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第二日,朱寿送走了辽王和瓦剌使者,礼部把践行弄得热热闹闹,在瓦剌使者面前表达了大明对草原丝路的重视。
科林神父也被汪洋送回满剌加国,等科林神父和葡萄牙国内取得联系后,下次会和葡萄牙舰队一起正式拜访大明。
送走了客人,朱寿接受了刘健的致仕。
刘健是大明内阁制度最后一任首辅。刘健彻底离开了内阁,议事厅制才能彻底取代内阁制。
马文升、定西侯、彭清也递上了致仕的折子。朱寿一点也不矫情,爽快同意了他们的致仕。并任命他们为军校的副校长,参与教学。
弘治帝带着后宫留宿在圆明园。杨廷和身为帝师,有责任劝诫。
“陛下应该挽留诸公一二。”
朱寿笑道:“朕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俗礼。反正骂朕的话多了去,不在乎多一件。”
“应试举子们的卷子朕都看过了。朕金口玉言的事不会反悔。着令各地放开路引,有问题的人可来京当面问朕。朕在京里等着他们。”
杨廷和晃了晃脑袋,以为刚才听差了,再问了一遍,“陛下想当面回答士子们的问题?”
“不是士子,是所有对朕的施政举措有疑问的人。朕每天下午都会在……在辣锅店等着他们。”朱寿霸气地回应道。
“……”杨廷和呆若木鸡。
朱寿挑眉:“‘不可,使知之’难道不是这个意思?”
杨廷和瞠目结舌:“这……这只是字面意思。”
“内阁去拟旨吧。”朱寿一脸的不在意。
他何惧天下人的质问?
杨廷和带着朱寿的旨意回集义殿。长时间的沉默后,集义殿拟了圣旨,东厂用电台发到各布政使司。
期待着陛下回京给大家交代的士子们,也没想会得到如此霸气侧漏的回复。
“确定是陛下本人亲口所说?”很多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的举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别说皇帝,就算是饱学之士、士林大儒,也不敢说接受天下人质询的话。
“天下间除了陛下,谁敢放这样的大话?”
“明日一起去辣锅店?”
“同去!”
在圆明园的弘治帝耳根子刚清净了一会儿,听到此事也不想管了。
臭小子想丢人就丢呗,他眼不见为净。
朱寿一放豪言,本就生意兴隆的辣锅店爆满。大家宁可站着吃,也要进店。
禁军把辣锅店围得水泄不通。想要进入其中,必须经过层层把关,核对好身份后才可入内。这样也挡不住顾客的热情。
问询赶来的士子们眼巴巴地站在门外。里面没有他们能下脚的地方。
朱寿坐在二楼正中间的八仙桌。
除了他身后的一桌被谷大用、江彬等几位护卫占据,其余的位置坐满了人。
右手边一桌,被宗人府包下。晋王、秦王、蜀王等在京的藩王都到了。左手边的一桌,有老英国公、黔国公、保国公、成国公等勋贵。瑞安侯、寿宁侯、建昌侯、驸马都尉等皇亲凑了一桌。内阁、军机处也有人到来。
像六部堂官、阳武侯、新宁伯之类的,坐在底楼靠近楼梯的饭桌。
首先来问政的,是刘健、马文升、刘大夏、谢铎等致仕老臣。
朱寿嘴角一勾,马上让辣锅店老板端上最贵酒和菜。
“陛下不怕天下人都跑来问政?”刘大夏听到消息专程从老家赶来的京师。刚闻此事,他足足愣了半天。
朱寿一甩头:“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
刘健怕被气死,很不客气地开口,“陛下想全盘否定太祖的祖制?”
朱寿丝毫不见慌乱:“否定不合时宜的。”
“何谓不合时宜?”
“比如官员们的俸禄。”朱寿笑眯眯地说。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一提俸禄,刘健气短。
马文升严肃地问:“陛下要变革‘独尊儒术’的治国之道?”
二楼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朱寿。
朱寿淡淡一笑:“儒家为血肉,法家为骨,诸子百家为手脚。具体朕就不说了,朕一直按此行事,诸位大人应该很清楚。”
“天啊,陛下真要……”
“早看出来了。”
“……”
二楼议论纷纷,朱寿稳如泰山。
“失踪的士子在何处?”谢铎问。
朱寿举手发誓:“此事真的和朕无关。朕从未下令绑架士子。”
刘大夏关心北方局势:“瓦剌人答应交出温良改?”
