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第913章 青花水盂

林小雅走马观花一样将徐景行缴获的一小袋和田玉籽料挨着看了一遍,沉吟片刻后答道:“这些料子都是顶级的籽料,单颗均价一百万左右,一起卖能卖到两千万,如果分开了单个卖,还能再高一点。 ”
徐景行听到这个答案,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他虽然不缺钱,也赚了不少钱,手里还有一些非常值钱的物件,可是想到自己随手牵羊这么一搞竟然搞了两千多万回来,还是感觉很爽,尤其这些“羊”还都是从仇人手里搞出来的,那种满足感可不一般呢
,因为这些东西越值钱,他的仇人越心疼。
因此想到风知欢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的心情赚了两千多万还要畅快。
不光他开心,殷晓静也很开心,毕竟是自家男人赚钱了,而且一下子赚了这么多。倒是林小雅没多大感觉,毕竟林小雅从小跟在金二身边,钱见的多了,大钱也见的多了,算是现在,林小雅的身家也相当不菲,光是华不注山那边的那套小四合院值不少钱呢,再加其他在她名下的
产业,妥妥的小富姐一个,不太会把区区两千多万的东西放在眼里。
但是吧,这些和田玉籽料最值钱的地方不在于这些个市场价值,而在于里面蕴藏的灵气。能被风知欢收藏起来的玉料,当然不是普通的玉料,最起码里面蕴藏的灵气要一般的顶级玉料要多,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肯定不一般是了。而玉石蕴藏的这些灵气,才是徐景行和林小雅这样的修行
者眼里最值钱的东西。
徐景行那不用说,能直接吸收提取灵气,灵气越多越好,灵气的品质越高越好。
林小雅虽然不能直接吸收灵气,但也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汲取,别的不说,修炼的时候往身边堆这么一堆蕴含着大量高品质灵气的玉石,也能略微的提高修行效率。
所以两个人都没真的谈论兜售这些玉石的事儿,只是简单的聊了聊价格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样物件。
下一样物件是一只青花水盂。水盂是标准的房用品,而众所周知的是在现在的玩市场,房用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同样尺寸同样年代同样款式的两样物件,房用品的价格能高出百分之二十左右,没办法,毕竟相对那些盘子碗
之类的实用器,房用品感觉更档次不是?
而他手里这只水盂的价格显然更可观,因为这只水盂的器型、釉质、胎质、保存状况以及款识等元素都无可挑剔。这只水盂的造型其实并不算特别突出,器型较常见,是那种撇口、短颈、鼓腹的圈足瓶,但是直径不小,有十二公分左右,瓶身的纹饰是非常典型的缠枝莲纹,但这个缠枝莲纹的构造又跟常规的缠枝
莲纹略微有点不同,莲纹卷曲的花枝儿卷的较厉害,从粗到细卷了三圈半,看起来常规的缠枝莲纹要复杂精致,视觉效果也非常好。纹饰突出,釉质和染料当然也不能差,外层的釉质肯定没得挑剔,刷的非常细致非常光滑,一看不是一般手艺,细腻匀称有且很润,厚薄程度也相当适,没有太厚也没有太薄,因为釉质这东西真不是
越厚越好,太厚会有一种肉肉的感觉,太薄的话又会显得太飘,虽然釉质厚点和薄点在一些风格的瓷器也是优点,但在青花瓷器显然不太适用。
青花瓷的风格一般来说相对淡雅,如果釉质太厚,会冲淡这种风格,釉质太薄,又会显得太过干涩,所以能把握这个尺度成了区分一个手艺人的手艺是否合格的标尺。
这只水盂的釉质厚薄程度恰到好处。至于釉料,那是由时代的工艺以及釉料出产地决定的,某个年代的某种釉料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得假的,如说乾隆早起的青花料色泽浓艳,晕染效果极强,所以那个时代的青花瓷器多
有点染的纹饰,如说缠枝莲纹的花枝末端多是点成的,而不是勾勒成的。到了乾隆后期,由于青花料的工艺以及开采地发生变化,色泽开始便的清丽,逐渐没了那种晕染效果极强的风格,瓷器表面也少了那些点染的笔法,风格也从之前略带写意的风格转向后来的工笔风,
看起来要更加精巧。当然,风格这东西没什么好坏,有人喜欢粗犷的,也有人喜欢精致的,有人喜欢晕染效果极强的写意风,有人喜欢笔画清晰的工笔风,但风格的变化却不难看出时代发展和变化的脉,从而品味到历史的
味道。而这一只水盂的釉料特点很明确,正是那种晕染效果极强、色泽很是艳丽的青花料,而且这色泽有一种蓝泛紫的感觉,使得画出来的纹饰更加艳丽,这证明这只水盂使用的青花料不是单纯的浙料,
而是添加了进口的回料,因为那种蓝泛紫的特征是进口回料所特有的。所谓的回料,其实叫做回青料,是进口的青花料,在明末清初最常使用,到乾隆时期已经很少使用了,但很少用并不是不用了,在官窑瓷器还是有用的,当然是跟浙料甚至明珠料调配以后一块使用,
而这只水盂是这种情况下的作品,特征很鲜明。
至于胎质,那没什么好说的,官窑瓷器出窑以后都是要经过非常细致的检查的,有瑕疵会被摔碎,没被摔那证明没问题。
为什么能确定这只水盂是官窑瓷器?除了边说的那些因素外,还有最重要的款识啊,六字三行篆书款的“大清乾隆年制”款可不是那么好模仿的,那种笔法是真正的书法好手手写,特征很明显,如果是仿品,根本瞒不过徐景行这种行家的眼
睛。
也是说,这是一只乾隆早期官窑生产的青花水盂。至于价格么,他倒是很不在意,因为这只水盂的价格有限,哪怕房用品的市场价格稍高,这只水盂也卖不出天价,甚至都卖不到一百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