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第61章 朝堂举荐

今日殷大帅在帅府耽搁些时间,来的比预定的已经迟了。
但是皇帝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反而只有劝慰和勉励。
两人这一谈,就是几个时辰。
随着第一声鸡鸣,前来早朝的大臣们纷纷候在了大殿之外。
虽然已经过完年,但是天气还是很冷。
大臣们摸着黑,顶着寒风来到这里,武官固然不在意,文官却是冻的周身发麻。
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都在跟熟人聊天。
从声音就能分辨其出身,武官都声音洪亮,而文官都声音很低,似乎底气不足似的。
过了一阵,群臣间却渐渐有些骚乱了。
有人探头看了看天色,只见东方已经隐隐有了一丝白意。
现在可是正月,一般散朝的时候才会天色微明。
今日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个时候了,皇上还不来上朝?
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听到太监尖声道:“皇上驾到——”
诸臣急忙各归原位,恭候皇帝驾到,而后一起行礼参见。
等皇上让诸臣平身,诸臣谢恩起身,便看出了古怪的地方。
朝堂上,左右两边明显的阵型不一样。
右边的都是武将,每一人都占据很大一片地方,显得稀稀疏疏。
左边则是官员,诡异的是前半截跟右边一般,人员稀疏,后半截却密密麻麻的挤了一堆官员。
左边后半截队伍,大概占据殿前四分之一的地方,却挤了超过一半的官员。
而文臣武将,显然都习惯了这种站法。
左边这些官员,靠前的都是武官,只有宰相等寥寥几人是文官。
下面挤得密密麻麻的,就是普通的文官了。
有些人官职虽然不低,但是因为没有武艺在身,始终是矮人一头。
在这个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这样。
武官不是武将,而是在文职任上的武者。
因为武者地位尊贵,所以但凡重要职位,都是武者担任长官,下面再设立文官。
皇帝慢慢开口,道:“早朝迟了片刻,让诸卿久候了。”
“盖因昨夜与殷卿夜谈,至此方休。”
殿前,原本还有些大臣在考虑是不是要上谏,听到“殷卿”两个字,顿时老实了。
殷卿还能是谁,自然是殷大帅!
殷大帅跟皇帝聊天,那就是把他们晾上一天,也是没法子的事。
接下来,群臣便老老实实的开始照本上奏。
宰相易和图忽然上前一步,道:“皇上,新春已过,科举在即。”
“这几年里,各处对文官的需求越来越多。”
“臣建议,今年扩大文举规模,加强文举批阅审核。”
皇帝点点头,道:“唔,此事,其他爱卿怎么看?”
户部尚书高镇忙道:“皇上,宰相说的固然在理,可是也得分情况而论。”
“您看,边境驻守的军队要粮饷,殷大帅马上要班师北方也要粮饷,而武举在即,也用度不小。”
“这节骨眼上若是扩大文举规模,我户部可是拿不出钱来。”
宰相皱了皱眉,道:“高大人,这选拔人才,可是国家的重要工作,岂能因为钱的事而耽搁呢?”
高镇满不在乎的道:“易公,这立国之本,第一是武者的培养,第二是军旅的建设。”
“虽然选拔文官也很重要,但是毕竟要给这两者让路。”
吏部尚书郑凡道:“其实吧,我觉得当务之急,还是要改变文人的思想。”
“其实文人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也不比武者少。”
“关键是有些文人,一副穷酸的臭脾气,让他们做些活,都不情不愿的。”
“长官训斥他们两句,嚯,那就受不了了,就说些有的没的。”
他一边说,一边连连摇头,显然很是失望。
宰相的脸色有些难堪。
郑凡说的这情况倒是真的,但是并非他说的这么简单。
文人所以牢骚,是因为官位都被武者把持,而文人忙前忙后,却都是给武者送的功劳。
这当然会引起文人的不平。
不过,这话宰相没法说,因为动辄涉及到立国的根本。
朝堂上争论了一会,最终户部勉强答应挪用一小笔钱,让今年的文举多少像样一点。
宰相不放心的对礼部尚书道:“柳大人,这文举的事,还请要多多费心啊!”
青林侯点点头,道:“宰相放心吧,这些钱都会用在该用的地方的。”
宰相点点头,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青林侯上前道:“皇上,适才说到人才之事。”
“臣近日得遇一位奇才,欲要举荐给皇上,必能于社稷有益。”
“哦。”皇上提起了兴趣,因为知道青林侯素来沉稳,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皇上道:“你说说看。”
青林侯道:“有子殷明者,有鸾凤凌云之姿,为社稷股肱之用啊!”
嚯!
这一下真是群臣侧目,这是什么人,当得起这么高的评价。
难道是又要崛起一个少年奇才,就像殷大帅那时候一般吗?
皇上面色露出一丝笑意,道:“哦,真个如此么?”
“他是何方人士,精通什么武艺,现在是何修为了?”
青林侯面上闪过一抹尴尬之色,知道众人肯定是误会了。
但是他又不得不先替殷明吹嘘,否则只怕皇上根本连听一听的兴趣都没有。
青林侯硬着头皮道:“此子修的是文道,现在已经是文士,也就是武士一般。”
青林侯话还没说完,朝堂上已经笑声此起彼伏。
没法子,青林侯这笑话简直太有趣、太出人意料了。
户部尚书高镇小声道:“老柳,你胆子不小啊!”
“这早朝上居然敢拿皇上寻开心,我算是服你了。”
其他大臣虽然想法不一,但是显然没有一个拿青林侯的话当真的。
在他们看来,青林侯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真的在朝堂上举荐一个轻贱的文人。
皇上的面色有些难堪,道:“柳卿,便是玩笑,也要有个限度。”
“这种玩笑私下说便了,莫带到早朝上来。”
见皇上不悦,群臣都急忙收敛笑容,朝堂上恢复了肃静。
青林侯强忍着尴尬,道:“咳咳,皇上,臣说的是真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