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4节

穆琼刚进去,就看到门口摆着一些小学课本。
穆昌玉和朱婉婉都是只认识几个字的……穆琼问道:“这些课本怎么卖?”
“十个铜元一本。”书店伙计道。
穆琼默默地把书放下了,同时,原主的记忆里关于买书的一些事情,也冒了出来。
穆琼突然发现,这书还算便宜的。
一些国外的翻译过来的书,薄薄的一本能卖四五角……这时候学识丰富的人别的不说,至少都是有钱的。
书太贵,穆琼要留钱坐电车什么的,不敢乱花,就打算等工资发了再买。
但他掏钱买了十八张报纸那么大的白纸,打算抽空写点东西。
店里线装的本子,薄薄的一本两个铜元,这种白纸一个铜元九张,穆琼翻了翻线装的本子的页数,就发现还是买白纸划算。
至于笔……毛笔便宜点,但写字不方便,钢笔又太贵……穆琼决定先蹭陈老板的笔用。
反正他现在回家去,也是没地方写东西的,只能在店里写。
第12章 焕然一新
“什么?这么一盒颜料要一块钱?”陈老板的声音突然响起。
“这是法国进口的颜料。”书店伙计道:“这个一块钱的,已经是最小盒的了。”
“就这么一点颜料……”陈老板有点理解不能。
穆琼看过去,就看到陈老板手上拿着一个小小的铁皮盒子,那盒子约莫铅笔盒大小,打开里面是一格格的颜料,总共没多少。
这么一盒颜料,在现代估计最多十几二十块钱,但现在要一块大洋……确实很贵。
但除了这种昂贵的法国进口的颜料,店里没有其他颜料卖。
“穆琼,你要在店里的墙上画,这么一小盒就够画一小块地方吧?”陈老板看向穆琼,这边大盒的颜料更贵,一大盒要十块钱……十块钱啊!他店里现在挂着的字画是找个老秀才弄的,总共也就花了两块大洋。
“陈老板,买这么一盒颜料足够了,我们再买点墨汁就行。”穆琼当即道,他打算在墙上画点东西装饰一下,可没想把墙画的花花绿绿的。
“这还好。”陈老板到底是富过的,并不斤斤计较,很快就买好了颜料墨汁,又买了几张a4大小的厚纸板,并一张一米见方的白纸——穆琼说要画个广告放在门口。
“你拿了白纸?做什么的?”陈老板看到了穆琼手上的白纸。
穆琼立刻道:“用来画草稿,那个本子有点小了。”
“也是。”陈老板深以为然,爽快地付了穆琼买的白纸的钱。跟昂贵的颜料相比,白纸太便宜了。
陈老板人还挺好的……穆琼一回到西餐馆,就开始画菜单。
他先在白纸上用钢笔勾勒出草稿,然后再画到a4纸大小的厚纸板上,最后上色。
他的绘画功底非常一般,如今这作画水准,放到现代估计也就上过兴趣班的小学生的程度,但陈老板身为一个民国人没什么见识,瞧见穆琼这么折腾,只觉得穆琼分外厉害。
他之前虽然留下了穆琼在店里干活,但没把穆琼说自己会英文法文的事情当回事,毕竟这年头,不乏只会说几句“哈喽”“噎死”就说自己懂英文的。
但现在看来……穆琼竟是真的会!
瞧那洋文,写得多漂亮!
陈老板见穆琼画得非常专心,招呼客人的声音都下意识地变轻了。哪怕后来店里的客人多了,也没喊穆琼帮忙,而是自己上去招呼。
穆琼就这么画了一整天,一点没累着。
至于成果……他把两份菜单画好了,会放到门口去的广告,也打了个草稿。
其实菜单和广告这两样,他一天画完也是没问题的,但他的身体没好,需要休息……也就干脆偷个懒了。
好在陈老板压根就没发现,他把穆琼画好的菜单用牛皮纸袋装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这菜单,也不知道能不能装裱起来……”就这么拿去给客人看,被客人弄坏了多可惜啊!
