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风流(完整版)

分节阅读_160

一双没有焦距却十分漂亮完美的眼眸,静静地倾听着旁边女子的低喃声,“殿下别急,以弗儿之见,卫将军便是稍有拖延,也迟早会回。”面纱晃动中,女子轻轻说道“我与冯氏相处多时,她的性格我熟悉的。她这人,困于儒家礼教,行事周方。嗯卫将军的那些士卒,都是在陈国生活多年,娶妻生子的也有不少口这些人,思乡之心必切口我们只需要让那些士牟们知道,只要他们愿意回来,我们会给出很优厚的待遇口那些士卒便会军心大乱,而他们一闹,冯夫人必会心生不忍,会想着向他们妥协。”
说到这里,她吃吃笑道“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妇人可动之以情口这两点,都适用于冯夫人口,语气中,隐隐带着某种说不出的,隐藏得很深的讥讽,似乎冯宛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极其无聊,极其可笑一般。
第214章 再见玉郎
十五殿下闻言,唇角一勾,露出一个浅浅的,不像笑容的笑容,道“但愿如此。”
言下之意,却不是完全相信了。
弗儿见状,面纱下的双眼闪了闪,倔强地想道你现在是不信,过不了多久,你会信我的。
这时,十五殿下转过头来,他那没有焦距的双眼,温柔地对着弗儿,轻言细语道“如今内忧外患,只有卫将军回来,方能盘活这局棋。到时卫将军回来了,又能完全为我所用,弗儿,你可以说是居功甚伟,功成之日定立你为侧妃。”
弗儿大喜,她连忙站起,朝着十五殿下盈盈一福,道“谢殿下。”
“不忙。”十五殿下挥了挥手,道出两个字。他的语气虽然一如既往的温和,弗儿却明白这两字的言外之意如果此事不成,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她自然也讨不了好去。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太监在外面唤道“禀殿下,赵官人求见。”
赵俊
弗儿的眼神微冷。
十五殿下看向弗儿,温柔问道“弗儿,你昔日的主人来了,愿意见否”
这句“你昔日的主人”几个字一出,面纱下的弗儿脸色便是一变。她现在好歹也是当权的殿下之姬,赵俊这个昔日主人的存在,简直是对她的羞辱,时时刻刻提醒着她的出身是多么卑贱。特别是现在,十五殿下这么亲口点出,直让她感觉到好不难堪。
弗儿正要说什么,一眼瞟到十五殿下那张温文尔雅的脸,心下一凛,忖道我这刚刚得势,便厌弃旧主人,只怕会在殿下心目中留下无情无义的印象,于我将来不利。
想到这里,弗儿站起身来,她盈盈一福,脆声道“汉人有言,嫁鸡随鸡,弗儿现在是殿下的人了,自当一切听由殿下安排。”说罢,她慢慢向后退去。
见她识趣地避开,十五殿下转过头来,唤道“宣赵官人进见。”
“宣赵官人进见”
脚步声响,不一会功夫,赵俊清楚有力的声音传来,“臣赵俊,见过十五殿下。”他一边行着礼,一边打量着四周,见殿下没有弗儿的身影,不由有点失望那婢子在十五殿下身边是个得宠的,若是她在,我说起事来也容易些。
水花飞溅着,建康渐渐在望。望着那越来越清晰的画檐梁角,卫子扬和冯宛,都看得出了神。
在他们不远处,周夫人长吁一口气,道“总算回来了。”
“是啊,夫人,总算平安回来了。”
管事在旁跟着感慨一声后,瞟到另一侧船头的冯宛和卫子扬,见两人并肩而立,衣袂在风中飘舞,不由又多看了几眼。
渐渐的,船快靠岸了。
冯宛转过身,曼步朝周夫人走来。随着她走近,众少男少女停止了喧嚣,有点期待地看着她。
这阵子,冯宛等人虽是与他们一道同行,可那态度实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对两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日山坡上的瞬间惊艳。好不容易看到冯宛主动走来,心中无比希望她是来告知行止和住处的。
