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
无论朱寿如何打压,文官在朝廷和军队中的影响力非凡。军机处的马文升、许进,致仕的兵部尚书刘大夏等运筹帷幄的帅才,都是经过科举取仕当官的。
撬动科举,震动天下。
“一定是假消息!每科取仕人数从300人减至100人,阁老们怎么会同意!”
“我等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陛下一拍脑袋减少七成名额,让我等的努力付诸东流。我不服!”
“我等在医学院授官一事上让步,陛下紧接着就裁减取仕人数。倘若我等再次让步,陛下接下来就要取消八股文、取消南北两榜!”
科举是普通百姓改换门庭的唯一方式。动了科举,同样刺痛了百姓们的神经。
“求陛下别折腾小民。”
“太上皇管管陛下吧!”
“寒门子弟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尚且有一分入仕的机会。入医学院、研究院需要家传绝技或异于常人的能力。陛下这是要绝了寒门子弟的希望!”
“我家么子这科原本有希望考中三甲同进士。一旦名额从300减至100,希望渺茫。下一科的希望更加小。”
“……”
正德元年二月十五,太上皇于奉天殿主持朔望大朝会。
在京官员除重病无法起身的,其余人等全都出席此次朝会。
奉天门前文武官员井然有序排成两列。武官们以黔国公为首,文官以刘健为首。皇亲、翰林院等立于左右两方。锦衣卫横刀
众官员大礼参拜,弘治帝令众人平身。
文官们人人手握奏折,神情激动。强硬的陛下不在京中,龙椅上坐着的是宽厚仁慈的太上皇。他们卯足劲,有胆量抱着今日不说服太上皇不退朝的打算。
如果龙椅上是年轻的陛下……那就得换个形式。文官们碰过几次墙,深知陛下吃软不吃硬的臭脾气。
个中滋味,官员们一言难尽。
弘治朝后期太子监国,正德朝太上皇监国。弘治、正德这对父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默契。
天下的父母都是操心的命。弘治帝对自家儿子,也是愁的不要不要的。
朝堂文武势力趋向平衡,鞑靼被打得半残,国朝已然呈现盛世之象,一个超越雄汉盛唐的大明即将雄起。局势一片大好,可臭小子偏偏觉得应该趁热打铁,断了土地兼并的源头。
弘治帝愁掉了一大把头发。原本稀少的头顶,更秃了!
可他把皇位都传给了儿子,除了给儿子擦屁股还能咋样?
“高公公,宣旨。”弘治帝极为明智地抛出中旨,先把正事公布了。
刘健等人面面相觑。弘治帝当朝十六载,几乎没有颁布过不经内阁票拟的中旨。倒是当今年轻的陛下,喜欢下中旨吓唬大家。
“刘公……”帝师杨廷和轻呼。他吓得鼻头冒出密密细汗。生怕中旨的内容与此次殿试取仕有关。
陛下每每搞事,最倒霉的就是他。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同僚们都怪他没教好陛下。在河套还算好,同僚不多,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建设河套上。回到京师,门前车水马龙,待客的茶水一天到晚不断。攀关系的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人都是来指责他教师育人的能力太差。
刘健沉着冷静:“稍安勿躁,太上皇在呢。”
如果此时下中旨的人是陛下,他一定已经晕倒在地。现在,只是双手不可控制地颤抖而已。
宣旨的掌印太监高凤,慢腾腾打开中旨。清了清嗓门,慢条斯理地举起话筒,“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杨廷和不安地挪动双脚。官员们鼓出眼睛,恨不得把中旨瞪出大洞。能安之若素的,估计只有内侍们了。
宗人令晋王也是忐忑不安。晋藩一脉有不少子孙有科举做官的心思。减少取仕名额,同样会影响到爵位不高的宗室子弟。
此刻很多人心里都在骂:死太监,快点宣旨!