穆琼:“……”
来陈老板店里的客人都是家境普通的,他们点了炸猪排肯定会吃完,一般连炒菜都不会剩下,至于多出来的面包,店里几个人当饭吃了还嫌少,因此这天穆琼又没有往家里拿东西。
当然,现在他不拿也没什么,他有了工作,朱婉婉就没那么抠了,这天果然买了咸鱼豆芽,还给穆琼留了一个巴掌大小的咸菜豆芽饼。
穆琼晚饭在陈老板的店里吃得很饱,但他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了八九点很快就会饿,现在有个饼吃刚刚好。
第二天,穆琼一大早去西餐馆的时候,西餐馆的门已经开了,陈老板正指挥着人用石灰把墙刷白。
工人干活很快,才中午就刷完了,完全没有影响到白天的生意,也是这天,穆琼把打算放到门口的广告画了出来。
第三天,整个餐厅连同厨房被打扫了一遍,穆琼还去了陈老板朋友的遗孀家里,指点着她和她叫来的几个中年女人把洗干净晒干的窗帘裁剪好,做成桌布。
第四天,西餐馆简单粉刷的墙面差不多已经干了,穆琼就开始在墙上画图写字,又让陈老板找木工做了一个跟画架相似的木架和一个挺大的木框,以及一个吧台。
木架贴上他画好的广告可以立在门口,那个长两米高一米的木框则被穆琼钉在墙上,做成了一面“心愿墙”,他还在里面贴上了几个心愿做示范。
“我想出国留学。”
“希望母亲身体健康。”
“我想成为一个作家!”
……
当然了,西餐馆的墙上他也没忘了用英文写上一些他记得的格言:“目标有价值,人生才会有价值。”
“不要祈祷生活的舒适,祈祷自己变得更坚强。”
“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活力。”
……
总共折腾了八天,西餐馆才完全收拾好,而这个时候,穆琼在裁缝铺定做的衣服早就已经做好了。
这天早上,穆琼来到西餐馆,就换上了陈老板给他买的那身西装。
穆琼这些天在西餐馆虽说吃得并不如何好,但至少每顿有荤有素,主食还不限量。
他天天吃饱喝足,又不用干重活每天就坐着或者站着写写画画,身体已经养好了,虽说看着还是瘦,但已经毫无病态,再不会被人当做是抽大烟的。
这会儿西装一穿,遮住过于细瘦的腿和胳膊,他更是成了一个长相帅气,腰细腿长的小伙子。
原主家里的基因挺好,他不仅长得英俊,个子还高,看情况还能再长长……穆琼对自己现在的这副样子,还挺满意的。
陈老板也很满意,他觉得就冲着穆琼这长相,那些小媳妇大姑娘,恐怕就愿意来店里吃饭。
“穆小哥真帅气!我再没见过这样好看的小伙子!”店里的厨子连连夸奖。这厨子是店里的老人了,有点倚老卖老,对店里另一个帮工的态度并不好,总是呼来喝去的,但他对穆琼很热情,在穆琼面前,态度甚至显得有点卑微。
穆琼展示出来的学识,让他下意识地把穆琼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其实态度这样的不止他,店里的另一个帮工也是这样的。他不仅对穆琼这些天什么活儿都不干一点意见都没有,偶尔空下来,还会站在穆琼旁边用敬畏的眼神看穆琼画画。
穆琼问他要不要学,他又立刻就拒绝了,只说自己肯定学不会。
穆琼也挺忙的,也就没有一定要教对方。
“还差着点儿……”陈老板突然道,然后拿出一角钱给穆琼:“出门往左走半里地有条巷子,巷子里有个剃头店,你去那里剃个头吧。”
“谢谢老板。”穆琼笑着应了一声。
他的头发确实有点长了。他们家洗澡不方便,只能用毛巾擦一擦,洗头倒是能在洗脸的木盆里洗,但没有洗发水……他早就想把头发剃掉了,只是没钱而已。
“等等!”老板喊住了穆琼:“你把衣服换了再去,不然弄脏了新衣服不好。”
穆琼最后穿着自己的旧衣服找到了那家剃头店。
店铺在巷子里,非常小,店门口用煤炉烧着水。
水壶里的水汽往上冲,把店门都隐在了水汽后面……穆琼跟坐在里面抽烟的剃头匠说了自己要剃头,剃头匠就让他坐下,然后拿着一把剪刀一把刮胡刀,直接对他的脑袋下手了。
