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我竟成了万古第一暴君

第121章 积劳成疾,只有静养

    
    郡守府,卧房。
    花笙已经昏迷不醒了。
    在房间外围满了江南府的官员们。
    他们都知道花笙是个好官,也都是真心实意的想看看花笙的状况。
    而扁鹊站在唐听白的身边,脸色有些难看:“皇上,花大人情况不容乐观,他是积劳成疾,说白了就是累的,要是照这个状况下去,不出半年他就得累死。”
    什么?
    听了扁鹊的话,唐听白瞪大双眼,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他却没有怀疑扁鹊的话,因为他的心里清楚,花笙每天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甚至很多事情不放心让下边的官员去办,只能亲力亲为。
    这样的官员可能能力不一定有多强,但就是个好官。
    在唐听白心中,真正的好官是指挥别人做事,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鄠县修筑堤坝,花笙在堤坝上住了一个月,甚至亲自下水跟着工匠一起干活。
    漳县修路,花笙同样亲力亲为,白天跟着工匠修路,充当一个苦力,到了晚上又审核江南的大小案件。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甚至每个月花笙都会抽出七天时间,去学堂当个教书先生。
    “扁鹊,以你的医术难道治不好花大人的病?”唐听白有些不甘的道。
    扁鹊苦笑着摇摇头:“皇上,属下能治好花大人的病,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根治的方法就是让他休息两三年,身体也就恢复的差不多了,您看花大人今年才四十多岁,可说他七十岁都有人信,花大人是累得。”
    说到这,就连扁鹊也叹了口气。
    他虽然是锦衣卫,他虽然也杀人如麻,但对于花笙也不得不佩服。
    这样的一个好官,要是就这么死了,那是大燕的损失啊。
    “皇上,忽然给花大人弄个闲官做做?这样他还能多活几年。”
    唐听白点点头,他摸了摸下巴,像花笙这样的好官他也不希望就这么累死。
    时间飞逝,两天后。
    江南城,花家。
    花笙在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唐听白直接派锦衣卫将花笙护送回家。
    用唐听白的话说,大燕有这样的好官,值得锦衣卫护送。
    “爹,您老收拾行李干嘛?”
    “您的病刚好没几天,可千万别瞎折腾了。”
    花家长子花荣脸色有些难看,他一把抢过了花笙手里的行礼。
    “你——”
    花笙脸色有些难看:“老大,我是你爹,你敢对你爹不敬?”
    “爹,皇上让您在家好好休息,您就听话吧,江南府没有您照样转,百姓离了您照样活,锦衣卫的十三爷都说了,您的身子骨需要静养。”
    花家长子花荣今年刚二十八岁,是几年前科举的探花郎。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吏部肯定会重用。
    可惜,花荣的爹是花笙。
    而花笙又是西湖的人。
    吏部的部堂周广坤是南山的人,双方是敌人,所以自然不会给花荣安排什么好位置。
    堂堂的探花郎,也只是安排了一个七品知县罢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花荣终于从七品知县,成为了正五品的布政司衙门参议。
    虽然成了正五品,可在布政司衙门他却没有任何实权。
    毕竟花荣的头上有正四品的参政大人,正二品的布政使大人。
    下面有理间、大使、照磨等。
    虽然这些人的官职都不如他高,但都是掌握实权的人物。
    刚好这段时间,花荣听说江南府出事了,立刻请假回家。
    事实上,也就是花笙刚正不阿,眼睛里不容沙子。
    不然以他在西湖的地位,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自家儿子再进一步,成为从四品大员,还是有实权的那种。
    可花笙不屑于做这种事情,他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
    “逆子!!!”花笙脸色难看,怒吼一声:“你我都是大燕的臣子,朝廷花那么多银子养咱们这些当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你图安逸的吗?”
    说着话,花笙已经开始大口大口的咳嗽。
    我……
    花荣叹了口气,他没有说话。
    老爹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了,他还有什么话可说?
    毕竟他是儿子,人家是老子。
    在大燕的儒道教育中,不孝那可是大罪。
    花笙冷哼一声,一把夺过了花荣手中的行礼。
    扛着包袱,招呼老管家朝着大门口走去。
    而花家众人则满脸担忧。
    他们太清楚自家老爷的脾气了,而老爷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就算有一天回来了,也活不了多久了。
    可就在花笙走到大门口的时候,迎面走进来十几名锦衣卫。
    为首一人赫然是锦衣卫八爷丘八。
    丘八浑身泥土,明显是远道而来。
    “花大人这是准备去哪?”丘八笑问。
    “呵呵,本官自然是去桂阳郡,那里被琉球兵马祸害的最严重的,百姓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只要本官在他们就有了主心骨。”花笙朗声道。
    他有些看不起锦衣卫这些皇上的家奴。
    丘八再次笑了:“花笙、花荣接旨。”
    说着,丘八举起了手中的圣旨!
