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第26章 写尽唐诗

    脍炙人口的经典好诗一首接一首的从裴绍卿的口中冒出来。
    包括吐蕃使者论仲琮,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包括武三思以及武承嗣,甚至也包括武则天还有狄仁杰,含元殿上所有人都被震惊到麻木。
    倘若是一两首的好诗,如美酒又如美食,能让人身心愉悦,最是治愈。
    但倘若是上百首好诗喷薄而出,那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愉悦,而是震惊,震惊到甚至丧失掉思考的能力。
    刘仁轨忍不住问中书令薛元超:“薛阁老,这是第几首诗了?”
    “不知道。”薛元超摇摇头说道,“但怎么也有一百多首了吧?”
    “好叫两位阁老知道,已经一百零八首了。”侍中裴炎凑过来小声说道。
    “居然已经有一百零八首诗了吗?”刘仁轨和薛元超对视了一眼,神情骇然。
    到此为止,这起件事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极限,思来想去,似乎真只有文曲星君献祥瑞一说可以解释得通,一介凡人焉能写出这么多好诗?
    难道这真是天赐祥瑞?
    ……
    同样被震惊到的不只是殿上重臣。
    还有殿外的绯袍、绿袍以及青袍!
    因为裴绍卿每吟一句,在殿门口的赞者便会复诵一遍,然后廊下、三层平台、二层平台以及一层平台上的赞者便会次弟复诵。
    直至将诗文传遍整个含元殿广场!
    所以刚才裴绍卿吟诵的一百多首诗,
    参加大朝会的一万多官员全都听到了。
    这些中低层官员也经历了从怀疑不信到震惊再到膜拜的一个过程。
    刚开始赞者唱说文曲星君借裴家小郎君献祥瑞,他们是百般不信,但是当前几十首诗传唱下来之后,他们便开始陷入巨大的震惊。
    一百首诗之后,所有官员都开始膜拜。
    立于含元殿廊下的青玄也是一脸震惊。
    ……
    含元殿上。
    因为口渴,裴绍卿要来了一壶葡萄酒。
    裴绍卿也不用酒樽,直接对着壶嘴喝。
    喝着宫廷御酿的葡萄酒,裴绍卿又背了一百多首诗,其中就包括那首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还包括杜甫的那首登高。
    背完登高,裴绍卿问旁边一个老太监:“这位公公,多少首了?”
    老太监恭声道:“回裴小郎君话,三百一十七首了。”
    317首了吗?
    那就再背一首,凑个穷游圣地川藏线吧。
    “将进酒!”
    裴绍卿大吼了一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王夫子,闻人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吟完了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裴绍卿便不再往下念。
    只有殿门口、廊下以及各级平台上的赞者在次第复诵“与尔同销万古愁”,宏亮高亢的声浪很快传遍整个广场。
    含元大殿上却再次安静下来。
    好半晌后,才响起一声幽幽的叹息。
    这声叹息也不知道是谁发出的,却瞬间打破大殿中的寂静。
    霎那之间,满殿从三品以上的高官,还有各个外邦的使节,便再顾不上御史弹劾,开始了热烈的议论。
    而事实上,监察御史也顾不上弹劾。
    这种时候,已经没人想着维持秩序。
    最后还是立于阶下的老太监高喊了几声肃静,才压下议论。
    待大殿上再次恢复安静,武则天才幽幽问道:“裴小郎君方才吟了多少首诗?”
    “回天后。”老太监道,“裴小郎君一共吟诵了318首诗!”
    武则天轻轻颔首,又道:“都抄录下来了吗?”
    立于殿门口的老太监道:“全都抄录下来了。”
    “好。”武则天目光又转向刘仁轨,肃然道,“刘阁老以为如何?”
    刘仁轨拄着拐杖颤魏魏的走出文官队列,道:“天后,老臣此时心绪激荡,实在无法组织起言语,还请天后,见谅。”
    武则天点点头道:“搬张杌子给刘阁老。”
    当即便有小太监一溜小跑搬来了一张杌子。
    刘仁轨从五更三点排朝,到现在足足站了三个多时辰,早累坏了。
    待刘仁轨坐下后,武则天的目光又转向中书令薛元超:“薛阁老?”
    薛元超应声出列,持牙芴说道:“天后,老臣乃门荫入仕而非进士科出身,经义文章虽略有研究,诗文之道却非老臣所长。”
    “罢。”武则天便懒得再问其他的大臣,一摆手说道,“宣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审言、李峤、崔融以及苏味道上殿。”
    于诗文而言,王杨卢骆四杰和文章四友才是个中翘楚。
    也只有他们的品评才能算权威,才能堵天下幽幽众口。
    不稍时,杨炯七人便进入大殿,这次却不再是殿门口,而是站在了玉阶下,这也是他们七人第一次如此近的距离目睹天颜。
    裴绍卿看得出这七人都很沮丧。
    这个也是人之常情,无论是谁,在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遭受到这样的暴击,只是沮丧而未当场崩溃,就已经算是意志坚定。
    武则天沉声道:“尔等如何说?”
    七人对视一眼,杨炯先行回答:“天后,裴小郎君方才所吟这318首诗,已然将我大唐的诗脉给写尽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