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第89章 殿试举荐

戴俊波听到父亲询问,面上怨毒之色更浓。
戴俊波恨恨的道:“爹,这次文举,杏榜第一是……是殷明!”
大都督的瞳孔微微一缩,显然这个结果也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慢慢的放下手中的长枪。
此枪随他多年,早就沾染了杀气。
在听闻这件事的时候,他若是握着这杆枪,禁不住想要杀人!
大都督坐下来,慢慢的问道:“你排第几?”
戴俊波垂下头,道:“孩儿无能,只排到第七。”
大都督冷冷的道:“废物!”
戴俊波的头垂的更低,不敢答话。
大都督又问道:“李成明呢?”
戴俊波有些愕然,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特意问到那个小子。
那小子虽然出身皇族,但是到现在早已不值一提。
戴俊波不解其意,却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他是第五。”
大都督没回应,过了片刻道:“倒也罢了。”
“你在殿试中,务要在陛下面前展露真才实学。”
“届时我会为你举荐,你便先进中书省某个差事,等做下些事,再往上走。”
戴俊波急忙答应,然后又忍不住问道:“可是,那殷明……”
大都督冷哼一声,道:“我会安排,叫他去个好地方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带着森然的寒意。
他口中那“好地方”,只怕动辄就要人性命。
大都督道:“易和图这老贼,欺人太甚。”
“为了掩护这殷明上位,易和图这次真是连颜面也不要了。”
“他这番做派,连我都没想到。”
戴俊波愕然道:“爹,你的意思是?”
大都督没有回答戴俊波,而是道:“我本来不想管殷明这小辈,但这次,只能说算他倒霉了。”
“若叫这殷明出了头,岂不是遂了易和图的愿,我这番必得叫他后悔不迭。”
戴俊似懂非懂的看着父亲。
放榜之后,很快一连几日过去。
朝堂上却是一片和谐,大人物们都绝口不提此事,似乎都不在意。
当然,除了一个冯祥。
他几乎就把志得意满写在了脸上。
这次他儿子高中武举榜首,而文举榜首是他儿子的朋友殷明。
他确实有高兴的理由。
他这副模样,却让洪京大都督更为恼火。
无论是冲宰相,还是冲冯祥,他都不可能坐视了。
~~~~~~~~~~~~~~~~~
暮春到来,终于到了皇上亲自开科,主持殿试的时节。
会试中上榜的三百文武举人,会在皇宫大殿前接受皇帝的考较。
这将直接决定着个人的仕途,有人一步登天,更多的则是作为人才送入地方或者军中。
当然,说是皇帝亲自考较,其实主持负责的还是下面的人。
只是最终呈请皇上,选取其中优秀的人才。
皇上会钦点出第一甲,然后官员负责裁定二甲和三甲。
再之后就是遣官任将,授予官职。
殿试当日.
由诸位特立的大臣出题,考较各位贡士,并评定等级。
最终结果,与会试的名次并没有多大变化,五十名贡士被选拔出来,来到了五龙门前。
其中,武者三十人,文人二十人。
殷明和冯行道站在人群的头端,高居人前,沐浴在着其余贡士的注视下。
殷明身后不远处,杏榜第七的戴俊波安静的站立着。
他身子站的笔挺,目不斜视,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但是,他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划过殷明,露出怨毒的神色。
那本该是属于他的位子!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原本连跟他同台比较的机会都没有的小子,怎么就排在了自己的前面。
终于,皇上在殿前宣见这二十人。
在内侍的引领下,一众人来到殿前,依次向皇上行礼。
皇上坐在御座上,身前香烟弥漫,看不清面容,显得说不出的庄严和神秘。
皇上之下,等候的各位高官更让众人惊异。
这殿试虽然重要,但是也就是在这最后定名次时候,能见皇上一面。
至于朝堂上的几位大人物,一般来说,都是见不到的。
可是,今日各位大臣却几乎都在。
宰相在,六部大臣也都在,还有禁军大帅冯祥、洪京大都督、诸多军中的首脑人物也都在。
这简直就几乎配齐了早朝的阵容,对一群还没有正式出仕的贡士来说,这待遇简直有些过于盛大了。
皇上慢慢开口,问道:“宰相,你是今春会试的座师,你可有谁要举荐?”
宰相是会试中的主考官、总裁定,也就是这一批贡士的座师。
一般来说,宰相会依次举荐文武前三。
然后皇上若是觉得合心,便会顺势定为第一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宰相站出一步,道:“回禀皇上,今春会试,计选五百贡士,武者三百,文者二百。”
“这武者中,首推冯行道,他年不足二十,赫然已是武师,此等天赋已有十年不见闻于科举。”
皇上点点头,看向下面,问道:“冯祥,此子是你亲子?”
冯祥忙道:“回禀陛下,是臣犬子。”
皇上点点头,道:“确实是个人才,听说先前在禁军历练,还立了不少功劳。”
“很好,一会听封。”
皇上忽然又道:“对了,听说今年乡试解元也是一个少年武师,是不出世的奇才?”
青林侯出列道:“皇上,奇才不敢当,那便是犬子。”
皇上道:“柳卿不必太谦,如此奇才,当为上将。”
“也不必等明年开科了,今日破例,宣他也上殿听封。”
青林侯忙道:“犬子心思幼稚,所行近乎顽童,恐冲撞了皇上。”
皇上道:“哦,怎么回事?”
身为武者应当耳聪目明、身体康健,尤其是这种少年奇才,更是得天独厚,怎么会神智有问题。
皇上略一沉吟,又道:“罢了,那且过了今日,叫御医去为他诊治。”
青林侯忙谢了恩,退回列中。
皇上问道:“宰相,文道贤才可有举荐。”
宰相神色一整,愈发的严肃庄重起来。
宰相道:“皇上,这一科里,却是出了一位前无古人的文道奇才。”
“此子文思自不必说,更是有经天纬地,济世经邦的才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