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二

(六十二) 比赛

    流血流汗不流泪,真心付出人最美!
    干事业,难能可贵的是真心付出,尤为宝贵的是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张文学就是这样一个能坚持,有毅力,敢吃苦,有作为的年轻教师。
    自从在铜家湾中学训练鼓号操以来,张文学一连二十多天辗转在小河小学和铜家湾中学之间。上午张文学认认真真上完小河小学的数学课和体育课,下午就赶到铜家湾中学去教学生鼓号操,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经常是利用晚上时间备课,也常常备课到晚上十二点。张文学的身体已经完全透支,身心也确实有些疲惫了,经常是在办公桌旁边一坐下,眼皮就打架,常常控制不住就趴在办公桌上小睡起来。可别说,张文学趴在桌上,有时候仅有几分钟的时间,张文学的精神就好起来了,顿时精力充沛起来,干活的效率也就高了起来。这可能也是因为年轻体力好的原因吧,身体素质好,元气足,身体复原快一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经二十多天的训练,张文学所教的鼓号队已经初步形成实力,“小荷初露尖尖角”。
    张文学已经着手进行了几次各小组之间的联合演奏,也共同练了几个快慢不同、轻重缓急的几个曲调。以便在音律上做到变化多端、多元发展,带动学生行进步伐的不断变化。
    通过观察,张文学觉得问题依然不少。一是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熟练一些,有的学生生疏,甚至个别同学还在犯错误,在操练中很容易听到几个异常的音调,特别是军号队的同学中,个别同学要么吹不出音符,要么使劲一吹就吹出一声异样的调子来。简直是“羊群里跑出来一匹马”的感觉。
    就要比赛的前两天,教育办公室的黄主任和铜家湾中学的校长来到操场上视察了一下鼓号队的汇演情况,感觉倒是军乐队的样子了。坦率说,要是搞个运动会开幕式什么的活动,这个军乐队也能够顶上去敲打出个新鲜与热闹的效果,但是到县里参加专业大赛,也还差距不小。
    最大的缺陷就是因为组队比较晚的原因,学生虽然学会了打法,记住了节奏,但是非常不熟练,当然配合那就不默契,合力效果不好。此外,就是还要需要设计整体演奏思路,阵势的变化还有就是招数的加强等等。
    对于学生的节奏的不熟练,张文学就找学校印刷厂给每一个同学油印了一份整个流程的程序和曲调,让同学们这两天利用业余时间背过程序和曲调,然后不用器械,自己想着训练一下,通过自己的无器械训练,达到熟练地目的。
    对于整个招数的变化,张文学利用当晚绞尽脑汁根据比赛给定的时间设计了一整套动静结合、部分和整体结合以及姿势与音响结合等等的一整套变化方案,整体上基本抛开了传统的简单、机械的鼓号操变化方案,而采取了花样奇巧的多元变化阵法,可以说是全创新的活动方案。
    这套设计够新鲜、够新奇、够刺激、够创新;
    张文学感觉很够味、很奇特、很前卫、有把握!
    于是,按照张文学的思路当天下午很快就进行了调整,进行了好几次汇演和操练。
    虽然,学生一开始觉得方案太复杂,有点难以接受,但是等到训练了两遍,匠心独具的活动设计初见端倪的时候,学生这才发现这套阵法变化的神奇,简直就是艺术之巅的惊奇之作,简直就是大饱眼福的传奇精品。
    参加汇演的同学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在进行普通的鼓号操的表演了,而是在进行精品舞蹈的演出,这套阵法给普通的鼓号操表演赋予了无限广阔的生命魅力、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和探索世界和宇宙的超级力量。
    果然,就在参加比赛的头一天,张文学通过自己煞费苦心的努力和绞尽脑汁的独具匠心的奇妙设计,终于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论多么寒冷的冬天,也挡不住春天到来的脚步;
    无论多么漫长的黑夜,也挡不住黎明的到来!