“给我弄个三七分的吧。”穆琼道。这时候上海的人,都喜欢中分,但他觉得还是三七分好看一点。
虽然……三七分其实也很土。
那剃头匠应下了:“行,不过这个其实就看你自己梳头怎么梳了。”
也是,这时候剃头一般就是把头发剃短,可不会给你设计发型……穆琼坐在椅子上,任由剃头匠给自己剃头。
刮胡刀和剪刀在他的头上飞舞,头发纷纷扬扬地落下,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竟然觉得自己的脑袋都轻了一点。
就是有些短短的头发落在脖子里,弄得他有点痒。
头发很快就剃好了,穆琼还没来得及看一下自己的模样,剃头匠又在一个木盆里兑好温水,喊他过去洗头,又用毛巾对着他的脖子一顿猛擦。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头总算剃好了,穆琼看着镜子里被擦得脖子通红的少年,觉得自己又帅气了一些。
这种普通的店里没有吹风机,剃头匠自然不负责把头发吹干,因此穆琼最后顶着一头s-his-hi的头发出了剃头店,被外面的风一吹,脖子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入秋之后,这天就越来越冷了,他们家的人却还没有过冬的衣服……
剃头匠把穆琼的头发剃地挺短的,等回到西餐馆的时候,他的头发已经半干了。
陈老板瞧见穆琼现在的模样,格外满意:“你换上新衣服,再往头上抹点油……”
“我马上去换衣服,抹油就不用了。”穆琼立刻就道,他实在没兴趣顶着一头的油!
但陈老板的审美跟他不一样:“抹点油才好看,你看那些洋人,很多都抹油!”
穆琼不理会陈老板,飞快地跑去厨房旁边的小仓库换衣服了。
这天,陈老板一直等穆琼换好衣服,才开了店门。
而这个时候,店里已经大变样了!
虽然穆琼早就已经在折腾墙面了,但一开始没有完全画好,来吃饭的客人看不出什么,现在就不一样了。
店里大部分的地方都是白墙,但在某些位置,却用花体的英文和法文写了一些句子,还用黑色的墨汁画了一些西式的建筑,还挂了几幅风格和水墨画截然不同的画作。
除此之外,其中有一面墙下方,摆了一个定制的窄窄的木质吧台,上方墙上又挂着一个木框。
木框的上方写了“心愿墙”三个字,下面的吧台上则备了纸笔和胶水。
店里还多了米色的窗帘和同色的桌布。
桌布和窗帘上都缝上了一些蕾丝,还用粗粗的线绣了白色的花。这样的桌布铺在桌子上之后,原本的旧桌子,立刻就显得“高贵”起来了。
店里的布置已经焕然一新,陈老板满意地不行,又小心翼翼地把穆琼画好的菜单从牛皮纸袋里拿了出来。
穆琼跟陈老板不一样,他其实对店里的布置没那么满意,总觉得这家店有点不伦不类的。
好在这时候的人都不知道。
穆琼看过西餐馆的布置,又把广告架子拿到外面,自己在旁边一站……来来往往的人的视线,立刻就被他和那广告牌吸引了过来。
广告牌上,“正宗西餐厅”五个字非常大非常显眼。此外还有英文法文写在上面,并用墨汁画了一个戴帽子叼着烟斗的洋人头像。
很多人下意识地驻足去看那个广告,而这时,穆琼笑着用洋文跟他们打起招呼来:“先生女士,要来我们店里吃饭吗?每人两角。”
路过的那些人都没听明白。
“先生女士,要来我们餐厅吃饭吗?每客两角。”穆琼又用中文道,那些人这才看到,在“正宗西餐厅”的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餐厅全新装修,回馈新老客户,每位客人只需两角,就能品尝正宗西餐!”
很多客人晕晕乎乎的,就跟着穆琼进了西餐馆。
第13章 傅医生
餐厅外面显得与众不同,餐厅里面也一样。
进了餐厅的人,一下子就被餐厅里“独特”的布置给镇住了。那么好的料子,竟然就铺在桌子上,还有墙上……这墙上的画跟他们以往看到的水墨画截然不同,还写了他们完全看不懂的洋文。
这是洋人的画,洋人的字吧?
