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出身贫寒,立国后的政策偏向底层百姓。尤其对良民卖身为仆十分反感。曾诏令:“公侯之家(奴仆)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禁止庶民蓄奴。”《大明律》也明文规定禁止奴仆买卖。新修订的《大明律》同样对此条照搬。
奴仆相当于奴隶,基本来源于罪囚。比如明初的蓝玉案、胡惟庸案、方孝孺案,涉案的官员妻小被充入奴仆。而且奴仆的社会地位及其底下,乃是贱民。律法对奴仆冲撞主家,也是从严处罚。
时间是把杀猪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如今的勋贵家奴仆成群,富裕的乡绅之家奴仆远超二十人。朱寿在京畿附近清理流民时,发现勋贵之家隐匿的流民有五万多人,这还没算家中的‘奴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律法规定勋贵、官员奴仆的数量,禁止庶民蓄仆。脑子活络的人灵活变通,把卖身契弄成了收养契约。家中的奴仆在官府的户籍资料上显示“养子”、“养女”。
所以“家人”两字在古代,并不是血亲的意思,大多数情况指仆人。
潘举人家的管家简单问了些话,对相貌俊俏、身体壮得像小牛犊的朱寿相当满意。
“最近主家缺人手,看你小子也是一身力气。八个银币买下你,没意见吧?”管家趾高气扬地抬着下巴,笃定朱寿会同意。
朱寿控制不住嘴角猛抽抽。如果八个银币能买下一少年,军队可以去民间采购兵源。一次性买断,能省下多少军饷!
他大爷的,他能拉起数百万的军队征战世界!
见朱寿犹豫不决,中人一旁撺掇。“小兄弟,这个价真的不错。潘举人仁厚,潘府的待遇很不错。一年四季衣物,做的会有赏钱。你表现好,说不得两三年就能赚出赎身钱。”
“得写明赎身钱!”朱寿警惕地说。
管家呵呵一笑:“潘府规矩,赎身钱三倍。只要你能拿出24个银币,随时都能离开。”进了府,一切主家说了算。能赎身出府的屈指可数。
朱寿咬咬牙:“好,我现在就按手印。”
中人另立了份赎身契约,把卖身价格填上,“小兄弟叫什么名字?”
“朱小九。”朱寿现编。
朱寿按手印的时候瞄了眼契约。虽然卖价低,两份契约文书倒是没什么问题。收养契约需要到官府报备,赎身契约三方各自保管一份。朱寿把赎身契约贴身放好,跟着管家走了。
坐在太师椅上等候的谷大用,用喝茶掩盖变幻多端的表情。贴身跟随陛下多年,至今对陛下的举动仍是摸不着头脑。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像宫里的前辈们一样,准确地揣度上意。
中人笑眯眯地收好一个银币的中介费,马上招待武官打扮的谷大用。“这位官爷想买丫头还是小子?”
朝廷禁止买卖奴仆,但民间早已蔚蓝成风。奴仆买卖和普通货物买卖一样,堂而皇之并不避人。
谷大用道:“我想给家中老母找一贴心的丫头。年龄不能太小,约莫十五六岁上下。”
“普通的丫头十五个银币左右。如果是经过大户人家调教的,二十个银币。如果,”中人给了个你懂的眼神,“漂亮的价格会高些。”
谷大用默然。若陛下知道了,会气死吧?
朱寿跟在管家身后,暗自盘算合理合法占有潘家家产的可能性。收养契约条条框框附和律法,真实有效。《大明律》明确规定养子有继承家产的权利。甚至在无子的情况下可全部继承。
要不要搞搞事,给天下间的“养子”们树立榜样?
潘府在城东独树一帜。朱寿仰头,三丈高白墙黑瓦阻挡了外人对府内的窥探。
登州府靠海,此地驻扎了军队和水师。没了倭寇的骚扰,登州府是安全无虞的。就连段的叛乱都没有波及到此。小小的举人,用得着建造十米高的外墙吗?
跟随管家踏入高府,还没靠近前厅,就看到穿白衫的儒生激动地手舞足蹈。
“陛下类太祖多矣!失踪的士子定是被陛下秘密处决。想想陛下对付不听话者的手段。太后的姻亲沈通政司,至今下落不明。南京礼部尚书王宗羲失踪多年。陛下连权贵和朝廷命官都能弄死,还会在乎士子的性命?”
“只有我们团结起来,在全国各省同时发动示威游行,暴君才不敢对我等下手!”