    什么?
    花笙脸色一变,他隐约已经猜到了要发生什么。
    他连忙跪在地上。
    年轻的花荣也跪在了花笙的身后,只不过和花笙难看的脸色不同,花荣则满脸喜色。
    他知道,这道圣旨可能是调令,将他爹调到一个清水衙门,做一个闲官。
    虽然没了实权,但却可以多活几年。
    紧接着,花家数十人齐齐跪倒。
    “臣江南知府花笙。”
    “臣布政司衙门参议花荣。”
    “接旨!”
    丘八清了清嗓子,打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江南知府花笙为国为民、劳苦功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为官二十年,积劳成疾,百姓爱戴,民间威望颇高,朕心甚慰。”
    “同时,花笙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朕打算拨款兴办学堂,发展教育,打破世家垄断读书人局面。”
    “即日起花笙前往京都,担任翰林院衙门正二品学士,钦此!”
    花笙脸色有些难看:“臣花笙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翰林院衙门的正二品学士地位确实不低了,甚至是整个翰林院衙门的老大。
    可花笙并不想去,因为那就是个清水衙门,没事写写书,听听曲儿,没啥事做。
    可圣命难为啊。
    同时,花笙也知道皇上和朝廷是真的心疼他。
    紧接着,丘八再次拿出一份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原江南知府花笙升任翰林院学士,江南知府空缺。”
    “朕听闻布政司衙门正五品参议花荣见识出众,文采斐然,心系百姓,能力超群。”
    “朕破格提拔为江南正三品知府,钦此!”
    什么?
    听到第二份圣旨,花荣愣在了原地。
    心脏跳得很快。
    他万万没想到,亲爹升官了,他这个当儿子的竟然也有好处。
    而且从正五品到正三品,连升四级啊。
    要知道,大燕官员到了从四品之后,想要升官那是极难的。
    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只是个从四品。
    而现在他花荣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成为了江南知府封疆大吏的存在。
    良久,花荣才反应过来,他立刻对着丘八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臣花荣,谢主隆恩。”
    花荣自然不会给丘八磕头,花荣磕的是圣旨,磕的是唐听白这位万古圣君。
    丘八满脸笑意:“花笙大人,皇上说了,您先在江南好好养病,什么时候您的病养好了,您再去京都报道就行,而且皇上还说了,让您随时做好准备,一旦六部部堂出现空缺,您可得立马顶上,”
    嘶——
    听了这话,花笙神色一喜。
    因为他知道,六部部堂那可是手握大权,同时也是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官职。
    “请转告皇上,我一定努力养病,尽快报道!”
    与此同时,江南的报纸上也刊登了花家两父子齐齐升官的事情。
    零陵郡,某处查探。
    一个穷酸秀才站在桌上,正拿着报纸大声朗读着。
    而他的身边站满了百姓,足足数百人。
    “黄秀才,你刚刚说花大人今后不再是江南知府了?那咱们这些老百姓怎么办?别人当江南知府能真心为咱们好吗?我听说皇上就是零陵郡,不然咱们去找皇上吧,皇上爱民如子,一定会听取咱们建议的。”
    “刘老六你个老混蛋可闭嘴吧,你懂个屁?花大人为了咱们江南府已经积劳成疾了,现在好不容易升官了,能去京都享福了,你还想拦着?你个老六怎么这么自私呢?就想你自己?人家花大人欠你刘老六、欠江南府百姓的?相反咱们都得感谢花大人,再说了小花大人接班也没什么不好,那孩子也算咱们看着长大的,品行没得说,肯定也会为咱百姓做事。”
    “就是,花大人高升,我们都应该为他高兴,再说你瞅瞅花大人老的,四十五像七十五似的,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
    百姓们议论纷纷。
    他们都是明事理的人。
    而另一边,唐听白带着几名锦衣卫以及几名圣殿军高手已经来到了江南府的江宁郡。
    这里就是江南府三大造船厂之一,鲁家造船厂的所在地。
    而唐听白这次来的目的,自然是来找鲁班大师以及那份铁甲舰图纸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