这时的人,都有种洋人的东西,就是好的的心态,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更是存着一份敬畏感。
现在看到西餐馆的布置,就觉得这家正宗西餐馆果然正宗,跟他们以前去吃的都不一样!
价格还不贵!
进店的人,都花钱买了炸猪排。
陈老板当初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好,他的店里的食物的味道自然是不差的。
新鲜的猪r_ou_做的炸猪排特别香,一口咬下去外脆里嫩,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面包是现烤的,烤地非常松软,还放了小葱,配着牛油也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除此之外,炒菜和汤也非常地道。
在穆琼的建议下,陈老板把以前的清汤换成了浓汤,当然了,这浓汤跟西餐里面用牛奶奶油做的不一样,只是勾了芡,其实还是国人最喜欢的咸鲜味。
猪r_ou_末、蘑菇、j-i蛋都被放到了汤里,虽说放得不多,却也让这汤显得格外鲜美,大家都很喜欢。
至于炒菜……炒菜还是普通的炒青菜,但上面加了一大勺豆瓣酱炒的r_ou_末,便也显得与众不同起来。
“这家店里的东西跟别处不同,果然很正宗。”
“这汤真好喝。”
“这猪排也好吃。”
“面包不要钱,多吃点……”
……
穆琼把几个客人带进去,就听到靠窗的一桌客人这么聊着,顿时有点汗颜。
这店里的东西,真的跟西餐没什么关系……
不过他们这么觉得,那就最好了。
穆琼很快又到了外面,继续跟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打招呼,问他们要不要到他们店里吃饭。
他穿着西装,长得又好,还说洋文……很多人就这么被他忽悠了进去。
店里一时间坐满了人,很多客人甚至只能拼桌。
店里的食物挺简单的,汤和面包早就做好了,炸猪排可以几块一起炸,炒青菜也能几盘子一起炒,但厨子还是忙不过来。
陈老板见状,干脆在收钱之余,撩起衣袖就去厨房帮忙了——他是厨子出生,虽说很久没进厨房了,但手艺还没忘。
陈老板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偏这时候,店里还出“问题”了——炸猪排卖完了!
陈老板今天已经刻意多买点猪排准备着了,一共买了六十块猪排回来,结果一眨眼功夫,竟然就只剩下没几块了。
从前边抓了一把铜元,陈老板飞奔出门,就喊住一个黄包车夫,让那车夫拉着他往猪r_ou_摊而去。
其实现在店里,穆琼是最空的,但陈老板要留他站在门口“招财”,实在舍不得让他去买东西……既如此,也就只能自己跑了。
陈老板一口气拿回来五十块猪排,还让那卖猪r_ou_的再给自己送五十块猪排过来,另外,蔬菜他也加买了不少。
回来之后,他还急匆匆地开始烤面包。
西餐馆里的人除了站门口的穆琼,剩下的全都忙得团团装。
就中午的三个小时里,他们店竟然卖出了八十块猪排,还陆陆续续有人进店!
陈老板都累坏了。
穆琼倒是一点不累,就是都过了中午了,还没吃上饭有点饿,说多了又有点渴……
他中途进了厨房,跟陈老板打了个招呼之后拿了两个面包舀了一碗汤配着吃了,也就好了很多。
“这位英俊的先生,请你身边美丽的女士吃西餐吧!”穆琼彬彬有礼地对一对路过的情侣道,同样的话,他先用英语说了一遍,又用法语说了一遍。
“我们已经吃过了。”那青年男子道,并不想进店,但他身边女学生打扮的女子却感兴趣起来:“这家店看起来不太一样,我们进去看看?”
