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有百万人口。此时的地球上,人口达百万之巨的城市,估摸着只有君士坦丁堡、罗马、开罗寥寥几座。
百万人聚集居住,粮食、水源、卫生、治安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粮食是重中之重。元朝定都时,在京师、通州两地建立十三座粮仓,供给皇宫、官员禄米、一城百姓。大明完全继承了‘京通十三仓’制度。加上京杭大运河,快速地把南方的粮食运往京师。即便是在灾害之年,京师也不会缺粮。
密云是两大水系汇聚之地,京师不用担心用水问题。治安有五城兵马司、京营、东厂、锦衣卫、禁军,京师是大明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之一。
最难解决的反而是卫生。朱寿第一次出宫,被隐蔽角落的一堆堆的金黄色雷到。在朱寿的强烈要求下,五城兵马司多了后世城管、环卫所的职责。沼气的运用,让公共茅厕永远需大于供。
朱寿从没想过‘京通十三仓’会出事。
五十年前也先攻打京师,于谦下令搬空通州两座粮仓。未给也先留下一粒米。历史上京通十三仓出事,只在国家危难时期。如清军入关、鸦片战争、抗日战争。
通州中仓被抢,朱寿的脸丢光了!
“通州卫都死光了?”
朱寿火气噌噌往上窜:“粮仓里怎么会有30万银币!西什库塞满金银装不下了?装不下,朕的内承运库还空着,有的是地方!”
户部尚书韩文天天给他哭穷。从周经在任时算起,户部欠内承运库的债累计超过一百万。
历代明皇,只见过从国库捞钱,还没一位从私库贴补国库。倒霉的崇祯不算。
“陛下,每年三月起地方会把各地的商税押解进京。通州中仓靠近京杭运河,下头的人或许把来不及当日进京的商税暂时存放。”户部尚书韩文硬着头皮解释。
“或许?!”朱寿到处找手头边可以扔的东西。他终于明白皇帝为何有暴力倾向。他想揍人!
屠等阁老下拜:“陛下息怒。”
“息怒个屁!‘息怒’两字朕听得耳朵起茧子。”
“押解进京30万的商税浪费人物、浪费时间!在各地开设的皇家钱庄何用?还不是为了地方押解税银、粮食方便,不给百姓增加新的负担!”
“地方官府只要把税银送到皇家钱庄,钱庄会出具塑料币。只需派少数人把塑料币送京,或者委托西厂托运即可。给朕查,是哪里押解来的商税!相关官员听不懂朕的话,让听得懂的人接任。”
“清河、武清都发现了此类问题。明明是便捷的好政策,地方偏偏不执行!为什么?”
朱寿破口大骂:“是因为少了中间环节,官员们无法贪腐!”
“爱钱就辞官当商人去!当官不是给你们捞钱的!”
“想偏朕,也要动动脑子!”
“连欺上瞒下的本领都没有,当什么官!不对,是怎么当上的官!”
‘哐’朱寿用力一踹,文华殿内的黄花梨书案轰然倒下。书案上的茶杯、笔墨、奏折摔了一地。墨水溅到阁老们的朝服。
众人吓得大气不敢出。
韩文跪在地上,心里七上八下。陛下脾气不好,可素来很有修养。除了嘴巴毒一些,从不打骂身边人。对官员们更是待之以礼。
倒霉的李东阳不得不出面承受朱寿的怒火:“陛下息怒。通州还有一座西仓,请尽快派军保护西仓。”
李东阳此次回京没看黄历。
花费大半年时间整理的取消免税权条款,还没来得及上呈,变故丛生。陛下没心思看;同僚们保留意见。
陛下把大婚的费用拨给了都察院,陛下的私库也见了底。明令帝后大婚一切从简。李家不敢高调嫁女,夫人正在家中缩减宴请的宾客名单、装嫁妆的箱笼。
像打了鸡血一样的言官们,时刻紧盯着李府。
今日入宫想和陛下商量西南的事,遇上了通州中仓被乱民掠劫。
对马上就要成为老丈人的李东阳,朱寿还算客气。他收起脾气沉声道:“乱民才多少人?朕不信他们有了150万石粮食,还会再打西仓的主意,他们怎么带走粮食?朕要把中仓30万银币的事情查清楚,朕要知道谁把朕的话当耳旁风。”
如果是国库的,他一定抢回来算户部的还款。欠钱的是大爷!官员们虽没对修圆明园的事说三道四。可据东厂打探得知,户部上下打定主意,就算换上十位尚书也不想把欠债还上。
“张爱卿,朕先把府军前卫借给都察院。都察院有信心能查明此事吗?”朱寿和颜悦色地问张敷华。
屠几人对视一眼。
张敷华受命:“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待查明通州的事再议户部官员失职之罪。在此之前,韩大人想办法从他出调集粮食,朕不想见到京师缺粮。”朱寿留下李东阳,挥手让其余人退下。
张敷华带上几位户部给事中,在江彬带领的府军前卫保护下到通州调查中仓存银一事。
屠眉头深锁:“有东厂在,陛下会不知道通州的事?”
