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有底牌了

第七十三章 天劫今天很迷茫

    玉山山脉,一处无名山峰上。
    白隐为了能够按照计划突破到金丹期,耐心布置了几个山头。
    不同的山头分别是不同的渡劫阵法,相当于不同的渡劫地点。
    需要的时候还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超大的渡劫大阵。
    这样的谨慎并非没有道理……
    突破金丹期,是修仙路上重要的一环。
    同时,也是公认的登仙第一道台阶!
    在这道台阶上,每一个修士都将经历【结丹劫】。
    【结丹劫】不仅仅是一种劫难,同时还是一种洗礼,一种馈赠。
    它可以洗筋伐脉,改变根骨资质。
    甚至可以让一个天资平平的普通修士,获得某种罕见稀有的灵体,具有逆天改命的效果!
    对玩家来说……
    就是突破到金丹期的时候,有概率获得【天赋】,低概率获得【稀有天赋】!
    这一切的前提,是结成上品金丹。
    与其他事物的品质划分相似。
    目前的修仙界,金丹分为下、中、上、极品四大品质。
    但是,这真的是全部了吗?
    当然不是!
    正常人有四个品质,主角一定要突破到第五个,这是常识。
    白隐经历过未来,知道金丹远不止四种。
    拿楚凡举例。
    这位当前版本凌云域的剧情主角,过几天突破金丹期的时候,将会经历堪比【成婴劫】的丹劫,并十分艰难九死一生的顺利通过。
    因此,他的金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品质。
    超品金丹!
    同时,他还成为了凌云域首个双灵体的修士!
    这就是极限了吗?
    不,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他后面几个版本的主角,更是不断突破金丹极限,刷新记录。
    什么绝品金丹,仙品金丹,鲸丹,龙丹,虚实丹,星辰丹,一堆丹……
    一个个让人眼花缭乱,操作一个比一个秀。
    也同样正是这些挂壁主角存在,才能带领玩家抵挡住各种灭世灾难,让修仙界历经磨难也能一直存在。
    白隐作为一个没有系统面板的普通修士。
    当然不可能跟这些主角拼操作,非要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金丹……
    真没必要,还是稳着点来吧。
    白隐只需要安安稳稳渡个劫,普普通通结个丹,就行了。
    当然,普通并不是随便。
    金丹无悔。
    一个修士的金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的道路。
    白隐打算选择一个契合自己道路的金丹。
    就拿剑修肉身举例。
    剑修肉身突破的时候,白隐挑了一个未来某位剑修主角修行的剑丹。
    【极意剑丹】:仙品金丹,成丹形状为一柄小剑,淬炼后的体质为极意剑体,对于剑道修行多有臂助。
    现在的白隐是一个卦修。
    自然要挑选一个相契合的金丹。
    选择倒是挺多,有【太极丹】、【虚实丹】、【光阴丹】……
    每一款都是品质不错的金丹,分别对应一种体质,以及一种修行道路。
    白隐再三犹豫,选择了【太极丹】。
    【太极丹】:仙品金丹,成丹形状为太极球形,分为阴阳二色,淬炼后的体质为两仪体,对于推衍卜卦多有臂助。
    做出选择,白隐不由稍有叹息。
    换做是未来的那些主角,一个个具有天纵之资。
    仅仅是突破到金丹,便自己开辟出一条道路,结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金丹,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体质。
    白隐则不行。
    只能挑他们创造的道路来走……
    这些金丹的信息,倒不是白隐通过推衍卜卦计算出来的信息。
    乱灵气发生后,天机难测。
    哪怕是白隐,也很难把多年后的事情详细推衍出来,更别提观看几百几千几万年后的那些主角是如何结丹的了。
    这是白隐前世作为玩家时候的记忆。
    玩家也是修士,他们也需要结丹。
    只是由于玩家面板限制,玩家结出极品金丹便是上限了。
    不过,结虽然结不出来……
    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每个版本后期,玩家们通过挖掘剧情,旁敲侧击,面板观察等方式,列出《九州金丹榜》。
    该榜单列举了那些剧情主角们的结丹方式、结丹过程、以及金丹效果……
    相对应的,还有《九州元婴榜》、《九州元神榜》……
    这些榜单与《九州仙子榜》一样,都有极高的热度。
    每个版本都会更新,有不少玩家观看与讨论。
    白隐就是参考了《九州金丹榜》的内容。
    结丹的时候,从榜单上挑选自己需要的金丹就行了。
    想到这里,白隐感慨。
    他终究是个普通人。
    跟楚凡那些主角式的英雄人物没法比。
    别人都是独创道路,创造金丹,前无古人!
    白隐只能作为古人,走后人的道路,让后人重新开辟道路。
    确定挑选【太极丹】作为自身的金丹。
    白隐要做的,就是按照《九州金丹榜》的描述,去尝试结丹。
    这一步还是很困难的。
    单是【成丹劫】就有许多种劫难方式,三十二种雷劫、十六种火劫、十六种风劫、水劫……
    不同的劫难,会导致最后结出来的丹完全不同!
