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70节

“你怎么想到测链霉亲和素蛋白?”施文问。
乔御回答的十分直接:“大小合适,提取方便。”
链霉亲和素蛋白是小分子蛋白质的一种, 只有66千道尔顿。
别看期刊上论文发的一串一串多邪乎,其实这些年,已经有不少学者围绕“最小”两个字发论文。
今天x教授发表了300kda蛋白质的高分辨三维图,明天y教授就要发表个200kda的蛋白质解析图。
你水一篇,我水一篇,水到最后发现没办法再往下测量了,大家就换个方向研究。
反正冷冻电镜就在那里,多折腾一下,结果总会出来的。
目前,“最小”这个记录的保持者,是东京大学的竹内教授。
他测绘的是一种大小在100kda左右的分泌性蛋白,论文于两个月前发表在《分子结构》上,是一本影响因子12的大期刊。
乔御要做这种研究,只能往更小的蛋白质里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施文没想到,乔御写这么多,竟然真的不是在水字数,而是肚子里有存货。
他从头看到了尾,发现对方准备十分充裕。给出的实验方法也确实可行。
他琢磨了片刻,把论文叠好放在桌子上。
施教授是不太喜欢给人留面子的,当他的研究生绝对是地狱级别难度。
这些年,施文看完就直接丢进垃圾桶的论文不知道有多少。
而乔御的文件还能留在桌子上,足以见他的肯定。
施文:“不错,你是哪个地方有问题?”
“我想知道您在做结构解析的时候是如何提升蛋白质颗粒在照片中的衬度的,”
乔御的眉头微微蹙了一下:“我试过降低加速电压,加物理光栅以及染色。但是当蛋白质大小在200千道尔顿以下后,这些方法都明显失去效果。”
需要用电压的不止冷冻电镜,还有透射电镜。
施文一时间也没在意,回答道:“你买个球差校正器还有电压相位板,自己校准一下数据,再把炭管换成单层大单晶石墨烯载网。应该就没问题了。”
这就是有大牛导师的好处了。
往往你纠结许久的点,是他曾经走过的弯路,以至于压根没当成什么不传之秘,随口就点出了关键点。
而对此毫无经验的导师,譬如张开伟这种,估计只能和乔御面对面一起抠脑壳,思考问题出在哪。
乔御由衷道:“谢谢您,教授。等论文发表,我一定把您的名字填在一作上。”
施文摆了摆手:“我稀罕你个一作?我又不是那种注水教授,没必要跟我搞形式主义。”
说完,又道:“你这实验结构图需要冷冻电镜吧?正好我们清大有一台,还有一台正在空运。借出去不太行,你到时候就直接过来吧。我给你开门禁卡。”
乔御微微鞠了个躬:“不用麻烦您了。”
“没事,大家学校这么近,多来串串门没关系。”施文顿时发出了爽朗的笑声,大手在腿上拍得十分响亮,“冷冻电镜我在实验室的时候你随便用,问题不大。”
此言如果被施教授旗下的科研狗听见,说不定会瞬间委屈的眼泪汪汪。
冷冻电镜价格高昂,当初花了两千多万才买来一台,实在是宝贝的不行。全生科院上上下下都想摸一把,奈何施教授守的跟防贼一样。
现在,他们用冷冻电镜还要写申请书再摇号。
乔御不得不直说:“谢谢您教授,但是真的不用,我实验室里有。”
“别跟我客……”施文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骤然瞪大了眼,“什么,难道你们燕大也买了?!”
这么大一件事,他怎么没听说?
清大因为搞理工科比较厉害,在国内这么多所高校里,每年拿财政拨款最多。
而清大内,拿科研经费最多的就是理工部下属几个院校,物理,化学,生物。
纵然如此,申请买一台冷冻电镜也要整个清大生科院勒紧裤腰带一整年。
如果燕大买了,恐怕申请刚通过时,叶勤学就要在他面前炫耀,哪会憋到现在一点声响都没有?
乔御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受雇于寻安生物制药公司,这个是公司买的。”
账面上的问题,系统自己会摆平。
施教授愤然仰天长啸:“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不是你家族企业吗?”
