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

第四百八九章 :孟子:鱼我所欲也

与叶沧澜的见面只是黄一凡生活中的一个插曲。
虽然令他很意外,但黄一凡并没有因为叶沧澜的出现就有什么改变。
他仍是继续写他的,上他的课。
不过,在他上课写的时候,香江似乎发生了一小骚乱。据香江媒体报导“香江突然发生了一起小型示威事件。”
联想到前些天叶沧澜的突然离开,黄一凡心下怀疑,这起事件与叶沧澜所说的香江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否有什么关系?只是,身为小市民的黄一凡虽然心下关注,但也没什么办法。他不是香江人,也不是政府里面的人员,最多只能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
只是,越关注,黄一凡却是越觉得香江那起游行示威事件有些不妙。
至香江爆发游行示威以来,这一起游行示威竟然越演越烈,至今为止,已然持续了整整7天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一起面向香江政府,面向内地政府施压的游行活动。并且,在短短几天时间之内,他们迅速霸占了香江经济中心的中环。
看到这里,黄一凡内心不由得一颤,这与前世香江爆发的一场骚乱何其相似。
同样是在香江。
同样是霸占经济中心区域。
同样是打着某种看起来很公平的政治诉求。
同样是集结了一些黑势力份子以及一些天真2逼的学生。
同样是有给予巨额的资金支持。
而同样,面对这种骚乱,暂时的香江政府与内地政府并没有太好的应对方法。
甚至,当这种骚扰事件发生之后,竟然还有一些明星支持这样的骚乱。
虽然前世这一起事件最终结束,但是,因为长达几个月的游行示威,却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国内的政治环境。
看到这一起事件之后,黄一凡的心情很沉重。
他感觉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
“同学们,其实古代这么多的诗人,他们除了写风花雪月,除了写多愁善感之外,他们还时常感叹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并且,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爱国诗。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首爱国诗。”
古典文学课,黄一凡在最后还有几分钟时间的时候,心情很是沉重的说道。
这份沉重,台下一干学子似乎也感受到了。
其实,这些天香江出现的骚乱,不只是黄一凡,他们这一些水木学子也感同深受。
只是恨就恨他们不是香江民众,不能阻止这场骚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黄一凡轻声吟唱起这一首诗。
这一首前世民族英雄林则徐写的一首爱国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念完这一首诗,下课铃声也正好响起。
只是,面对着这一首诗,台下学子却是有人站了起来,声音有些激动的问起了黄一凡“黄一凡先生,敢问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
“我也不知道是哪位诗人,或许是无名氏吧。”
黄一凡摇摇头,说道。
只是,这位学子似乎并不满意,说道“黄一凡先生,是您写的吗?”
但黄一凡并没有答,而是收拾好讲桌上的教案,对着台下学子说道“这节课到此结束,老师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了,下课。”
一句下课,黄一凡就此离开了课堂,留给课堂学子的,只是那一个儒雅风度的背影。
“黄一凡先生要去做什么?”
一位学子站起来问道。
“不知道。”
其他学子都是摇头。
只是,另一位带着眼镜,看起来有一些婴儿肥的学子却是大叫了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感觉黄一凡先生要去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了。”
到讲师公寓,黄一凡打开文档,立即开写射雕英雄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射雕英雄传的开头,黄一凡写下了这一句。
今天黄一凡的心情一直很激动,很激动。特别是,当看到一些明着公然支持这一些骚乱之后,黄一凡的此刻简直要暴走一样。只是,黄一凡知道,做为平民,你再大的愤怒也没有用。而做为作家的黄一凡,他便用笔,写下了这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这已经不是射雕英雄传的台词,也不是射雕英雄传的剧情,只是,这会儿黄一凡已经不管了。哪怕郭靖没有说过这一些话,黄一凡也在今天这一章节里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去。
香江是内地不可分割的整体,岂容一些破坏。
虽然黄一凡此前一直对香江没有好感,但至始至终黄一凡一直将香江人当成是自己人。
因为我们都是华夏人。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开头写下这八个字的成语之后,黄一凡再度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写完射雕最新的一章,黄一凡发给了香江新报的编辑。
十几分钟之后,新报编辑在看完射雕最新章节之后,却是激动的给黄一凡了几个字“黄一凡先生,这是你要对香江民众说的吗?”
“不是,这是对天下所有人说的。”
“我明白了,今天射雕的章节将会放在第一版位置。”
“有劳了。”
写完射雕最新一章,黄一凡打开自己的微博,写下了一首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精忠报国。
写完,黄一凡似乎仍觉得少了一什么,便又用起了“秋水”这一个笔名联系上了水木中文系主任刑艺,“刑主任,采访之类的就算了,最近写了一个稿子,你可以拿去看看。”
说完,黄一凡也不等刑艺话,将写好的散文发了过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一切做完,黄一凡买了一张飞往香江的飞机票。
他觉得,他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唤醒那一些还在沉睡的香江人。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