子地来。还说有不少观望的,不信有两文一斤收豆子的好事。观望的这些人,今日没来,明日肯定得来。
吴榔头会支持再收一日,不仅是明日还能收不少豆子,还有他相信小姐收豆子不会白忙活一场,肯定能赚不少银钱。近来他们黄豆汤没少喝、炒黄豆芽没少吃,大家都很爱吃。大家爱吃的东西拿出去卖,在缺少青菜的季节,肯定会大受欢迎。
既然吴榔头这么说了,青舒也就点了头,同意再收一天,让吴榔头看着安排。
天黑前,青舒和青阳还要赶回镇子上,可还有送豆子来的百姓。青舒便将记账与付帐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吴榔头,留了有银钱的匣子给吴榔头,带走了已经空了的一个匣子,叫上青阳坐进马车里,打道回府。这次,张大和韦铁锤护送他们回镇子上。
夕阳西下的时候,青舒他们到了府门前。站在府门口等待的古强这时候才放了心。李大郎直接将马车赶进府中,古元河便关上了府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