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第90章 力保和打压

其实,这时候谁都知道,他说的就是殷大帅的公子殷明。
只是他这一番评价可太高了,直接上升到了江山社稷的程度。
一时间,殿前群臣表情各异,显然是对殷明的态度也都不同。
皇上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道:“哦,竟有如此才干。”
宰相一指殿前,道:“便是此子,殷明。”
皇上看向殷明,直接问道:“殷明,朕听说你是殷卿之子。”
“你父南征北战,斩妖除魔,战功彪炳,你为何不好好习武,却修什么文?”
他说着说着,言语渐渐严厉起来,隐隐有责问的意思。
皇上这倒也不是针对殷明,而是他素来以殷大帅为股肱之臣,自然希望殷家多出奇才,为国效力。
宰相开口为殷明解围,道:“皇上,今日是取士之日,不必询问这些吧。”
“而且,殷明公子虽然不修文,但是臣听闻他却另辟蹊径,以文入道。”
在这个世界的朝廷中,文人虽然没有地位,但是文官却都有谏言之权。
毕竟,文官也就是耍耍嘴皮子,不可能动摇到统治者的根基。
所以统治者往往任由文官进言,至于听不听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进言也要有个度。
若是真惹恼了皇帝,随便派个武者出马,无论身居何职,立刻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青林侯附和道:“皇上,臣府上曾经闹鬼,臣愧为武宗,却奈何不得。”
“多亏了殷明来臣府上,诛杀鬼怪,这般本领,真个闻所未闻。”
皇上神色一动,道:“竟有此事?”
青林侯连忙道:“皇上,此事千真万确,小子正是被鬼怪坏了心神,至今不大清明。。”
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很多大臣都有些惊疑的看向殷明。
虽然常识里,经常把鬼和妖魔混为一谈,事实上鬼和妖魔是截然不同的。
妖魔虽然容易混淆,鬼却很容易分辨。
最鲜明的一点就是,鬼是完全没有实体的,就连先天武圣都很难将之磨灭。
如果这世界上鬼的数量也如妖魔一般众多,只怕人族早就灭绝了。
这殷明一个小小文人,居然是对付鬼怪!
宰相道:“皇上,殷明公子如此才干,堪当重用啊!”
宰相刚开口,下面归德将军便道:“呵呵,有意思。”
“我记得宰相前些日子还曾宣称,坚决不许大帅和将军的子嗣,进入朝堂。”
他说罢,便只是嘿嘿冷笑。
虽然没有彻底撕破面子,但显然是在讥讽宰相。
宰相面色纹丝不动,看不出有什么情绪起伏。
宰相淡淡的道:“本相说的是不许其凭依特权上位,本意是保证科举清明。”
“这科举是国家大事,选择人才只以才华为要,我岂会怀有偏见。”
严格来说,宰相是玩了个文字游戏。
不过他当时的态度和做派,完全让人以为他是因为不想殷大帅府上专权,所以要扼制殷明。
皇上一言不发,看着朝堂上的争端。
作为这个国家最终的裁定者,他反倒乐于见到下面的争端,这也会让他能更好的做出判断。
朝堂上,不少人都看向宰相,面色不善。
这一次,不少人都被宰相狠狠的耍了一把。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宰相的确是不希望殷明上位的。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宰相就已经转变了立场。
或许,他已经发现,殷明是一个文人,而不是很多人眼中的帅府公子。
他后来的表现,就是舍了老脸在做戏了。
宰相知道,很多人都不想殷明上位,甚至包括殷大帅一系的人。
为了制止这群人的行动,宰相不惜把自己丢出来,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所有人都放心的准备做壁上观,只等宰相把殷明打压下去。
然而,宰相忽然就给殷明定了一个会元。
杏榜榜首,那赤红的大字,刺痛了许多人的目光。
宰相这次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名头,为殷明保驾护航。
但是,在他看来,这绝对值得。
殷明太神异了,文道修行这种事,完全闻所未闻。
一旦让此子站稳脚跟,他能带给天下不同的认知,改变文人的处境。
往大了说,他甚至有可能改变人族的处境。
宰相大声道:“皇上,殷明之能,人所共见。”
“皇上也御览了他的答卷,论文治和武定之三策,每一次都有更高一筹的答案。”
“这等才华,臣以为可以钦点为状元,授以朝堂官职。”
御座上,皇上似乎是微微颔首,显然是也完全认同殷明的才华。
那三卷他也看过了,的确是有大才的。
归德将军忽然出列,行礼道:“皇上,殷明公子虽然诚然有才华,但是却不适合出仕为官。”
皇上问道:“哦,为何?”
归德将军道:“殷大帅已经是位高权重,殷烈将军也是战功赫赫。”
“便是出于避嫌,殷明公子也该赋闲在家,免得多生是非。”
“皇上若是体恤功臣,便给殷明公子封个虚爵,领几户食邑便了。”
他说的话涉及权柄,倒也很有道理。
宰相立刻道:“简直荒谬,殷大帅为国征战,是忠便是忠,是佞便是佞,一眼看知。”
“那便是他自己的事,却关乎殷明公子什么?”
“殷明公子如此才华,难道不为国所用,却要埋没在府墙之后吗?”
皇上正在沉吟,云麾将军忽然道:“皇上,此事还得请您重新考虑。”
“以殷明公子的才华,若是留在后方,便是屈才,用于不用,区别不大。”
“可是,若是让殷明公子去妖魔肆虐之地,却又有风险。”
“皇上,殷大帅一家三口,已有两人都在前线。”
“现在只有殷明公子一人安然,还是叫他安心做个富家公,传递香火才是正理。”
皇上沉吟起来,似乎有所意动。
宰相急了,都走到这一步了,想不到还有变数。
这军中的几个将军如此难缠,居然还在纠缠。
宰相道:“治国量人之有材能者,而国家安泰”
“皇上自能精察才能,审而任之。”
“此与殷大帅府上并无瓜葛,岂能因噎而废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