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第373章 皇帝的态度

?
殷明虽然清贫了点,却也不至于养不起一个馋嘴的小闺女。
只是,富贵大酒楼却并非善地。
幕后老板钱富贵位列十凶,是八国最臭名昭著的几人之一。
他的富贵大酒楼遍及八国各大城,在这里,有钱就能享受到一切。
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你的钱,就会变成钱大老板的钱。
一旦你身无分文,那不论你过去在酒楼花了多少银子,酒楼绝对是立刻翻脸不认人。
被丢出大门,那算是走了大运。
而被留下为奴,甚至被卖到异国,才是常态。
殷明为什么选在富贵大酒楼旁边住店,就是因为都在西市,而西市有官府卫军盯着。
钱大老板虽然无恶不作,却是个生意人,一般不会与官府对立。
额……好吧,主要还是殷明手头不大宽裕,凑巧选在了这里。
不管怎么说,殷灯这种小丫头,若是进了富贵大酒楼,是绝对出不来的。
更何况,殷明曾听闻,钱大老板就在京城附近,据说在寻找自己。
虽然从殷明昨日到京城至今,钱大老板都没有出现,但是也说不定其人就在酒楼里虎视眈眈。
这种情形下,殷灯如果进到酒楼里面,岂不等于自投罗网。
这道理,殷灯当然也明白。
当下,殷灯郁闷的点点头。
殷明想了想,道:“你知道钱放在哪吧?”
殷灯点点头,又摇摇头。
殷明弹了她额头一记,道:“你这丫头,还在装傻。”
“一会,我大概要去宫里一趟。”
“你去拿十两银子,自己到西市去买点喜欢吃的吧。”
“记住,不要去富贵大酒楼。”
殷灯用力点点头,抱着殷明的胳膊蹭了蹭。
她笑嘻嘻的道:“谢谢主人。”
正说着,忽然有个熟人出现在客店门口。
一脸褶子的刘公公站在门口,看着殷明,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旋即,他换上一脸恭敬的表情,道:“殷明大人,老仆总算找到您了。”
“大人,皇上召见,请您和杨子铭中丞,立刻赶往朝会。”
殷明和殷灯看向刘公公,忽然动作一致的动了动鼻翼。
殷明神色有些古怪,却终究没说什么。
他向一旁的杨子铭点点头,随后两人站起身,一同向外走去。
殷灯看着刘公公的背影,却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这人……身上居然还有“草木精华”的味道。
看来,熊猫的“草木精华”,让他受用不小。
随后,殷灯举起手里的小碗,一饮而尽。
她欢呼一声,跑向后院。
不多时,殷灯揣着十两银子,兴冲冲的冲出去。
十两银子,这足够普通百姓半年生活所需。
她殷灯自然可以敞开小肚皮,大吃一顿。
可是,经过富贵大酒楼门口的时候,又有一阵奇异的肉香飘出。
殷灯登时拔不动腿了。
殷灯心头,有两个小人在激烈的争执。
“听说,十凶都是圣者,好厉害的!”
“屁,再厉害,难道还能比主人厉害?”
……
“那就是打不过主人咯?”
“当然是打不过主人咯!”
殷灯心里欢呼一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旋即,她一脸冷漠,昂首挺胸,像是一个高傲的公主一般,走进了富贵大酒楼。
酒楼的伙计也是人精。
一开始,看到一个小女孩穿着粗布衣衫走上来,伙计第一反应是要将其驱逐出去。
可旋即,他注意到小女孩那傲然的眼神,登时犹豫了。
殷灯故意散发出一点气势,那是属于文道大宗师的压迫。
这是实力的体现,是做不得假的。
伙计也就是个武生,当然不知道殷灯的具体境界,却知道远胜自己。
伙计登时换上一脸笑容,搓着手迎上来。
殷灯直接把十两银子砸在伙计脸上,冷声道:“长得丑,就别在我老人家面前笑,带你的路。”
那伙计乐不可支,绷着脸,拱着背,在前面为殷灯引路。
~~~~~~~~~~~~~~~~~~~~~~~~~~~~~
皇宫。
殷明和杨子铭由刘公公指引,一路直入早朝大殿。
情形的发展,却有些出人意料。
御座上,皇上很是和颜悦色,甚至比对待六部尚书都温和的多。
目前,殷明暴露在京城人眼中的实力,是在圣者境界上下。
有人猜测他已在小圣境界走到巅峰,也有人怀疑他已经步入圣者境界。
这样的实力,本也值得皇帝如此谨慎对待。
只是,殷明与朝廷的关系太复杂了。
是以,皇帝如此温和,让殷明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更不对劲的,还是大都督的反应。
昨天大都督还当面放了狠话,可今日在早朝上,他竟是一言不发。
反倒是那位禁军大帅冯祥,出来活跃了一下气氛。
他完全是举贤不避亲。
现在满朝野都知道,冯行道和殷明是京城里同一辈的二代,私交甚好。
冯祥大大咧咧的,当众吹捧了一番殷明的功绩,顺便又提了提冯行道在荒北的功绩。
皇帝点点头,道:“殷明和杨子铭,于封西在任期间,确有建树。”
“着吏部核实考功,不日颁发封赏,确定调任职务。”
朝中不少官员心中轻叹一声。
这殷明一回京城,就给了京城两份大礼。
其一是被五花大绑、受了重刑的封西都督殷烈。
其二是他亲闯大理寺公堂,劫走宰相之女。
这两件事,都堪称大逆不道。
可是,这却也表现出了殷明的实力。
看皇帝的态度,显然是认可了这份实力。
如此实力,便是做一些出格的事,也可以理解。
今日早朝,本该是重责殷明一意北伐、抗旨不尊一事。
结果,皇帝只字不提,反而提到了对殷明的赏赐和调任。
至于殷烈,更是被人遗忘,根本没有人提到他。
一尊新贵,已然崛起!
对此,殷明却只是淡然的谢了恩。
甚至,他都没有跪谢,而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弹劾。
殷明心中却没有觉得放松,反而有一丝警惕。
他隐约觉得,皇帝的态度,不对!
皇帝若真的要封赏殷明,就该立刻封赏。
而皇帝的态度,给殷明的感觉,就像是在拖延时间。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