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述,全部来自史册,绝非演义。当然,演义并非全是假的,史书所记也并非全是真的。
 话说中华大学历史系隋末唐初英雄班开同学会,同学们都来了。
 列名如下:
 官三代兼唐朝高祖皇帝李渊。
 官四代兼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
 大地主兼大夏皇帝窦建德。
 贵族兼瓦岗寨主魏公李密。
 外来户兼郑国皇帝王世充。
 乡保长兼瓦岗骠骑将军程咬金。
 乡里豪杰兼瓦岗飞将单雄信。
 富二代兼瓦岗智囊徐世勣。
 贫下中农兼汉东王刘黑阀。
 铁匠兼门神之一尉迟敬德
 据说也是打铁的兼门神之二秦叔宝。
 豪门之后兼杨玄感,
 农民起义领袖兼原创歌手王薄。
 文人兼隋二世皇帝杨广。
 人物太多,不一一列出了。
 到齐之后,同学们吃饭,卡拉ok,洗桑拿,到了最后,同学会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吹牛。
 徐世勣先开的口:万事义为先,要论义气,在座各位中,我是最够意思的。单二哥给我作证!
 单雄信装没听见,王伯当却哈哈大笑起来。(李密表态支持王伯当)
 王伯当说:论箭术,无人在我之上。李世民大笑。
 李世民说:冲锋陷阵,谁能阻我?刘黑阀大笑。
 刘黑阀说:论单挑,不服的能站出来吗。秦叔宝边笑边站了起来。
 秦叔宝说:论枪术造谐,谁能及我。尉迟敬德笑了。
 尉迟敬德说:论英勇不屈,我当为第一。罗士信笑了。
 罗士信说:我可是愤怒的小罗,上了沙场,我很疯狂的!程咬金笑了。
 程咬金说:我要是在沙场上冲起来,气场最足。杨玄感笑了。
 杨玄感说:我是第一个起事的。(旁边杨广怒瞪了他一眼。)王薄笑了。
 王薄说:我有文艺专长,会作词,杨广呵呵冷笑。
 杨广说:说起演技,我是影帝,你们都是龙套。李渊笑了:表弟,你忘了我吗?
 李渊说:论智谋,论隐忍,论治国,谁能跟我比!
 李渊先生因为是最终的胜利者,大家都不好意思驳他面子。李世民有点耐不住,但想了想,还是坐下了。
 眼见李渊就要达到吹牛不败的境界,突然一个愤怒的声音响起。
 “李渊老儿,你羞还不羞!”
 “要不是我,你能有今日?你对我做的那些事,有本事说出来大家听听!”
 李渊一看,是李密!
 李密一直没出声,又因为某些外表上的原因,在会场上像个隐形人。
 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李渊开始冒汗,说起来,在场的人他都不怕,唯独有点怵李密。
 李渊退了下去,旁边的人也不敢接腔,说起来,这里的一半人都曾是李密的老部下,不少人还跟李渊一样,对李密做过亏心事,剩下的一半,大半不是他的的败将,就是曾经奉他当过盟主。
 李密颇为得意,论才华,他确是班上的第一等人物。
 扫了扫四周,他说道:现在,你们听我吹!
 于是,隋唐英雄班的故事从李密开始了。隋朝大业初年,李密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看上去,他有些局促不安,似乎并不太满意这样的出场。
 李密正在上班,职责是维持宫殿治安,职务叫左亲卫大都督,相当于今天的中央警卫局处长,这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劳动强度低,福利有保障,也有升迁的机会。
 但李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他隐隐觉得自己站错了人生的位置。
 宫殿之内,九五之尊自然高高在上,俯视众臣,这种气派,就是心存模仿之意都是罪过,而帝御之下,文武百官,个个紫衣金带,气质非凡。
 天下权势尽在此殿,为什么偏我站在这里,穿着奇怪的武服,拿着笨重的兵器,还挺直了腰,像跟殿中的柱子较劲。
 我这个样子,一定傻极了。
 李密不由得做如此想。
 胡想之下,不免走神,走神之下,难免目光迷离,四处顾盼。
 公司章程告诉我们,上班要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生产力。李密上班开小差,不幸,被老板抓了个正着。
 下朝之后,大隋帝国的君王杨广叫来了左亲卫大将军宇文述,劈头就是一句:
 “左仪军中那个黑脸小屁孩是谁?”
 愣了一下,宇文述马上搜索记忆库,好在标的物特征明显,黑脸,年纪轻,个小。他马上猜到了杨皇帝说的是谁:
 “此人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名叫李密。”
 李密?杨广默念这个名字,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不适,此时的他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一听到李密之名就像孙猴子听到了紧箍咒,头痛欲裂。
 “这个人左看右顾,以后不要让他进宫宿卫了。”
 说罢,杨广转身离去,下一个命令,等自己的结果,这是他的权利。
 诸位,照此所述,杨广无意看到李密眼珠转悠,心生厌恶,所以让其下岗走人,但据我看来,其实不然,上班期间,开小差是人之常情,如果都照此开除,只怕用不了多久,殿上将只剩真正的孤家寡人矣。
 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在李密身上,史书记载,李密个头不高,形象不佳,气质一般。此种长相,颇似宋江,大家以后就会知道,李密亦走过宋江走过的路,干过宋江干的事。
 宋江这等长相,在县里混个押司都会生出自卑之心,何况李密身在中央,当然会觉得与环境不太搭调。要知道杨广向来喜欢搞国际大联欢,在长安城接侍属国来使,李密如此长相,实在有损大隋帝国更高更富更强的国际形象。更不妙的是长得还黑,试想一下,皇帝陛下在上面展望帝国未来,描述宏伟蓝图,猛不然望见角落里的李密,难免会有眼前一黑的感觉。
 实在不是利国利民好兆头啊。
 宇文述很头疼,按说,解聘一个小小的亲卫武官并不是难事,又不用补什么三金医保之类,但这件事情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困难在面子上,隋朝年间,亲卫武官除了挑选身强体壮,孔武有力等硬件上乘之外,还有不少是靠关系背景等软实力补的缺,李密就是其一。
 李密的父亲是知名武将:蒲山公李宽(已去世),其曾祖李弼更是历害,是西魏皇朝最为显赫八柱国之一。就是刚才一不快乐就要让人下岗的杨广,他祖上在那时也不过是八柱国下面的大将军。
 人家是有根有底的,没来由的让人家卷铺盖滚蛋,虽然没有劳动局管,但朝廷舆论却不得不顾及。
 好在,宇文述是一个聪明人。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