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女的秀色田园

第293章 两大才女(2)

青舒终于懂了卢先生暴走的原因,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下午的时候,青舒亲自做了肉松蛋糕出来。快到晚饭时间了,又吩咐小娟、小鱼擀面条、煮面条,自己则亲自炸了肉酱出来。
等一切备妥,她让小娟和小鱼一人提了个食篮跟上,自己则带了青阳他们四个走在前头,去了卢先生那边。
卢先生见到他们,不理。
青舒带头规规矩矩地给先生行礼,而后说道,“青舒不懂事,惹怒了先生,青舒知错了,请先生息怒。”
陈乔江、青阳、灏和洛小荣一字排开,异口同声地说道,“学生不懂事,冒犯了先生,学生知错了,请先生息怒。”
卢先生其实不气了,可看到他们五个老老实实地来认错,心中得意之余,故意不理人。
青舒偷看卢先生的脸色,而后垂下眼皮,委屈地轻声说道,“愿想着若是先生消气了,让便先生尝尝青舒亲手准备的拌面的。唉!既然先生还在气头上,这拌面恐怕是吃不下的。”
青阳赶紧接到,“吃的下,吃的下。姐姐做的拌面香的很,只要闻了味儿,先生必定胃口大开。小鱼,赶紧把面端出来,让先生看看。”
小鱼答应一声,揭开提在手中的食篮的盖子。立时,炸的肉酱的香味溢出。一旁的笙歌嗅了嗅,说好香。
卢先生想着,可得借机多拿会儿架子,于是忍着继续不理人。
“都说先生吃不下,看到了吧!”青舒对青阳如此说了一句,而后说道,“小鱼,赶紧盖上盖子,咱们回时请了师娘和笙歌过去一起吃,省得先生见了烦心。”
洛小荣赶紧接道,“先生不爱吃拌面,可以吃姐姐做糕点。”
灏点头附和。
收到暗示的陈乔江赶紧揭了小娟提在手中的食篮盖子,端了一盘糕点出来拿给笙歌,“弟弟吃,这个好吃,上边这个更好吃。”他指的是上面铺的一层肉松。
卢先生瞄了一眼过来,立刻眼一亮。
青阳顺势说道,“拌面也别提回去了,赶紧摆上,先生不吃,那就给师娘和笙歌吃。”
卢娘子自然知道卢先生的口是心非,因此张罗着摆上了桌子。
等三碗拌面、一盘炒菜和两盘糕点摆好,卢先生立刻一摆手,“东西送来了,你们可以走了。赶紧走,赶紧走,省得看着碍眼。”然后一弹正抓了一块儿点心吃的笙歌的脑门儿,“哥哥姐姐那边好吃的东西多,赶紧跟去吃,吃不完包回来,别浪费了。”
卢娘子失笑,“多大人了,跟个孩子似的。”
青舒笑道,“那先生和师娘慢用,我们这些碍眼的就回了。”然后伸手,牵了笙歌的小手,带笙歌回去和青阳他们一起吃晚饭。
转眼到了第二日,卢先生的学堂开课,陈乔江、青阳他们四个的作息时间恢复到了从前。
青舒也忙碌了起来。每日拢账、记账;时不时的注意做娟花这边的事;有时间便坐下来做做女红;荒地那边的规划方面有了新的想法,以免忘记,立马记下,然后觉得哪些想法不切实际,又会划掉;田庄那边的情况,有时候吴管事亲自来报备,有时候会派了张大过来报备。总之,她的人没一个是吃闲饭的,各司其职,都很忙。
古代的庄户人家,即便是冬天也闲不到哪里去。虽然不是耕作、伺弄庄稼或秋收的时节,可粮食运回了家,还有一个靠人力打粮食这一项。像豆子、高粱、谷子、麦子等作物都是拉回去晒两日便打的,打完这些粮食,还剩下苞谷。苞谷的米要晒干,可是需要时日的。
秋收时,掰下的苞谷棒子拉回家,先要剥皮,之后就是推到一起,基本不用管,让太阳晒着,然后先干别的活计。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人们会选那些苞谷棒子晒的比较干的,一点一点地将米粒儿从棒子上剥下来。苞谷少的,一家人平日里坐在一起干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就弄完了。苞谷多的,断断续续要干一冬天。
古府田庄上的苞谷,年前的时候基本没打。磨苞谷面或苞谷粗粮时,也都是现打现磨的。如今正月过完了,苞谷棒子晒的特别干,天气也开始转暖,没那么冷了,正是打的好时候。
因此,庄子上这几日没干别的。日头好的时候,大家在晒粮的场上堆些苞谷棒子,然后围坐到一起先用棒子打苞谷棒子。等棒子上的米落的差不多了,大家再伸手把棒子上剩下那点米搓下来。之后打下来的米移到另一边去晒,再堆上苞谷棒,再打,再搓,如此反复,倒是比农家人打的要快。
到二月下旬的时候,挑好日头干活儿的古府田庄上终于把苞谷打完了,也晒好了。之后,苞谷装好袋子,背进仓库里摞起来。
紧接着,人们开始了备耕工作。
要论备耕动作最大的,非古府莫属。关键是古府有两块儿荒地要开。一块儿一百亩多些,还好;另一块儿却有千亩,就算开一半,那也得开出五百亩左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自己田庄上的那点人手哪够用!如此,也不知是谁放出的风声,左近各村的不时打听古府田庄上用不用短工,还有打听用不用长工的。
只是,古府既不说用人,也不说不用人,弄得左近准备打短工或长工的男人们摸不着头脑,只能观望。
关于开荒,青舒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她不发话,下头的人只是坐等消息,并不打听。这日,她坐在自己的闺房中,正在看周伯彥让人捎回来的信,小娟从外边急急进来。
“小姐,小姐,听说福老爷让人给打了,脑袋都给打破了。”
青舒赶紧收了周伯彥的信,无关痛痒地说道,“打就打了,你那么激动做什么?”