那青年男子有点迟疑:“嗯……”
“走吧!”他直接就被那个女孩子拉了进去。
又忽悠了两个客人……穆琼正物色下一个目标,突然看到不远处站着一个年轻男子,那人的目光还落在他的身上。
租界的路上,来往的人特别多,以至于汽车要开过,常常要不停地按喇叭。
但就算人那么多,那年轻男子也挺显眼的……
“傅医生!”穆琼笑着跟中分头的傅医生打招呼。
“你是?”今天没有拎药箱,但依旧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的傅医生有点疑惑地看向穆琼。
“傅医生你忘了?之前陈老板怀疑我是抽大烟的,不愿意留我在这里做工,是你跟陈老板解释了我没抽大烟……多亏了你,我才能留在这里。”穆琼道。
“是你?你看起来完全不一样了。”傅医生上下打量了一番穆琼。
“毕竟现在不用挨饿了。”穆琼笑道:“傅医生,你吃过了吗?”
傅医生一愣,随即笑道:“我还没吃,今天就在你们店里吃吧。”
傅医生说完,就进了店。
“傅医生?”陈老板看到傅医生,立刻就喜笑颜开:“傅医生你快请坐,你过来有事吗?”
要不是南方的方言里头没有“您”,陈老板一定会用敬称……穆琼挺好奇的,不明白陈老板为什么对傅医生这么热情。
“我来吃饭。”傅医生道,然后就注意到了陈老板手上的菜单:“这是?”
“这是小穆写的菜单。”陈老板道。
“他的字挺好的……那就给我来一份炸猪排吧。”傅医生笑笑。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两三点,店里就只有七八个客人在了,空位置不少,傅医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打量起周围来。
他一眼就注意到了墙上的格言,用英语念了起来:“最困难之时,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
“如果你让别人来决定你的人生,你的内心永远不会感到踏实。”
陈老板把炸猪排端到傅医生面前的时候,就听到傅医生用洋文念着什么,顿时有点敬佩。
傅医生这时却是转过头来,笑着问道:“陈老板,墙上的这些都是谁写的谁画的?”
“都是小穆弄的,就是前些日子傅医生你说他没有抽大烟的那个小家伙。”陈老板道,又有些忐忑地问道:“傅医生,他写的怎么样?没写错吧?”
“他写得很好。他留过洋?”傅医生好奇地问道。
“没有,但按照他的说法,他家里人给他请老师,教过他洋文。”陈老板道。
“我有事想问他,能和他聊聊吗?”傅医生又问。
“当然可以了,我马上就叫他进来。”陈老板道,立刻就把穆琼喊了进来,还道:“小穆,傅医生有事找你,你陪他说说话,顺便吃饭……你还没吃午饭是吧?”
“是,我就吃了两个面包。”穆琼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肚子,他现在胃口非常好,两个面包根本不够吃,又饿了。
“你去跟傅医生聊,我让小王把你的饭菜端过来。”陈老板道,店里那个打两份工的帮工姓王,大家都喊他小王。
穆琼求之不得,他坐到傅医生面前,就朝着对方笑笑:“傅医生,你有什么事?”
“我是想问你,墙上的这些句子是哪里来的?”傅医生问道。
“是我以前的老师告诉我的。”穆琼道。
“是他写的?”傅医生有些惊讶。
“不是,他是从书上看来的。”穆琼回答。这些格言都是他以前记下的,有些记得出处,有些已经忘了出处,有几条干脆是自己编的……咳咳!
“我都没见过,我以前看的书还是太少……你学过画画?”傅医生又问。
“是的,我老师会,我就学了一点……学得不太好。”
“已经很好了。”傅医生笑道:“以你的学识,完全可以去做别的工作。”
“我之前也想去做别的工作,但是他们都不要我。”穆琼不好意思地笑笑。
“原来是这样。现在大家招工是很谨慎,一般都会找熟人,你年纪又小……”傅医生有点惋惜:“我去帮你问问?”
“其实在这里挺好的。”穆琼笑笑。
陈老板这里待着不算坏,他觉得先在这里熟悉一下民国的环境,养养身体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他跟这个傅医生也就一面之缘,他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就算他因为常年待在家中不怎么懂人情世故,也知道欠了别人人情肯定要还,偏他现在根本就没能力还。
“这里简简单单的,也好。”傅医生道。
两人正说着,小王端着一份炸猪排过来了:“穆哥,这是老板给你的。”
小王其实比穆琼大了七八岁,但他这几天一直叫穆琼“穆哥”,恭敬得很。
穆琼早就习惯了小王对自己的称呼,没当回事,但看着自己面前的炸猪排非常惊讶:“炸猪排?”
