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58节

一位红褐色头发的中年学者冲了进来,举目四顾,大吼道:“工作人员呢?快?乔的论文在哪?!”
孙瑞定睛一看,发现这好像还是个老熟人。
去年在米国召开了国际心肌干细胞研讨会,孙瑞作为华国方面的专家,受到了主办方的邀请。在那里,他见过这位教授。对方来自土澳,听说祖上有些法国的贵族血统,因此一向自持身份,举止端庄优雅,为何今日竟然如此失态?
他身后,跟着的一个矮个子秃头学者连忙补充道:“不是乔,米歇尔说了,要找的是张开伟!”
让外国学者说华夏语,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比如张开伟的名字,在孙瑞耳中,就成了“kevin chang”。
以至于他反应半天,才明白这群人竟然在找张开伟的论文册?
工作人员低头,在屏幕上点来点去,最后一脸为难道:“这里并没有搜索到张开伟的论文,可能组委会没有收录。”
此言一出,围在工作人员身边的学者们顿时发出了恨铁不成钢的叹气之声。
之前的褐发教授更是抓狂:“这么重要的论文,你们怎么没有收录!”
孙瑞深感莫名,对身边的科研狗小王道:“这是怎么回事?你去问问。”
小王忙不迭地上前,用流利的英语和站在边缘的人攀谈起来。
虽然他在孙教授面前,只是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普通科研狗,但都读到燕大研究生这一步了,怎么也差不到哪去。
放眼同龄人,小王绝对是不可多得的高素质人才,他一直都是高中母校的骄傲,年年都要回去演讲的那种。
几分钟后,小王回来了。
“老板,他们说……默克尔集团旗下生物科技研发部门密理博,今天在展会上挂出了横条,说……说……”小王的表情惶恐,隐约还有些苍白。
孙瑞急眼了:“到底说什么了?!”
“说心肌干细胞是安维萨的骗局,这一切都是假的。”小王光是说出这个结果,大脑都有片刻的空白。
他读了两年研究生,一直都呆在孙瑞的实验室。
这意味着,他已经为“心肌干细胞”实验付出了两年的青春。
这本来会是他人生履历上一次漂亮的阅历。
他盯住了孙瑞的脸,表情惶恐:“伯克利荣誉教授查理·米歇尔亲自坐镇,摆放了张开伟的论文册作为理论补充……那边的论文册已经被抢完了。所以他们才过来的。”
“老板,这真的是假的吗?”
而另一边的皮埃罗·安维萨也在面对同样的质疑。
他今天穿的风衣很长,上衣还有口袋,因此可以把微微颤抖的手藏起来。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安维萨教授来了!”,原本沸反盈天的现场瞬间鸦雀无声。
周围一张张熟悉或者陌生的脸,为他让开了道路。
安维萨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垮掉。
早在最开始对数据动手脚的时候,他无数次午夜梦回,都梦到了这一天的来临。
但也许是上帝偏爱,过去的十三年里,他虽然受到过质疑,但是得到更多的,却是荣誉。他也一跃从普通教授,变成了如今心脏病领域的神话。
安维萨的脚步平缓且镇定。
他走到了展台前,脸上挂起了轻松的笑容:“听说,又有人质疑我了,所以我来看看。”
安维萨上前,给了米歇尔一个拥抱。
“好久不见,我的老朋友。我没想到,这次质疑的人竟然是你。”
米歇尔的神色依然冷峻,但是却没有拒绝这个拥抱:“好久不见,安维萨。昨天夜里,我已经把结果递交给了《细胞》和《自然》编辑部。他们说会在一天内给我回复,你还有最后16个小时为自己辩驳。”
安维萨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
当初,他第一篇关于心肌干细胞的论文,就发表《细胞》上。
2003年,《自然》收录的那篇论文,更是奠定了他学科创始人的地位。
之前,他也遇到过质疑,但是没有一次,是由米歇尔这样的大牛学者提出,更没有哪一次,对方的证据都确凿到可以直接要求期刊撤稿。
安维萨突然觉得舌根发苦,他脑海中隐约浮现出一个念头:这次,自己恐怕有大麻烦了。
“还有,这次发现问题的人不是我。”米歇尔退后一步,让乔御走到了他的身前,更是走到了大众的面前,“介绍一下,这是来自华国的乔御,你可以叫他joe。”
第124章
安维萨用冷酷的目光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
他见过很许多年轻学者,有人内敛, 有人自负, 有人固执,但这些年轻人不管背后怎么想, 在面对自己时总是恭敬而谦卑。
唯独乔御。
对方盯着他的时候,竟然让安维萨有一种自己是在被审判的错觉。
安维萨笑道:“米歇尔, 你又在打趣我了。我还以为这是你和我开的一个玩笑。没想到竟然是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人跟我开的玩笑吗?”