    为了保证自己成功结出对应的金丹,白隐必须经历完全一样的劫难。
    问题来了……
    天意难测。
    根据地方风水不同、灵气浓度不同、时间不同、光暗不同、心情不同……
    种种不同,使修士突破时将会遇到的天劫,每分每秒都在变化!
    白隐必须不停的推衍,每分每秒的推衍。
    用极其庞大的计算量,硬生生推过去!
    才能勉强握住那么一丝天意。
    山峰之巅,闲云飘过,青草摇曳。
    当灵气、时间、光影达到契合的那一点。
    白隐睁开双目。
    “时机已至!”
    他的气息瞬间提升,走过筑基巅峰,达到筑基圆满,一步越过那最后的门槛。
    体内灵气如漩涡般汇聚,形成一个丹丸状的圆形。
    其旋转的方式,宛如一个太极球。
    与此同时,天色变化,黑色的云凭空出现。
    短短刹那间,就从晴天白日变成了黑云密布。
    毁灭的气息萦绕在周围,轰隆隆的声音仿佛是天空在咆哮,在怒吼,却被阵法牢牢束缚,无法离开这个山头。
    雷劫。
    山下的极道宗内,无论是玩家、还是掌门,都没有听到任何雷鸣之声,没有察觉到一丝异常。
    白隐根据气息判断出了雷劫的种类。
    是他想要的【八荒太清九重丹雷劫】……
    只是,头顶的雷劫忽然发生了变化。
    它出现后先是缓慢提升威势,积攒力量。
    然而,短短几秒后。
    天劫似乎认出了什么,威势骤然暴涨!
    仅仅凝聚几秒钟,带给白隐的灵压,就已经超过了那名元婴巅峰的修士。
    就这样,它的威势还在不断攀升!
    “大家都这么熟了,至于么。”
    白隐稍稍有些无奈。
    由于他所自创《化身法》的独特性。
    他的每一个肉身都是从凡人开始慢慢修炼,从练气到筑基到金丹。
    因此,每个肉身都可以渡一次天劫,结一枚金丹。
    可说到底,白隐的肉身再多,也就只有一个魂魄。
    未来渡【化神劫】的时候,魂魄经过洗练,蜕化成元神……
    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似乎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这种功法似乎被天道所不容。
    天劫才刚见到白隐,就像是锁定了什么危险分子。
    明明是渡的是【结丹劫】,威力却直奔【化神劫】去了。
    过分了哦!
    感受到头顶天劫的毁灭气息,白隐背脊发凉。
    这是要让自己一个筑基修士,在三小天劫的第一关,直接去渡九大天劫的地步啊!
    这天劫也太小心眼了吧。
    明明自己以前、现在、未来会多多光顾它的生意,却仿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恨不得当场把白隐劈死在这里。
    这样下去,别说结丹了。
    白隐能不能从天劫手下活着离开都还另说!
    还好,白隐早有准备。
    眼见天劫开始不要脸了,白隐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底牌。
    只见他的气息迅速变化,竟是转变成了完全陌生的气息。
    不仅如此,他的面孔、骨骼、衣服……
    短短时间,从一个白衣墨发的似仙男子,竟是变成了一个平平无奇,身着灰衣的男性修士。
    黑隐。
    《易容》、《改面》、《换气》……
    白隐使用多种术法,更换了自己的气息,甚至就连魂魄乃至因果线都进行了一番模拟遮掩。
    这些术法结合,形成了特有的《黑隐变身术》。
    这个黑隐变身术,是专门为天劫准备的。
    变身状态下,就算挤出肉身精血,感觉也完全是另一个人的精血。
    毕竟,未来白隐要经历的天劫,远不止一个【成丹劫】。
    如果不能解决不同肉身天劫威力叠加的问题。
    可能白隐还没来得及创造体修肉身,修行血衣传承,就在某次突破的时候,死在了天劫之下。
    现在,白隐通过变身术,变化成另一个人。
    天空中的天劫的威势停止增长,乌云翻滚,久久不动。
    它似乎有些迷茫,不解。
    这个时候的问题相当复杂。
    白隐引发的渡劫,白隐忽然消失,切换成了黑隐,黑隐同时也即将渡劫。
    天劫的判定中,这完全是两个人……
    此时,天劫是会直接消失,重新再出现一个新的天劫。
    还是会无视这种变化,直接劈下去?
    或者将威力调整到对应黑隐的程度,继续渡劫?
    幸好天劫不是某位自闭的老爷爷。
    没有混乱到开始思考“究竟是白隐在渡劫,还是黑隐在渡劫,亦或者天劫在渡劫”的哲学问题。
    片刻过后,它终于动了。
    威势逐渐减小,从威力远超化神劫,逐渐变成化神劫、成婴劫……
    不过它并没有完全变回金丹劫。
    而是维持在了成婴劫之上一部分的威力。
    山峰顶端,白隐流露出一丝笑意。
    巧合的是。
    这个威力一丝不多,一丝不少。
    刚好就是【太极丹】成丹所需要的天劫威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