他来店里这么久,还没吃过这炸猪排!
“老板说你辛苦了,让你多吃点。”小王咧嘴,露出一口略黄的牙。
他应该是今天店里最轻松的那个……穆琼虽然这么想,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炸猪排放在自己面前,然后用叉子叉起,咬了一口。
他早就想尝尝了!
第14章 语言问题
穆琼以前从没吃过炸猪排。
他身体不好,垃圾食品父母都是不让他吃的,而长时间不吃之后,他对重油重盐的食物也就不喜欢了。
毕竟除开这些,他还有很多健康的美味可以吃。
但现在不一样。
他穿越之后一直缺吃的,这具身体又处在长身体的身体……油炸食品对他的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穆琼咬了一口,只觉得嘴里满是油香味儿,让他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下去。
他没舍得吃太快,咬了一口炸猪排之后,就把猪排放下了,然后拿了面包吃。
前些天,他在店里吃了不少面包,但都是放了两三天不能再拿给客人吃的,可这会儿,他吃的是刚刚烤好,还热乎乎的面包。
葱香味的松软面包,真是说不出的好吃!
当然了,汤和炒菜的味道也很好。
这时节的小青菜炒着吃其实味道一般,所以之前才会有客人剩下,但配上豆瓣酱炒的r_ou_沫,立刻就入味了。
穆琼一边吃面包一边吃炒菜,把炒菜吃完之后,才咬了第二口猪排,又拿出刀叉来切猪排。
虽然他们店里的西餐很不正宗,但餐具给的还挺正宗的,每个客人都会给一把叉子,一把刀。
当然了,大部分客人都不会正确使用,一般就是用叉子叉着炸猪排和面包直接咬。
西餐的用餐方式穆琼是知道的,但他以前不怎么吃,也就不习惯照着做,再加上如今这环境,让他下意识地变得随意。
他怎么舒服怎么来,下了大力气去切那炸猪排。
他从自己咬过的那一边,切下约莫五分之二的炸猪排,又将这份猪排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才用叉子叉了一小块,放进嘴里。
穆琼其实已经吃饱了,这会儿就是单纯地享受美味,而他面前的傅医生,就着汤刚吃了三分之一的猪排。
傅医生吃东西的时候细嚼慢咽的,看似很随意,却又带着股说不出的优雅……穆琼觉得他应该没少吃正宗的西餐,多半还是留洋回来的。
1860年,清政府刚展开洋务运动,决定送一些孩子出国留学的时候,国人对留学避如蛇蝎,只有穷苦百姓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去的时候,更要签订诸如“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之类的契约。
但到了后来,尤其1890年之后,却兴起了留学热,无数人自费出国留学。
当时很有钱的人,会把自家孩子送去欧洲留学,钱没那么多的,就把孩子送去日本留学……原主的父亲穆永学就是去了日本留学。
再后来,国内开始利用庚子赔款选拔优秀学生公费送去美国等国家留学,这才让一些家境普通的学生也有了出国的机会。
现在是1915年,穆琼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傅医生是自费去留学的,还是靠着庚子赔款公费去留学的,但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留过洋的傅医生,应该是这个时代最顶尖人才之一。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留过洋的人加起来都没多少,到后来二三十年代,留洋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
“陈老板没给你吃饱?”傅医生注意到穆琼的视线,笑着问道。
穆琼这些日子已经把之前差点饿坏的胃养好了,胃口也越来越大,就刚才那一会儿功夫,他一口气吃了八个拳头大小的面包、一盘炒菜、一碗汤,以及不少牛油酱料。
“我在长身体,吃得多。”穆琼道:“傅医生你留过洋?”
“嗯,我在欧洲住过。”傅医生笑道。
“真好,我一直想去。”穆琼用英语问道:“傅医生,你觉得我的英文怎么样?”
