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贤君

第二章 手段(求收藏和推荐)

黄子澄这话一说后后立刻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这是皇上已经决定的事情,而且是事出有因。皇上刚洗一令下自己现在就跳出来反对,这不明摆着自己就是想知道皇上一举一动的那种人吗
饶是现在是寒冬腊月天,但黄子澄全身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哼!”朱允炆冷哼一声,然后一把抓起放在案几上的奏报丢到黄子澄面前沉声说道到:“你自己看看吧,燕贼已经成了气候,你们却还整天在嘴边挂着什么不足为虑,鲜芥之疾也,你们到底是狂妄自大还是愚昧无知!”
“皇上…臣知罪…”
黄子澄心里苦啊,当自己得知皇上苏醒过来后马不停蹄的就从值房跑了过来,自己的忠心可是日月可鉴的。
朱允炆斜看一眼俯身于地瑟瑟发抖的黄子澄,心里对自己刚才的表演非常满意。我就是要来个下马威,怎么样谁叫我是皇帝!而且话说回来,如果按照历史上建文帝的那套搞法,可能到了年自己就只有gg思密达了。
当然,黄子澄作为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他在民间有很高的呼声,虽然尽出些馊主意,但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朱允炆可不敢轻易的来个杀一儆百得罪天下读书人。当然,最重要的是黄子澄对自己那绝对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只要把他用好了,那还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朱允炆转过身来悠悠的对黄子澄说道:“既然知罪便好,你熟读圣贤书,君臣之道定然不必我在此赘述。至于其他事,朕念在你也是为国分忧的份上,此次朕也不再追究。”
“谢皇上开恩!”黄子澄急忙扣首谢恩。
黄子澄当然听明白了朱允炆的话外之音,那草包李景隆就是自己力荐的,当时反对的人不少,可自己硬是仗着皇上的信任以及老搭档兵部尚书齐泰的支持力排众议才让李景隆成为讨逆大元帅,现在这个蠢货竟然丢下几十万大军独自逃跑,这个连带罪责自己无论如何绝对是跑不了的,这死罪可免活可就罪难逃了。
黄子澄暗叹:李景隆这草包连赵括这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都不如,这回可害苦了本官。
皇上说自己现在不追究,那不代表以后也不追究啊。从今天皇上的举动来看那是对朝廷现有的策略严重不满了,竟然还要设定内辑事厂。太祖可是把专门从事秘事打探的锦衣卫都取消了,目的就是想给大明一个朗朗乾坤,让皇族和士大夫共享天下…黄子澄越想越觉得心惊。
就在这时,一个小宦官跑到门口禀报到:“皇上,兵部尚书齐泰大人求见。”
齐泰可是太祖皇帝给建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之一,而且又深得建文帝的信任,要搁在平时,齐泰绝对是大摇大摆的直接就走进去了
朱允炆心想:好啊,来得正好,免得老子一个一个的去找,既然来了老子就把你们两个给一锅端了!
“宣!”朱允炆大手一挥,然后踱步走到案牍前面。
“臣齐泰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泰见到屋里黄子澄正跪在地上心里不禁咒骂道:狗日的黄子澄跑得可真快!
就在齐泰准备顺势站起身时,他突然发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皇上没叫自己平身。要搁在平时,自己行礼还没结束皇上就让自己平身然后赐座了,今天怎么…难道皇上对李景隆战败之事还耿耿于怀待会本官一定要说服皇上,让他知晓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如果现在把李景隆换了,临阵易帅到底有哪些危害…皇上毕竟还是年轻啊,沉不住气…
过了半晌朱允炆依然没有反应,齐泰有些沉不住气了,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国之柱石,皇上怎么会把自己晾在这里跪着受辱!
齐泰抬起头,看向朱允炆,此刻却恰好碰到朱允炆那玩味的眼神,这种眼神让齐泰突然觉得好像天塌地陷一般,因为这个眼神,好像…好像…太祖皇帝当年一般,当年太祖皇帝要杀人的时候便是用这种眼神看着那些即将丢掉性命的人。
齐泰突然之间有种窒息的感觉:皇上可是太祖皇帝的孙子,他身体里流躺着的是太祖皇帝传下的血脉啊。可笑自己以前还一直认为建文帝需要自己这样一个强势人物来庇佑,真是可笑复可怜啊。
朱允炆注意到齐泰神色的变化,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心里不禁也有一丝得意:以我皇帝的尊荣再加上多你们几百年的见识,难道还搞不定你们这几个只会窝里横的书呆子。
“齐卿家,快平身吧,地上很凉的。”
齐泰几乎有种想吐血的冲动,你以为我想一直跪在地上吗你不叫我起来我敢起来吗
而一直跪在一旁已经腿脚发麻的黄子澄却真的快要吐血了,皇上,你怎么能忘记了一直伴你左右呕心沥血出谋划策的黄子澄啊…
朱允炆坐在椅子上不耐烦的说了一句:“好了,都起来吧。”朱允炆也着实郁闷,自己原本好端端的竟然会穿越到了明朝,明朝也就算了,如果当个人人唾骂的昏庸皇帝其实也无所谓,可现在倒好当了建文帝,这简直就是被判了死缓,还是没有减刑的那种…
“齐卿家,正好你也来了,朕已经决定让王中筹建内辑事厂,内厂将会是朕的耳朵和眼睛,而且还肩负打探情报的重任,你以为如何”
齐泰此时的反应和当时的黄子澄一样,这样搞的话大明王朝将会笼罩在特务的阴影下,那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话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嗯齐卿家意下如何”
朱允炆看到齐泰脸色阴晴不定心里很不满,这天下都是老子的,哪怕只有一两年的使用权也要自己说了算,现在耐着性子和你商量一下你还来了性子不成
齐泰被朱允炆的话给吓了一跳。他心惊道:皇上昏迷一番后怎么像还了一个人似的这强硬的性格和之前简直判若两人啊,难道是因为被奏报刺激到脑袋了
想到奏报齐泰忍不住又瞟了一眼一旁的黄子澄,那眼神中分明就在埋怨:就是你出的馊主意,现在害得我和你一起倒霉。
齐泰稳了稳心神,方才违心的说道:“皇上英明,内辑事厂实在是必须要建立的,臣坚信内厂在王公公的统领下定然会无往不利!”