“赵秀才慎言!慎言啊!”一个苍老的声音立刻制止道,“我们吟诗作对,莫谈国事。”
朱寿眯起了眼。
管家被突如其来的狂悖之言吓了一大跳。紧张地让家丁们守好家门,不许让外人靠近。
并且瞪着眼睛严厉警告朱寿:“朱小九,你生是潘府的人,死是潘府的鬼。刚才的话若是穿了出去,潘府遭殃,你也活不了。”
朱寿慌忙点头:“小子知道。小的亲眼见到辽东走私案的涉案官员的凄凉下场。绝不会多嘴!”
管家冷冷地盯着朱寿看了一会,吩咐身旁的家丁,“把这小子带去厨房,让他帮忙劈柴。”这小子命不好。
家丁点头哈腰,粗鲁地推了把朱寿,“快走。”
管家守在前厅,等客人陆续离去,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汇报,“老爷,听到赵秀才说话的都是自家老人。唯一的外人,是今日花十个银币买下的辽东小子。我做主把他派到厨房砍柴。等货物送出海的时候让他跟着,到时往海里一扔,报个暴毙而亡。”
“你办事我放心。”头发花白的潘举人摇头叹息,“陛下打压文官的心思昭然若揭。减少取仕人数,想从根子上削弱文官势力。赵秀才中举希望本就不大,现在更是没了指望。不怪他口出狂言,怪只怪……”
管家低声道:“陛下要来山东,最近东厂番子出没频繁。老爷还是和赵秀才远着些,小心被拖累。朝廷的事,自有阁老们操心。我们闷声发大财便可。越乱对我们越有利。上一批货被水师的人查封,这次可不能再出乱子了。”
潘举人敲敲茶几:“所以,更应该和赵秀才走的近些。陛下从威海登陆,前往寿山祭拜泾王。鼓动赵秀才等人沿途闹事,闹得越大越好。最好能调动水师的兵力。”
“太冒险了。”
“得好好盘算盘算。”
另一边,汪带着大部队进了登州府。登州府瞬间人仰马翻。正在威海找人的雍泰快马加鞭赶到登州。
“陛下呢?”雍泰没在登州府衙见到朱寿,着急上火。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大祸害
- 常言道,有钱的孙子是大爷,没钱的大爷是孙子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穿越到三国的罗欢决定,要赚取富可敌国的财富,用钱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权势?用钱砸 地位?用钱砸 名将?用钱砸 美女?用钱砸 江山?呃,这个貌似也可以用钱砸!
- 科幻灵异海燕伦连载
- 最新章:第117章 成都钦差到
- 大清之祸害
- “妖星现,大清乱 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 康熙爷的盛世,没了 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 历史军事木允锋未知
- 最新章:第五四九章 大结局
- 武侠世界大祸害
- 笑傲的世界我叫独孤断,是个魔头 陆小凤的世界为战生,为情活,命运算什么 天龙的世界魔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抢来吧 射雕的世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唐的世界心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下第一的世界对于东瀛人我只有一句话“东瀛的男的都是用来杀的,东瀛的女的都是用来干的 鹿鼎的世界铲除清廷狗,复我汉家天
- 都市言情金鱼侯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上官雪儿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 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
- 其他综合喉塞磊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又见碧玉
- 大明第一书生
- 弘治中兴,天下承平。科举入朝,八股取士 出身寒门,无权无势,何人不想金榜题名 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成为一个三代单传的穷酸书生 什么?十年寒窗居然考不上个秀才?这也太窝囊了吧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再怎么着,让我投身当个逍遥王爷,或是富家公子也好啊!
- 历史军事青田先生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 投河的书生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
- 历史军事星辰玖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 贼祸害
- 隐是贼,潜时祸,喜欢刚正面的盗贼是祸害。
- 其他综合代天刑罪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遗忘巨剑(1/3精灵圣物)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寒门祸害
-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寒门子弟参加了一场科举,烧毁了一座桥,历史从此改变了走向。阿啾!肯定是海瑞那厮又参我了,虎妞磨墨,我要将他流放到日本挖矿。阿啾!这东边的风怎么这么大?虎妞你说,咱家军火是不是卖多了,那帮美洲土著打起仗是真不要命,可别将咱欧洲友邦真全宰了。阿啾!今天太阳打西边出了,欧洲佬也在骂我?虎
- 历史军事余人未知
- 最新章:第2066章 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