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支烟的爱情

第42章 低成本做女人

    低成本做女人
    近日,在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低成本做人》,颇有感触。作者是一位曾在斯坦福求学的学者,正好我的一位朋友刚从斯坦福学成归来,就在电话中和他攀谈起来。他听后略一沉思,说:“你应该就这个题目,写一篇《低成本做女人》。你知道吗,这几年我在美国,接触过不少女性,最大的感触就是她们很少在性别上下功夫,常常是和男人一样,身着悌恤衫、牛仔裤,足登旅游鞋,如果光看背影,看不出是男是女。不仅衣着如此,脸上也很少着妆,都是素面朝天,穿行于教室、图书馆之间。除了圣诞节或参加重要聚会,平时根本不化妆。”
    “那是因为她们是学生,等毕业后工作就不这样了吧。”
    “当然,工作以后衣着服饰要讲究一些,但比起国内的女性来,还是相当简约。除了第一次面试或会见客户,平时还是素面朝天的时候居多。开始,我颇有些不解,曾私下问过几位女性,她们回答说,相貌只有在第一次见面、老板和客户还不了解你的时候起作用,但是真正决定你的薪水和地位的,是你的工作才能和处事智慧,所以她们宁愿把功夫下到这方面。”朋友解释说。
    放下电话,我陷入深思。
    的确,与国外女性相比,国内女性似乎更在意自己的性别。我接触过的女性,大都是精品包装。每天早晨出门前,至少用30分钟以上的时间化妆。这还不算,包里还要随身带着化妆盒、香水,以便吃饭、喝水不小心弄掉妆抠随时补上。讲究一点的,知道躲在洗手间里悄悄补,不讲究的,干脆就在办公室,对着镜子描眉涂粉。如此打扮,自然是为了男上司、男客户。只要他们在场,个个做淑女状,说话声音低低的,像谈恋爱似的,柔肠百转。你别说,这招确实好用,虽然能力并不出众,但业绩、升迁,却在男同事之上。不过也只限于30岁之前。
    30岁对男人来说,往往意味着成熟、自由和独立的开始。但对女人-尤其是“美女”们,则意义不同。美女大都患有30岁恐惧症,其程度不亚于男人的“58岁现象”。三十以后,美女们就要从社交舞台上淡出,让位于更能吸引男人眼球的年轻佳丽。一位在电台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台有位女主持,什么也不会,就会“做”女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副处。可惜好景不长,台里领导班子调整,新任台长是位法学博士,大概搞法律的人比较理性,对女人那一套不怎么“感冒”,不久,这位女副处因末位淘汰制而出局。无奈,只好拿着履历表四处应聘,却一次又一次碰壁。也难怪,对于一个35岁、曾经相貌出众而非才华出众的女人来说,在职场上已经没什么优势可言了。
    不仅职场如此,婚姻市场亦如此。虽然表面上不像职场那么残酷无情,但其实内里也隐含危机。前不久,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富翁不惜重金征婚,最终抱得美人归。婚后不久生下一位千金,原以为会和母亲一样,花容月貌,不想却是小眼睛,单眼皮,塌鼻梁,起初,富翁怀疑是遗传基因出了错,后来在一再追问下方知,原来娶的是位人造美女。一怒之下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其因欺骗所造成的精神损失。最后结果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十分清楚,那位人造美女的贵夫人梦做不成了。
    正如那位斯坦福学者所说,最低成本的做人方式就是老老实实地做人。男人如此,女人更是如此。你可以利用女人的优势获得一时的好处,但难保一世。如果想保一生饭票,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人,学点儿真本事,在职场上和男人公开过招,而非背地“暗香”操作。虽然“暗香”也能获得利润-有时甚至是高额利润,但你得付出维护高额利润的成本。而你的成本-女人姿色、美貌-将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向下递减趋势,美人迟暮,这是你所输不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