小娟气乎乎地说道,“小姐,您不知道。听说,福老爷昨日喝多了,站在大街上骂了小姐少爷许多难听话。”她表情一变,立刻笑咧了嘴,“之后,福老爷不小心冲撞了镇子上的纨绔。对方见福老爷不认错,反倒骂开了,于是来气,让人把福老爷打了,还给打破了头。”
有句话叫恶人自有恶人魔。古云福再混账,青舒和青阳也不能打这个混账的大伯,换作他人,可就另当别论了。听闻古云福被打破了头,小娟会激动成这样,完全可以理解。
可是,不想落人话柄,青舒便不能任由小娟如此大声咋呼欢呼。于是她轻斥一声,要小娟注意些。
小娟得了警告,傻笑一会儿,凑过来小声讲,“福老爷昨日被打不算,今日一早还被狗咬了。”
青舒微一挑眉,“让狗咬了?”镇子上只有大户人家或富足的人家才会养看门护院的狗,普通人家可养不起。因为养狗就得喂,人吃饱穿暖都不容易,还要费米或糠去养狗,根本不现实。
“福老爷因着被打之事,今日一早找上门去理论,想拿些赔偿银子。哪知那家人根本不理,下人还放了狗出来。福老爷躲避不及,说是腿上被咬了一口。那家人见了,把狗拉走,关了门,把福老爷丢在街上根本不管。”
“那家人姓什么,做什么的?”
“姓张,家主有人喊张老爷,有人喊张员外。说这张家在康家村那边有二百亩田,在镇子上开了一家客栈,是镇子上的富户之一。那张家二少爷在外求学,听说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三少爷和四少爷却是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地在镇子上四处游荡,到处惹事。”
“这张家到处惹事的三少、四少,是不是前些时日,打路边乞讨的小乞丐的那两人?”
“小姐,正是他们。”
青舒唔了一声不说话了。张家三少、四少要如何对待古云福,她才不管。可那两人吃饱撑的,竟敢欺负她的人,那可不行。三个小乞丐被打,只能自认倒霉,起先并未声张,因为乞丐本身就是讨人嫌的,哪个没挨过打!只是第二日这三个因伤高烧起来,引起大乞丐的注意,并报了上去。帮众当中有略懂医理的,将所需之物报给帮主,帮主便来古府求助。
青舒依着承诺,派人买了擦身子退烧的烧酒和抹伤口的药膏并给抓了药,让帮主带回去,并嘱咐帮主每日到风味小食铺后门外领了白米粥回去给生病的小乞丐吃。将养了几日,三个小乞丐好了,而仇却放着还未报。
张家三少、四少打乞丐,只为打而打。乞丐一没挡他们的路,二躲他们躲的远远的,根本没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是张家三少、四少特意找过去打的乞丐。因这,青舒才会记恨。
不过,没等青舒安排报仇的事,第二日便听说张家三少、四少出事了。
原来,古云福被狗咬后气得直接去报了官。于县辅为人耿直,见到古云福头上的伤和腿上的伤,立刻派人拿了张家三少、四少到大堂上问话。张家这下着急了,张老爷让儿子当堂认错,并答应赔偿古云福。古云福满意,答应不告了。如此,张老爷给衙门交了点赎金,把两个儿子带了回去。可回去后,张老爷立刻反悔,答应给的二十两赔偿银立刻变成了五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