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你可知当初成祖为何要建立上林苑?”
“据臣所知,上林苑始设于永乐五年。原设良牧、蕃育、嘉蔬、林衡、川衡、冰监、典察等十署。至正德十年,只存蕃育、良牧、林衡、嘉蔬四署,其余皆革。”
“上林苑之职责为,保障供应内府肉食、禽蛋、果蔬、草木。同时也满足光禄寺祭祀、宾客所需。”
张居正听到万历说,上林苑目前的状况和太祖、成祖当初的想法不符时,感到非常疑惑。他觉得现在的上林苑,虽然有些贪墨弊端存在,但在保障供应这一块,并没有发现严重失职的地方。
“朕近日读《太祖实录》、《成祖实录》,发现太祖、成祖都极重农桑。如果建立上林苑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府和光禄寺的供应,这绝非初衷。繁育良种、以利天下,这才是朕悟到的太祖和成祖的良苦用心。”
张居正听后,觉得非常的意外。从皇上的这番话里可以看出来,皇上对上林苑的想法和认识,大大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好一个”繁育良种、以利天下”,比起保障内府和光禄寺供应说法来,这个说法不知道高了多少个层次。一个是为天下,一个是为自己,谁敢说这不正确?
“臣等见识浅薄,若非皇上点醒,臣依然不解太祖、成祖之深意。”张居正随即答到。
“那先生觉得,如今的上林苑之现状,与太祖、成祖之初衷是否相符?”
万历借太祖、成祖把上林苑高大上的定位提出之后,得到了张居正的认可。接下来就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皇上,目前上林苑的确在繁育良种一事上,毫无见树。”
“那先生认为,为何会这样?”
万历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张居正。万历心里很清楚,中华历朝历代,虽然口头上说重农桑,调子唱得一个比一个高。可是也没见哪朝哪代,真正在农业科技方面做重大的投入。更多的是愿意做兴修水利、鼓励垦荒这些让万民称颂、流芳千古的事。
张居正沉默了很久,万历的这个问题真的让他很难回答。他对农业的认识和绝大多数同时代的人一样,并没有把繁育良种看成是农业当中重要的一环。千年以来,良种的选育培育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哪里会想到这个事应由朝廷来主导和推动。
“臣不知,请皇上为臣解惑。”张居正回答到。
“朕觉得无非是“各利”二字,先生可曾见过有人因培育良种而被载入史册?可曾见过有人因培育良种而获利?”
“良种培育,有时要经过几代人辛勤劳作,才会有成果。若无名利驱使,试问有何人会在这上面去花心思呢?”
张居正在脑海里迅速的回想,自己也算是饱读诗书,通晓古今。可是依然找不到任何一条史书上的记载,可以有力的反驳万历说出的观点。
“朕想把如今上林苑种户、养户、林户等都改成雇佣制。分配给种户、养户的自种地全部收回统一调度。凡上林苑的种户、养户等家里的成年人口,都受雇佣。朕按月发工钱。只有这样,上林苑的种户、养户们才能把心思用在良种繁育之上。”
“皇上,这万万不可,如在上林苑施行此法,那是多大的一笔开销呀。”
张居正一听万历提出的解决办法,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上林苑五千多户,为上林苑服正役的人差不多一万多人。如果改成雇佣制,每个月发的工钱就算按照现在一般长工每有八钱银子的工钱来算,一年下来那也是十几万银子的开销。更何况万历的想法更大,还包括了这些种户养户家的成年人口。
“先生,如此笔开支由内库出呢?改制之后,上林苑的土地,按每亩四分银子纳田亩正税和役银。上林苑不再负担内府、光禄寺的供应,内府和光禄寺所需皆以银两购买上林苑之产出。”
万历之前已经仔细的测算过,按照上林苑的现有土地总面积,和服役人数,如果按照每亩四分银子纳税,已经超出了均摊到每亩田地的税收和役银的总和。但这些加起来一年也不过是一万六千两银子而已。
至于工钱开支,上林苑五千多户,成年人口顶多三万多人。就算是按照每月每人一两银子的工钱折算,一年的开支顶多也不会超过四十万两银子。
更何况,上林苑还有产出。按照万历的规划,如果四十万亩田地的产出每年产生不了三十万银子的收益,那就算是失败。一年下来,收支两抵,就逄是赔本,一年也不会赔超过十万两银子。
张居正听完万历的打算,一时之间也是惊呆了。大明朝自嘉靖年间实行了匠户以银代役之后,很多的工坊的确进行了改制。采用的是从匠户身上收取代役银,再拿银子去雇人的法子。
可是这次万历所提的方案,既不从原来的种户、养户身上收银子,还大包大揽出钱雇佣,最重要的是还按田地面积向朝廷纳税。这些已经让张居正根本无法理解。
“先生认为,朕的这个法子是否可行?朕之前不是说过,荣宝斋、丽人坊、水泥厂这些地方赚的银子自然会有用处。朕现在打算把银子花在上林苑。”
上林苑的花费,对于现有从水晶玻璃、香水、镜子等产品获得的赢利来说,根本不是很重的负担。更何况在万历的计划之中,上林苑要成为新的赢利点。
“皇上,那上林苑现有的官制变吗?”
