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2013

第六十七章 下村?

    饭吃完,瓶里的红酒还剩半瓶,大伯和婶婶喝酒都是点到为止,齐林也无醉意,她还在向大伯诉苦的时机。
    齐林本想帮着婶婶收拾残羹,婶婶却让她去陪大伯聊天,自己钻进厨房里洗洗刷刷。
    大伯在长沙发上坐下来,准备沏茶,齐林搬了脚蹬坐到大伯身边,她从电视下的柜子里拿出一个小布囊,里面装着自己送给大伯的一只玉石做的耳勺。
    大伯见齐林开始用湿巾给耳勺消毒,便把茶壶放在一边,半靠在椅背上,准备享受侄女的并不专业的“采耳”。
    “大伯,一个人要是对自己的工作毫无热情,她是不是应该换换工作了。”
    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这种事情齐林还是会一些的。
    齐林非常小心的勾勾手里的耳勺,不知大伯是疼是痒。“那要看她毫无热情的原因是什么,若是自身浅尝辄止、故步自封,那不管她换什么工作都是无趣。”
    齐之衡跟着侄女打起哑谜。究竟是心态决定境遇,还是境遇决定心态?齐林不想把问题搞高深了,跟大伯这个段位的精干之人,还是直抒胸臆的好。
    “我在单位不争不抢,人畜无害,一心工作,为什么那些人还看我不顺眼?”
    孩子气的人终于还是喜欢用孩子气的语言表达自己。
    “你一心工作怎么还会知道别人看你不顺眼?”
    齐之衡并非不了解自己的侄女现在所处的境地。只是,社会就是如此。年轻人总要过这一关。
    “大伯,你是要抬杠吗?”齐林手下稍微一重,大伯耳朵抽搐了一下。
    “你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回家寻求安慰吗?”大伯直起身子,表情不急不躁。
    齐林显然不是那种需要家人时时在背后加油打气的玻璃心女孩。
    “我不求安慰,求您指条明路成吗?在这样下去,要么辞职,要么抑郁,您会失去一个活泼可爱的侄女。”
    齐林手里还举着耳勺,但是她现在的情绪已经不适合再干这么精细的事情。
    “我有一条路指给你,你走不走?”
    大伯终究是大伯,他不是没为齐林谋划。
    只是他了解齐林的性子,如果不是碰了壁,她根本不会听从齐之衡的建议。
    “我可不是来找您走后门的。我对那个什么副科一点也不感兴趣。”
    齐林情绪有些阴郁起来。
    “我也没有后门可以让你走,不过给你指一条没人知道的小路。”
    齐林印象中的大伯不是那种会为亲戚开后门的人。
    只是她实在不知道大伯说的小路是什么路。
    “什么小路?不管您指什么路,我只要按照你说的走了,都会被别人说作是靠着大伯是市长才有今天的成绩。”
    齐林依然低落。
    “你要是能走好我说的这条路就会改变现在的状况。就看你愿不愿意走。”
    齐之衡早有打算。
    齐林现在终于被吊起了胃口,她眼睛里重新有了兴奋的光芒,“大伯,那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去。”
    “我能让你上刀山下火海吗?不过是下个村而已。”
    “下村?我下村能干什么?”
    齐林有些好奇。
    “只要你愿意下,基层还是有许多工作可以做的。”
    谈起工作,齐之衡的语气严肃了起来。
    “我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吗?我以什么名义下去呢?不会还得让您开后门吧。”
    齐林对下村这件事情并不十分了解。
    “过俩天你们应该就能收到通知,你到时候按要求报名就行,这件事情,可以走后门。”
    齐之衡脸上有了笑意。
    “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给我开后门,但愿你也不会忍心给我挖坑。”
    齐林将信将疑的算是暂时答应了大伯的提议。
    只要能脱离开现在的岗位,别说下村,让他去援藏她都能接受。不管大伯的建议是什么好是坏,工作上总算出现了一丝让自己可以期盼的微光。
    办公大楼走廊里依然阴沉冷清,这里人人都只关注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刘力,要是我离开这里你不会觉得我在背叛你吧?”
    假如真的离开,那唯一让齐林感到留恋的就是刘力了。
    “离开?去哪?”刘力知道齐林这两天心情不好,但是他没想过齐林会真的辞职。
    “去哪呆着都比这里强。”齐林显然已经默认了大伯的建议。
    “那也总有个地方,都一把年纪了,你不会玩裸辞吧?”
    刘力一直明白齐林的感觉,只是他跟齐林一样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一起下村怎么样?村里面的空气肯定比大楼上要好。”
    农村的碧水蓝天似乎已展现在齐林眼前。
    “下村?你开完笑吧?没听说过一如基层深似海?多少基层上的人想调到市里来,你不会不知道吧?”
    刘力对下村嗤之以鼻。
    “有什么的啊,不就是路远点、工作辛苦点、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多一点吗?整天窝在这大楼里你觉得开心吗?”齐林不知道刘力为什么对农村这么抗拒。
    “不开心我也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啊,这里至少清净。”
    齐林第一次发现自己和刘力并非事事合拍。”
    齐林了解了刘力的态度,人各有志、友各有志,不必互相劝服。事实上,下村这件事不只刘力抗拒,市里的大部门年轻人都抗拒。
    “百人下基层”的活动,报名人数不到20人。
    齐林终于明白,为什么大伯说这件事走后门也无妨了。
    得知齐林报名了,单位又是一阵骚动。
    沈蓝山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因为他认为的自己最大的竞争者主动离开了竞技场。
    临行前老总给齐林招呼了“送行宴”,桌上的人都表示对齐林的不舍,临别时,齐林才发现自己在单位如此受欢迎,人人不想她离开。
    沈蓝山似乎对齐林的不舍又比别人多一层。
    “小齐,从一上班就跟着我,现在真要分开还真是不舍,但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教给你的东西,你可以带着走的更远。”
    倚老卖老、小肚鸡肠、看人下菜碟这些本事,沈蓝山真是没少教,谁会稀罕学这些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