“不是开玩笑。”米歇尔显得格外固执。
“好吧。”安维萨耸了耸肩,朝乔御伸出了手,“你好,我是哈佛终身教授、米国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立卫生研究所副所长, 皮埃罗·安维萨。”
这一长串的名头,既是示威, 也是在提醒周围人自己的身份。
他们的信任未必给安维萨教授, 但是愿意给哈佛、给联邦卫生院。
相比之下,乔御的介绍显得十分寒酸:“燕京大学, 乔御。”
如果这是数学家大会,那他只需要亮出自己的名字就行。反正今年的数学界,他应该是最亮的一颗星, 无人不晓地那种。
“教授?副教授?科研员?”安维萨迟疑片刻,笑着询问。
乔御并没有回答。
因为此时,一个人影冒冒失失地挤进了人流中,冲到了两个人面前。
孙瑞手里捏着一本论文册,来势汹汹, 脸上因为奔跑都出现了一层薄汗。
他扶正了自己的眼镜框,怒道:“乔御!你在搞什么名堂!”
说完,用手重重朝地上一点:“丢人都丢到国外了。你一个生物专业的本科生,瞎掺和什么!”
孙教授自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不出什么重话,再加上这里有大新闻,周围满是看热闹的学者和媒体,他更不能说脏话损害华国的国际形象了。
说完,也不等乔御的反应,孙瑞立刻转身,鞠躬对安维萨赔礼道歉:“教授,这都是误会。这是我们燕京大学的学生,我是燕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从事心肌干细胞的研究工作,之前他也在我的实验室工作,因为不满任务分配所以对我和我的研究有意见。小孩年轻气盛不懂事,给您添麻烦了。”
乔御觉得挺有意思的。
在学校里,孙瑞走路挺胸阔步,大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架势;怎么一到德国脊梁就突然弯了?
孙瑞今年五十余岁,当年他上学的时候,国人英语普遍都不好,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他的英文水平只停留在看和写上。说话水平还不如普通本科生。
但是显然,周围人听懂了他带口音的解释。
“所以这是个误会?”有人一脸懵逼地询问。
“你看了乔的论文吗?上面怎么说?”
“噢,说实话,我有些看不明白他写了什么。”
“我明白,就是那种特别的,隐约有种懂了,但是又没懂的感觉……”
乔御清楚,自己这时候是不能退后半步的。
要不然今天一过,事情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指不定就是“某国外本科生碰瓷安维萨教授,其导师对此赔礼道歉”。
乔御道:“您可以看看我的论文和实验图。我相信在场任何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者,都会明白谁才是对的。”
“另外,查理·米歇尔教授也赞成我的观点。”
乔御的话掷地有声,以至于原本有些议论纷纷的人群都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道让他们安静的,到底是乔御的话,还是他身后的米歇尔教授。
不少人重新低下头,再次翻阅起论文册,另外也有人凑到了密理博展览区的诱导性重组酶cre/loxp系统显示屏前,认真观察起实验图像。
“既然如此,那不如让我看看你的论文吧。”安维萨挺直了脊梁,“乔御。”
古时候的稷下学宫就会定期举行辩论会,广邀天下学子参与。
真理只会越辩越明晰,所以乔御是不怕对峙的。
安维萨随手拿起了摆放在桌面上的论文册,和附带的实验结果的数据图。
图片最下方,还有密理博公司的研究员给出的结果批注。
“在此次实验中,经测名,c-kit+细胞与心肌细胞无融合分裂反应。另经检测,c-kit+细胞能一定程度上修复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安维萨捏着这份报告,凹陷的脸颊不自然地轻微抽搐起来。
当初,是他亲自修改模糊的实验数据,他当然知道问题其实是在哪。
起初只是因为实验做太久,安维萨想早点应付完投资人了事。言辞稍微模糊一下,让对方看见希望,以证明投入的数十万刀没有白费。
但是他没想到这篇论文竟然被收录进了《cell》,一下子成为了全世界生物领域的热门项目。
从此以后,安维萨就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头。
之前的许多次质疑,安维萨都扛过来了。
因为他知道对方没有证据。
但是这次,证据就在他的手上。
安维萨的大脑一片空白。
好在,孙瑞的声音在此时响起:“一个新研发的还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系统,和一篇满是数学公式的生物论文?这就是你质疑的结果吗?”
孙瑞脸上满是不屑,背后却起了一层薄薄的热汗。毕竟,在这种国际场合说话,对他的压力也有些大。
更何况此时,已经有不少媒体记者闻讯而来,把手里的镜头对准了他。
他忍不住在心里想着,等这次回去后,他一定要让教务处给乔御一个记过处分!免得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孙瑞的声音拯救了安维萨空白的大脑。
安维萨的脸上露出了属于长者的,宽容而温和的笑容:“你的论文我已经看了。就像是你的导师说的那样,这样的生物论文闻所未闻,简直可笑。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问题,那就等论文发表后,再来质疑我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