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182节

说完,乔御又从公文包里掏出另一沓纸。
“这是我上学期的成绩单,数学、生物专业,都是全专业第一。绩点综合排名全校第三。”
若非他经常请假,第一其实也不是问题。
唐良文点点头:“不错,老师很欣慰。”
乔御又拿出一张《人民日报》:“之前,我因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获得2014年柯尔数论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学者,这是当时官媒的报道。”
唐良文:“很强,好!”
乔御面对夸奖处变不惊,淡定地继续在公文包里翻找起来。
唐良文不禁陷入沉默。
妈的,怎么还没完。
按道理说,他都一把年纪了,早过了嫉妒同学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但是不知为何,唐良文的口腔内浮现出一阵酸味。
“这是‘华国万人计划’奖章。”
没了。
乔御终于放下了公文包。
唐良文松了一口气,问:“乔御同学真的非常优秀,你今天是为什么来找老师呢?”
他挪动了一下身姿,腰间的钥匙串顿时哐哐作响。
乔御露出了一个腼腆的笑容:“想来申请一下各种奖学金,顺便申请一下学校的实验项目基金。另外,我听说论文的版面费可以报销……”
他算过了,国家奖学金八千,校级新生奖学金五万,几篇论文版面费加起来十五万。
加起来国内十八线小城市一套房首付有了。
但,乔御真正在乎的,还是学校的实验项目基金。
为了鼓励科研,不少高校都设置的有实验项目基金。不同于社会上的投资,要论文署名权和专利。高校的项目基金都是天使投资,只要通过就批钱;目的是鼓励创新,激发高校学子的科研兴趣。
一般来说,这笔钱通常在1万到50万的区间内波动。
年年都有本科生申请学校的实验基金,但通过率并不高。
而且,就算通过,也少有人能拿到最高额度助研金。
难度差不多相当于再考一个高考状元。
毕竟燕大高考状元遍地走,四个年级加起来,一次性要到50万的也数不出一只手。
唐良文一听,乐了。
原来乔御是来薅燕大的羊毛了。
“可以。”唐良文慢吞吞的从抽屉里拿出申请表,“先把表填了吧。”
但凡涉及到钱的问题,给钱单位的态度往往都暧昧不清。
尤其是负责财政的会计打工仔,脸臭的像是从他口袋里掏钱一样。
因此,按照规章制度慎重一些,总归不是什么坏事,免得事后扯皮。
像是燕大的申请表。
不仅要表明自己打算做什么实验,还要附上相关介绍,并且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学校的钱不会打水漂,如果有已经发表的论文呢,那就更好了。
除此外,还要表明自己为什么申请这么多,打算花在哪。实验靠谱,花钱计划不靠谱,也是容易被pass掉的。
最后,由院上、校上审核无误后,就可以打钱了。
一套流程下来,快则半月,慢则一学期。
作为校内知名人士,乔御大概能享受加待遇。
“不用了,老师。”乔御拿出了蓄谋已久的申请书,“申请表我之前就找张教授要过了。这是我的申请表。”
唐良文:“行,好。”
说完,就拿到手里,翻阅起来。
别说,乔御准备的还挺充分的。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啊……”唐良文摸了摸下巴,“强啊,我都不敢做。”
“咦,好像分析的挺有道理。”
“还有两篇相关论文。”
“嗯,不错,都是《自然·通讯》上的论文。”
“财务报表也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翻着翻着,唐良文的手顿住了。
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乔御写的最后一行字。
[申请经费:100万。]
作者有话要说:——
*规定我瞎编的。
如果有人在北大的同学可以假装没有看到。
架空魔幻现实主义网络快餐文学。
第143章
一百万是什么概念?
换成百元大钞, 这么多钱是要拿麻袋装的。
如今乔御张口就是一百万。
多少中等水平的教授,一年研究经费都拉不到一百万呢。
作为全国顶尖学府, 燕大收到的各界捐款和政府拨款一直居高不下,一年花在科研上的钱起码五十亿。
光是生科院, 每个季度都能拨款五千万。
更别提隔壁烧钱大头物理学院和化学院。
因此,燕大是绝对不差钱的。
但是耐不住燕大的科研人员也多啊。
工程院院士17人,科学院院士77人;至于什么高级工程师、长江特聘教授, 那就更多了。
要明白, 科研界经费流向,绝对是赤裸裸的倒金字塔结构。
毫不夸张的说,百分之零点五的顶尖学者, 掌握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科研投资。
像是院士级的学者,强点的,帮国家做事, 要几个亿;弱点的, 在学校自己研究,要一两千万。都是很正常的事。
而普通的副教授, 想要收到百万投资,也免不了喝几轮大白酒。
如果还不是名校的教授,那行情就更差了。
一年拿到个五六十万都是大丰收。
乔御,一个本科在读学生, 张口就是一百万。
说多吧,他做出来的贡献,100万的价值是绝对有的。
说少……说少的, 唐良文怀疑是知乎看多了,觉得谁都“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唐良文定了定神,感觉底下的椅子有些扎人。
他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敲了敲,沉思片刻:“我可以帮你报上去,但是能不能通过,我也不清楚。”
“一百万经费,这种事好像之前还没有先例……”
乔御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我翻过校规了,上面并没有规定学校科研基金的上限是多少。只是之前,07年有一位学姐申请到了50万,在她之前最多也就十来万,于是默认最高上限为50万。”
如果申请一百万被驳回了,那他也可以试试九十万或者八十万……
乔御真的好久都没这么缺钱过了,虽然刚重生的时候也穷;但那时候支出不大,穷的不是很明显;如今是钱稍微不到位,整个实验室就要瘫痪,只剩一堆器材摆着好看。
唐良文仔细回想起学校的规定,发现学校的确没有规定限额。
“行,我给你提交上去。”唐良文不禁有些好笑,“乔同学还有什么事吗?”
“有。”乔御眼巴巴的看着他,“项目经费就不要求了,论文版面费可以快一些吗?”
对方晶亮又尊敬的目光,让唐良文一时之间有些膨胀。
哪个老师不爱好学生呢?哪怕是到大学,也不例外。
唐良文当即拍着胸膛道:“放心,包在我身上!”
-
生科院,院长办公室。
秦院长面带礼貌的笑容,听着李东伟慷慨激昂的陈词。
“学校有钱,也要花在刀刃上!”
“一个学生,一问学校要钱就一百多万。”李东伟扣动着扳指,从鼻腔发出一声冷哼,“真当来学校读书是来挣钱的?”
唐良文提交上来的申请表,成了最近一周,生科院教学圈内的热门事件。
大家纷纷惊叹于乔御的敢想敢做,对于能不能成功,却各执一词。
一百来万的科研经费,李东伟其实不大看得上的。但是要是这笔钱会掉进乔御的口袋里,那他就很看得上了。
办公室另一边,叶勤学不甚赞同地摇头:“李老,你想太多。其中二十万是论文的版面费和奖金。学校的实验室发论文,学校帮忙报销版面费,并且发奖金。这是校里的规定,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算是捞钱呢!”
李东伟这才明白乔御的论文一定要挂“燕大基因实验室”、并且转个弯带上张开伟大名的险恶用心。
“至于一百万研究经费,还要校上的领导看可不可行。这是校上批,又不是我们院里自己批准。你眼巴巴的来找秦院长,又有什么用?”叶勤学笑嘻嘻地说,转头,问秦院长,“是吧?”
秦院长心想,你们俩人扯头花,能不能不要每次都叫上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