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大朝散会。
胡献激动得难以用言语描绘当下的心情。动用了报社总编的权利,加刊了只有一页纸的特辑,也可以说成传单。
一份震撼效果不亚于曾经‘收复河套’的传单。
正面只刊登了陛下的两句话。‘御史、给事中是大明最后的良心’;‘成立一支直属都察院的督察军’。
反面简述武清民变与马政的关联。
《大明皇家日报》全体总动员,赶在太阳落山前印刷出来。
第一批的特刊在京师发售,以一张一铜币的价格卖出去。
第二批送往京畿附近,免费发放。都察院支付报馆的一切支出。
“少詹事,都察院私设库房?”费宏清点都察院送来的广告费。
都察院在特刊上登广告,将在各处提刑按察使司前设立邮箱。邮箱除了接收各地送往都察院的检举信,还和驿站、西厂一样把信送达信件标注的地址。
驿站人员、费用由所在地平摊,驿路的糜烂使得当地百姓负担沉重。西厂横空出世,以承担驿站费用为名,逐渐吞并各地驿站。朝官们一直不愿意把驿路交给西厂。可几年下来,除了直隶、州府,其余各地的驿站已经被西厂吞并。
西厂‘物流天下’的能力是建立在巨大的驿站支出之上。也只有日进斗金的西厂,才能消化驿站庞大的支出。
都察院光维持各地邮箱内信件的投递,就将花费巨大的代价。费宏也不认为都察院有那个财力能够支撑。
火速上任的左都御史张大人昏头了吧?
“下朝后陛下单独找见了都察院的几位大人。”胡献一脸满足地点起云烟吞云吐雾,“今后都察院不止有独立调遣的军队,还会有独立的财政收支、独立的情报系统。”
“陛下从户部预支了大婚的费用,把20万银币拨给了都察院。”
“张公实和新阁老顾礼卿正堵在集义殿,要求内阁同意在所有的州县设立提刑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并立。”
费宏愕然:“州县有必要设立按察使吗?”
“不然都察院怎么和东厂‘抢生意’?”胡献难掩喜悦。
大明地方有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跟别掌管各地的军、政、司法权力。
属于五军都督府管理的都指挥使司,现在由军机处接管。
受户部挟制的承宣布政使司,现在受内阁总管,具体的事务向六部汇报。
都察院管理提刑按察使司。但和其他两司不同,提刑按察使司只各布政使司治所所在地。县城里根本没有提刑按察使司的存在。
百姓们出行需要路引。出百里之外没有路引的,会被当地官府关入大牢。都察院想要天下百姓举报贪渎的官员,必须解决这个难题。
一是取消路引。一旦连路引都取消了,有功名之人真的会和普通百姓别无二致。取消免税权闹出了风风雨雨,都察院不想为了路引再起纷争。
二是在地方增加提刑按察使司。地方官员肯定不愿意身边多一个监视的。阻力很大,但通过的可行性很高。因为都察院的背后有新皇的支持。
属于言官的时代要来临了。
“顾阁老上任烧的这把火烧,可够旺的。”费宏真想到集义殿看戏去。
多设立一个衙门就要增加官员的数量。背后不仅涉及到官职、俸禄,还涉及到官员内部的纷争。官员数量多了,竞争实权官职的对手也多了。抛开背后的人脉,言官是最容易升迁的官员。
屠吞下一颗保心丸,声音沙哑地说,“诸位,此刻平定民乱才是要事。”
都察院有了军队还不知足,将来想和内阁分庭抗争吗?可是言官们太能说,屠和他们争得嗓子直冒烟。
出了名的‘谢侃侃’谢迁,早就被张敷华为首的言官们骂得体无完肤。谢迁的孙女与伊王下定、替江南商人牵线搭桥、煽动士子与陛下对抗,一桩桩一件件都有违文人的清贵。谢迁被言官们贴上了‘状元之耻’的标签。
“平定民乱是军机处的责任。屠公身为内阁阁老,手伸的有点长。”张敷华冷笑。
屠深吸一口气,再次服下保心丸。
想来找阁老们商议军事的惠安伯张伟,在门口听了这话,灰溜溜地回到对面的本仁殿。
张伟对许进苦笑:“我怕进去被骂。”
焦俊、许进、张伟三人相对无言。马文升、彭清、定西侯致仕,军机处就剩下他们三人。提督军机处的藩王们一个个闭目养神,他们只负责监军,不该管的打死不管。
“通州卫千户所常年不遇战事。不少士兵看到乱民杀来,吓得扔掉手里的武器。乱民中有百人的前锋营,已从菜刀、木棍换上了全套官兵的装备。我都不好意思上报陛下。”焦俊破口大骂,“凭这些地方卫所怎么镇压乱民?”
