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宠萌妃:王爷有礼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不能拖延

阿六一直说着要他们救救南宫珏,神情急切,可也没说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后被阿六的神情给震惊到,偏偏阿六半天说不出事情原委,也开始急起来。
不过还好,在场的人中拥有最高权力的皇帝是镇静的,皇帝冷静地询问阿六:
“阿六,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快把事情说清楚,你说清楚我们才能去救阿珏。”
阿六抹一抹脑门上的汗,抬起磕头磕得红肿的头,“王爷和王妃被人带走了。请您派人去搜找他们。”
“怎么会这样?!”皇帝和太后同时喊出。
南宫珏上次让他们陪着演戏,不是已经将那个会伤害萧晗的人引出来了吗?
难道那人逃脱了?那么这次会是那个人吗?还是说另有其人?
太后一想到这些,就急急忙忙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将军府里要伤害你们王妃的人吗?”
虽然阿珏的武艺不弱,可万一萧晗被挟持,阿珏难保不会为了萧晗而放弃出手。
“太后,不是。是一个自称红庄庄主的鬼面人,背景神秘,无人知晓。
他要挟王爷,如果王爷不和他们去红庄,他们就不放王妃。
而王爷对王妃一往情深,放心不下。所以王爷为了救王妃,就和他们去了。”
阿六一口气说完,看着皇帝和太后,等待他们的回答。
听到南宫珏和萧晗都被掳走,皇帝发觉事情真的非常严重。
在天子脚下,竟然有人敢挟持王妃来威胁王爷,还胁迫两人跟随他们离开。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皇帝立即就开始吩咐众人。
“阿六,你先回王府,派遣王府的人先去找钰王和钰王妃,而你守在王府门口。
朕会立即去让人召集侍卫,等他们召集齐了,我会让他们去找你。
到时候,他们的一切行动由你指挥,你可以任意调遣他们。”
吩咐完阿六,皇帝又转过头,尽量以平静的语气温声叮嘱太后。
“母后,您先在这里休息,别急坏了身子,不然阿珏回来了会不好受的。”
“嗯,我会的。皇上,你去吧,不用担心我。”
现在是特殊情况,太后也尽量不让皇帝分心在自己身上,尽全力去寻找阿珏和萧晗。
“母后,那您先休息,找到阿珏他们了我立马让人来告诉您。那我先走了。”
安抚好太后,皇帝和阿六就从太后宫里离开了。
离开后皇帝就去了御书房,一进门就吩咐守在门边的大太监,“去叫宫里的侍卫总管来见我。”
“是,皇上。”看到皇帝脸色铁青,会看脸色的大太监领了命就急步离开了。
皇帝坐在书桌后的龙椅上,背靠着宽大的椅背,望着门外小小的一块天空出神。
阿珏决不能出事,他本来就对不起阿珏,如果阿珏再出了什么事,他都不知如何自处。
而且,阿珏是她的唯一一个孩子。当初他害苦了她,要是连她唯一的孩子都保不住,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见她。
半晌后,侍卫总管神抖擞,大跨步走进御书房。
一进御书房,侍卫总管就准备跪下,给皇帝行礼,“皇上。”
“不用行礼了。现在去集结宫里不当值的侍卫,有多少集结多少,要尽快。
集结好后带着他们去钰王府,钰王的小厮阿六会在王府门口等你们。一切听他调遣。”
时间不能拖延,越晚就越容易出事,所以,皇帝急速吩咐着。
“是,皇上。”侍卫总管回答地铿锵有力。
站在原地回答的侍卫总管本以为会得到赞赏,稍稍停留了一下,谁知道却是一声怒吼。
“还愣在这里干什么,快去。”龙颜大怒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侍卫总管身子抖了一抖,赶在皇帝的第二声怒吼之前迅速离开了御书房。
太阳东升西落,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时间就在太阳的一起一落间过去。
皇帝这一整天都在御书房里,吃的喝的都由太监和侍女送进去。
不过,皇帝心情不好,也没有动多少。
除了太监和侍女,就只有侍卫进去过御书房,给皇帝时时报告搜找结果。
可都一整天了,别说钰王和钰王妃了,就是那个神秘的红庄都没找到。
在一个个令人失望的消息传来中,黑夜降临,空寂的御书房里烛光昏黄。
皇帝在书房内踱来踱去,心里的烦躁却一分也没有减少。
时间一点点过去,可阿珏他们还是没有消息,时间越久,他们遇到危险的几率就越大。
听到“咚咚咚”几声门响,皇帝怒斥:“不是告诉过你们吗?不要再送来了,朕不吃。”
“皇上,是哀家。”站在御书房门口的果然是太后。
皇帝一愣,然后赶紧扶着太后进书房。
“母后,你现在不是应该已经休息了吗?怎么又到我这儿来了?”
皇帝扶着太后在木塌上坐下,接过她手里的雕花漆盘。
“我知道,你一急就吃不下饭,就给你拿些经饿的点心过来,总不能我没倒下你先饿晕了。”
皇帝也在另一边坐下,听得太后这样说,不得不拿起一块点心让太后宽心。
勉强吃下两块,皇帝再也吃不下了。
知子莫若母。看到皇帝的样子,太后也不再劝他,倒了一杯热茶给他。
“点心有些干,喝几口茶润一润。”
看着皇帝喝完了茶,太后终是问出她担心了一整天的问题。
“皇上,阿珏还没找到吗?”
皇帝心情低落,低垂着头,默不作声。
不过,仅仅是如此,太后便已知晓了皇帝的意思。
长叹一口气,太后安抚他,“阿珏会没事的,当年他身子弱,送到江南去养着,现在不也生龙活虎的。
自从阿珏从江南回来,短短时间内破了数起案子,也曾遇过危险,这一次也定能化险为夷。的。”
昏黄的烛光下,太后的脸上褪去了平日里的高贵,有的只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安慰。
“母后,让您为朕担心了。本应该是我安慰您的,倒是我不镇定了。”
太后摇摇头,拉过皇帝的手,拍拍他的手背,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儿子的安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