冯宛走到周夫人面前,与她一礼后,微笑道“伴君千里,终须一别。眼看就到了建康,妾身前来,是与夫人辞别的。”
“辞别”周夫人一愣,在众少男少女的惋惜惊呼中,不解地问道“既然同到了建康,更当相互帮助才是,怎么冯夫人却说起辞别”
冯宛一笑,她转头看了一眼卫子扬,道“我家郎君不喜繁华,到了建康可能还会南下。因此前来与夫人道别。”
“原来如此。”周夫人点了点头,她想到了卫子扬那让人惊艳的半截面容,想道这也是个不错地安排。
周夫人想的正是实情,冯宛与卫子扬,此次前来建康,不过是游玩放松的,可没有想过要与这些世家牵扯过深,更压根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行止住处透露给他们听。
这里冯宛与周夫人说着话,那边,船已渐渐驶向岸边。而岸边,早已是人头耸动,周氏众人的族人,已经前来迎接他们了。
见到亲人,少年们扑了上去,隔着江便在那里相互叫唤。冯宛微微一笑,转身来到卫子扬的身边。
“砰”的一声,船靠上了码头,在周氏众人还在寒喧之时,冯宛和卫子扬,已率着亲卫们,慢步向岸边走回。
他们虽然只带了三十个亲卫,可这些亲卫一个个高大勇猛,胯下的坐骑,也是神骏之极。一时之间,岸边的人都向这里望来,纷纷猜测着他们的来历。
转眼间,一行人来到了岸上。
就在这时,四周喧嚣声一止。冯宛还在纳闷间,那刚刚安静下来的四野,陡然暴发出一阵狂热的尖叫。
尖叫声伴随着急急涌动的人流,向一队人马围去。冯宛好奇地转过头,便这么一眼,她竟从透过人流,从那队伍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竟是她曾在云城时遇到过的玉郎
只是一眼,冯宛还不曾看清,如潮的人流便挡住了她的视线。
卫子扬见冯宛发怔,低声问道“怎么了”
冯宛低声道“那些人围着的,似乎是曾在先帝和五殿下身边出入过的那个玉郎。”
玉郎,卫子扬也是见过的。当下他昂起头,定定地朝那队伍看去,可是人山人海,哪里能看到什么
“不要看了,走吧。”
“恩。”
两人本来便没有目的,当下便避过那挤涌的人流,朝着另一侧走去。不一会功夫,他们便离开了河岸,来到了官道上。
一个幕僚走到他们身后,一边四下观望一边感叹道“生长至今,方知什么叫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繁华至极。”
这幕僚的话,引得众人频频点头。的确,现在连冯宛在内,都有点眼花缭乱。整个河岸数百亩的所在,停泊着大大小小数十只船,无数或着锦或着布衣的人来来往往,担夫小贩大声吆喝个不停。身着华丽之极的晋裳的少女贵妇,也扭着腰肢在人群中,如蝴蝶一般穿梭。
想在都城,也有如此热闹时。可那里的贵族是横冲直撞,庶民是愁眉苦脸。哪里像现在这般,便是最低贱的担夫,也是脸色红润,衣裳完整,吆喝时中气十足的这是衣食无忧才有的现象啊。
望着那些停下马车,等着成群结队的庶民先过,虽然催促吆喝,却不曾动刀动枪,血溅五步的贵族们,卫子扬都忍不住感叹道“终究是繁华地,富贵乡。”
走在官道上,官道的两侧都蹲着小贩和农夫,他们摆上自家生产的,或用来交易的小事件,精神十足地招呼着冯宛等人。
就在卫子扬等人一边慢步而行,一边欣赏着四周的繁华热闹时,冯宛忍不住回过头,再次看向那被人群包围的所在。
哪知,她这一回头,正好一辆马车在欢呼中驶了出来。而马车的主人,正向她这边瞟来。
四目一对,不管是冯宛还是马车中的玉郎,都是一愕。
呆怔中,玉郎一脸的不敢置信。就在这时,卫子扬走到冯宛面前,牵着她的手问道“发什么愣”
他这个亲昵的动作,马上入了玉郎的眼,当下,他定定地向卫子扬打量而来。不过,卫子扬戴着斗笠,他一边盯了好几眼,都没有认出来。
回过头,玉郎低声交待几句,只见马车驶动,竟是朝着他们直直驶来。
冯宛见状,心下一惊,连忙低声说道“子扬,玉郎看到我,他过来了。”
卫子扬闻言,回头望去。瞟了一眼,他问道“认是不认”
