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倾九重

第四百八十二章 报复

第四百八十二章 报复
他深深地看了眼迟静姝,也没答应,只是反问了一句,“今夜之事,与你,可有干系?”
迟静姝长睫一颤,没有出声。
迟烽已是沉了脸,语气隐怒地说道,“她虽行事不检点,可你也不能逼她如此!你们是亲姐妹!”
迟静姝心头一片寒凉。
可她不生气,反而微微地弯了弯唇,看向迟烽,“父亲可知,女儿这次去相国寺,遭遇了什么事么?”
迟烽眉头一皱。
“相国寺失火,有人趁乱将女儿绑走。幸得女儿机敏脱身,事后抓住一个帮凶,才知晓,原来他们是镇远将军派去的人。”
迟静姝的声音很轻。
迟烽却猛地拔高了嗓音,“他派人绑架你?!”
迟静姝笑了笑,完全不像是从生死之际走回来的模样,点了点头,“而且,女儿的行踪,是五姐姐故意安排设计的。”
这么一说,迟烽便明白过来了。
‘闹鬼’一事是迟敏敏刻意安排,又指使人叫他相信鬼神之说,并让迟静姝离京前往相国寺祈福。
这样,便能在外头轻易下手!
他的心里又是惊怒又是愤懑,更是不甘怨恨!
徐之行,你何时将我放在眼里过!
可他却半分没想过去关心迟静姝是如何从那劫匪手中逃脱的。
只是又道,“所以,你便设计了今夜之事,是要坏了她的名声?可若牵累为父和迟府的声誉,对你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斥责的意思,已是十分明显。
站在后头的翠莲紧紧地握住灯笼的手杆,只怕自己一个忍不住,就要去扑打这个毫不关心亲生女儿的刻薄父亲!
然而迟静姝却早已心如死灰,甚至面对他的发问还有些好笑。
可她依旧什么都没说。
在迟烽认定了她有过错的情况下,她说什么都是不对的。
迟烽果然也没有要等她解释的意思,继续说道,“你心中有怨,有怒,便誓要将事情闹得不可开交。非要弄垮了迟府,你才甘愿么?”
迟静姝依旧没有开口。
又听迟烽说了一句,“你若有你母亲的半分温婉,我也……罢了,你与她,根本没有丝毫相同的地方!你去吧!”
说完,便自顾甩袖走了。
迟静姝站在原地。
缓缓抬眼,看那重重而去怒气冲冲的背影。
良久,无声地笑了笑。
过了七月半后,夏夜的风,便渐渐地转凉。
她轻吸了一口气,觉得有些冷。
翠莲与青杏从后头走过来。
轻声道:“小姐,咱们……回去吧?”
回去?
去哪儿呢?
迟府,她原本就没当作家,所以,迟烽呵斥她时,她只觉得好笑。
她这辈子,就是要毁了这个叫她曾经痛不欲生的地方啊!
转过脸,看了眼翠莲,忽而弯唇,轻笑问道,“翠莲,我与我娘亲,当真……一点都不像么?”
翠莲一愣,有些难过,“小姐,奴婢……不曾见过夫人。”
迟静姝脸上的笑容倏而止住。
翠莲的眼眶一下红了,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良久,就听迟静姝低低的声音传来,“罢了。回吧。”
青杏看了她一眼,上前,扶住她的胳膊。
……
入夜。
一场梦。
迟静姝恍惚回到了小时候,依偎在满是药味的娘亲身边,看她低头安静细致地绣着手里的帕子。
她抬头说,“娘亲,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做跟您一样的女子!”
娘亲笑开,美得若云上的天女。
可是,一转脸,那笑便如飞絮月影,转眼不见。
再抬头时,娘亲的脸上满是凄楚涩泪。
她说,“九儿,以后,不要像娘这般,懦弱可欺,要学会保护自己,珍重自己。”
娘亲,娘亲。
女儿曾错了一生。
这一辈子,却又不知该如何珍重。
娘亲,娘亲。
女儿,这样做,到底对,还是不对啊?
床榻上,传来小女孩儿低低的呜咽声。
青杏睁眼躺在旁边的凉榻上,翻了个身,看到窗户缝隙外,渐渐残缺的月亮。
……
翌日。
迟静姝没能起身。
她再次起了高烧。
这一场闹得是忆棠园人仰马翻,前后大夫不断,药水不停。
接连折腾了数日的事,搁下不提。
只说徐府。
徐之行没有等来徐云山的好消息,却在迟静姝回京的第二日,收到了一个匣子。
打开一看——竟是徐云山的人头!
当即惊得面如土色!
匆忙派人去查,却根本查不出相国寺那日失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皇宫中。
萧云和不知因为何事,惹怒了皇上。
被罚在养心殿外跪了一天一夜,最后还是皇后求情,才被人抬了回去,多日闭门谢客。
文王府。
迎来一位稀客——皇帝和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御封九千岁的,万久福,万公公!
萧墨白将其迎到书房,一番密谈,直至深夜。
无忧书院。
多日不曾出现的萧悠竟然到了书院。
却没有去上课,反而只说散心闲逛的意思,状似无意地去白先生的墨韵斋转了一圈。
出来后,便直接回了大长公主府,再未出过门。
……
户部尚书府。
青松掩映的幽雅居室里,仪表堂堂的楚知,看着桌前的两封信,面色惊疑不定。
良久。
突然伸手,将两封信都烧了个干净。
看着那燃尽的烟灰,慢慢露出一个鄙夷嘲弄的扭曲笑意。
……
诸如此事,种种而生。
待到迟静姝彻底从这一次的大病中好转起来时,已经到了八月初秋时节。
金桂浓香,天高云淡。
青云国的京城,一片祥和熙攘的丰饶之态。
人人都在议论。
即将举办的——秋日祭。
青云国传统的习俗,除去岁末新春,便是夏日祭与秋日祭这两个节日最为重视。
夏日祭祈福,秋日祭祝祷。
全国都会在会在八月十五前一日,放灯。
皇族,登高放天灯。
而寻常百姓,除去放天灯外,更喜欢到护城河边,放河灯。
故而,最近京城的大街小巷,贩卖灯笼的摊贩,骤然变多。
这一日,天气爽朗。
迟静姝坐在忆棠园的屋檐下,懒洋洋地靠着贵妃椅,听翠莲在旁边碎碎叨叨地说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