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颜稳住天下 完结+番外

_分节阅读_399

*
这之后,顾元白便多次派遣薛远给他办事。薛远往往匆匆去匆匆赶回,近的地方当日就可来回,京城像是有他命在一般,吸引着他不论多难也得连夜回来。
这很累,但薛远没抱怨一句。枢密院的事务繁忙,危险而又容易立功的事情他未曾退过一步。
剿匪、石山坍塌、商户之中的整治和各地不安稳请求出兵的政务,随着时间的流逝,薛远越来越游刃有余,像玩刀那般也将这些东西玩得应付自如。
在早朝的时候,他站得更靠前了。
薛远之前的武官官职也可上早朝,只是他为了不离开顾元白的身边未曾领旨。之后封将军时又外出征战游牧和西夏,不在京,自然也无法上早朝。
对早朝从来只觉得麻烦的薛远,现在有了一个谁也不知道的野心。
薛远看着枢密使站的位置,规矩地垂了下了头。
他想站在离圣上最近的地方,近到他可以一眼见到圣上,圣上也可以第一眼见到他。
*
春夏秋来,冬日又走,在第二年的开春,林知城突然上了折子,用了厚厚的纸面更为细致地上书了海上贸易一事。
顾元白看了良久,终于提起毛笔,用朱砂写了一个大大的“允”字。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顾元白早已觊觎良久,他库存中那些等着贩卖各国的东西越来越多,就是在等重建的这一日。
景平十四年,朝廷重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消息昭告天下,众商震惊,朝廷也开始召集前去重建丝绸之路的官员。
朝中年轻官员们也很是激动,下值之后,褚卫的同窗杨集便从翰林院追了出来,“子护!”
褚卫停住脚步,朝着已成为庶吉士的同窗点点头,“何事?”
同窗笑容很大,兴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向来对唐朝丝绸之路很是好奇,曾也走过一趟残址,如今圣上准备重建丝绸之路,子护,你有没有兴趣?”
褚卫反问道:“你想去?”
同窗肯定地点点头,“圣上要选拔官员,过两日便有一场官试要考,我还要多多做些准备。未曾想到科举之后也有要考官试的时候,你那里不是有些丝绸之路的书籍吗?借我看一看。”
褚卫点了点头,同窗余劲未消,越想越是雀跃:“圣上当真乃是仁厚礼贤,丝绸之路竟也能在我朝重建!若是两路一开,不见得会输给大唐那般繁盛。”
褚卫想了想书中描绘长安城的那番繁华,又看了看眼前京城中热热闹闹的场景,不由一笑。
大恒当真也不输那般了。
同窗说个不停,突然话音一顿,“薛大人?”
褚卫抬头一瞧,就见薛远穿过他们这群下值官员正往宫中而去,独他一人在此刻逆流而行。他默默看了一会儿,呼出一口浊气,“走吧。”
*
两日后,顾元白亲自出了三个题考较前来选拔想要重建丝绸之路的的官员。这些官员大都是年轻人,其余最多也只到中年,正好是不畏劳累身强体壮的时候。
考完文试,顾元白没有放他们走,而是又考了他们的马术和体力。有些对大海好奇想要去海上丝绸之路看一看的官员们,更是要检测他们是否晕船,是否有恐海症。
这一番流程走下来,官员各个大汗淋漓,有的更是头晕眼花喉咙咳血,站也站不住,只能软倒地被太监扶着。
为了测试他们体格,顾元白直接把八百米和引体向上给搬了上来。
事实证明,即便这些官员平日里也会玩玩蹴鞠骑骑马,但真正动用大批量的体力时还是不行,这一个体测又刷去了不少的官员,剩下的那些人被记在名单上,就代表着他们通过了。
余下的官员欢呼一声,窃窃私语不断,“总算可以看一看异国风光了!”
有人庆幸,“我岳父时常要我同他打打拳,平日里我还想着此举没什么用,这会儿知道是我想差了,还好平日里没什么懈怠,否则这会儿就无法待在这儿了。”
顾元白含笑看着他们,等他们激动的劲儿过来,才让人送上温水,叮嘱道:“诸位也知晓朕选拔官员的目的,两路丝绸之路哪个也不简单,此番路途遥远,一旦前去那便归途遥遥,甚至会耗数年之久,危险更是重重。即便如此艰难困苦,你们也愿为我大恒而去吗?”
官员们敞亮喊道:“臣等愿往!”
顾元白抬起手,“诸位皆是我大恒的好儿郎,也是朕的好臣子。但事有轻重缓急,丝绸之路也并非只走这么一次。你们家中有年迈父母者上前一步,父母亲抱恙者同样上前一步,为家中独子者也上前一步。”
官员惊讶不已,彼此对视一眼,其中八九个人面带犹豫,往前走了一步。
“朕望你们多加思虑,与你们家中亲眷好好商谈一番是否远行,”顾元白语气温和,并不强行将他们剔除队伍,“子欲养而亲不待,此乃人生一大憾。”
这八九人沉思了起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