张伟惭愧地低下头:“靠近京畿的卫所武官都是……都是混日子的,没一个靠得上。”
这是公开的秘密。权贵之家的嫡长子继承爵位,会把其余的儿子塞到能容易升迁的地方。京畿附近离皇帝不近也不远,是非常好的镀金地。
去年陛下推行武官考核,很多人想办法蒙蔽过关。他们的成绩实在太差,军机处为了脸面修改了他们的考核成绩。
陛下一定是知道的。不然不会弄出军校,让东厂密切监视军校招生的一举一动。
许进巡抚九边,比较了解边军的战斗力。他想当然地说:“就算士兵们首次对敌时有人害怕,多打几场仗,见见血也就有了战力。一帮乱民而已,我就不信训练有素的官兵会打不过。”
“许大人,你以为京畿附近的卫所是好进的?没点关系能被分到那?尤其是陛下把鞑靼人赶到草原深处,京师安全无虞。通州、霸州等顺天府里的,可都是一群老爷兵。”张伟开门见山。
焦俊嘿嘿直笑:“勋贵里有点能耐的,早被陛下选入远征军。挑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
许进犹豫半天,问,“不会出大事吧?”
“报!乱民袭击通州中仓,被劫去粮食150万石,税银30万。”下头急报。
许进自打嘴巴:“乌鸦嘴。”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大祸害
- 常言道,有钱的孙子是大爷,没钱的大爷是孙子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穿越到三国的罗欢决定,要赚取富可敌国的财富,用钱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权势?用钱砸 地位?用钱砸 名将?用钱砸 美女?用钱砸 江山?呃,这个貌似也可以用钱砸!
- 科幻灵异海燕伦连载
- 最新章:第117章 成都钦差到
- 大清之祸害
- “妖星现,大清乱 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 康熙爷的盛世,没了 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 历史军事木允锋未知
- 最新章:第五四九章 大结局
- 武侠世界大祸害
- 笑傲的世界我叫独孤断,是个魔头 陆小凤的世界为战生,为情活,命运算什么 天龙的世界魔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抢来吧 射雕的世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唐的世界心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下第一的世界对于东瀛人我只有一句话“东瀛的男的都是用来杀的,东瀛的女的都是用来干的 鹿鼎的世界铲除清廷狗,复我汉家天
- 都市言情金鱼侯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上官雪儿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 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
- 其他综合喉塞磊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又见碧玉
- 大明第一书生
- 弘治中兴,天下承平。科举入朝,八股取士 出身寒门,无权无势,何人不想金榜题名 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成为一个三代单传的穷酸书生 什么?十年寒窗居然考不上个秀才?这也太窝囊了吧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再怎么着,让我投身当个逍遥王爷,或是富家公子也好啊!
- 历史军事青田先生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 投河的书生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
- 历史军事星辰玖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 贼祸害
- 隐是贼,潜时祸,喜欢刚正面的盗贼是祸害。
- 其他综合代天刑罪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遗忘巨剑(1/3精灵圣物)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寒门祸害
-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寒门子弟参加了一场科举,烧毁了一座桥,历史从此改变了走向。阿啾!肯定是海瑞那厮又参我了,虎妞磨墨,我要将他流放到日本挖矿。阿啾!这东边的风怎么这么大?虎妞你说,咱家军火是不是卖多了,那帮美洲土著打起仗是真不要命,可别将咱欧洲友邦真全宰了。阿啾!今天太阳打西边出了,欧洲佬也在骂我?虎
- 历史军事余人未知
- 最新章:第2066章 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