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05节

“……”不是很懂你们壕二代。
宋天宇厚颜无耻地说:“我现在一穷二白还负债,乔乔要对我好一点。”
-
吃完早饭也就才上午八点。乔御来到学校的会议中心,大三的学生会干部们忙的热火朝天。
今天,他要召开学术报告会。
一回生,二回熟,乔御已经不会为此感到紧张了。
第一排位置,施文和喻寒溪中间隔着叶勤学和威廉,一人把头扭向一边。
学术报告会只是个由头,最重要的,还是下午的谈判。
收到邀请,并且给予确认参加回复的,一共有二十三家药企。从国外的业界巨头辉瑞、诺安、默克尔、阿斯利康;到国内的泰华、正大,都有。
二十多家药企加起来,总资产过千亿。饶是乔御见惯风浪,此时心头也未免有些沉甸甸。
开完学术报告会时间刚好,施文上前一步,走在乔御身边:“乔御,我听说你今年申请提前毕业了?”
“是。”
“那要不要来我们清大,我们清大理工部,还是华国最好的。光是科研经费都是燕大的两倍。”
“暂时还没想过。”
喻寒溪从一边跟了过来,一言不发。
施文回头,瞪了他一眼:“你跟着我干嘛?”
喻寒溪耸耸肩:“默克尔集团邀请我当学术顾问,我找不到会议室。我跟的乔御。”
施文感觉自己被噎了一下。
谈判的地点,是燕大附近的酒店。
按理说这种情况,在寻安生物制药的会议室内谈才最合适。不过今天来的人比较多,小会议室内怕是装不下这么多人。
在乔御推开大门的一瞬,各种各样的视线在瞬间朝他射来。
好奇、打量、探究。
他扫视一圈,没有看见伯纳德,但是看见了一位老朋友。
阿斯利康的郑启明,郑经理。
身为阿斯利康的华国分部的中层干部,郑启明本来是没有资格到现场的。不过因为他之前曾和寻安生物制药接触过,因此特地被点了出来。
这里随便一个人拔根腿毛,都比他的大腿粗。让郑启明觉得好不自在。
他觉得,最前方的乔御,压力可能会更大。
就在郑启明这么想的时候,乔御的声音从扩音器内倾泻而出。
他用的中文,但是每段结束后,都会用英语再复述一次:“很感谢各位能接受我的邀请来到现场,我是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这项技术专利权的所有人乔御。”
因为准备充分,他这次说的话比当初在伯纳德家里说的还要好听。
但是郑启明却忍不住皱眉。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损失厌恶。说白了就是失去100块钱比得到100块钱更难接受。
乔御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改变不了一件事:他的行为,比起直接买专利,可能让药企少挣好多个亿。
很多药企在定价上,会采取不同国家不同价格的策略。原因就是每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同。在发展落后的国家,药卖的便宜,并非是因为药企良心发现,而是他们通过模型计算,确定这个价格才能挣到最多的钱。
而乔御直接把定价锁死,相当于他们要花大价钱建造配套的医疗机构,并且面临很多年都难以收回成本、收回成本也挣不到多少钱的尴尬局面。
他们是资本家,做慈善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避税,不是真的想做慈善。
郑启明竖起耳朵,听着身边大佬的小声议论。
他身边的人是阿斯利康亚太地区总裁,对方正在用一种轻松而调侃的语气,和旁边瑞士诺安制药的代表查理先生说话。
“他背后的投资商和股东真的同意他把专利技术这么转让?华国人比我想象中还要慷慨。”
查理先生道:“华国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概每个年轻人都有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不过等碰壁了就知道该怎么生活。”
诺安制药集团如今最挣钱的一款药,就是治疗白血病的“格卫”。
乔御的论文一发,诺安的股价直接跌停。但峰回路转的是,这位年轻人竟然想以这样的方式售卖。
在长达一周的紧急会议后,诺安已经制定好了完备的策略进行应对。
第一是联合有能力购买的大药企,略施好处,让对方放弃竞争。这并不难,毕竟他们签订协议的欲望本来就不太强烈。
第二是疯狂收购华国本土药企的股权,并且放出烟雾弹混淆视听。让华国人明白,接下这个烂摊子,注定赔钱。
第三,则是今天。
乔御的演讲,一共进行了半小时。
查理在结束后,带头鼓起了掌。
他站起来,语气真挚而诚恳:“乔先生,hscs体外扩增是‘干细胞领域的圣杯’,您不仅有首屈一指的技术水准,更有富有人文关爱的高尚心灵。”
“我们诺安制药愿意接受您的条件,为全世界的患者共谋福祉!”
