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14节

周海宁一愣,然后开始哈哈大笑:“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是不要好高骛远啊!”
乔御就是高中生,在生物上,恐怕连门都没摸清,怎么好意思开口说自己完成了实验。
就在年前,负责废油井开采的东升集团才联系了天海大学 ,希望可以成立一个项目,研究生物酶钻井液,为此,光是第一阶段,就投资了500万。
如今那个实验项目,就在周海宁的手下。
周海宁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垂髫稚子,对大人说我今天写了一篇骈文。
写得出吗?能写。写得好吗?那太不可能了!
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能把话说清楚,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林枫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更喜欢数学……既然如此,论文先拿给我看看,让我给你掌掌眼。”
在林枫的眼里,乔御能做到这一步已经远超同龄人了,失败了也不算什么。
事实上,在拿到论文的那一刻起,林枫已经想好要怎么鼓励乔御了。
但是看着看着,林枫却从怀里掏出了老花眼镜,架在了鼻梁上。
周海宁看到这一幕,骤然变得坐立难安了起来。
林枫是那种教学型的学者,一直到退休的前一年,都还在带研究生。
光是天海大学,就有无数生物系的学子,羞涩地呈上自己的毕业论文,希望林教授看一眼;也有外校的老师不远千里赶来,献上自己最近的成果。
只要林枫点头,那就能证明,至少这篇论文写得还是有点意思的。
而如果林教授从兜里掏出了自己的老花镜,那就更不得了。
这篇论文不仅可以在国内期刊发表,去国外投一个sci,也不是不行。
虽然随着华国综合国力增强,华国人投sci期刊论文已经不如20年前那么让人震撼,但是让一个普通大学的老师评一下职称,还是没问题的。
而林枫,竟然在看一个高中生的论文时,戴上了老花镜?
周海宁的内心感到了荒谬。
第087章
林枫时而击掌称赞,时而拍案叫绝, 时而起身兴奋转圈, 看得一边的周海宁心痒难耐。
周海宁缓缓起身,道:“林老, 恰好我也是做相关的研究的, 不如让我看看?”
他的脸上挂起了慈祥的笑容。
这个笑容, 曾让周海宁在不少《xx专家谈xx》的科普类访谈节目中,圈了一批粉。他的专业水平在大佬眼里当然不够看, 但是对广大群众来说, 已经绰绰有余。
林枫顿时地铁老人看手机:“你看什么看?同行是冤家, 这种事还要我教你?”
说完, 他小心谨慎地把乔御的论文塞进了自己的中山装大口袋里。
周海宁面子上挂不住了,一张老脸更是开始抽搐:“这学生才多大,怎么能算同行呢……”
林枫混了这么久, 终于在退休前成功晋升华国科学院院士, 自然是拥有想不鸟谁就不鸟谁的权利的。
“那我就问你, 他的论文主题是不是你那个实验组正在研究的课题?”
“你身为天海大学生物系正教授, 要是你们前后脚发表论文,会不会有不明真相的人士, 觉得你们其中一个在抄袭?”
林枫语重心长地说:“老周啊, 正所谓瓜田李下,我这是在保护你呢。”
周海宁:“……”
林枫睁眼说瞎话的水平,让他瞠目结舌。
自己竟然还被怀疑上了!
周海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林枫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堂堂一个教授, 难不成还会剽窃一个高中生的论文?
但林教授是深知人心善变且不容易揣测的,有的人道德底线还时高时低,于是顿时虚伪一笑:“现在马上到午饭的时间了,我太太煮的饭不够,就不留周教授吃饭了。”
对不起,当了院士就是可以在普通教授面前为所欲为。
周海宁自然没脸赖着说自己可以点份外卖。
他被人捧习惯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奇耻大辱,再加上年纪大了,心血管不好使,一只手微微颤抖,露出手腕上价值20万元的劳力士。
好在,知识分子最后的涵养,让他把持住了自己。
“那我就告辞了,不打扰林老了。”周海宁呵呵一笑,愤然离去。
一出门,周海宁脸上的微笑就淡了下去。
他不敢对着林枫撒气,但是对着手底下的科研狗们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周海宁掏出电话,找到了联系人里自己博士生的联系方式,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怒骂:“你们这群吃白饭的,生物酶钻井液都研究多久了还没研究出来!国外都有先例可以抄了,你们到现在都没找到提取方案。你说说你们一个项目拿几百万有什么用!有这个钱我还不如多招几个研究生。”
接到电话的科研狗顿时唯唯诺诺,一阵顺毛,又是道歉又是安抚,终于把周海宁安抚了下来。
周海宁拿矿泉水润完嗓子,继续骂道:“你们好自为之,搞快点,磨磨唧唧的。今年上半年我就要见到论文!”