“刘老大人何处此言?温良改一直是大明的啊?”朱寿疑惑地问。
“瓦剌人没提出什么条件?”刘大夏不信。
朱寿笑:“是有条件。”
众人凝神屏气。
“今后从温良改到别失八里、再到吐鲁番,都是大明的地。”
马文升腾得站起:“陛下答应了何事?”
朱寿撇撇嘴:“支付一大笔钱。卖地难道不需要出钱吗?”
还能从敌人手里卖地?老英国公和保国公等人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他们想了半天,也没想到陛下和瓦剌人的交易仅仅是买地。
“真的?!”马文升不信。五十年前的土木堡之战,至今仍是他心中过不去的坎。
“马老大人,规则是由强者制定的。”朱寿笑得意味深长,“弱者无外交。”
马文升猛吸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哈哈大笑。“弱者无外交!陛下说的对!”
四人相继问完了话,答案还算满意。今天由他们四人打头阵,明日会有更多的人来质问陛下。
“等等。”朱寿喊住了正要离去的四人,“老大人们,别忘了付账。”
刘健气得跳脚:“我等一口未动。”
“老大人们问了朕半天,连顿饭都不请朕吃吗?”朱寿义愤填膺。辣锅店被砸了两次,他不得想法子弥补损失?
刘健冷哼,干脆坐下敞开肚子吃。
“陛下,这坛子玉酿春可不便宜。”马文升看着酒坛子说。
朱寿呵呵一笑:“京中商家请马大人开业剪彩,一次给的红包,足够请朕喝坛好酒吧?”
大明朝的商业兴盛,官绅们都是有钱人。
马文升并不惊讶,东厂躲在暗处窥探一切,无孔不入、无事不知。
打开酒坛,给所有人倒满,唯独少了朱寿的份。
马文升举起酒杯:“太上皇严令陛下不可饮酒。老夫不敢违逆太上皇,还请陛下赎罪。”
“老夫请诸位老友喝酒。”马文升举起酒杯。
朱寿闷闷不乐,蹭不到酒喝了。
正在此时,木楼梯‘蹬蹬’直响。东厂的人跑来报信。
“报~武清县有乱民聚众,冲入皇庄劫走大量财物。”
马文升喷出了刚入口的好酒。
“武清县何来的皇庄?”朱寿一脸疑惑。
“是仁和大长公主的庄子。”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大祸害
- 常言道,有钱的孙子是大爷,没钱的大爷是孙子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穿越到三国的罗欢决定,要赚取富可敌国的财富,用钱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权势?用钱砸 地位?用钱砸 名将?用钱砸 美女?用钱砸 江山?呃,这个貌似也可以用钱砸!
- 科幻灵异海燕伦连载
- 最新章:第117章 成都钦差到
- 大清之祸害
- “妖星现,大清乱 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 康熙爷的盛世,没了 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 历史军事木允锋未知
- 最新章:第五四九章 大结局
- 武侠世界大祸害
- 笑傲的世界我叫独孤断,是个魔头 陆小凤的世界为战生,为情活,命运算什么 天龙的世界魔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抢来吧 射雕的世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唐的世界心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下第一的世界对于东瀛人我只有一句话“东瀛的男的都是用来杀的,东瀛的女的都是用来干的 鹿鼎的世界铲除清廷狗,复我汉家天
- 都市言情金鱼侯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上官雪儿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 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
- 其他综合喉塞磊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又见碧玉
- 大明第一书生
- 弘治中兴,天下承平。科举入朝,八股取士 出身寒门,无权无势,何人不想金榜题名 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成为一个三代单传的穷酸书生 什么?十年寒窗居然考不上个秀才?这也太窝囊了吧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再怎么着,让我投身当个逍遥王爷,或是富家公子也好啊!
- 历史军事青田先生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 投河的书生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
- 历史军事星辰玖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 贼祸害
- 隐是贼,潜时祸,喜欢刚正面的盗贼是祸害。
- 其他综合代天刑罪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遗忘巨剑(1/3精灵圣物)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寒门祸害
-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寒门子弟参加了一场科举,烧毁了一座桥,历史从此改变了走向。阿啾!肯定是海瑞那厮又参我了,虎妞磨墨,我要将他流放到日本挖矿。阿啾!这东边的风怎么这么大?虎妞你说,咱家军火是不是卖多了,那帮美洲土著打起仗是真不要命,可别将咱欧洲友邦真全宰了。阿啾!今天太阳打西边出了,欧洲佬也在骂我?虎
- 历史军事余人未知
- 最新章:第2066章 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