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16节

这小孩因为化疗,头光溜溜的,像个小和尚,皮肤很白,整体偏瘦,但露出来的胳膊却有些肿胀。
在看见乔御的时候,秦成义十分惊喜,然后和他热情地握了一下手:“先恭喜您成为教授了,最近新闻到处都在谈你,燕大生物系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乔教授前途无量啊。”
“太客气了。”乔御回答,“不过,谢谢。”
最终,乔御还是选择留在了燕大。
首先,燕大作为燕京系学派的山头之一,江湖地位崇高;其次,这个老山头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时候,方便他搞事。
清大当然也好,福利待遇也不错,只是那边强势的学者可不止施文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多,就容易吵架。
再说了,从燕大到清大也就几步路距离,实在不行,多去隔壁生科院逛逛,也是可以的。
现在是法治社会,不那么容易被套麻袋。
当然,最主要的是,叶勤学给他画的饼太香了。
没一个搞科研的,不想要一个国家实验室。
哪怕最后没有评上国家实验室,但只要配套设施和福利待遇对标“国家级”,乔御都是十分心动的。
乔御放下了提着的书。
他从秦成义那,了解到这小孩爱看书,所以特地买了一套童话故事。
只是他看秦小满床头,发现才六岁,这孩子已经在看英文版的《鲁滨孙漂流记》,顿时觉得这套童话故事买的不太合适。
秦小满二岁就开始用双语教学,四岁住院的时候,已经能看懂英文童话书,除此外,住院两年时间里,他还自学了小学数学,初中地理,周围人都说他是小神童。
大概上帝在关一扇窗户的时候,总会给人开上另一扇窗户。
不过秦小满看上去依然挺高兴的。
他躺在病床上,软绵绵地说了句:“谢谢乔御哥哥。”
“我爸爸说,是哥哥和医生伯伯一起救了我。”
“等我出院了,我一定去燕京大学给你送礼物。”
“我还想成为科学家……我……”
只是话没说一会,秦小满就靠着枕头,要睡不睡的。
两位大人轻手轻脚地从病房里撤了出去。
秦成义的神情,比上次见到的时候,好了不少,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小满运气挺好的,刚好被拿去当了外国专家的会诊案例,少受了很多罪。是梅奥诊所,我听说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医学中心。”
乔御说:“那运气的确不错。”
“我准备等出院后,就给小满改个名,叫长生。秦长生。”
乔御在听见这名字的时候,莫名觉得有些耳熟。
他侧过头,透过玻璃窗,看了眼正在睡着的秦小满。依稀从那张稚嫩又干瘦的脸上,辨认出了一点故人的影子。
乔御对系统道:“他长得很像生博士。”
这是这次,系统没有回答。
于是,乔御对秦成义道:“这是个好名字。”
“我觉得,他一定能成为很厉害的科学家。”
-
六月中旬。
一般的高校都还在准备期末考试,而乔御却已经结束了毕业答辩,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燕大的教授办公室两人一间。
他隔壁桌是张开伟,出门左转,则是唐良文和寇宇航。
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乔御在任教第一年,肯定是要进行教学任务的……
院上有传言他会教今年的大一,导致如今生科院大一的学子们复习的都不是很积极,一幅“我好想留级”的样子。
老实说,如今走在学校,冷不丁被人叫一声“乔教授好”,乔御还怪不习惯的。
“乔教授,您的快递。国外寄来的。”
乔御有些意外,因为他这人从不网购,更别提海淘了。
他看了眼,是ems快递。一个文件袋,怎么看也装不了什么生化武器。
寄件地址是米国纽约州长岛。
乔御用美工刀拆开,里面装着一封信,和一封录取通知书。
“乔御教授。”
“您好,我们是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不过,如果称自己是‘冷泉港’,不知道您是否会耳熟一些。”
“过去半年里,我们一共收到了十七封推荐信,推荐让你入学。”
“(米歇尔说不录取你,会是冷泉港的终身损失。)
(但我们中的一位科研员表示,米歇尔这个没有得过诺奖的人不配对他这么说话)”
“正式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的确参与了一些教育计划,其中就包括年轻学者(三十岁以下)的培育。”
“实验室的研究对象包括癌症、神经生物学、植物遗传学、基因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其主要成就为分子生物学领域。从建立至今,累计诞生过8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这里,约有三百位学者从事科研工作。每年至少有20场国际学术会议。实验室与国际多家实验室、大学、制药行业领头人有所活动。”*
“听起来还不错对不对?我们可是世界第一的‘实验室’。”
“所以,我们诚挚邀请您,来纽约州长岛的冷泉港,进行为期2年的交流学习。”
“(虽然我们不发毕业证。)”
落款是:bruce stillman。
(第二卷 ·完)
第三卷:科研暴君
第172章
李华是今年长宁省的高考理科状元。
从小, 他就有一个崇高的梦想,那就是为全人类的未来而奋斗。
因此,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 李华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燕京大学生物系!
“什么乔御?我不知道乔御。我不是为了乔御才去燕大的。”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 这位高考状元表情严肃。
记者:“可是您也是从天海七中毕业的, 您真的不知道乔御吗?”
自从乔御进入7中后, 天海七中瞬间甩掉了全市最烂公立中学的包袱, 生源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教育局的拨款也变得大方起来。
而在乔御考到省高考状元后,这一效应更是达到了井喷一样的效果。
新校区建起来了;老师不再摸鱼,教学水平上来了;学生质量上升, 谈恋爱上课玩手机等不良行为逐渐消失……
郝校长过上了每天笑醒的幸福生活。
终于,在时隔两年后,学校又迎来了一位全省理科状元。
李华在乔御毕业后,就从麻光辉那里接过了管理“御宇天下学习小组”的光荣任务。
而如今他毕业了, 也挑选好了自己的后继人,并且相约“燕大生物系”见。
精神火炬代代相传。
最让李华振奋的就是,在他大学入校这一年, 乔御竟然成为了燕大生物系的教授!
很可能就教他们这一届。
这么掐指一算,他毕业的时候如果要读研, 岂不是还能考乔御的研究生?
李华怀揣着美好的愿望,拖着行李箱, 来到燕大求学。
接待他的, 是天海七中曾经的学长。
李华对他有印象,叫宋天宇,也曾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李华道:“学长,听说你以前和乔御学长一个班, 你们关系很好吧?”
宋天宇的眼睛开心地眯起:“是的。”
李华:“乔御学长今年会给我们上课吗?我看学校论坛,说教务处给乔学长排了课!”
不仅是他,全专业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非常期待。
燕大生物系的专业分数也因此水涨船高。
乔御进来那一年,生物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647,如今已经涨到了680。
宋天宇:“本来是该给你们上课的。”
李华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本来?”
“嗯。”宋天宇微笑道,“但是乔御啊,去国外的实验室学习了。两年后才会回来呢。”
老实说,最开始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宋天宇第一反应是希望乔御能留下。
13小时的时差,那边太阳刚刚升起,这里已经黄昏日暮。
异地恋都有那么多分手的,更何况异国。
但这个想法太自私了。
宋天宇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没办法给乔御更多的帮助,但是起码不该成为他的拖累。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眼灰蒙蒙的天空。
“算算时间,他现在已经到纽约了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