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第0100章 射击场

刘玄英笑眯眯地盯着何同:“弹药厂跟枪炮车间放到一起?小同,你是嫌你姐活得太长了?”
求生欲旺盛的何同忙不迭地摇头:“没有那回事!”
好久没有摸着枪的刘玄凌,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chún:“那就去靶场吧!”
听着这提议,刘玄仁眼睛一亮,总算是有机会给宁晓梦教一些自保的知识了。
早走预谋的刘玄英,打电话叫来了一辆大巴,载上了二十多个人,扬长而去……
简陋的大巴在厂区里穿梭着,就在刘玄凌以为要出城的时候,大巴绕到了钢铁厂边上靠近乡镇的一座小型军营的门口。
刘玄英跟着司机下车登记之后,几个穿着军大衣的士兵搬开路障放行。进了军营之后,车子沿着军营中间十米多宽的柏油马路,慢悠悠地行驶着。
一排排土黄sè的营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路边上,不时地有排着队跑cào的士兵,偶尔也会有乘着汽车巡逻的小队。
驶过营房区,再往前,是一排排用钢管架起来的露天遮雨棚,在路北侧,全是十lún的大卡车;南侧全是刚才见到的四lún敞篷小汽车。
见到这些汽车,刘玄礼不得不吐槽一下自家老爹的奇葩审美观:本来十多米的1932年德国man新发s1h6十lún卡车,被掐头去尾,还剩八米多,原车标志性的方车头,直接没了,全车被改成跟“双峰驼”一样的布置,驾驶室移到了发动机上方……
虽然一直诽腹流云的审美,可刘玄礼却不得不佩服流云的先见之明:虽说已经掐了头去了尾,可车厢的空间,仍然比原来长不少;车架缩短,强度也提高了不少;而且驾驶室的视野,比以前要开阔了许多。
看着那些已经被改装得面目全非的十lún卡车,刘玄英想起来当初为了攻关“双峰驼”,将这些卡车大的光辉历史。
当时的西北已经具备了生产简单的四lún汽车的能力,可对于复杂的卡车,尤其是柴油机汽车,还力有不逮。
即使有自家老爹提供的资料,没有实物,也只能抓瞎。于是就从德国进口了一批新型卡车,卡车到了酒泉之后,当着一群刚到酒泉的海归的面,刘玄英带着机械厂里的一群技工,将汽车拆得七零八散……
等攻关完“双峰驼”,厂里的海归,对十辆大头的卡车,怎么看怎么别扭,心一横,将组装起来的卡车,又给拆了……
消化了maz-543的机械厂,分出一部分骨干,成立了汽车厂,汽车厂的首个试水作品,就就是被称作“牧羊人”的威利斯吉普的穿越版。
刘玄英清楚地记得:汽车厂的技术人员,在接到新车的设计要求时,连眉头都没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将原型车“羊驼”弄了出来。
后来,有些给部队供应物资的牧民在军营驾驶过“羊驼”,觉得很不错,就想买一辆,于是,驻军找到了汽车厂……
几个月后,去掉四驱装置,加装了弹簧版,附带钢管架和帆布顶棚的两驱柴油版“牧羊人”,悄悄地在西北上了市,几个月,就卖出了几百辆……
看着车窗外几十辆土黄sè的“牧羊人”,张元芝拿胳膊肘轻轻地顶了一下许智宁。
一看眼sè,许智宁就知道当家的是什么意思,苦笑着摇了摇头:“姐,这玩意儿,延州那边没法用,没有油,这玩意儿就是一坨废铁。”
坐在车上睡了有一阵子的刘玄恭,突然冒出一句来:“十八弟,这个可以有!”
许智宁瞪了“起哄”的刘玄恭一眼:“九哥,难道你还没睡醒?”
何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许智宁:“小宁,延州那边有油田,不过,就是没有炼油设备。”
刘玄恭挠了挠脑门子,想了一会儿,补充道:“延州下属的延长县,有华夏境内第一口油田,虽然现在已经采枯了,可前年又发现了永坪油田。”
说完,刘玄恭喊了流云一声:“爹,您知道延州哪里还有油田吗?”
流云点了点头:“在原址北山坡附近还有一处,以红军现在的开采能力,两处油田日采油能达到六吨吧,供应百十辆汽车不成问题。不过……”
流云看了一下眼巴巴地盯着自己的张元芝,叹了口气:“延长那边的炼油设备,实在是太简陋了,效率低下不说,还有很大的浪费。”
“那……”
刘玄礼将到嘴的话收了回去,有些事情,不是现在能讨论得了的。
众人说话的功夫,汽车穿过了一条短隧道,进入了一个巨大的人造方形盆地中。
刘玄英没有理会下巴已经掉到地上的众人,让司机将车开到了盆地里唯一的建筑——一栋占地上万的三层无窗楼房跟前。
“酒*泉警备区多用途训练基地。”
这是整栋楼上唯一能表明身份的东西。
下了车之后,刘玄仁环顾了一下四周,在楼后百米外的大坝上发现了暗哨的踪迹,因为隔的有些远,刘玄仁摸不清暗哨的具体布置。
过了数道验证程序,一行人进入了大楼内部。
找在楼道里,看着黑漆漆一片的二楼大厅,宁晓梦双手抓住了刘玄仁的胳膊。
被强喂了一口狗粮的刘玄英走到入口跟前,将配电箱打开,合上电闸,原本是漆黑一片的二楼大厅顿时灯火辉煌,亮如白昼。
灯亮没多久之后,一队士兵出现在大厅门口的铁栅栏后面。
“刘总工?”
领头的士兵一眼认出了面无表情的刘玄英。
刘玄英没好气地瞪了带头的士兵一眼:“老马呀,看不见,你们怎么不开灯?”
老马只是嘿嘿地笑了几声,来了一句:“不习惯。”
碰了软钉子的刘玄英也不生气,笑着怼了一句:“用不着你们替基地省钱。”
“开门!”刘玄英将一份盖了章的许可透过栅栏递了进去,“过几天,厂里会给你们配发一批手电筒。”
正在核对许可的老马,抬头看了一眼刘玄英:“手电筒?那可是高级货,团里都没有多少。”
刘玄英咬牙切齿:“厂里我是一把手,我说了算。室内射击场值班人员,人手一只,有电池配额,用不完也只能扔掉。”
老马的眼角有些湿,苦笑着回答道:“刘总,我们只是大头兵,用不着这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