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羡慕位高权重者。但大家只会看到他们一呼百应、呼风唤雨的一面。很少能看到他们肩负的责任。
此时的辽东都指挥使司,气氛格外的凝重。在座的几位,要决定上百人的性命。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百姓,随便拉一个,最低也是个四品官。
况且武官抱团的现象比文官更严重。
走私案是由张天祥案引发。杨茂检举张天祥杀良冒功,张天祥父子打压与杨茂相关的一干人等。这些人找到了时任皇太子告状。朝廷处死张天祥、关押张斌,张家父子的亲信很快被清出前屯卫。此案越闹越大,最终牵连了整个辽东官场。前屯卫的杨家被排挤,得知杨家小子杨钦加入了太子扶持的军统,不少人选择投靠杨家。一家一姓的恩怨,闹到最后在形成两股势力的敌对。
他们今日下令处死了染病的犯官,谁又知道将来会不会被报复。
“我决定上报朝廷。我若选择处死染病官员,辽东都司将无我容身之所。”都指挥使杨玉首先表态。
都察院顾佐、大理寺杨珠、定西侯选择处死染病者。而刑部王鉴之坚持上报朝廷。
东厂公公不做声,王守仁人微言轻,唯独余下惠安伯没有表态。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大家一致看向惠安伯张伟。
张伟全程没有发言。见所有人看他,反问大家,“我们完全没有表决的必要。按照《大明律》,必须在限期之内上报疫情。表决本身是违规的,结果是无效的。陛下继任后重修律法,提倡依法治国、五府六部按章程办事。我等若是处死染病者,陛下也绝对不会说我们好。”
惠安伯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是啊,陛下绝对会发怒。”定西侯醒悟,“陛下不是先帝。”顿觉失言,定西侯尴尬地咳了一声。
惠安伯硬是挤出笑容:“诸位也别太过悲观。要相信陛下。陛下,是能创造奇迹的人。五年前我调往榆林,对鞑靼多次扰边的行为恨之入骨。奈何力量微薄,连庇佑一方都做不到。可五年后,鞑靼已经被陛下踩于脚下。河套、吐鲁番、漠南一半的土地也尽归大明。”
“陛下,自然是圣主。”东厂公公趾高气扬。若不是太上皇还在,他想把所有的赞美之词套在陛下身上。
顾佐和杨珠想到新皇的脾气,立马放弃了原本的立场。还好惠安伯提醒了他们,否则回京后必会被新皇折腾死。
杨玉连连点头,催促东厂马上发电京师,请求派遣太医协同救治瘟疫。
陛下刚开始查走私案的时候,手下的人根本不担心。陛下对武官好,扶持武官和文官打擂台。若是知道牵连甚广,一定不会下狠手。可没想到陛下丝毫不给武官们留脸面。陛下甚至说,他没有杀人已经是看在辽东御敌多年的辛苦,格外开的恩。
对高级武官来说,抄家、做苦力的惩罚还不如杀了他们。被抓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锅端。就算家族中没有官职的平民,只要涉嫌到走私案的某一个环节,也会被关入大牢。
手下有人想过造反吗?一定是有的。尤其是曾经和他争当辽东都指挥使的韩辅。韩家在辽东上百年,亲朋故旧占辽东一大半。这次几乎被连根拔起。陛下让武定侯世子传话,说的好听,将来给他们机会立军功从头再来。让一个百年世家从头再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是韩家敢吗?别说韩家内部大部分人不愿,底下的兵也不愿意给他们卖命。兵卒们听到调动的命令,欢欣鼓舞地离开辽东。在陛下提出军改之前,武官们侵吞军屯、吃兵饷、把军户当奴仆。兵卒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陛下给的。这两年来没有陛下接济粮食,辽东的人全都会饿死。
在文华殿坐镇的朱寿,接到辽东迟来的电报。他给刘健竖了个大拇指。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臣们不愿退休就不退吧。尊老爱幼是华夏民族的美德,他受了他们的气,可以从他们的后代身上找回场子。
“问辽东:储备仓还剩多少粮食和库银、药材。”朱寿让刘孝去电询问。
并让张永传皇家商行专门负责惠民药局的代府荣顺郡王。荣顺郡王是宗室又一位精通药理之人。成化朝发生瘟疫,是他和郎中想出药方,发送药材救活染病者无数。宗室之中,还是有不少可用之人。
马文升语气低沉:“估计辽东的储备仓连老鼠都留不住。”惠安伯去了辽东,每日准时发电报上报走私案详情。除了火器和兵刃,那群蛀虫把能卖的都卖了。陛下通过吐鲁番商路弄到了西域上好的战马,他们都敢卖掉!”