寻安生物制药并没有上市,在股权结构里,一个叫hkb的国外公司占百分之九十,这个公司注册于世界著名避税天堂开曼群岛;而另外百分之十,则在乔月女士手中。
资料显示,乔月女士虽然只占百分之十的股份,却是整个公司的最终受益人。
多亏之前米国克雷研究所的颁奖典礼,加上媒体不遗余力地宣传,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寻安生物制药是乔月开的了。
乔御:“……谣言。都是谣言。”
这算啥家族企业,明明是他的个人企业,皮包公司,用来挂专利和给自己搞经费的。
施文不想听他解释,指了指门:“没事就走吧,我还要上班。”
施文忙完公务,出来的时候都快十点了。
他夹着公文包往停车场赶,和恰好下班回家的周慎行不期而遇。
施文这人脾气有点怪,全校都出名。结果这次竟然主动和周慎行打了个招呼,让对方十分意外。
“今天燕大那个乔御来找我了。”打完招呼,施文直奔主题。
周慎行十分意外:“怎么回事?”
“他研究出了点问题,过来问问。”
周慎行:“噢,这样啊……”
如果是数学问题,周院长还能探讨一二,但在其他领域,纯属有心无力。
“怪不得你们数学院老是去挖人家燕大墙角,”施文啧啧赞叹,“要我说,现在国内大部分研究生,水平还不如技校。至少人家技校能做到操作标准,现在招的学生,交上来论文格式都是错的。好不容易遇到个技能点满的,可不得使劲挖人。”
施文越想越气:“可恶啊,怎么就便宜了燕大。”
周慎行也越想越气:“就是。吴志天这个二五仔,最近天天在我面前秀!”
两位并不太熟悉的院长,此时因为英雄所见略同,隔空一对视,顿时觉得颇为相见恨晚。
-
在从施教授那得到解答后,乔御顿时投入了工作中。
球差校正器和电压相位板都可以从燕大内部借到,走的是张开伟的路子。
张开伟拿着器材,第一次到了寻安生物制药02号实验室。
不提这位置、这装修,光是角落里那台看起来很像冷冻电镜的东西,就让张开伟有些合不拢嘴。
秉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乔御让来送东西的张教授顺便帮忙打了下手。
张开伟非但没有不满,反而十分激动。
之前,在自己的基因实验室,张开伟每天的工作都重复而无趣。好不容易有新实验可以做,他的眼睛都在冒光。
更别提,在这个实验室里还能用到传说中的冷冻电镜!
乔御还在用sds缓冲液做小分子多肽浓缩的时候,张开伟已经随便找了个蛋白质放在了冷冻电镜下,对着显示屏上出来的高分子解析图热泪盈眶。
这他妈才是科研!
他以前都在干嘛,技术难度还不如母猪的产后护理。
一天结束后,张教授扭扭捏捏询问:“我明天还可以再来吗?”
乔御颇感意外:“当然,随时欢迎。”
他还以为,张开伟会对这些琐碎的小实验很不耐烦。
张教授顿时开心的跟买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
乔御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对系统道:“虽然学术界有许多蝇营狗苟之辈,但是我觉得见过的大部分学者其实都很好。”
从林枫到张开伟,从国内到国外,级别有高有低,乔御收到的善意远比恶意多。
大部分人都是以前辈的姿态,在替他遮挡风雨。
系统想说那是因为你值得,但是话到嘴边,又觉得过于矫情。
于是,它回答:“确实。”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多写点的,至少写到乔乔把论文发完,但是我太困了555,明天再加更吧。
===
*处有参考论文:《分子量52千道尔顿的链霉亲和素蛋白的3.2埃分辨率冷冻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single particle cryo-em reconstruction of 52 kda streptavidin at 3.2 angstrom resolution)。
第134章
乔御给学校请了假, 和张开伟在实验室忙活了快一周。
当看见链霉亲和素蛋白的高分辨率结构清楚地出现在眼前时,张开伟没忍住欢呼一声,站了起来, 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乔御!!我们成功了!”
此时已经是夜里两点, 最近两人呆在实验室里没出去过,乔御课都没去上, 是真正意义上的朝夕相对。
乔御没有张开伟那么激动,但是脸上依然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是的,终于完成了。”
张开伟体贴道:“我来撰写论文吧,你熬了这么久,也挺不容易的。”
别看他也跟着乔御干的久, 但是整个实验步骤都是乔御设计的, 顶多在排出干扰项的时候多了个帮手。
作为燕大的教授,张开伟的操作水平和知识储备, 再怎么说,也是比研究生强的。
只要实验过程完备, 写论文无非就是列出格式,然后把数据往里面套。算不上特别有技术含量的活。
但乔御依然轻轻摇了摇头:“我来吧, 教授。您早点休息, 我年轻, 身体还受得住。”
张开伟想了想,也没推辞。他本来以为,乔御说自己来,起码得等第二天睡醒, 结果一觉醒来,发现乔御在上午八点的时候,已经把写好的论文发给了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