“但您知道,在接受这个条件后,诺安会因为基础建设,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现金流压力。我们希望您的专利再转让给诺安后,不会再拿去进行二次转让。”
第三步,拿到专利权,然后冷藏。
医疗机构中心建造时间,全在诺安的一念之间。
选址、开工时间,全都可以暗藏猫腻。
到时候这个机构建立起来,说不定都几十年后了。他们也不算违反协议。
最好是乔御中途忍不住毁约,这样他们还能反将一军。
打官司可谓是医药企业的传统艺能。
每年因为旗下实验室的专利权、转让费等等问题,药企都可以让合作的律师事务所挣得盆满钵满。
科学家,尤其是没出身过社会的科学家,一辈子呆在象牙塔内做学术,可是相当好糊弄的。
这一点,曾以60万买到玻尿酸专利权、并且后来靠它挣了百亿的德国ross.mann应该深有体会。
第162章
老实说, 在看见查理先生站起来后,乔御的内心只有一个念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连小学生都知道, 既是选手又是裁判的运动,是不可能有公平性的。
乔御不是很想和查理谈生意,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除了诺安集团外, 没人有意向接手这项生意。
看起来, 诺安也算是有备而来。
喻寒溪忍不住, 低声对身边阿斯利康的执行总裁道:“这项技术的确是很多血液病患者的福音,虽然收回成本的周期比较长, 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位金发碧眼的先生但笑不语。
喻寒溪也不再坚持。只是没忍住心底的一声叹息。
乔御还是太理想主义了, 有些事情不是光靠让利就能解决的。
因为乔御迟迟没有回答,查理不禁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怎么了,乔先生。现场也没有人和我们竞标,您是有什么顾虑吗?”
就算乔御不愿意和诺安合作, 查理也丝毫不担心。
第一,有能力建造医疗中心的药企, 基本都在这里了。除非乔御肯倒贴钱, 并且倒贴的比诺安还多,否则是不会有人动这块蛋糕的。
第二,如果同意,就相当于违反了行业潜规则, 并且得罪了诺安。
诺安和fda里的好几位主席关系都不错,以后这些企业研发出来的新药,卡一卡, 多卡几次说不定就因为现金流不够而宣布破产。
因此,暂时是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的。
乔御问:“还有其他企业有合作意向吗?”
现场鸦雀无声。
如果是一般的科学家,现在大概已经面红耳赤,站在原地尴尬不已。
不过乔御只是笑了笑,这才对查理说:“好吧,既然如此,那我愿意代表寻安生物制药,和诺安制药谈一谈。”
择日不如撞日。
乔御和诺安集团的几位代表来留在了会议厅。
诺安此次来的,不仅有亚太地区执行总裁查理·克莱曼;还有两位律师,一位特聘科学家。在业内名头都十分嘹亮。
乔御这边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外加一个不是人的系统。
他没有找吴玉秋过来。
乔御明白,应对普通人,吴玉秋的水平绰绰有余。但是在这种跨国集团面前,未免有些底气不足。指不定就被对面的话术忽悠,稀里糊涂签了协议。
查理:“乔先生。很感谢你对我们诺安的信任。”
他说话的时候满脸笑容,再加上形象气质不错,看上去很有亲和力。
乔御低声道:“既然您已经知道我的条件了,不知道贵司是否准备好了合同?”
查理笑着回答:“当然。我们拥有最专业的律师团队,我相信合同也是无可指摘的。”
看上去,查理对自己公司的水平相当自信。
合同一共十一页,乔御从第一行开始看了起来。
时间缓缓流逝,查理并不心急,而是在乔御看合同的时候,慢条斯理地介绍起来。
“我们诺安是瑞士最大的药企,之前也有过售卖抗白血病药物的经验。格卫是世界上第一款定点靶向药物,当初为了推广,诺安可下了大功夫。如果您和我们合作,基本可以直接省去推广这一步骤。
“您不是制药行业的,可能不清楚。新药推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世界大部分人都是不懂科学的,他们只会听医生和专家的话,可不会管你的论文登上了什么期刊。”
乔御缓缓点头。
从开始举行学术报告会的时候,乔御就明白,这场谈判已经开始。
他今天的穿着是特地准备过的:商场几千块钱一套的黑色西装,配上一看就是商场货的牛津鞋。说话习惯也从原本的少而沉稳,变成了略带青涩感的迟缓,停顿明显增多。就连眼神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