张居正被万历的问话从沉思中惊醒。每年内府和光禄寺从上林苑获得的农产品也不过是几千口猪、几百头牛羊,几万只鸡、鸭、鹅,还有十几万斤青菜。这些东西按市价计算根本值不了万历提出的上林苑纳税额度。
更何况这笔钱是由内库出,不会增加国库开支。至于雇佣上林苑百姓是否赔本,那也是由内库自行承担。这些内库的银子与其花在什么花灯、珠宝、赏赐之上,还不如花在百姓身上。自己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这样变化之后,官制也随之变化,那样阻力就会大很多。
“官制不变,仍按现实官制。只不过以后上林苑的经营由内府负责。朝廷所派官员,只负责上林苑的民政事宜。”
万历把上林苑的经营权和民政事务管理权区分开来,虽然说现在上林苑也是宫里派的宦官掌管,朝廷派的官员完全是摆设。但万历依然保留着现行的官制不变。
“如果上林苑的官制不变,臣认为此法可以一试。”
万历给出了由内库兜底,负责上林苑的开销,而且现行官制不发生变化的承诺,把张居正最后的顾虑也打消了。
“朕还想要一个人,不知道先生可曾记得这两天有一份《奏请京畿开荒试种水稻疏》?朕打算把上疏的工科给事中徐贞明调往上林苑,主持水稻试种。”
历史上徐贞明就在今年上奏了一份在京畿和西北地区兴修水利,改种水稻的奏疏。结果却被当时的工部尚书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被否决了。直到万历十三年,他才又重新上疏。得到批准后,被任命为屯田御史在京城附近主持开荒地改水田,新开水田一万多亩,种植水稻成功。
但是由于这一举动使那些大量占有荒地的勋贵官绅利益受损,最后不得不停了下来。
徐贞明是一位既想事,又会干事的循史,万历认为他现在担任工科给事中是浪费了人材,想趁这次机会把他调到上林苑主持水稻试种。
ps:新书期急需推荐票支持,各位看书的读者大大,请把你们手中的推荐票砸向我吧。书友群(677040317)
小说推荐
- 永历大帝
- 永历皇帝,江湖人称‘跑得快。据说跑功十分了得,曾创下从湖南跑到广东,广东跑到广西,广西跑到云南,云南跑入缅甸的记录,但是这一次,因为历史的机缘巧合,他不跑了 修兵甲,重生产,开贸易,威慑缅甸,扬威南洋,誓师北上,驱除鞑虏,反清复明。
- 科幻灵异楼主大大未知
- 最新章:新书上传:《三国之江山美色》
- 永历四年
- 永历四年九月,清军为彻底击败盘踞于舟山群岛的鲁监国系统明军,先期围剿与其势同犄角的四明山反清武装。是役,清军在击溃当地明军主力后进行了血腥的洗山的行动 自此之后,一度由于满清的民族压迫而人口激增的四明山地区再也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而四明山的陷落也直接导致了一年后的舟山之战中鲁监国系统明军的孤
- 历史军事张维卿未知
- 最新章:序 前路
- 万历1592
- 这世上有太多的未解也注定无法解开的谜团,比如萧如薰就不知道为何自己能从末世回到五百年前的大明朝。万历二十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距离神州沦陷还有一个甲子,挽回一切的最后机遇就在眼前。征西北,征朝鲜,征播州,万历三大征,成就绝无仅有的大明战神。然后。
- 其他综合御炎未知
- 最新章:九百八十五 火器制造总局
- 永夜万古
- 传说,有时候就在身边。奇闻,或许并不是空谈。谣传,真相早已被埋葬。黑暗,其实远古便存在。当世界初开,天地间塑造出不老不死不灭的怪物时,各族就注定了会迎来冷若寒霜的冬天。他的身影,宛若笼罩大地的乌云,给万物生灵带来阴影的同时,也等着无知幼儿的反击。这,便是一个老不死的活跃在各个时代的故事!
- 玄幻奇幻吾乃李魔王未知
- 最新章:第六章 渔翁得利
- 万界永仙
- 这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在那些天才弟子的光芒之下,资质平庸的孙立毫不起眼,但是脑海中三个来历神秘的石人所说东西他终于明白了高深的修行法门,绝妙的炼丹手段,顶尖的制器方法,无敌的符箓制作…就连整个修真界最为隐秘的“灵纹阵装,那些声音都极为精通!
- 玄幻奇幻石三未知
- 最新章:最后唠两句,请大家都看看
- 被玩坏的万历王朝
- 梦回百转,秦川已然来到了大明万历年间,外有东海倭寇磨刀霍霍,内有西北封臣野心勃勃,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一只蝴蝶翅膀,已然让这个民族面临更加强大的敌人。北方的沙俄厉兵秣马,准备侵占远东最富饶的土地,南海外敌舰船巨炮,无情掳掠这富饶善良的人民。秦川却是带着神秘的抽奖系统,还能抽到各个时代的兵种,于是‘
- 历史军事秦国书生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 各方的解释
- 万历十八年
- 万历十八年,一代名臣张居正已经作古,年轻的万历皇帝已经开始独断朝纲。于此同时,辽东建州女真也开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镇守辽东的李成梁,却已经步入暮年现代特工魏刚,意外的穿越到这个时空,于是,这个时空便渐渐的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 都市言情庙街四斗米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关外风云 第三百九十四章 谋利与求名(结局)
- 万古永恒
- 都市言情太湖霸王未知
- 最新章:第两百五十五章 斗转星移
- 一眼万年唯爱永生
- 震惊世界的杀手红狐,在一次散心旅途中偶然结识了爱脸红的部队首长,本是对立的二人却因爱纠缠,因爱再次相遇/p
- 都市言情石丰墨云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