通州中仓不可能存放银币,偏偏有人存了。还正好被乱民抢走。
“每天发生那么多事,就算东厂把所有的事报上去。陛下一个人来不及看完所有的简报。”杨廷和赔笑道。
周经瞟了他一眼:“陛下一目十行,批奏折的速度比我等加起来都快。”杨廷和这借口找的真差劲。
杨廷和摸摸鼻子,无话可说。
“辽王等人已经到了金城,即将前往出嘉峪关。”谢迁突然说,“我是温良改总督,陛下和瓦剌有也该重返温良改。”
谢迁真怕了有军队加持的都察院。
都察院上下紧盯他和李东阳。李家都是军户,素来行事低调不敢招惹他人给李东阳惹事。可谢家是江南望族,族里难免有一二位不成器的子弟。温良改是个不错的避风港,他得及早离开,免得到时被都察院缠上脱不开身。
官员们永远都摸不透新皇的逻辑。通州中仓被抢,陛下不急着调京营镇压乱民,反而让府军前卫护着都察院一行人到通州调查。
谢迁只是未雨绸缪,而有些人是真的怕了!
“府军前卫的指挥使是江彬,顺义郡主的仪宾。他可有把柄在我等手里?”神英急得跳脚。
潘举人出事的时候他已经吓得肝胆俱裂。好在保国公神通广大,硬是逼死了苗逵,保下了他。武清民乱又扯出他利用职权强卖官马的事。
乱民们袭击通州中仓,给了他一线曙光。在马政上上下其手的几人联合起来,硬是给乱民身上泼脏水,诬陷他们抢走了30万从百姓手上购回官马的银币。
想来,也不会有人会找乱民对质。
没想到……
神英烦躁地来回踱步:“乱民一定是陛下的人。否则陛下为何不急于镇压乱民!”
有一长得很像弥勒佛的锦衣男子一脸笑意:“神将军不用着急,虽然小的手上没江指挥使的把柄,可有另一个的把柄。他比江指挥使更受陛下信任。”
“谁?”
小说推荐
- 三国第一大祸害
- 常言道,有钱的孙子是大爷,没钱的大爷是孙子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了 所以,穿越到三国的罗欢决定,要赚取富可敌国的财富,用钱砸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权势?用钱砸 地位?用钱砸 名将?用钱砸 美女?用钱砸 江山?呃,这个貌似也可以用钱砸!
- 科幻灵异海燕伦连载
- 最新章:第117章 成都钦差到
- 大清之祸害
- “妖星现,大清乱 一七零零的春天,一颗妖星落我大清 康熙爷的盛世,没了 某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年轻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满腔悲愤。
- 历史军事木允锋未知
- 最新章:第五四九章 大结局
- 武侠世界大祸害
- 笑傲的世界我叫独孤断,是个魔头 陆小凤的世界为战生,为情活,命运算什么 天龙的世界魔头遇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抢来吧 射雕的世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大唐的世界心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下第一的世界对于东瀛人我只有一句话“东瀛的男的都是用来杀的,东瀛的女的都是用来干的 鹿鼎的世界铲除清廷狗,复我汉家天
- 都市言情金鱼侯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上官雪儿
- 大明第一奸臣
-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 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
- 其他综合喉塞磊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又见碧玉
- 大明第一书生
- 弘治中兴,天下承平。科举入朝,八股取士 出身寒门,无权无势,何人不想金榜题名 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成为一个三代单传的穷酸书生 什么?十年寒窗居然考不上个秀才?这也太窝囊了吧 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再怎么着,让我投身当个逍遥王爷,或是富家公子也好啊!
- 历史军事青田先生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 投河的书生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
- 历史军事星辰玖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次升堂
- 贼祸害
- 隐是贼,潜时祸,喜欢刚正面的盗贼是祸害。
- 其他综合代天刑罪未知
- 最新章:第十五章 遗忘巨剑(1/3精灵圣物)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寒门祸害
-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寒门子弟参加了一场科举,烧毁了一座桥,历史从此改变了走向。阿啾!肯定是海瑞那厮又参我了,虎妞磨墨,我要将他流放到日本挖矿。阿啾!这东边的风怎么这么大?虎妞你说,咱家军火是不是卖多了,那帮美洲土著打起仗是真不要命,可别将咱欧洲友邦真全宰了。阿啾!今天太阳打西边出了,欧洲佬也在骂我?虎
- 历史军事余人未知
- 最新章:第2066章 胆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