穆琼虽说不想欠傅医生的人情,但还是想要发展一下人脉,和傅医生搞好关系的,既如此,自然要在傅医生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学识。
结果……傅医生看着穆琼,诚恳地用英文说道:“你的英语说得很好,非常难得的牛津腔,但有些词的音不太准。你墙上的那些字也写得很漂亮,但有几个地方错了。”
穆琼一愣,毕竟在傅医生开口之后,他听着明明是傅医生的英语说得有点不太对……不过他很快就认识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个人所处的时代相差了一百多年。
语言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再加上如今没有网络,交通不便……这会儿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方言盛行,很多词汇的用法也跟21世纪截然不同。
恐怕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的语言才会慢慢统一。
他的英语是找了很好的老师学的,又听了很多国外的广播,看了很多国外的节目,说得非常标准,但跟这个时代的英文,恐怕依旧有些出入。
当然了,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说不定这时某些从英国留洋回来的人,说的都没有他这么好。
穆琼又用英文道:“我没有留过洋,很多不知道……傅医生能告诉我哪里错了吗?”
穆琼的语言傅医生没有指点,但把穆琼墙上和菜单上的写错的地方说了,一共指出了五处。
穆琼全都记下,琢磨着最好还是找几本这时候的英文书看看,熟悉一下如今的英文。
“你没有留过洋就能学得这么好,已经非常不错了。”傅医生看穆琼不说话了,以为他有点不高兴,又鼓励了一句。
“谢谢傅医生。”穆琼笑道。
傅医生虽然用餐的动作非常标准,但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些,他一边说话一边吃东西,很快就把炸猪排吃完了,又把汤喝了,炒青菜和面包却一口没动。
穆琼琢磨着他要么挑食,要么就是不饿……从傅医生瘦削的体型来看,应该是后者。
他估计是吃过午饭的,被他叫住了才会进来吃饭……穆琼还挺不好意的。
傅医生这时候却问:“你怎么不吃了?”
穆琼的盘子里还剩着五分之三的炸猪排没有动。
“我想带回去给我妹妹尝尝。”穆琼道。他们家现在每顿都能吃点荤,但荤菜除了咸鱼还是咸鱼,……这炸猪排他不好意思独吞。
“你是个好哥哥。”傅医生道。
这时已经下午四点了,很多来租界玩的人,会在这个时间吃了晚饭再坐电车离开……陈老板想让穆琼去门口“拉客”,以至于频频看向穆琼。
傅医生注意到了这一点,站起身来:“我已经吃好了,就先回去了。”
傅医生很快就离开了,穆琼把桌子收拾好,又端着傅医生没动的炒青菜和自己剩下的炸猪排去找陈老板:“老板,这些我想带回去给我娘和我妹妹吃。”
陈老板心情正好,一口答应:“行,等下我给你个罐头你装回去。”
猪排用油纸一包就能带回去,不过那青菜,就要拿个罐头装了。
“谢谢老板。”穆琼笑着道谢,立刻去门口忙活了。
陈老板今天一共跟r_ou_铺买了一百六十块猪排,到晚上天黑,竟然全部卖光了!
猪排每块小洋两角,加起来赚了小洋三百多角,核算成大洋有二十几个,除掉成本,陈老板少说赚了十五块钱。
“以前租界西餐馆少的时候,我每天的生意比这时候还好!那时我雇了两个厨子,两个帮工,还请了个洗碗洗菜的。”陈老板感慨着关了店门。
今天店里的猪排全部卖完了,面包也没多几个,最后吃的是陈老板从附近买回来的热乎乎的r_ou_包子。
厨子还把剩下的青菜炒了——今天店里加了r_ou_末酱的青菜,客人基本都吃完了,没剩下来。
穆琼上辈子还挺喜欢吃面包的,但穿越过来之后总吃这个,这会儿对面包也就不怎么喜欢了,倒是今天的r_ou_包子,觉得好吃地不行。
“这包子好吃,就是油水少。”厨子也吃得很乐呵。
如今上海的普通家庭,吃油普遍是吃猪油的,因而猪r_ou_的肥r_ou_反而更贵一些,包子里的r_ou_也就多半是瘦r_ou_。
“油水是少……明天早上我去买猪排的时候,顺便买点五花r_ou_,我们早早炖上,再煮一锅饭,明天中午吃米饭。”陈老板咬了一大口包子。
“好!米饭好啊!”厨子立刻就道,他们都是南方人,虽然不挑剔食物,但相比于面食还是更喜欢米饭。
穆琼也有点馋米饭了,他穿越过来之后,还没正经吃过米饭。
吃了三个r_ou_包子,填了填肚子之后,穆琼问陈老板:“老板,你好像很喜欢傅医生……傅医生很厉害?”