科研狗:“好的,老板……不过您打错电话了,我是大分子实验室的。”
周海宁:“都一样!你们都是饭桶。”
说完,他怒气冲冲地挂了电话。
科研狗收起了手机,擦了擦脸上并不存在的口水,对同为科研狗的学弟吐槽:“你妈的,周海宁这个老傻逼,能不能看准人再打电话。”
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大分子药物,做癌症靶向药物,和那什么生物酶研究压根不是同一个实验室。
周海宁身为全国排名前20的重点大学的教授,再加上自己会钻营,会营销,网上名声大,手下总是有捋不清的实验室。
有时候酒桌上觥筹交错,投资方被说得脑袋一热,就稀里糊涂地给了钱。
所以说啊,朋友们啊,一定要努力学习,免得受知识分子的骗*。
*
林枫说要吃饭,自然不是真的要吃饭。
待周海宁走后,他重新摊开了乔御的论文。
“你用西文写的,看样子野心不小。”林枫笑眯眯地说,“不过,先带我去你的实验室看看吧。”
乔御自然相信林枫老爷子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更何况身为科学院院士,林老爷子也不需要再多一篇不痛不痒的论文给自己增添虚名。
他在职期间的科研成果,给国家做出的贡献恐怕就超过了10个亿。
两个人吃了饭,乔御就带着林枫到了自己在学校后山的实验室。
灯一开,不算大的实验室显得宽敞又明亮。
乔御介绍道:“我的实验室在7中,可能比较简陋,让您见笑了。”
林枫边看边点头,时不时试一试仪器,检测功能:“不简陋了,学校有这个条件,已经非常好了……”
乔御微笑回答:“这是我自己组建的。”
林枫倒是有些意外,意外于乔御非比寻常的行动力。
“没个五六百万,拿不下来吧。”林枫笑着说,“门口玻璃上贴了‘gb/t’标签,是可以防辐射的玻璃。过滤设备和安全防护也做得很好,评个bsl-1的安全等级,是没问题的。”
当初实验室都是宋天宇找来的家族企业包工头装修的,因为放心宋天宇找的人,乔御也没有多加干涉,关于用料这方面,乔御还真不清楚。
乔御思考片刻,回答:“当初修建实验室的时候,受到了同学家长的资助。”
除了这个说法外,恐怕是没有什么能解释包工头的贴钱行为了。
“不错,很不错。你那个同学也不错,当初我们搞科研的时候环境相当困难,也是好多华侨同胞资助起来的……”林枫一连点了好几次头,终于说到了正事上,“再把你的实验做一次让我看看吧。”
如果从头到尾做实验,加上催化时间,恐怕要七八个小时。
好在之前的实验还剩一些半成品,只需要完成最后的结论步骤,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乔御专业而熟练的操作手法,受到了林枫的好评:“可以,现在很多研究生,招进来还p也不会,仪器都认不全,从这点上看,你已经赢了。”
而最终的实验结果,也毫无疑问地是成功的。
林枫对着成品良久无语,隔了一会儿,竟然湿了眼眶,不得不摘下老花镜,擦擦眼角的泪花。
乔御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连忙询问:“林爷爷,是眼睛熏到了吗?需不需要我接点水?”
有一说一,生物酶钻井液的气味闻起来让人不太舒服,但也不臭,就是有些辣眼睛。
“没,是我太高兴了,”林枫连忙挥挥手,回答,“要是你外公还在,可能也像我一样高兴。”
乔御从记事起,就没见过林枫。唯一能找到的,也是乔潜龙的日记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
但是从林枫的种种行为看,两人的关系大约是真的可以托付妻女的生死之交。林老先生对楚西宁,也不会比对他更好了。
“我想也是。”乔御微笑回答。
林枫重新拿出了乔御的论文:“你西文学得不错,看格式,也没什么大问题。我回去后,会让信得过的学生再润色一二,他经常投稿,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若是不介意,可以让我来当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当然,是和你一起当这个通讯作者……”
一篇论文,有通讯作者、一作、二作、三作。
一作指的是第一作者,是整篇论文最关键的人,也是整个实验的主导人。
一般如果引用论文,也会标注一作的名字。
而通讯作者,则不一定参与了具体实验,可能只提供了思路和经费,但需要在整个发表流程中和期刊编辑沟通。
一篇论文,最多只能有两名通讯作者。而通讯作者则享有这篇论文的科研成果。
林枫说把自己的名字挂上通讯作者,当然不是为了抢占乔御的科研成果。
他是怕乔御资历太浅,投稿被期刊编辑部的人轻视,以至于在第一关就被编辑大意驳回,进不了论文审核的第二阶段。
除此外,加了林枫的名字还有一个隐形好处。
那就是林枫的名气可以让乔御朝影响因子稍微高一些的期刊投稿,达到那本杂志的水平下限……
乔御自然不会拒绝。
他毕恭毕敬回答:“好,那就麻烦您了。”
林枫满意了:“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你这篇论文,应该投到什么样的期刊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