冯宛略略犹豫了一会,回道“走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前她与玉郎套近乎,只是想给自己多留一条退路。或者说,只是出于她对建康,对晋地强烈的思念。现在,这些理由都不存在了,便是相认也没有必要。
卫子扬点了点头,他翻身一跃,跳上了马背,牵着冯宛的手也上了马背后,马鞭一甩,喝道“驾”
喝声一出,骏马冲出,随着他的动作,众骑士也连忙紧紧跟上。
玉郎的马车才冲出十几步,便看到他们跳上马背,远远离去的身影。挥了挥手,令得驭夫停下马车后,玉郎直直地看着一行人的身影,过了一会,他低声道“他是卫子扬”
真没有想到,卫子扬竟然带着冯宛来到了建康。看这两人相处的情形,竟是亲密无间,宛如夫妇。
在玉郎发呆时,一个青年凑近他,叫道“四兄,你在看什么船已经到了,太后令你迎接的人快上岸了,别耽搁了。”
玉郎点了点头,回过头来。
这时,另一个青年凑过来,他朝着已去得远了的冯宛等人望了一眼,转向玉郎好奇地问道“那伙人个个身手不凡,四兄,你认识那妇人”
玉郎笑了笑,道“许是眼花了。”
他一副不想多说的模样,两个青年也不再多问。当下,马车转向,迎向正慢慢驶近,眼看就要停泊的巨船。
在玉郎的马车驶过时,周氏众人的马车连忙侯在一侧。众少年子弟,更是目光痴迷地望着他离去的身影。便连周夫人也在目送着玉郎离去,直到他走得远了,方才叹道“颍川虞氏本已式微,可这两代却屡出奇才,真是兴盛在既”
另一侧,一个周氏的少年正与另外几个家族的少年聚在一起,争议不休着,“虞四郎俊雅风流,真真当世无匹。”“也不能说是当世无匹,几大家族中,哪一家族没有这么一个二个琅琊玉树般的人物虞四郎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周氏少年恩恩几声后,突然记起在那山坡上看到的一幕,忍不住插嘴道“说起俊美,虞四郎等人,可远远比不上刚才离去的一个郎君。啧啧,那个郎君才真正说得上是貌比天人,皎如皓月之辉,直可把世间的美男子都比下去。”
第215章 期待
冯宛等人进入建康城后顿时眼花缭乱,在冯宛地决定下,他们选了一个靠近北城门,庶民们聚合的院落租住下来。
刚刚停顿下来,亲卫首领便大步走到卫子扬身后,低声禀道“将军,都城又有消息传来了。,
“说。”
“是。”
“十五殿下传令,说将军劳苦功高,却被奸人所算,这是朝庭的失职。朝庭不但派人四处寻回将军,更已人给跟随将军的众亲卫家属,每户赏粮草二车,帛一车,黄金二十。同时十五殿下向天下人承诺,只要将军回去,不说将军封王封侯,便是将军的亲卫,也将各授官职。”
“什么“卫子扬错愕回头时,那亲卫首领道“十五殿下的这个旨令,不但贴于都城各处,便是各地的行商,游侠,走牟,都被一一告知。殿下说,务必请他们把朝庭的诚意传扬出去,让将军和众人知情。”
亲卫首领说到这里,低下了头。
卫子扬转过头,一一看向众亲卫。见到他们双眼放光,不久前刚被压下的兴奋,又重新浮起后,他转过头看向冯宛,唤道“阿宛,你如何看来”
他声音一落,众亲卫齐刷刷地看向冯宛。
冯宛对上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目光,沉吟起来跟在卫子扬身边的,只有三十亲卫。这三十亲卫,还是他最为倚重最为信赖的。现在,连他们都心动了,可见其它的亲卫是如何激动。
她知道,卫子扬的七八千亲卫中,五六千是他的故国之人,那五六千人,在陈国成家立业的不多。倒是另二千个亲卫,有几百人在陈国安了家。便是只有几百户,十五殿下出手便是粮草二车,帛一车,黄金二十,也是很丰厚很了不起的赏赐了。
至于其它亲卫,真正心动的是朝庭的诚意和那些官职吧人都是这样,如果能够被肯定能够安稳下来,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她沉吟了一会,抬起头来看向众人,慢慢说道“如今的陈国,是陛下的天下,还是十五殿下的天下”
一句话吐出,众人的笑容微敛。见到亲卫们沉思起来,冯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