“升吉王为宗人府左宗人,升寿王为右宗人。升肃王、靖江王、辽王、庆王、黔国公提督军机处。钦此~”
“呼~”千把号人同时松了口气。弘治帝见状摇头苦笑,难为大家了。
中旨有关宗人府和提督军机处的宗室任命,的确是不需要经过内阁票拟的。
自从永乐帝命勋贵管理宗人府后,陛下让宗人府恢复了宗室自治。此前任命了宗人令晋王、左宗正秦王、右宗正鲁王,此次命弘治帝的亲叔叔吉王、亲弟弟寿王为左右宗人,也是遵照洪武朝旧制,合情合理。
崇王、兴王、衡王相继出事后,弘治帝的叔叔、弟弟们安静如鸡。这两位王爷的存在感低微,今后怕是事事唯弘治帝马首是瞻。
官员们觉得很正常。陛下能开口子让宗室在海外拥有封国权,必然会把宗人府牢牢把握在手心里。
但提督军机处的人选出人意料。
庆藩的一位郡王,偷换了宁夏战场中的炮弹,庆王难辞其咎;
靖江王是太祖兄长的一脉,朱文正又是被太祖软禁至死,靖江王一脉‘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要说有什么不同,也就是靖江王把女儿嫁给了福余卫都督之子;
黔国公的先祖,虽然是太祖的养子、黔国公府世代忠心,可他姓沐不姓朱。
武将们这才反应过来,为何黔国公会进京上朝了。
打量晋王、秦王等藩王的脸色,没有异常,想来事先已经知道。
陛下让藩王们提督军机处,是为了监视武将和军队。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与文官的干系不大。文官们只是惊讶片刻,收拾心情准备开启大规模的弹劾。
吉王、寿王、肃王、靖江王、辽王、庆王、黔国公七人感激淋涕下跪谢恩。
辽王喜悦的声音溢于言表:“臣定不负太上皇、陛下厚爱。臣亲自带领赤岭商人,将在榆林军的护送下前往西方,重建草原丝绸之路。”
“祝辽王一路顺风,皇帝和朕期盼着辽王的好消息。”弘治帝摸着胡须爽朗大笑。
官员们竖起耳朵。
骁勇善战的榆林军将护送商队前往西方?
军队开道?
算打仗吗?
大家重新思量新任提督军机处的几人。
辽王负责赤岭马市;赤岭马市大半的货物,由云南的茶马古道送达,镇守云南的正是黔国公。靖江王的女婿是蒙古人,庆王、肃王的封地最靠近蒙古人。
草原丝绸之路,随着元蒙四大汗国的分崩离析中断,西行将途径蒙古瓦剌人的地盘。
疯狂的陛下,想把秀女名册上的官家小姐们指给蒙古人。
杨廷和身体一震:“陛下好像说过,接受指婚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刘健眼神一凝:“科举和对外贸易不能混为一谈。别被分了心。”
弹劾像打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能分心。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大祸害
- 常言道,有钱的孙子是大爷,没钱的大爷是孙子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穿越到三国的罗欢决定,要赚取富可敌国的财富,用钱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权势?用钱砸 地位?用钱砸 名将?用钱砸 美女?用钱砸 江山?呃,这个貌似也可以用钱砸!
- 科幻灵异海燕伦连载
- 最新章:第117章 成都钦差到
- 大清之祸害
- “妖星现,大清乱 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 康熙爷的盛世,没了 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 历史军事木允锋未知
- 最新章:第五四九章 大结局
- 武侠世界大祸害
- 笑傲的世界我叫独孤断,是个魔头 陆小凤的世界为战生,为情活,命运算什么 天龙的世界魔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抢来吧 射雕的世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唐的世界心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下第一的世界对于东瀛人我只有一句话“东瀛的男的都是用来杀的,东瀛的女的都是用来干的 鹿鼎的世界铲除清廷狗,复我汉家天
- 都市言情金鱼侯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上官雪儿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 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
- 其他综合喉塞磊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又见碧玉
- 大明第一书生
- 弘治中兴,天下承平。科举入朝,八股取士 出身寒门,无权无势,何人不想金榜题名 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成为一个三代单传的穷酸书生 什么?十年寒窗居然考不上个秀才?这也太窝囊了吧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再怎么着,让我投身当个逍遥王爷,或是富家公子也好啊!
- 历史军事青田先生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 投河的书生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
- 历史军事星辰玖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 贼祸害
- 隐是贼,潜时祸,喜欢刚正面的盗贼是祸害。
- 其他综合代天刑罪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遗忘巨剑(1/3精灵圣物)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寒门祸害
-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寒门子弟参加了一场科举,烧毁了一座桥,历史从此改变了走向。阿啾!肯定是海瑞那厮又参我了,虎妞磨墨,我要将他流放到日本挖矿。阿啾!这东边的风怎么这么大?虎妞你说,咱家军火是不是卖多了,那帮美洲土著打起仗是真不要命,可别将咱欧洲友邦真全宰了。阿啾!今天太阳打西边出了,欧洲佬也在骂我?虎
- 历史军事余人未知
- 最新章:第2066章 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