“好!”
朱允炆哈哈大笑一声,然后挥挥手把一群人给打发了出去。
齐泰着实郁闷,自己是兴匆匆而来,可来了就遭了皇帝的一顿冷暴力,最后还要捏着鼻子承认内厂开得好,开得妙。
“南塘,你应该力柬皇上放弃开内厂。”黄子澄和齐泰并肩前行,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齐泰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就不高兴了,怎么开内厂就该我来力柬怎么没看到你来死柬一次!皇上让自己的家奴办事,又不占朝廷的官位和银子,自己凭什么反对而且就刚才那形式,自己反对有用吗要是自己一味地坚持,说不定现在我已经到昭狱去报道了。
齐泰没好气的转过头来意味深长的说道:“本官人微言轻,可没黄大人有人脉广啊。”
黄子澄听出了齐泰的不满,两人平时都是穿连裆裤的,可现在皇上刚刚苏醒你丫的就抛开老子一个人抢先过来献殷勤,这下撞到枪口上了吧!
黄子澄眉头紧锁,他也知道这件事自己确实做得不地道,可现在事已至此多说也无益了,索性不再解释。
可现在皇上已经打定主意要开内厂,这是要搞特统治了,自己要如何才能打消皇上的念头…黄子澄摇摇头满脸心事的独自朝着宫外走去。
朱允炆给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个建文帝的“左膀右臂”来了个下马威后顿时感觉心情舒畅多了。
“当皇帝的感觉真爽,怪不得那么多人想争皇帝这个位子。”朱允炆心中盘算着,按照自己浅显的历史积累主要通过小说和白话文,建文帝只当了不到四年的皇帝就被朱老四给拱翻了,现在是建文二年十月,自己还是有可能改变历史的,反正不管怎么样,朕一定不能坐以待毙。
第二天早朝,朱允炆金刀大马的坐在硬邦邦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群臣叩首跪拜。
待百官分站两列后,王中扯着公鸭嗓子吼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中话音刚落,站立于武将序列第一位的魏国公徐辉祖出班说道:“启奏皇上,臣有事请奏。”
朱允炆对徐辉祖印象非常好,至少从自己前世看到的资料来说徐辉祖可以说是继承了中山王徐达的衣钵,就算不及也相差不大。
“魏国公请讲!”朱允炆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而后身体微微前倾一副专心聆听的样子。
徐辉祖看到皇上的动作感动得差点哭了出来,以前满朝文武除了黄子澄和齐泰,谁受到过这种待遇…
徐辉祖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用力眨巴了几下眼睛方才沉声说道:“皇上,昨日都护府收到前线战报,讨逆元帅李景隆率二十万大军与燕军在郑坝村决战,我军不敌大败,统帅李景隆弃军而逃。我军死伤惨重,据初步统计伤亡者不下八万,逃亡数不下两万。主帅无能累死三军,堂堂二十万精锐竟被六万燕军打得丢盔弃甲,臣请皇上立即将李景隆召回京城治罪!”
朱允炆对李景隆这王八蛋加人渣同样是痛恨无比,起先为了夺取功劳竟然在即将攻破北平城的时候下令撤军,这次又是在以强对弱的情况下被打得体无完肤,要是这种人都能做三军统帅,那街上的阿猫阿狗身价绝对会立马增值百倍。
朱允炆也不急着表态,他想看看到底有哪些人想替这草包李景隆说话。
果不其然,在徐辉祖话音刚落的时候,黄子澄就出班反驳道:“皇上,臣不同意魏国公的提议,临阵易帅乃兵家之大忌,魏国公自幼熟读兵法定然不会不知;其次,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中山王戎马一生也未达到未尝一败,只要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李景隆定会知耻而后勇,以哀兵之资战燕军之娇兵。况且如果新任主帅又需时日熟悉军情,战场上形式瞬息万变,若统帅不知兵,不能达到兵如臂使,那新任统帅肯定也会步现在李景隆的后尘!”
黄子澄此话一出,刚才跃跃欲试准备联合起来弹劾李景隆的人一下子就偃旗息鼓了。
黄子澄可不想在这件事上受到牵连,虽然昨天皇上已经说了不会追究,可万一要是秋后算账自己可逃不脱干系,所以昨夜黄子澄思绪良久还是决定今天要尽力替李景隆开脱。
齐泰看到黄子澄已经定下调子开了一个好头,他准备再加一把火锁定胜局。齐泰出班以后先对朱允炆行了大礼,然后环视了一遍众人方才缓缓说道:“李景隆乃曹国公之后,熟读兵书胸有沟壑,皇上知人善任委以重任。此次战败非战之罪,乃是天时和地利不再我军,若非李景隆统领有方得人和之利,此次溃败恐如洪水决堤之势一发不可收拾。请皇上圣裁!”
齐泰说完后心里暗自得意,现在你们倒是反对啊!只要反对李景隆就是反对皇上,就是认为皇上识人不明。黄子澄也在心里给齐泰暗暗的竖起大拇指,这招数妙啊,移花接木,看你们谁还敢反对。
一秒记住 海岸线小说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