    就在这天下午,教育办公室黄主任,还有两个副主任以及铜家湾中学在校的几个领导正式观摩了张文学领导的鼓号操队伍的出征比赛前的汇报演出。
    随着张文学的“嘟—嘟”两声短哨,学生方队锣鼓喧天,呐喊声声,接着,锣鼓队敲打起行进曲,学生高抬长腿,配合乐曲,起来“一、二、三、四”震耳欲聋的口号,走向了正对领导端坐的主席台对面开始汇演。
    学生群情激昂,口号响彻云霄,士气高昂,精神饱满;
    设计别具匠心,全程妙招不断,动静结合,效果奇好!
    当然,教育办公室和铜家湾学校领导感到异常满意,感觉效果良好,领导们甚至希望这支队伍能够获得个三等最好是二等奖了。
    领导们也心知肚明,县上的初中学校好几所还有小学好几所,他们重视鼓号队已经多年了,而且都在对这个奖项虎视眈眈,下面的乡镇要想得上一个一等奖,几乎比登天都难,所以,大家也就没有那个奢望。
    总之,无论教育办公室还是铜家湾中学都对张文学老师的训练效果是十分满意的,甚至铜家湾中学宁校长还不断夸奖张文学不仅很勤奋,有办法,对同学们也很关心,不少同学都夸奖张老师平易近人,而且讲解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耐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骏马就要驰骋疆场,是雄鹰就要搏击长空。
    张文学这只骏马就要驰骋赛场了,张文学这只雄鹰第二天就要飞翔在铜锣县的天空了!
    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铜锣县中小学生“鼓号操”比赛,在铜锣县实验小学操场内按时举行了。
    上午十点开始比赛,但是,来自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学校的二十个代表队不到八点,就云集在实验小学的大操场里面。
    从各个队伍精致漂亮的队服看,每一个代表队都是做了极大努力和精心准备的。而且,从他们携带的东西看,有的队还带来了另外的器材或饰品材料,显然。有的训练队的设计更奇妙。
    但是,张文学自己也是信心满满的,并且张文学不断和训练队的同学交流着。一是让他们不害怕这阵势,二是“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突然发现的小问题。
    九点钟,张文学抽签,结果是第三个出场。
    当然,这个不是非常理想的出场号,因为这个号太靠前,这样的比赛是现场打分的,往往越往后,分数就越高,而且后面的队伍也能借鉴前面的长处,而且能够刻意避免前面出现的失误或错误。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张文学“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只相信实力。
    于是,张文学率领同学们观看完第一个出场的训练队就开始集合队伍准备比赛。
    时间到了十点半,广播通知“下面请三号队伍出场,三号是铜家湾乡鼓号代表队,教练员是张文学老师。下面请观赏铜家湾代表队的汇演.”
    广播完毕,张文学指挥铜家湾代表队奏响乐曲,阔步走进比赛场地。
    只见:
    队伍整齐雄壮,步伐整齐划一。
    队员精神抖擞,口号震天响亮。
    乐曲变化多端,构成多种景象。
    乐曲激情高昂,脚步万马奔腾;
    乐曲舒缓平静,脚步缓慢轻盈;
    乐曲豪放激荡,脚步高抬快放;
    乐曲铿锵骤停,鼓槌停滞空中;
    乐曲骤然响起,锣鼓军号齐鸣。
    阵法多种变换,队员姿态万千。
    大鼓突然大响,队伍散开花状;
    大镲骤然响亮,队伍集成花蕊;
    小鼓集聚响起,队员三五聚集;
    军号声声嘹亮,队员如鹰展翅。
    所有器乐骤停,器乐停滞空中!
    神奇、奇妙、精彩、妙哉;
    惊险、多变、创新、美哉!
    观众惊叹,评委震撼,成绩遥遥领先;
    领导高兴,学生欣喜,文学非常满意;
    领导支持,学生努力,文学创造奇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