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秘术

第四四七五章 卖不出去的好东西

今天这东西能够出手,幕后老板已经打算把自己珍藏的香槟开了,好好庆祝一番了。
不然的话,这东西都快成他的一块心病了。
虽然很多人看张天元的样子,就像是在看冤大头一般。
眼睛里充满了讽刺和戏谑。
但张天元跟这些瞎了眼的家伙可没什么好计较的。
他既然已经得到了好处,自然不会在乎这些事儿。
当然了,张天元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他会让展飞把消息散播出去,让那些拍到了赝品的家伙好好窝心一把。
你们嘲笑我,让你们窝心一下,似乎不算过分吧。
反正赝品就是赝品,迟早也是会露馅的,只不过他让这露馅的时间稍微提前那么一点点而已。
拍卖结束之后,张天元被邀请到隔壁的房间里进行交易。
至于其他人,则全部被带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这明显不同的待遇,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张天元一个人拍下来的三件东西,其价值已经超过了其余所有东西的价格了。
在银行,这就叫贵宾客户。
就算幕后的大老板不出面,也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有份量的人出来接待他的。
结果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隔壁房间里,坐着一个颇有姿色的年轻女子。
看起来应该是二十六七的样子。
这妆划的有点浓,人看起来非常阴狠彪悍的样子。
说白了,真有点像土匪窝里的压寨夫人。
张天元怀疑这个女人怕是这幕后老板的女人,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气场。
女人吩咐人把东西给了张天元,然后便拿了张天元给的两个箱子到一旁点钞。
反正有点钞机,这个过程很快。
不过女人似乎并不在意这点钞的过程,也不在意那些钞票是不是真的,而是让张天元坐下来,笑了笑道:“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
她说的是普通话,但是有点咬字不真,感觉像是香江人或者南粤人。
不过张天元还是听得很清楚的。
“我姓张。”
张天元淡淡道。
“姓张?中国姓张的多了,不知道先生是哪里人?”
女人继续问道,那态度,感觉有点居高临下,十分傲慢。
大概是长时间身居高位,所以看着任何人,都像是她的手下了。
“怎么,拍东西还要查户口吗?”
张天元脸色一变,冷冷道:“你们卖东西,我买东西,童叟无欺也就是了。
难不成这位女士还想黑吃黑?”
“误会,误会了。”
女人愣了一下,旋即笑了笑道:“怎么会呢,张先生不愿意说,也就算了,只是闲聊而已。
你可以称呼我阿莺,或者莺姐都行,我倒是可以告诉你,我是香江那边过来的。
先生买了我们两件最值钱的东西,我只是想要感谢一下而已。”
“感谢就不必了,大家都是生意人,做生意而已,还是之前那句话,你们卖东西,我买东西,并没有谁感谢谁这么麻烦。”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只要你们还有此类好东西,我依然会来叨扰的。”
“此话当真?”
女人心道,这一次怕是抓住了一头肥嫩的招财猫了啊。
她犹豫了一下,随即打了个响指,吩咐手下取来了一样东西。
“这个本来也是要上拍的,但因为这里识货的人比较少,我们就准备回国之后再进行拍卖。
不过既然张先生过来了,看看也无妨吧?”
阿莺笑了笑道。
“无妨,自然无妨。”
张天元也笑道:“我不怕你好东西多,就怕你没有东西,反正我这边钱不是问题。”
其实阿莺拿出来的这东西,比那朱雀宝印还难拍,已经拿出来最少十多次了,结果最终都是流拍。
以至于她们自己都快没信心了。
这要不是看张天元拍下了朱雀宝印,也不会把这东西拿出来的。
东西放在桌上,展开。
张天元看到这两件东西,顿觉眼前一亮。
这是两枚器型不大的白玉龙扭,说白了也就是块头小一点的皇帝印章。
而这印章的归属者。
正是那位对印章有着疯狂喜好的乾隆帝。
到目前为止,张天元收藏的乾隆帝的印章已经有六枚之多。
不过这对于全部乾隆帝的印章而言,并不算多。
他一直想着多凑一些,没想到突然间就在这里看到了。
方才他听阿莺说这两方印章不好出手,还有些奇怪,可是看到之后,就不怎么奇怪了。
这两方印章,大的那枚是一枚方形主宝玺,不过器型不大,也就是大一号的纽扣大小,所以一般别称为龙纽。
一般是宝主,随身携带的小把件。
和田白玉材质,通体温润细密,龙形背部龙锗略有参差,挺胸头微昂,平视前方,神态威猛张扬。
雕琢的很是精细,抛光更是一丝不苟,平滑如镜,下面的印章处,用篆书刻有印文“八征耄念之宝”。
另外一块,是一枚长方形引首玺,也是一枚龙纽。
同样是和田白玉材质,材质通灵细致,形制规整,雕刻精准,下面的印章处用篆书刻有印文“向用五福”。
但凡是懂点中国古董收藏的,见到这两方玉玺,恐怕都会立马大大的狂喜一番,因为者两方玉玺,在中国古董史上名头可着实不小。
它们正是乾隆皇帝,为庆贺自己八十岁生日,还有即位五十五年的时候,专门让人制作的玉玺。
这两方玉玺可是在清朝宫廷志《乾隆宝薮》上有专门的记录的,而这本书现在还收藏在故宫博物院里。
如果这两方玉玺是真品的话,那他们国宝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就是因为这两方玉玺的名气太大,后世的仿品太多,现在市面上的假货,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所以不好出手也就不奇怪了。
原来当年乾隆皇帝八十岁生日之前的一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四年,为了迎接来年自己到底八十岁生日,以及成为五世同堂的老寿星,还有登基五十五年这样的重要皇家纪念日。
他就专门让苏杭的琢玉大师,给自己专门制作了三枚玉玺。
其中就有这两枚玉玺,不过这两枚玉玺,并不是主宝,只能算是副宝和引首,至于真正的主宝,则是一枚用和田青玉制成的大型玉玺,同样刻着“八征耄念之宝”的青玉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