“民间对瘟疫谈虎色变。如今最紧要的是安抚民心。老臣愿意前往辽东。”刘健请命。
梁储马上出列:“刘公大病初愈,不适合去疫区。还是让臣去吧。”
朱寿瞟了一眼两鬓发白的梁储:“梁大人是在提醒朕,需要提拔一些年轻的官员吗?”
“……”众官员沉默以对。
辽东的电报回的很快。就一个字,无。非常光棍。
朱寿嘴角勾了勾,把回电扔到了地上。“韩尚书尽快安排药材、粮食和救灾款。如若户部有难处,从内承运库调。”
韩文接旨离去,径直走向内承运库调物资。南涝北旱让国库为之一空,户部的库房账本也很干净。
荣顺郡王很快到了。“辽东都司的医学去年刚建,还无应对疫情的能力。陛下可从太医院调集御医前往,京师的惠民药局可派出五位有经验的名医。只要他们开出应对疫病的药方,惠民药局便可调集足够的医士和药材前往救助。”
“郡王把惠民药局管理的很好。”朱寿高兴地褒扬。
荣顺郡王不敢居功:“惠民药局的发展,离不开陛下的拨款和重视。臣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朱寿含笑点头。大明朝经常发生疫情,官员们都有经验。只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应对起来还是很从容的。
“陛下,大事不好!”刘孝跌跌撞撞冲了进来。
朱寿双手叉腰:“又怎么了!”刘孝以前挺稳重的一个人,怎么现在做事毛毛躁躁的。
刘孝脸色发白:“辽东告急:天象突发异变,天狗食日。瘟疫在辽东大规模爆发。短短一炷香,数千人暴毙。定西侯也染疾,危在旦夕。”
“什么?!”朱寿大惊。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大祸害
- 常言道,有钱的孙子是大爷,没钱的大爷是孙子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穿越到三国的罗欢决定,要赚取富可敌国的财富,用钱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权势?用钱砸 地位?用钱砸 名将?用钱砸 美女?用钱砸 江山?呃,这个貌似也可以用钱砸!
- 科幻灵异海燕伦连载
- 最新章:第117章 成都钦差到
- 大清之祸害
- “妖星现,大清乱 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 康熙爷的盛世,没了 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 历史军事木允锋未知
- 最新章:第五四九章 大结局
- 武侠世界大祸害
- 笑傲的世界我叫独孤断,是个魔头 陆小凤的世界为战生,为情活,命运算什么 天龙的世界魔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抢来吧 射雕的世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唐的世界心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下第一的世界对于东瀛人我只有一句话“东瀛的男的都是用来杀的,东瀛的女的都是用来干的 鹿鼎的世界铲除清廷狗,复我汉家天
- 都市言情金鱼侯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上官雪儿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 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
- 其他综合喉塞磊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又见碧玉
- 大明第一书生
- 弘治中兴,天下承平。科举入朝,八股取士 出身寒门,无权无势,何人不想金榜题名 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成为一个三代单传的穷酸书生 什么?十年寒窗居然考不上个秀才?这也太窝囊了吧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再怎么着,让我投身当个逍遥王爷,或是富家公子也好啊!
- 历史军事青田先生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 投河的书生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
- 历史军事星辰玖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 贼祸害
- 隐是贼,潜时祸,喜欢刚正面的盗贼是祸害。
- 其他综合代天刑罪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遗忘巨剑(1/3精灵圣物)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寒门祸害
-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寒门子弟参加了一场科举,烧毁了一座桥,历史从此改变了走向。阿啾!肯定是海瑞那厮又参我了,虎妞磨墨,我要将他流放到日本挖矿。阿啾!这东边的风怎么这么大?虎妞你说,咱家军火是不是卖多了,那帮美洲土著打起仗是真不要命,可别将咱欧洲友邦真全宰了。阿啾!今天太阳打西边出了,欧洲佬也在骂我?虎
- 历史军事余人未知
- 最新章:第2066章 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