“傅医生当然厉害了!他是个好人。”陈老板道:“他常常免费给人治病,我们都喜欢他。”
陈老板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穆琼这才知道傅医生名叫傅蕴安,是个西医。
他来上海不到半年,在公济医院工作,据说医术很好,当然,陈老板对他印象会这么好,绝不是因为这些。
这年头医生的诊费很高,中医里医术一般的,诊费小洋两角上下,中医里医术好的,诊费四五角的也有。
西医收的诊费就更贵了,基本是中医的两倍,毕竟西医用到的各种器材都要从国外进口,而且这时候的西医非常之少,很多直接就是洋人。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傅医生每天早上六点半到八点半,都会在附近一个他朋友开的诊所里免费给家境贫寒的人看诊,还会赠送一些便宜的药物。
陈老板不属于家境贫寒的,身体也不差,没让傅医生看过病,但他对傅医生还是很推崇的。
穆琼听完一愣。
他知道这个时代有很多一心为国为民的人,傅医生也是其中之一?
第15章 奖励
陈老板买回来的包子,被大家吃的一干二净,毕竟他们都是大男人,哪怕已经吃饱了,再往肚子里塞个包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倒是店里剩下的几个面包,没人要吃。
陈老板一直都是不许员工把西餐馆的食物带回家的,哪怕是剩下的也不行,毕竟开了这个口子,会惹出许多麻烦来,比如厨子可能会刻意多做点面包,又比如一个拿了另一个会不满什么的。
但穆琼是不进厨房的,厨子和帮工小王也不会对他不满……今天剩下的六个面包,陈老板全都给了穆琼。
在之前,这种当天剩下的面包,他们都是第二天接着卖的,但今天生意好,明天生意估计也不差,陈老板就大方起来,不留着隔夜的面包了。
他还在吃饭的时候跟厨子谈好,让厨子以后每天早两个钟头来店里。当然了,他也会每月给他多加两元钱,月薪从八元变成十元。
至于帮工小王,陈老板也跟他谈了,让他辞了包子铺的工作,以后只在这边干活。当然了,工资也会涨,陈老板以后每个月给他开八元的工资——这样就跟他现在干两份工作的收入一样了,还能晚点起来——包子铺那边,可是凌晨三点左右就要上工的。
厨子和小王想也不想就答应下来。
而穆琼,他的薪水跟着涨了,直接涨了四块钱,以后跟厨子一样每月十元。
这时在租界外面,请个能写会算的掌柜,也只需给每月八元,这月薪着实不算低。
“要是以后生意一直这么好,我就再招两个人。”陈老板还道。
穆琼对此很赞同,他在陈老板这里干活虽说不累,但也没什么空闲……若是陈老板再多招两个人,他就能闲下来干点别的了。
这天,穆琼是抱着装了炒菜的黑色粗陶小罐子,揣着炸猪排和面包坐上电车的。
毫不意外,他又碰上了那个差不多每天都跟他一道坐电车的少年。
这少年家境应该不错,穿得挺体面的,还能读书……这年头想要读书,也有便宜的学校,但那些学校都在租界外面……天天坐电车去租界读书,绝对花费不菲。
时常在坐车时遇到,穆琼也察觉到了,这少年不搭理他,约莫是看不上他。
他并不奇怪。
通过上辈子看过的一些资料和这些天的了解,他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读书人基本都点自视甚高,一个这个时期的知名文人就在谈及教育的时候说过“一个小孩在小学念了六年书,毕了业回到家中,穿起一件长衫,便不屑助哥哥做木工,帮爸爸种田了,他说自己是学生了,特殊阶级了”这样的话。
可实际上,这样自视甚高的人,很多其实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